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临近建筑物地基变形的基坑临时支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146291发布日期:2023-05-13 17:24阅读:32来源:国知局
防临近建筑物地基变形的基坑临时支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基坑建筑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防临近建筑物地基变形的基坑临时支护结构。


背景技术:

1、基坑在开挖过程中必然会引起周围土体的变形,且随着高层建筑越来越多,所需要开挖的基坑深度也越来越深,周围的土体变形也越来越大,严重的将危及周围建筑物的地基,因此在建筑物基坑开挖后,需要对其周边进行支护,防止发生局部或大面积塌方。

2、一篇申请号为202022579326.8的中国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防临近建筑物地基变形的基坑临时支护结构,包括支撑底座、支撑侧板、地钉以及支撑柱,支撑底座顶部靠近基坑侧壁的一侧开设有限位槽,支撑侧板限位安装于限位槽内,支撑侧板远离基坑侧壁的一侧开设有三组同尺寸的凹槽,支撑底座上固定安装用两个同尺寸的铰接座,支撑柱设有两个,两个支撑柱的一端分别与两个铰接座相铰接,两个支撑柱的另一端均与一个凹槽相卡接,支撑底座远离支撑侧板的一端开设有三个同尺寸的通孔,地钉设有三个,每个地钉贯穿通孔将支撑底座与地基底部固定。

3、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以下缺陷:在支撑柱与支撑侧板相配合对基坑侧壁进行支护时,由于基坑较深,当基坑低于地下水位时,基坑侧壁容易渗水,从而影响基坑侧壁的稳定性,导致基坑侧壁容易坍塌。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有助于改善基坑侧壁渗水对基坑支护结构的影响,提升基坑支护结构的稳定性,本申请提供一种防临近建筑物地基变形的基坑临时支护结构。

2、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防临近建筑物地基变形的基坑临时支护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防临近建筑物地基变形的基坑临时支护结构,包括支撑底座、支撑侧板、地钉以及支撑柱,所述支撑底座通过地钉与基坑底部固定,所述支撑侧板设于支撑底座上,所述支撑柱的一端与支撑底座相铰接,且支撑柱的另一端与支撑侧板活动卡接,还包括排水组件和渗水组件,所述支撑侧板上开设有渗水孔,所述支撑底座上开设有集水槽,所述渗水组件设于支撑侧板上用于将基坑侧壁渗出的水排出渗水孔,所述排水组件用于将集水槽内的积水进行排出。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支护结构对基坑进行支护时,通过渗水组件将基坑侧壁渗出的水从渗水孔排出,集水槽对渗水孔渗出的水进行收集,通过排水组件对集水槽中的积水进行排出,减少因基坑侧壁渗水,而使基坑侧壁对支护结构侧向压力过大的问题,提升支护结构的稳定性。

5、可选的,所述渗水组件包括固定套以及加强件,所述渗水孔从基坑侧壁向基坑内倾斜向下布设,所述固定套设于支撑侧板上且固定套一端呈封闭状,所述固定套封闭的一端插入基坑侧壁且另一端贯穿渗水孔,所述固定套外周侧开设有若干个导流孔,所述加强件设于固定套上用于使固定套不易与基坑侧壁相脱离。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套插入基坑侧壁内,再通过设置加强件使固定套与基坑侧壁之间的连接稳定,固定套不易与基坑侧壁脱离;固定套上开设有多个导流孔,基坑侧壁土壤内渗出的水,可以通过导流孔流入固定套内,再通过渗水孔排出,减少基坑侧壁渗水而导致的基坑侧壁不稳定的问题,提升支护结构的稳定性。

7、可选的,所述加强件包括锚杆、连接杆以及加强杆,所述锚杆同轴转动设于固定套内,所述连接杆设有多个,多个连接杆沿锚杆的外周侧间隔布设,每个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锚杆外周侧相铰接,所述加强杆也设有多个,且一个连接杆远离锚杆的一端均与一个加强杆的一端相铰接,所述固定套外周侧沿周长方向间隔开设有多个插孔,所述加强杆远离连接杆的一端位于插孔内且活动插入基坑侧壁。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固定套插入基坑侧壁内时,转动锚杆,锚杆带动连接杆转动,从而带动与连接杆连接的加强杆滑出插孔并插入泥土中,使固定套不易从基坑侧壁脱离,增加固定套的稳定性;设置的多个加强杆进一步提升固定套与基坑侧壁连接的稳定性,使固定套在基坑侧壁内的安装更加稳定。

9、可选的,所述固定套封闭的一端设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呈锥形,且所述固定块远离固定套的一端窄于靠近固定套的一端。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锥形固定块,使固定套插入基坑侧壁时受到的阻力更小,更方便固定套的安装。

11、可选的,所述支撑侧板沿基坑深度方向开设有引水槽,所述引水槽位于渗水孔的正下方,且引水槽一端与渗水孔相连通,且引水槽的另一端与集水槽相连通。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引水槽使从渗水孔排出的水汇集到集水槽,减少渗水孔渗出的水流至支撑底座表面的问题,以免影响技术人员后续施工。

13、可选的,所述固定套与支撑侧板可拆卸式连接。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既方便了固定套的维修更换,又可以在支撑侧板进行拆卸收纳时,不会因伸出的固定套占用额外空间而不方便收纳,便于支撑侧板和固定套的循环利用。

