搅拌桩桩基联合支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618842发布日期:2023-10-02 07:42阅读:31来源:国知局
搅拌桩桩基联合支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搅拌桩施工,具体的是一种搅拌桩桩基联合支护结构。


背景技术:

1、为保护地下主体结构施工和基坑周边环境的安全,往往需要对基坑进行临时支护,根据基坑的开挖深度、地质条件和周边环境情况,基坑支护的形式有放坡开挖、复合土钉墙、水泥土搅拌桩挡墙和排桩式支护,对于排桩式支护,应用最为广泛的是钻孔灌注桩,但是钻孔灌注桩支护造价较高,施工工期较长,且泥浆护壁易造成对环境的污染。而现有搅拌桩支护结构不稳固,采用锚接或插接,具有晃动量,使搅拌桩容易倾斜晃动。

2、如申请号cn202220016022.7的专利公开了一种钢板带腰梁与型钢水泥土搅拌桩组合支护装置。该装置包括水泥土搅拌桩、h型钢、锚索、钢板带腰梁和锚固结构,h型钢竖向插入水泥土搅拌桩内形成型钢水泥土搅拌桩,且h型钢靠基坑侧凸出于水泥土搅拌桩的表面设置,钢板带腰梁为具有一定柔性的弯曲钢板带,钢板带腰梁横向固定在水泥土搅拌桩的靠近基坑侧,锚索穿过所述钢板带腰梁和水泥土搅拌桩使其末端延伸至基坑侧壁土体内,并在靠基坑侧的一端通过锚固结构锁定。其存在锚索容易晃动、某一个或几个搅拌桩附近的土体变形时锚固结构会脱落导致整体晃动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存在的不足,提出一种整体稳定性好、能适用于不同尺寸搅拌桩且操作简便的搅拌桩桩基联合支护结构。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搅拌桩桩基联合支护结构,包括套设于搅拌桩桩基外的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护装置包括上下布置的上夹紧机构和下夹紧机构,还包括用于驱动上夹紧机构和下夹紧机构在水平方向上相向或反向移动的驱动机构,所述上夹紧机构由水平设置的第一固定板和竖向设于第一固定板下方的多个第一夹持板组成,所述多个第一夹持板沿第一固定板的长度方向间隔设于其底面,所述第一固定板对应其下方相邻两个第一夹持板之间的部位沿长度方向开设有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槽的长度大于搅拌桩桩基的直径,第一限位槽的宽度与搅拌桩桩基的直径对应;所述下夹紧机构由水平设置的第二固定板和竖向设于第二固定板上方的多个第二夹持板组成,所述多个第二夹持板沿第二固定板的长度方向间隔设于其顶面,所述第二固定板对应其上方相邻两个第一夹持板之间的部位沿长度方向开设有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二限位槽的长度大于搅拌桩桩基的直径,所述第二限位槽的宽度与搅拌桩桩基的直径对应,所述相邻两个第一夹持板的间距和相邻两个第二夹持板的间距相同,所述多个第一夹持板和多个第二夹持板交替布置,所述搅拌桩桩基设于对应的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之间并被与其相邻的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水平限位。

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夹持板沿第一固定板的长度方向上的一个侧面上均设有第一夹持槽,所述第二夹持板沿第二固定板的长度方向上的一个侧面上均设有第二夹持槽,所述第一夹持槽和第二夹持槽在水平方向上对立布置,所述搅拌桩桩基被与其相邻的第一夹持板上的第一夹持槽和第二夹持板上的第二限位槽水平限位。

4、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夹持槽和第二夹持槽均为三角槽。

5、更近一步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上螺纹杆和下螺纹杆,所述第一夹持板的两侧上部开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孔的轴向和第一固定板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第一夹持板的两侧下部开设有第一光滑孔,所述第一光滑孔的轴向和第一固定板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第二夹持板的两侧上部开设有第二光滑孔,所述第二光滑孔的轴向和第二固定板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第二夹持板的两侧下部开设有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二螺纹孔的轴向和第二固定板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第一螺纹孔和第二光滑孔同轴布置,所述上螺纹杆穿设于第一螺纹孔和第二光滑孔中,所述第一光滑孔和第二螺纹孔同轴布置,所述下螺纹杆穿设于第一光滑孔和第二螺纹孔中。

6、更近一步地,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传动齿轮,所述上螺纹杆和下螺纹杆的同一端均设有一个传动齿轮,两个传动齿轮相啮合,所述上螺纹杆的螺纹和下螺纹杆的螺纹方向相同。

