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护岸防渗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501691发布日期:2023-03-17 22:21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一种护岸防渗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水利工程的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护岸防渗结构。


背景技术:

2.护岸是在原有的海岸岸坡上采取人工加固的工程措施,用来防御波浪、水流的侵袭和淘刷及地下水作用,维持岸线稳定。护岸建筑形式与海堤相似,按其外坡形式可分斜坡式护岸、陡墙式护和由两者混合的护岸。
3.如专利公告号为cn212865770u的实用新型专利,该专利公开了一种防渗护岸结构,包括位于常规水位线以下的水下护岸坡,还包括位于常规水位线以上的水上护岸结构和用于防止水上护岸结构中的泥土流失的防护桩机构,防护桩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河岸土层中的单排杉木桩,单排杉木桩周向包覆有用于减缓河道水流速的防护体;单排杉木桩背向水下护岸坡一侧固定连接有半圆木连系架,具有减缓航道波对河岸的冲刷作用,减少河岸水土流失的效果。
4.在实际的情况中,护岸往往存在液体渗漏的情况,而仅设置防护桩机构难以起到防渗的效果,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改善护岸渗漏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护岸防渗结构。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护岸防渗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护岸防渗结构,包括防渗护岸,所述防渗护岸包括护岸部和防渗墙,护岸部贴合护岸,护岸部包括第一反滤土工布层、碎石层、网石笼层和种植土层,第一反滤土工布层与河岸抵触,碎石层位于第一反滤土工布层背离河岸的一侧,网石笼层位于碎石层背离第一反滤土工布层的一侧,种植土层位于网石笼层背离碎石层的一侧,防渗墙位于护岸部远离河面的一侧。
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护岸部和防渗墙,护岸部用于植被的种植,植被用于减少水土流失,防渗墙用于减少河水从河岸的土壤中渗入的情况。
9.进一步,防渗墙包括基层、防水层与耐腐蚀层,耐腐蚀层为hdpe土工膜材质。
1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防水层用于减少液体通过防渗墙的情况,在实际使用中,长期处于土壤之中的防渗墙容易出现腐蚀的情况,因此设置耐腐蚀层,耐腐蚀层为hdpe土工膜材质,hdpe土工膜材质具有极好的耐腐蚀性能,突出的耐应力开裂能力以及较低的渗透性,适合于河岸中防渗层。
11.进一步,防渗墙包括加强杆,所述加强杆设有连接支架,所述连接支架连接基层、防水层与耐腐蚀层。
1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加强杆与加强支架,加强杆用于提升整体的结构强度,连接支架用于连接基层、防水层与耐腐蚀层,使得三者的连接更加紧密,减少基层、防水层与耐腐蚀层相互分离的情况。
13.进一步,所述防渗墙包括缓冲层,所述缓冲层设有缓冲腔,所述缓冲腔内设有缓冲球一。
1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缓冲层和缓冲球一,在河水冲击河岸时,一部分力会传递至防渗墙所在处,长期以往会对防渗墙造成一定的破坏,且由于土壤以及液体的腐蚀作用,在长期使用后,进一步提升了河水对于防渗墙的影响,因此设置缓冲层,通过缓冲层减少冲击对于防渗墙其他部分的影响,延长防渗墙的使用寿命。
15.进一步,所述缓冲球一为中空设置,所述缓冲球一内部设有若干个相互抵触的缓冲球二。
1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缓冲球一内部设置若干个缓冲球二,当缓冲球一受力发生一定形变的时候,用过缓冲球二继续吸收缓冲,进一步提升缓冲层对于冲击的吸收能力。
17.进一步,所述防渗护岸设有杉木桩,所述杉木桩设有多个,多个所述杉木桩沿河岸靠近河水的一侧分布。
1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杉木桩的提升了防渗护岸的抗河水冲击能力,且由于杉木桩位于河岸靠近河水的一侧,因此杉木桩既减少了防渗墙受到河水冲击河岸的影响,也减少了水土流失的情况。
19.进一步,所述杉木桩设有缓冲套,所述缓冲套位于杉木桩外壁。
2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缓冲套,缓冲套套设于杉木桩外壁,通过缓冲套减少了河水冲击对于杉木桩的影响,提升杉木桩的使用寿命,也减少了河水冲击河岸对于防渗墙的影响。
