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单柱车站的站桥合建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973876发布日期:2023-04-26 20:53阅读:37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单柱车站的站桥合建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地铁车站、桥梁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站桥合建结构。


背景技术:

1、在软土地区以及河流分布较多的地区,地铁车站的布置通常需要下穿河流,如果河流位置有桥梁跨越,通常在该处采用车站与桥梁合建的形式。站桥合建的形式主要分为三种,第一种是单桥墩立在车站中间,通过承台形式分散到车站立柱(如图1中(a)所示);第二种采用门式墩的形式,桥梁与车站分建(如图1中(b)所示);第三种是在车站上方通过设置箱涵的方式进行处理(如图1中(c)所示)。

2、但受线路的影响往往会出现车站、桥梁与河流斜交的情况,对于车站、桥梁与河流斜交的情况,不仅需要保证建筑设计合理,同时还需要保证既有的过水面积。上述第一种方案采用双柱车站,对于斜交的情况,要增加多根立柱,跟建筑设计理念不符合。第二种方案门式墩跨度较大(特别是桥面宽度较宽的情况下),墩柱尺寸会做的较大才得以满足要求,且建成后与原桥梁差异较大,且影响城市美观;第三种方案受到河流过水断面的影响,该方案会导致桥梁过水断面不满足要求。

3、综上所述,对于车站、桥梁与河流斜交的情况,目前没有相对应的车桥合建形式,故有必要设置一种对于车站、桥梁与河流斜交的情况下的站桥合建结构,使该结构满足河流过水断面要求,且满足桥梁沉降要求和车站受力变形要求,符合建筑设计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背景技术中提到的不足和缺陷,提供一种车站、桥梁与河流斜交的情况下的基于单柱车站的站桥合建结构,该站桥合建结构即满足河流过水断面要求,又满足桥梁沉降要求和车站受力变形要求。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为:

2、一种基于单柱车站的站桥合建结构,包括设于河流下方的单柱车站以及设于所述单柱车站上方的桥梁,所述单柱车站和桥梁均与河流斜交,所述单柱车站顶部间隔设有多根横梁,所述单柱车站的中部以及侧墙分别间隔设有多根车站立柱和多根车站暗柱,所述横梁的中部支撑设于所述车站立柱上,所述横梁的两端支撑设于一对所述车站暗柱上,所述桥梁的桥墩设于所述横梁上。即横梁主要通过三点进行支撑,分别位于横梁的中部以及两端,分别被车站立柱(横梁中部)和车站暗柱(横梁两端)支撑固定。

3、上述站桥合建结构中,优选的,所述横梁的布置方向与河流的水流方向保持一致,横桥向的一排所述桥墩的布置方向也与河流的水流方向保持一致。采用该种布置方式可以最大程度上满足河道过水面积的要求,减少施工站桥对河道过水的影响。

4、上述站桥合建结构中,优选的,横桥向的一排所述桥墩在所述横梁的位置位于所述车站立柱和/或车站暗柱处。更优选的方案中,横桥向一排设置4个桥墩,2个桥墩分别位于两侧的车站暗柱上方,另外两个桥墩位于车站立柱上方,紧邻车站立柱设置。采用上述布置方式可以可将桥梁上方承受的荷载从桥梁上部结构通过桥墩传递给横梁,随后再通过车站暗柱及车站立柱以及侧墙传递给承台以及底板,最后传递给地基,结构传力效果好。

5、上述站桥合建结构中,优选的,所述单柱车站每边侧墙上设有的所述车站暗柱的数量与所述横梁相匹配。即保证每个横梁下方均匹配设有车站暗柱,以保证桥梁受力通过横梁传递至下方地基。本实用新型中,车站暗柱可由侧墙局部加厚、加筋而得。

6、上述站桥合建结构中,优选的,所述桥梁的桥台也设于所述横梁上,且所述横梁和桥台之间通过预埋设有的钢筋连接。桥台也设于横梁上,有利于保证桥梁上方受力通过横梁向下传递至地基。可以预先在相应横梁上预埋钢筋,后续再通过钢筋连接搭设桥台部分。

