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电叶片边坡护坡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231897发布日期:2023-05-24 14:34阅读:79来源:国知局
一种风电叶片边坡护坡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生态防护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风电叶片边坡护坡结构。


背景技术:

1、边坡护坡常见方式包括种草、种植灌木、抹面、勾缝及灌浆、喷浆或喷锚等。上述边坡护坡方式在应用上主要集中在土质或者存在裂缝或风化的岩面边坡,而对于沙质边坡护坡应用方式开发利用较少。

2、在沙质边坡护坡应用中,阻沙栅栏通常应用在流沙较强地区,其主栅栏走向一般垂直风向,其它方向栅栏依据需要而定,材料采用小径木及枝条等。阻沙栅栏多为辅助手段和临时措施,需与其它阻、固沙措施配合方可收到理想效果。生物治沙是固定流沙的重要方法之一,其主要根据不同的气候条件在沙质边坡种植适宜的植物以达到防沙护坡。阻沙护坡墙是用来防止边坡上沙质滑流而造成生产、生活设施沙埋的工程防沙措施之一。阻沙护坡墙通常采用当地材料(如土、石等)为原料,其墙体断面多为直角梯形,靠坡一侧(或迎风坡)堤坡垂直于地面。阻沙护坡墙为永久性缓坡阻沙措施,与生物固沙措施配合可收到良好效果。

3、退役风电叶片主要组成是纤维增强材料和塑性聚合物(即热固性、热塑性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其占整个风电叶片重量90%以上,处理难度和处理成本均较高。但是,其材料特性可作为阻沙护坡的结构件,具有循环重复利用价值。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可应用于土质和沙质边坡的退役风电叶片护坡结构,为土质和沙质缓坡提供了一种新型防护方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阻沙护坡结构件的材料需求,提出一种风电叶片边坡护坡结构,以解决风电行业不断增加的退役风电叶片处置难题,而且也为土质和沙质缓坡护坡提供优质结构件。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风电叶片边坡护坡结构,包括设置在坡面上的台阶型的栈道、竖直设置在所述栈道两侧的支撑、呈螺旋型排列设置在所述支撑外侧的栏板以及竖直设置在所述栏板外侧与顶侧的背板,所述栏板或背板和支撑所围空间下部铺设有垫板,所述垫板上铺设有草方格,所述栏板由退役风电叶片叶尖部分切割拼接而成,所述背板和垫板由退役风电叶片叶中部分切割拼接而成,所述支撑由退役风电叶片叶根部分切割拼接而成。

3、优选地,单支退役风电叶片沿轴向方向将叶尖和叶中切割成结构对称的两半,其中,两支半片叶尖部分拼合作栏板,每半片叶中部分作垫板,两半片叶中部分组合作背板,对半片叶根部分切割作支撑。

4、优选地,所述栏板间摆放角度在10~15°,所述栏板长度在3.5~6.0m,所述栏板高度和所述支撑高度相同。

5、优选地,所述支撑沿栈道方向设置5~6层,每层支撑宽度在1.2~3.1m,每层支撑高度在0.3~0.5m,且相邻两层支撑之间的高度差和支撑高度相同。

6、优选地,所述背板高度在1.5~4.0m,所述风电叶片边坡护坡结构的护坡宽度在3.5~6.0m,所述风电叶片边坡护坡结构的护坡长度在7.0~12.0m,所述风电叶片边坡护坡结构的护坡坡度在20~35°。

7、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8、本实用新型的风电叶片边坡护坡结构不仅适用于土质或者存在裂缝或风化的岩面边坡防护,而且更适合于沙质边坡防护,比如沙漠等。应用退役风电叶片作为边坡护坡材料,不仅减少了传统护坡制作过程所需其他原料的消耗,还实现了退役风电叶片近乎100%的循环再利用,解决了风电行业不断增加的退役风电叶片处置难题。



技术特征:

1.一种风电叶片边坡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坡面上的台阶型的栈道(4)、竖直设置在所述栈道(4)两侧的支撑(1)、呈螺旋型排列设置在所述支撑(1)外侧的栏板(2)以及竖直设置在所述栏板(2)外侧与顶侧的背板(5),所述栏板(2)或背板(5)和支撑(1)所围空间下部铺设有垫板(3),所述垫板(3)上铺设有草方格,所述栏板(2)由退役风电叶片叶尖部分(8)切割拼接而成,所述背板(5)和垫板(3)由退役风电叶片叶中部分(7)切割拼接而成,所述支撑(1)由退役风电叶片叶根部分(6)切割拼接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电叶片边坡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单支退役风电叶片沿轴向方向将叶尖和叶中切割成结构对称的两半,其中,两支半片叶尖部分(8)拼合作栏板(2),每半片叶中部分(7)作垫板(3),两半片叶中部分(7)组合作背板(5),对半片叶根部分(6)切割作支撑(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电叶片边坡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栏板(2)间摆放角度(α)在10~15°,所述栏板长度(r)在3.5~6.0m,所述栏板高度和所述支撑高度(d)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电叶片边坡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1)沿栈道(4)方向设置5~6层,每层支撑宽度(r)在1.2~3.1m,每层支撑高度(d)在0.3~0.5m,且相邻两层支撑(1)之间的高度差和支撑高度(d)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电叶片边坡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高度(h)在1.5~4.0m,所述风电叶片边坡护坡结构的护坡宽度(w)在3.5~6.0m,所述风电叶片边坡护坡结构的护坡长度(l)在7.0~12.0m,所述风电叶片边坡护坡结构的护坡坡度(β)在20~35°。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风电叶片边坡护坡结构,包括设置在坡面上的台阶型的栈道、竖直设置在所述栈道两侧的支撑、呈螺旋型排列设置在所述支撑外侧的栏板以及竖直设置在所述栏板外侧与顶侧的背板,所述栏板或背板和支撑所围空间下部铺设有垫板,所述垫板上铺设有草方格,所述栏板由退役风电叶片叶尖部分切割拼接而成,所述背板和垫板由退役风电叶片叶中部分切割拼接而成,所述支撑由退役风电叶片叶根部分切割拼接而成。本技术应用退役风电叶片作为边坡护坡材料,不仅减少了传统护坡制作过程所需其他原料的消耗,还实现了退役风电叶片近乎100%的循环再利用,解决了风电行业不断增加的退役风电叶片处置难题。

技术研发人员:刘旭,吴小飞,侯傲,高歌,樊蓓莉,常磊,尹潇,董冠麟,崔亚楠,牛丹丹,何平,张玥,刘欢,郝月,刘然,张俊扬,李红庆,马佳,张芳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东方园林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28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