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拦截蓝藻的围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078700发布日期:2023-01-25 12:39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拦截蓝藻的围隔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体防治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拦截蓝藻的围隔装置。


背景技术:

2.在一些营养丰富的水体中,有些蓝藻常于夏季大量繁殖,并在水面形成一层蓝绿色而有腥臭味的浮沫,称为“水华”,大规模的蓝藻爆发,被称为“绿潮”。绿潮引起水质恶化,严重时耗尽水中氧气而造成鱼类的死亡。更为严重的是,蓝藻中有些种类还会产生微囊藻毒素,大约50%的绿潮中含有大量mcs。mcs除了直接对鱼类、人畜产生毒害之外,也是肝癌的重要诱因,因此在水域处理中对于蓝藻的防治处理尤为重要,而蓝藻分布在水域中分散较为广泛,对其收集的过程较为麻烦,进而对整体的水质处理过程带来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3.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拦截蓝藻的围隔装置,用于解决背景技术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拦截蓝藻的围隔装置,包括:
5.框体;
6.水下裙体,所述水下裙体安装在所述框体中,所述水下裙体对水中的藻类形成阻拦;
7.浮体组件,所述浮体组件安装在所述框体的顶部,所述浮体组件为装置整体提供浮力;
8.配重组件,所述配重组件设置在所述框体的底部,所述配重组件用于让所述框体在水中保持竖直状态;
9.第一牵引组件和第二牵引组件,所述第一牵引组件和所述第二牵引组件分别安装在所述框体的两侧,所述第一牵引组件包括第一牵引绳,所述第二牵引组件包括第二牵引绳,所述第二牵引绳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牵引绳的长度。
10.可选的,所述水下裙体由加厚pvc膜制成。
11.可选的,所述框体上还设有加固绳,所述加固绳的两端固定在框体上,所述加固绳用于加强固定所述水下裙体。
12.可选的,所述配重组件包括多个所述配重块,所述配重块挂装在所述框体的底部。
13.可选的,各个所述配重块的重量相同,且各个所述配重块均匀间隔布置在所述框体的底部。
14.可选的,所述浮体组件包括浮体安装架和和泡沫体,所述浮体安装架安装在所述框体的顶部,所述泡沫体安装在所述浮体安装架中。
15.可选的,所述浮体安装架为塑料材质制成。
16.可选的,所述第一牵引组件还包括第一支耳,所述第一支耳安装在所述框体的一侧,所述第一牵引绳和所述第一支耳连接;
17.所述第二牵引组件还包括第二支耳,所述第二支耳安装在所述框体的另一侧,所述第二牵引绳和所述第二支耳连接。
18.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拦截蓝藻的围隔装置,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9.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拦截蓝藻的围隔装置,其中浮体可使得装置整体依靠浮力浮动在水面上,同时结合配重组件可以使得装置整体以竖直状态在水中,不会因为水流的冲击而产生晃动和角度变化,抗干扰性更强,同时本实用新型中的框体的两侧设有第一牵引组件和第二牵引组件,其中第二牵引绳的长度大于第一牵引绳的长度,第一牵引绳可与船体进行连接,第二牵引绳可与岸边的相关设备连接,可实现通过运船带动装置整体对水域的各处位置进行蓝藻集中处理,进而更加方便地实现后续的蓝藻收集工作过程。
附图说明
20.图1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拦截蓝藻的围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1.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22.请参阅图1。须知,本说明书附图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23.以下各个实施例仅是为了举例说明。各个实施例之间,可以进行组合,其不仅仅限于以下单个实施例展现的内容。
