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墙与墙外侧梁阴角处防水构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439286发布日期:2023-06-10 07:11阅读:36来源:国知局
侧墙与墙外侧梁阴角处防水构造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侧墙与墙外侧梁阴角处防水构造。


背景技术:

1、地下室是建筑物中处于室外地面以下的房间。在房屋底层以下建造地下室,可以提高建筑用地效率。一些高层建筑基础埋深很大,充分利用这一深度来建造地下室,其经济效果和使用效果俱佳,目前大部分的房屋建筑项目都是整体地下室,很少有梁在挡土墙外侧的情况,只有少数厂房建设会有局部地下室,而且主要放置机械设备,占用面积较小,宽度往往小于两根框架柱之间的间距,挡土墙置于次梁和主梁上,所以会出现“t”型节点。

2、目前在现有的图集以及设计中,针对该节点问题,并没有明确的做法,设计只是要求地下室地板防水和外墙防水连续敷设。现场主要采用在底板防水施工时,将该部位防水卷材进行预留,但是该方法对预留尺寸和形状(一般是异形)要求极高,该方法往往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因此需要一种侧墙与墙外侧梁阴角处防水构造,保证该部位的防水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侧墙与墙外侧梁阴角处防水构造,主要解决地下室挡土墙与外侧连梁阴角处防水卷材上翻问题,采用阴角与阳角互补的原理,使“t”型节点底板和侧墙能够可靠连续铺设,保证该部位的防水质量。

2、为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侧墙与墙外侧梁阴角处防水构造,其包括:

3、敷设于底板上且位于侧墙和墙外侧梁阴角与阳角处的防水层,所述侧墙与所述墙外侧梁的阴角处砌筑有砖胎膜,所述防水层沿所述砖胎膜的高度方向相对于所述砖胎膜高度方向的顶面上翻并预留有用于供后期接长的接头,所述砖胎膜远离所述防水层的一侧敷设有抹灰层,且所述抹灰层沿所述砖胎膜高度方向的顶部高于所述砖胎膜的顶面。

4、较佳地,所述抹灰层的厚度为2cm。

5、较佳地,所述防水层在所述侧墙和所述墙外侧梁阴角以及阳角处均敷设有附加层。

6、较佳地,所述抹灰层敷设时的所有阳角均为圆角。

7、较佳地,所述圆角的坡角为45度,且所述圆角的圆弧半径大于等于10mm,边长大于等于50mm。

8、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技术效果是:

9、1)解决了“t”型节点阴角处防水预留尺寸精度高的问题,同时更能保证该部位的防水质量,砖胎膜也可作为墙和梁浇筑时的模板,同木模比较更为经济;

10、2)操作简单,提高了工程质量;

11、3)经济实用,可推广性强。



技术特征:

1.一种侧墙与墙外侧梁阴角处防水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敷设于底板上且位于侧墙和墙外侧梁阴角与阳角处的防水层,所述侧墙与所述墙外侧梁的阴角处砌筑有砖胎膜,所述防水层沿所述砖胎膜的高度方向相对于所述砖胎膜高度方向的顶面上翻并预留有用于供后期接长的接头,所述砖胎膜远离所述防水层的一侧敷设有抹灰层,且所述抹灰层沿所述砖胎膜高度方向的顶部高于所述砖胎膜的顶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墙与墙外侧梁阴角处防水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抹灰层的厚度为2c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墙与墙外侧梁阴角处防水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层在所述侧墙和所述墙外侧梁阴角以及阳角处均敷设有附加层。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墙与墙外侧梁阴角处防水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抹灰层敷设时的所有阳角均为圆角。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侧墙与墙外侧梁阴角处防水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圆角的坡角为45度,且所述圆角的圆弧半径大于等于10mm,边长大于等于50mm。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侧墙与墙外侧梁阴角处防水构造,包括敷设于底板上且位于侧墙和墙外侧梁阴角与阳角处的防水层,所述侧墙与所述墙外侧梁的阴角处砌筑有砖胎膜,所述防水层沿所述砖胎膜的高度方向相对于所述砖胎膜高度方向的顶面上翻并预留有用于供后期接长的接头,所述砖胎膜远离所述防水层的一侧敷设有抹灰层,且所述抹灰层沿所述砖胎膜高度方向的顶部高于所述砖胎膜的顶面,本技术侧墙与墙外侧梁阴角处防水构造采用阴角与阳角互补的原理,解决了“T”型节点阴角处防水预留尺寸精度高的问题,保证了该部位的防水质量,同时砖胎膜也可作为墙和梁浇筑时的模板,同木模比较更为经济,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技术研发人员:赵言,叶浩,谢文强,侯海林,刘响钟,路宗鉴,姜磊,李永超,王蒋勇,陈浩东,陈雷,孙舒豪,王高,范东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建八局轨道交通建设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30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