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室防水板渗水变形加固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078912发布日期:2023-05-06 23:15阅读:30来源:国知局
一种地下室防水板渗水变形加固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建筑施工,涉及一种地下室防水板渗水变形加固结构。


背景技术:

1、现有技术中,当建筑物地下室因潮湿渗水,地板、防水板局部甚至全部出现翘曲、变形开裂、渗水和漏水现象,严重影响到建筑物的安全使用时,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将渗水漏水部分清理后重新进行铺设施工,工程量大且处理效果不佳,特别是正在使用中的公共建筑,长时间停止使用进行施工显然是使用方难以接受的。

2、因此,需要有更快捷高效且修复质量有所保证的地下室防水板渗水和漏水处理方式方法解决这一建筑施工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地下室防水板渗水变形加固结构,包括:预应力锚杆、非预应力锚杆、钢锚板、钢板带,预应力锚杆、非预应力锚杆为钢筋混凝土锚杆,预应力锚杆、非预应力锚杆的下部竖直向下灌浆锚固在工程性质达标的地基层内,预应力锚杆、非预应力锚杆的上端钢筋头部伸出原防水板顶部表面,钢锚板为外轮廓四方内设圆孔的钢板,钢锚板的圆孔套设在预应力锚杆、非预应力锚杆上端钢筋的头部,钢锚板受预应力压紧压平原防水板使原防水板的变形完全恢复平整后,预应力锚杆、非预应力锚杆的上端钢筋头部弯折焊接固定连接钢锚板的上表面,使得预应力锚杆、非预应力锚杆张拉锁定钢锚板进而防止原防水板再次变形,工程性质达标的地基层指工程性质好,能够为锚杆提供足够的锚固;

2、预应力锚杆、非预应力锚杆纵横均布原防水板的变形区域,预应力锚杆、非预应力锚杆间隔交错布设,原防水板的变形区域的最外一圈锚杆均为非预应力锚杆;钢板带分别纵横焊接连接相邻两锚杆张拉锁定的钢锚板后将原防水板变形区域内的全部钢锚板连接为一个整体;

3、原防水板的变形区域内的局部裂纹、裂缝内注浆有环氧树脂柔性注浆液;原防水板的变形区域上表面铺设有细石混凝土保护层兼找平层,细石混凝土保护层兼找平层完全覆盖锚杆钢筋头、钢锚板和钢板带。

4、优选的,所述预应力锚杆的内钢筋为单根钢筋,预应力锚杆的内钢筋上端部设有螺纹,螺纹上配有螺母锚具;通过螺母螺纹配合能够压紧钢锚板进而实现对预应力锚杆周围渗水变形的原防水板恢复平整。

5、优选的,所述非预应力锚杆的内钢筋为2至4根钢筋点焊成束,钢锚板套设在非预应力锚杆的内钢筋上端并受预应力压紧压平原防水板使原防水板的变形完全恢复平整后,非预应力锚杆的内钢筋上端的2至4根钢筋均匀分叉后弯折并焊接连接钢锚板;通过非预应力锚杆将恢复平整的渗水变形的原防水板维持加固,使之不再出现变形。

6、更优的,所述非预应力锚杆的内钢筋为2根钢筋点焊成束。

7、优选的,所述预应力锚杆、非预应力锚杆的混凝土灌浆为两次灌浆,两次灌浆的第一次灌浆高度为原防水板底部的原素砼垫板高度,两次灌浆的第二次灌浆高度低于原防水板上表面高度;第一次灌浆为预应力锚固提供拉力附着,第二次灌浆为恢复平整原防水板提供支撑并封堵锚杆孔。

