一种水利工程用排水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103647发布日期:2023-02-01 01:05阅读:30来源:国知局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排水器,尤其涉及一种水利工程用排水器。


背景技术:

2.排水器是专门适用于高地下水位情况下的渠道、蓄水池等水利工程的专用设备。
3.在水利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会在防渗墙体上安装排水器,在土壤湿度大时将土壤中的水排出,以防止土壤中的含水量较高,造成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目前的排水器是直接将排水管道插入防渗墙体中用于排水,但是排水管不具备防逆流的功能,当防渗墙内的水压过大时,水容易反向流动通过排水管进入到土壤中,使土壤中的含水量增大,进而增大了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发生的概率。
4.因此,需要一种能够防止逆流的水利工程用排水器。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克服目前的排水器是直接将排水管道插入防渗墙体中用于排水,但是排水管不具备防逆流的功能,当防渗墙内的水压过大时,水容易反向流动通过排水管进入到土壤中,使土壤中的含水量增大,进而增大了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发生的概率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防止逆流的水利工程用排水器。
6.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途径实现:一种水利工程用排水器,包括有排水管、固定环、连接环和旋钮,排水管后侧固接有用于固定的固定环,固定环后侧滑动式设置有连接环,连接环在固定环内上下滑动,固定环左右两侧转动式设置有旋钮,还包括有滑轨、滑板和限位板,排水管内部左右两侧均固接有滑轨,两根滑轨之间滑动式设置有滑板,排水管内部前侧固接有限位板,限位板位于滑板前侧。
7.更为优选的是,还包括有盖子和转杆,排水管前侧螺纹式设置有防止异物进入的盖子,盖子前侧固接有转杆。
8.更为优选的是,还包括有过滤框和拉杆,排水管内后部滑动式设置有用于过滤的过滤框,过滤框中部左右两侧之间转动式设置有拉杆。
9.更为优选的是,还包括有支撑杆和弹性件,排水管内部后侧均匀间隔固接有四根支撑杆,支撑杆内开有用于导向的滑槽,过滤框在四根支撑杆上的滑槽之间滑动,支撑杆与过滤框之间连接有用于缓冲的弹性件。
10.更为优选的是,还包括有防逆瓣膜,过滤框后侧固接有用于防止杂物逆流的防逆瓣膜。
11.更为优选的是,还包括有盖子和转杆,排水管前侧转动式设置有防止异物进入的盖子,盖子前侧固接有转杆。
12.更为优选的是,连接环上均匀间隔开有用于加固的安装孔。
13.采用了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结构的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设计出发点、理念及优点是:1、土壤中的水从滑板与排水管上下两侧之间的间隙的缝隙排出,当防渗墙体内的水
压过大时,水推动滑板向后滑动将排水管堵死,防止防渗墙体内的水进入到土壤中,导致土壤盘泡发,从而有效的降低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发生的概率。
14.2、盖子对排水管进行防护,防止异物进入到排水管内,使滑板被卡住,使用时施工人员转动转杆,将盖子取下,使排水管打开。
15.3、施工人员通过将排水管取出,施工人员再握紧拉杆下转动,再向后拉动拉杆将过滤框取出,施工人员对过滤框内的泥沙进行清理,从而使排水管能够持续排水。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滑板、盖子和转杆的立体剖视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转杆、过滤框和支撑杆的立体剖视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拉杆、防逆瓣膜和密封垫的立体剖视结构示意图。