21.进一步,所述缓冲套设有安装凸起和安装滑槽,所述安装凸起位于缓冲套轴线方向的一侧,所述安装滑槽与安装凸起对应,所述安装滑槽供相邻缓冲套的安装凸起嵌入。
2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安装滑槽和安装凸起,使得缓冲套既起到了对于河水冲击的缓冲,也起到了辅助杉木桩的作用。
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4.(1)通过设置护岸部和防渗墙,护岸部用于植被的种植,植被用于减少水土流失,防渗墙用于减少河水从河岸的土壤中渗入的情况;
25.(2)通过缓冲球二,当缓冲球一受力发生一定形变的时候,用过缓冲球二继续吸收缓冲,进一步提升缓冲层对于冲击的吸收能力;
26.(3)通过设置安装滑槽和安装凸起,使得缓冲套既起到了对于河水冲击的缓冲,也起到了辅助杉木桩的作用。
附图说明
27.图1为实施例的整体示意图。
28.图2为杉木桩部分剖视示意图。
29.图3为缓冲层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30.附图标记:1、防渗护岸;2、杉木桩;3、护岸部;4、防渗墙;5、倾斜部;6、缓冲套;7、安装凸起;8、安装滑槽;9、第一反滤土工布层;10、碎石层;11、网石笼层;12、种植土层;13、基层;14、防水层;15、耐腐蚀层;16、缓冲层;17、缓冲腔;18、缓冲球一;19、缓冲球二。
具体实施方式
31.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2.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护岸防渗结构。
33.实施例:
34.参见图1和图2,一种护岸防渗结构,包括防渗护岸1,防渗护岸1包括杉木桩2、护岸部3和防渗墙4,杉木桩2设有多个,多个杉木桩2沿河岸靠近河水的一侧分布,杉木桩2下端设有倾斜部5,倾斜部5沿远离杉木桩2上端面的方向呈渐缩状,倾斜部5的设置便于杉木桩2嵌入地面。杉木桩2设有缓冲套6,缓冲套6套设于杉木桩2外壁,缓冲套6设有安装凸起7和安装滑槽8,安装凸起7位于缓冲套6轴线方向的一侧,安装滑槽8与安装凸起7对应,安装滑槽8供相邻缓冲套6的安装凸起7嵌入。在实际安装过程中,将安装凸起7与安装滑槽8对应,在将杉木桩2打入河岸的同时实现相邻杉木桩2的定位,也可在安装凸起7下端面设置倾斜部5,以便于杉木桩2嵌入地面,可替代的,也可在安装时先将填充木块嵌入安装滑槽8,随后在安装相邻杉木桩2时将填充木块取出,并将相邻杉木桩2对应缓冲套6上的安装凸起7对应已固定的杉木桩2对应缓冲套6上的安装滑槽8。
35.护岸部3贴合护岸,护岸部3包括第一反滤土工布层9、碎石层10、网石笼层11和种植土层12,第一反滤土工布层9与河岸抵触,碎石层10位于第一反滤土工布层9背离河岸的一侧,网石笼层11位于碎石层10背离第一反滤土工布层9的一侧,种植土层12位于网石笼层11背离碎石层10的一侧,防渗墙4位于护岸部3远离河面的一侧。在实际使用中,种植土层12用于种植植被,通过植被减少河岸的水土流失。
36.参见图1和图3,防渗墙4位于杉木桩2背离河水的一侧,防渗墙4包括基层13、防水层14、缓冲层16与耐腐蚀层15,防水层14位于基层13靠近杉木桩2的一侧,在实际使用中,也可设置复合排水网以减少液体的渗入。耐腐蚀层15位于防水层14背离基层13的一侧,耐腐蚀层15为hdpe土工膜材质,hdpe土工膜材质具有极好的耐腐蚀性能、突出的耐应力开裂能力以及较低的渗透性,在减少液体渗透的同时也减少了其他部分的腐蚀,在实际使用时,也可将耐腐蚀层15安装至基层13与防水层14之间。缓冲层16耐腐蚀层15背离防水层14的一端,防渗墙4包括缓冲层16,缓冲层16设有缓冲腔17,缓冲腔17内设有缓冲球一18,缓冲球一18设有多个且相互抵触,缓冲球一18为中空设置,缓冲球一18内部设有若干个相互抵触的缓冲球二19。本实施例附图中仅展示部分。在实际使用中,缓冲层16可以为防水橡胶,可替代的,也可以为硅胶。防渗墙4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加强杆,加强杆设有连接支架,连接支架连接基层13、防水层14与耐腐蚀层15。通过加强杆与连接支架进一步提升基层13、防水层14与耐腐蚀层15连接的紧密度。
37.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是:
38.在实际使用中,安装套设有缓冲套6的杉木桩2以及防渗层后,铺设护岸部3。在河水冲击河岸时,套设有缓冲套6的杉木桩2起到了初步的缓冲作用,并减少了水土流失的情况,且缓冲套6的安装滑槽8与相邻缓冲套6的安装凸起7相连接,减少了液体的渗入。而护岸部3上方的植被也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并通过最后的防渗墙4减少液体继续渗入。
39.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