8、更优的,所述预应力锚杆、非预应力锚杆的第一次灌浆部的长度不小于锚杆孔直径的30-45倍;保证足够的锚杆拉力。

9、优选的,所述钢板带纵横焊接连接相邻两锚杆前,钢板带的底部与原防水板上表面之间涂刷有a级结构胶粘剂。

10、更优的,所述钢板带纵横焊接连接相邻两锚杆前,全部钢板带的底部与原防水板上表面粘贴完毕。

11、优选的,所述细石混凝土保护层兼找平层底面与原防水板上表面之间还设有聚合物水泥基类防水层。

12、更优的,所述细石混凝土保护层兼找平层底面与聚合物水泥基类防水层之间还设有防潮层兼涂膜隔离层。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4、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渗水变形区内纵横交错均布多个预应力锚杆及非预应力锚杆,采用预应力锚杆使得变形的原防水板完全恢复后再使用非预应力锚杆固定维持,然后通过钢板带加强固定维持效果,最后在锚杆及钢板带上覆盖细石混凝土保护层兼找平层;本实用新型结构加固防水板渗水变形更快捷高效且修复质量持久有效。



技术特征:

1.一种地下室防水板渗水变形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应力锚杆(1)、非预应力锚杆(2)、钢锚板(3)、钢板带(4),所述预应力锚杆(1)、非预应力锚杆(2)为钢筋混凝土锚杆,所述预应力锚杆(1)、非预应力锚杆(2)的下部竖直向下灌浆锚固在工程性质达标的地基层内,所述预应力锚杆(1)、非预应力锚杆(2)的上端钢筋头部伸出原防水板(5)顶部表面,所述钢锚板(3)为外轮廓四方内设圆孔的钢板,所述钢锚板(3)的圆孔套设在预应力锚杆(1)、非预应力锚杆(2)上端钢筋的头部,所述钢锚板(3)受预应力压紧压平所述原防水板(5)使原防水板(5)的变形完全恢复平整后,预应力锚杆(1)、非预应力锚杆(2)的上端钢筋头部弯折焊接固定连接钢锚板(3)的上表面,使得预应力锚杆(1)、非预应力锚杆(2)张拉锁定钢锚板(3)进而防止原防水板(5)再次变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室防水板渗水变形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应力锚杆(1)的内钢筋为单根钢筋,所述预应力锚杆(1)的内钢筋上端部设有螺纹,所述螺纹上配有螺母锚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室防水板渗水变形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非预应力锚杆(2)的内钢筋为2至4根钢筋点焊成束,所述钢锚板(3)套设在非预应力锚杆(2)的内钢筋上端并受预应力压紧压平原防水板(5)使原防水板(5)的变形完全恢复平整后,非预应力锚杆(2)的内钢筋上端的2至4根钢筋均匀分叉后弯折并焊接连接钢锚板(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地下室防水板渗水变形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非预应力锚杆(2)的内钢筋为2根钢筋点焊成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室防水板渗水变形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应力锚杆(1)、非预应力锚杆(2)的混凝土灌浆为两次灌浆,所述两次灌浆的第一次灌浆高度为原防水板(5)底部的原素砼垫板高度,所述两次灌浆的第二次灌浆高度低于原防水板(5)上表面高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地下室防水板渗水变形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应力锚杆(1)、非预应力锚杆(2)的第一次灌浆部的长度不小于不小于锚杆孔直径的30-45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室防水板渗水变形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板带(4)纵横焊接连接相邻两锚杆前,钢板带(4)的底部与原防水板(5)上表面之间涂刷有a级结构胶粘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地下室防水板渗水变形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板带(4)的底部与原防水板(5)上表面粘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室防水板渗水变形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细石混凝土保护层兼找平层(6)底面与原防水板(5)上表面之间还设有聚合物水泥基类防水层(7)。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地下室防水板渗水变形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细石混凝土保护层兼找平层(6)底面与聚合物水泥基类防水层(7)之间还设有防潮层兼涂膜隔离层。


技术总结
本技术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地下室防水板渗水变形加固结构,包括:预应力锚杆、非预应力锚杆、钢锚板、钢板带,通过在渗水变形区内纵横交错均布多个预应力锚杆及非预应力锚杆,采用预应力锚杆使得变形的原防水板完全恢复后再使用非预应力锚杆固定维持,然后通过钢板带加强固定维持效果,最后在锚杆及钢板带上覆盖细石混凝土保护层兼找平层;本技术结构加固防水板渗水变形更快捷高效且修复质量持久有效。

技术研发人员:李冰,许跃湘,马俊星,陈粉召,高源,张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16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