7、上述站桥合建结构中,优选的,所述单柱车站下方设有桩承结构,所述桩承结构包括桩基和承台,所述承台设于所述桩基上方。桩承结构用于支撑承载单柱车站,减少单柱车站及桥梁在软土地区的整体沉降。底部增设承台,可在不加厚底板的情况下,解决单柱车站与桥梁的沉降问题,节约造价。

8、上述站桥合建结构中,优选的,所述承台的数量与所述横梁相同,且每个所述横梁下方均对应设有所述承台,用于支撑所述横梁的车站立柱和车站暗柱均设于所述承台上。上述设置方式有利于横梁将力通过承台传递至地基。

9、上述站桥合建结构中,优选的,每个所述承台下方均设有一排所述桩基。承台底部设置一排桩基础,目的是减少车站及桥梁在软土地区的整体沉降。

10、上述站桥合建结构中,优选的,所述单柱车站底部还可设有三轴搅拌桩加固层,所述承台采用2m宽以及下翻2m厚的大承台方式。单柱车站底部采用2m宽以及下翻2m厚的大承台方式,沿着车站暗柱和车站立柱布置,目的为了均匀受力和减少不均匀沉降。车站底板以下采用三轴搅拌桩进行地基加固,加大地基的承载力。可选择的,三轴搅拌桩对于下翻梁为两侧1.5m宽度内加固,其余基坑底部为抽条加固,可直接采用现有常规技术即可。

11、上述站桥合建结构中,优选的,所述横梁中内埋预设有h型钢。横梁可采用高度较高混凝土横梁,若桥梁荷载较大或者河面受限,横梁宽度不宜过大,可采用内包h型钢的钢混组合结构,大大减小横梁尺寸。

12、上述站桥合建结构中,优选的,车站立柱可采用c50混凝土方柱,若桥梁跨度较大,可选用钢管混凝土立柱。车站立柱不仅设置于横梁下方,同时可选择性的在单柱车站中部设置多根车站立柱,以增加单柱车站的结构稳定性。

13、作为一个总的技术构思,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上述的基于单柱车站的站桥合建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4、s1:施工所述单柱车站底部的桩基和承台,再在承台上施工所述单柱车站的底板、侧墙、顶板以及车站立柱,施工侧墙时同步施工车站暗柱;

15、s2:在所述单柱车站顶板上施工横梁,并使横梁的中部支撑设于所述车站立柱上,横梁的两端支撑设于一对所述车站暗柱上;

16、s3:在横梁上施工桥墩和/或桥台,并在所述单柱车站顶板上进行防水处理,再施工桥梁上部结构,即完成施工。

17、上述施工方法中,具体的,在施工单柱车站底部的桩基和承台时,针对软土地基地铁车站建设,需进行基坑开挖和坑底加固处理,如采用三轴搅拌桩地基加固,用来增加地基承载能力。

18、对于车站、桥梁与河流斜交的情况,需要进行站桥合建时,双柱车站往往难以利用既有车站的立柱,需要单独增设立柱,不利于车站建筑柱网布置。本实用新型采用单柱车站进行站桥合建,并相应优化单柱车站的结构,增设横梁、车站暗柱、承台等部件,将桥梁受力传递至下方地基,该站桥合建结构应用于河流与道路及车站斜交的形式,能够有效满足河道部门关于过水面积的要求。并且,该站桥合建结构的单柱车间与桥梁连接可靠,传力合理,满足桥梁沉降要求和车站受力变形要求。

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20、1、本实用新型的基于单柱车站的站桥合建结构在单柱车站的侧墙中增设车站暗柱,再依托原有的车站立柱设置横梁,让桥梁的桥墩立在横梁上,可以将桥梁受力传递至地基中,桥梁与单柱车站连接合理,传力合理,结构设计合理,为站桥与河流斜交情况下的一种全新站桥合建结构,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21、2、本实用新型的基于单柱车站的站桥合建结构的施工方法简单,易于施行,相比于传统站桥合建结构无需增设新设备,施工量并无增加。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