24.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拦截蓝藻的围隔装置,包括框体101、水下裙体102、浮体组件、配重组件、第一牵引组件和第二牵引组件;所述水下裙体102安装在所述框体101中,所述水下裙体102对水中的藻类形成阻拦;所述浮体组件安装在所述框体101的顶部,所述浮体组件为装置整体提供浮力;所述配重组件设置在所述框体101的底部,所述配重组件用于让所述框体101在水中保持竖直状态;所述第一牵引组件和所述第二牵引组件分别安装在所述框体101的两侧,所述第一牵引组件包括第一牵引绳103,所述第二牵引组件包括第二牵引绳104,所述第二牵引绳104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牵引绳103的长度。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拦截蓝藻的围隔装置,其中浮体可使得装置整体依靠浮力浮动在水面上,同时结合配重组件可以使得装置整体以竖直状态在水中,不会因为水流的冲击而产生晃动和角度变化,抗干扰性更强,同时本实用新型中的框体101的两侧设有第一牵引组件和第二牵引组件,其中第二牵引绳104的长度大于第一牵引绳103的长度,第一牵引绳103可与船体进行连接,第二牵引绳104可与岸边的相关设备连接,因为第二牵引绳104的长度大
于第一牵引绳103的长度,因此第二牵引绳104可以与岸边的固定桩连接,河流中的运输船拉动围隔装置移动的同时第二牵引绳104有足够的长度余量保证其连接,因此可实现通过运船带动装置整体对水域的各处位置进行蓝藻集中处理,进而更加方便地实现后续的蓝藻收集工作过程。
25.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所述水下裙体102由加厚pvc膜制成。所述框体101上还设有加固绳105,所述加固绳105的两端固定在框体101上,所述加固绳105用于加强固定所述水下裙体102。因为装置整体几乎都设置在水下,而水流的冲击容易导致水下裙体102发生变形或结构不稳定,因此在框体101上可间隔设置多个加固绳105用于增强水下裙体102的结构稳定性,保证更耐水流的冲击。
26.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所述配重组件包括多个所述配重块106,所述配重块106挂装在所述框体101的底部。各个所述配重块106的重量相同,且各个所述配重块106均匀间隔布置在所述框体101的底部。因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围隔装置用于对水中的蓝藻进行收集,而蓝藻一般漂浮在接近的水面的位置,如果仅有浮体组件,那么水下裙体102在水下的部分容易受到水流的冲击而发生角度的偏移,不利于对蓝藻进行围截,因此在框体101的底部设置多个配重块106与浮体组件配合,保证其装置整体始终保持竖直状态,更好地实现对蓝藻进行围截。可选的,各个所述配重块106的重量相同,且各个所述配重块106均匀间隔布置在所述框体101的底部,能够使得装置下部整体受力均衡,能够保持更好地平衡性和稳定性。
27.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所述浮体组件包括浮体安装架107和和泡沫体108,所述浮体安装架107安装在所述框体101的顶部,所述泡沫体108安装在所述浮体安装架107中。可选的,所述浮体安装架107为塑料材质制成。塑料材质的浮体安装架107和泡沫体108的配合在满足泡沫体108安装的同时可以更好地为装置整体提供足够的浮力。
28.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所述第一牵引组件还包括第一支耳109,所述第一支耳109安装在所述框体101的一侧,所述第一牵引绳103和所述第一支耳109连接;所述第二牵引组件还包括第二支耳110,所述第二支耳110安装在所述框体101的另一侧,所述第二牵引绳104和所述第二支耳110连接。
29.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拦截蓝藻的围隔装置,其中浮体可使得装置整体依靠浮力浮动在水面上,同时结合配重组件可以使得装置整体以竖直状态在水中,不会因为水流的冲击而产生晃动和角度变化,抗干扰性更强,同时本实用新型中的框体的两侧设有第一牵引组件和第二牵引组件,其中第二牵引绳的长度大于第一牵引绳的长度,第一牵引绳可与船体进行连接,第二牵引绳可与岸边的相关设备连接,可实现通过运船带动装置整体对水域的各处位置进行蓝藻集中处理,进而更加方便地实现后续的蓝藻收集工作过程。所以,本实用新型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30.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