20.附图中各零部件的标记如下:1、排水管,2、固定环,3、连接环,4、旋钮,5、滑轨,6、滑板,601、限位板,7、盖子,8、转杆,9、过滤框,10、拉杆,11、支撑杆,12、滑槽,13、弹性件,14、防逆瓣膜,15、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2.实施例1
23.一种水利工程用排水器,参阅图1-图4所示,包括有排水管1、固定环2、连接环3和旋钮4,排水管1后侧通过焊接的方式固接有用于固定的固定环2,固定环2后侧滑动式设置有连接环3,连接环3在固定环2内上下滑动,固定环2左右两侧转动式设置有旋钮4,还包括有滑轨5、滑板6和限位板601,排水管1内部左右两侧均通过焊接的方式固接有滑轨5,两根滑轨5之间滑动式设置有滑板6,排水管1内部前侧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固接有限位板601,限位板601位于滑板6前侧。
24.当需要对本装置进行安装时,施工人员转动旋钮4,使连接环3与固定环2脱离,随后施工人员将连接环3固定在防渗墙体内,随后施工人员将连接环3与固定环2重新连接,再反转旋钮4将连接环3与固定环2固定,使排水管1被安装到防渗墙体内,当土壤中含水量较大时,土壤中的水流入到排水管1内,水压的作用下滑板6被推动向前滑动,当滑板6与限位板601接触时,滑板6停止向前移动,随后水从滑板6与排水管1上下两侧之间的间隙的缝隙排出,当防渗墙体内的水压过大时,水从前侧进入到排水管1,水推动滑板6向后滑动,抵住排水管1内,从而使滑板6将排水管1堵死,防止防渗墙体内的水进入到土壤中,导致土壤盘泡发,从而有效的降低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发生的概率。
25.实施例2
26.在实施例1的基础之上,参阅图1和图2所示,还包括有盖子7和转杆8,排水管1前侧螺纹式设置有防止异物进入的盖子7,盖子7前侧通过焊接的方式固接有转杆8。
27.初始时,盖子7对排水管1进行防护,防止异物进入到排水管1内,使滑板6被卡住,当安装好排水管1时,施工人员转动转杆8,转杆8带动盖子7转动,随后施工人员将盖子7取下,使排水管1打开。
28.参阅图3和图4所示,还包括有过滤框9和拉杆10,排水管1内后部滑动式设置有用于过滤的过滤框9,过滤框9中部左右两侧之间转动式设置有拉杆10。
29.在装置对水进行排放时,过滤框9对水内的泥沙进行过滤,防止泥沙对排水管1内部造成堵塞,导致无法继续进行排水作业,施工人员需要对过滤框9进行清理时,施工人员转动旋钮4,使旋钮4不再将固定环2与连接环3固定,随后施工人员将排水管1取出,施工人员再握紧拉杆10下转动,再向后拉动拉杆10将过滤框9取出,施工人员对过滤框9内的泥沙进行清理,清理完成后施工人员将过滤框9重新放置在排水管1内,施工人员将固定环2对接连接环3固定在一起,并转动旋钮4使固定环2与连接环3固定在一起,从而使排水管1能够持续排水。
30.参阅图3所示,还包括有支撑杆11和弹性件13,排水管1内部后侧均匀间隔固接有四根支撑杆11,支撑杆11内开有用于导向的滑槽12,过滤框9在四根支撑杆11上的滑槽12之间滑动,支撑杆11与过滤框9之间连接有用于缓冲的弹性件13。
31.当土壤中的水压太大时,水挤压过滤框9向前滑动,使过滤框9带动支撑杆11向前滑动,过滤框9挤压弹性件13发生形变,进而对过滤框9进行缓冲,避免土壤中的水压过大时对过滤框9造成损坏。
32.参阅图4所示,还包括有防逆瓣膜14,过滤框9后侧固接有用于防止杂物逆流的防逆瓣膜14。
33.在对水进行过滤时,杂质被过滤框9进行拦截,防逆瓣膜14防止过滤完成的泥沙倒流重新进入到土壤中。
34.参阅图1和图2所示,还包括有盖子7和转杆8,排水管1前侧转动式设置有防止异物进入的盖子7,盖子7前侧固接有转杆8。
35.施工人员对排水管1进行封盖时,密封垫更好的对排水管1进行密封,防止一些小型的昆虫从缝隙钻入排水管1。
36.参阅图2所示,连接环3上均匀间隔开有用于加固的安装孔15。
37.施工人员在将对连接环3进行安装时,施工人员将连接环3放置在防渗墙体内,随后施工人员使用螺栓从安装孔15对连接环3进行加固,从而使连接环3与防渗墙连接更加紧密,防止土壤中水压过大时连接环3与防渗墙脱离。
38.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