7、本实用新型通过上夹紧机构和下夹紧机构的相向或反向运动,带动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配合夹紧搅拌桩桩基,对其进行水平限位,将多根搅拌桩桩基之间依靠支护装置连接形成整体,实现相互制约稳固,有效保障搅拌桩桩基的稳定性,避免搅拌桩桩基的晃动倾斜。同时,拧动传动齿轮即可实现上夹紧机构和下夹紧机构在水平方向上相向或反向运动,操作简便。



技术特征:

1.一种搅拌桩桩基联合支护结构,包括套设于搅拌桩桩基(1)外的支护装置(2),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护装置(2)包括上下布置的上夹紧机构(3)和下夹紧机构(4),还包括用于驱动上夹紧机构(3)和下夹紧机构(4)在水平方向上相向或反向移动的驱动机构,所述上夹紧机构(3)由水平设置的第一固定板(9)和竖向设于第一固定板(9)下方的多个第一夹持板(5)组成,所述多个第一夹持板(5)沿第一固定板(9)的长度方向间隔设于其底面,所述第一固定板(9)对应其下方相邻两个第一夹持板(5)之间的部位沿长度方向开设有第一限位槽(18),所述第一限位槽(18)的长度大于搅拌桩桩基(1)的直径,第一限位槽(18)的宽度与搅拌桩桩基(1)的直径对应;所述下夹紧机构(4)由水平设置的第二固定板(14)和竖向设于第二固定板(14)上方的多个第二夹持板(10)组成,所述多个第二夹持板(10)沿第二固定板(14)的长度方向间隔设于其顶面,所述第二固定板(14)对应其上方相邻两个第一夹持板(5)之间的部位沿长度方向开设有第二限位槽(19),所述第二限位槽(19)的长度大于搅拌桩桩基(1)的直径,所述第二限位槽(19)的宽度与搅拌桩桩基(1)的直径对应,所述相邻两个第一夹持板(5)的间距和相邻两个第二夹持板(10)的间距相同,所述多个第一夹持板(5)和多个第二夹持板(10)交替布置,所述搅拌桩桩基(1)设于对应的第一限位槽(18)和第二限位槽(19)之间并被与其相邻的第一夹持板(5)和第二夹持板(10)水平限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搅拌桩桩基联合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板(5)沿第一固定板(9)的长度方向上的一个侧面上均设有第一夹持槽(6),所述第二夹持板(10)沿第二固定板(14)的长度方向上的一个侧面上均设有第二夹持槽(11),所述第一夹持槽(6)和第二夹持槽(11)在水平方向上对立布置,所述搅拌桩桩基(1)被与其相邻的第一夹持板(5)上的第一夹持槽(6)和第二夹持板(10)上的第二限位槽(19)水平限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搅拌桩桩基联合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槽(6)和第二夹持槽(11)均为三角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搅拌桩桩基联合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上螺纹杆(15)和下螺纹杆(16),所述第一夹持板(5)的两侧上部开设有第一螺纹孔(7),所述第一螺纹孔(7)的轴向和第一固定板(9)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第一夹持板(5)的两侧下部开设有第一光滑孔(8),所述第一光滑孔(8)的轴向和第一固定板(9)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第二夹持板(10)的两侧上部开设有第二光滑孔(12),所述第二光滑孔(12)的轴向和第二固定板(14)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第二夹持板(10)的两侧下部开设有第二螺纹孔(13),所述第二螺纹孔(13)的轴向和第二固定板(14)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第一螺纹孔(7)和第二光滑孔(12)同轴布置,所述上螺纹杆(15)穿设于第一螺纹孔(7)和第二光滑孔(12)中,所述第一光滑孔(8)和第二螺纹孔(13)同轴布置,所述下螺纹杆(16)穿设于第一光滑孔(8)和第二螺纹孔(13)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搅拌桩桩基联合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传动齿轮(17),所述上螺纹杆(15)和下螺纹杆(16)的同一端均设有一个传动齿轮(17),两个传动齿轮(17)相啮合,所述上螺纹杆(15)的螺纹和下螺纹杆(16)的螺纹方向相同。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搅拌桩桩基联合支护结构,包括套设于搅拌桩桩基外的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护装置包括上下布置的上夹紧机构和下夹紧机构,还包括用于驱动上夹紧机构和下夹紧机构在水平方向上相向或反向运动的驱动机构,所述上夹紧机构由第一固定板和间隔设于其下方的多个第一夹持板组成,所述第一固定板上开设有第一限位槽;所述下夹紧机构由第二固定板和间隔设于其上方的多个第二夹持板组成,所述第二固定板上开设有第二限位槽,所述多个第一夹持板和多个第二夹持板交替布置,所述搅拌桩桩基设于对应的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之间并被与其相邻的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水平限位。本技术具备整体稳定性好、能适用于不同尺寸搅拌桩且操作简便的有益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贾龙,年夫喜,李琦,孙波,黄修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北省水利水电规划勘测设计院
技术研发日:20221130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