15、可选的,所述排水组件包括排水管以及自动件,所述排水管的一端位于集水槽内,且排水管的另一端位于基坑外,所述自动件设于支撑底座上且用于将集水槽中的积水从排水管抽出。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自动件将集水槽内的积水从排水管中抽出,使集水槽内积水不会过多,提升排水效率。

17、可选的,所述自动件包括水位传感器、水泵以及控制器,所述水位传感器设于集水槽的侧壁,所述水泵设于排水管上,所述控制器设于支撑底座上,所述水位传感器和水泵均与控制器电连接。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集水槽内的水位高于水位传感器时,水位传感器反馈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水泵工作将积水抽出完成排水工作,积水排出工作简单、方便。

19、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0、1.通过固定套上开设的多个导流孔,使基坑侧壁的渗水能够通过导流孔排出,减少基坑侧壁因渗水导致基坑侧壁不稳定的问题,提升支护结构的稳定性;

21、2.通过设置锚杆、固定套、连接杆以及加强杆,增强固定套与基坑侧壁之间的稳定性,使固定套不易从基坑侧壁脱离;

22、3.固定套可拆卸,既方便固定套的维修与回收利用,又方便支护完毕后对支撑侧板的收纳。



技术特征:

1.一种防临近建筑物地基变形的基坑临时支护结构,包括支撑底座(1)、支撑侧板(2)、地钉(12)以及支撑柱(3),所述支撑底座(1)通过地钉(12)与基坑底部固定,所述支撑侧板(2)设于支撑底座(1)上,所述支撑柱(3)的一端与支撑底座(1)相铰接,且支撑柱(3)的另一端与支撑侧板(2)活动卡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排水组件(5)和渗水组件(4),所述支撑侧板(2)上开设有渗水孔(22),所述支撑底座(1)上开设有集水槽(11),所述渗水组件(4)设于支撑侧板(2)上用于将基坑侧壁渗出的水排出渗水孔(22),所述排水组件(5)用于将集水槽(11)内的积水进行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临近建筑物地基变形的基坑临时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渗水组件(4)包括固定套(41)以及加强件(42),所述渗水孔(22)从基坑侧壁向基坑内倾斜向下布设,所述固定套(41)设于支撑侧板(2)上且固定套(41)一端呈封闭状,所述固定套(41)封闭的一端插入基坑侧壁且另一端贯穿渗水孔(22),所述固定套(41)外周侧开设有若干个导流孔(43),所述加强件(42)设于固定套(41)上用于使固定套(41)不易与基坑侧壁相脱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临近建筑物地基变形的基坑临时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件(42)包括锚杆(421)、连接杆(422)以及加强杆(423),所述锚杆(421)同轴转动设于固定套(41)内,所述连接杆(422)设有多个,多个连接杆(422)沿锚杆(421)的外周侧间隔布设,每个所述连接杆(422)的一端与锚杆(421)外周侧相铰接,所述加强杆(423)也设有多个,且一个连接杆(422)远离锚杆(421)的一端均与一个加强杆(423)的一端相铰接,所述固定套(41)外周侧沿周长方向间隔开设有多个插孔(424),所述加强杆(423)远离连接杆(422)的一端位于插孔(424)内且活动插入基坑侧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临近建筑物地基变形的基坑临时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套(41)封闭的一端设有固定块(44),所述固定块(44)呈锥形,且所述固定块(44)远离固定套(41)的一端窄于靠近固定套(41)的一端。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临近建筑物地基变形的基坑临时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侧板(2)沿基坑深度方向开设有引水槽(23),所述引水槽(23)位于渗水孔(22)的正下方,且引水槽(23)一端与渗水孔(22)相连通,且引水槽(23)的另一端与集水槽(11)相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临近建筑物地基变形的基坑临时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套(41)与支撑侧板(2)可拆卸式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临近建筑物地基变形的基坑临时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组件(5)包括排水管(51)以及自动件(52),所述排水管(51)的一端位于集水槽(11)内,且排水管(51)的另一端位于基坑外,所述自动件(52)设于支撑底座(1)上且用于将集水槽(11)中的积水从排水管(51)抽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临近建筑物地基变形的基坑临时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件(52)包括水位传感器(521)、水泵(522)以及控制器(523),所述水位传感器(521)设于集水槽(11)的侧壁,所述水泵(522)设于排水管(51)上,所述控制器(523)设于支撑底座(1)上,所述水位传感器(521)和水泵(522)均与控制器(523)电连接。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一种防临近建筑物地基变形的基坑临时支护结构,涉及基坑建筑的领域,其包括支撑底座、支撑侧板、地钉以及支撑柱,所述支撑底座通过地钉与基坑底部固定,所述支撑侧板设于支撑底座上,所述支撑柱的一端与支撑底座相铰接,且支撑柱的另一端与支撑侧板活动卡接,还包括排水组件和渗水组件,所述支撑侧板上开设有渗水孔,所述支撑底座上开设有集水槽,所述渗水组件设于支撑侧板上用于将基坑侧壁渗出的水排出渗水孔,所述排水组件用于将集水槽内的积水进行排出。本申请具有改善基坑侧壁渗水对基坑支护结构的影响,提升基坑支护结构的稳定性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余俊,史中泽,陈启波,刘志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武汉国机岩土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15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