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液压步履式引孔碎石填充桩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765885发布日期:2023-04-18 19:36阅读:82来源:国知局
全液压步履式引孔碎石填充桩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碎石填充桩机,特别涉及一种全液压步履式引孔碎石填充桩机。


背景技术:

1、碎石填充桩机一般运用在地质比较松软的土地或沙地上,用于通过填充碎石加固来改善松软地质,防止地表塌陷等地质问题。沙地等地质松软的地方需要加固地基,加固地基时需要先通过钻杆引孔,再通过震动头将碎石震动填充到引孔内。通常引孔都需要另外的钻孔桩机来辅助完成,预引孔前碎石填充桩机和钻孔桩机需要先就位,碎石填充桩机在预引孔位置的一侧,钻孔桩机在预引孔位置的另一侧,钻孔桩机引孔后需要让位给碎石送料机,碎石送料机向下料斗内输送碎石,碎石在震动头的作用下紧实的填充在引孔内,实现加固地基。

2、在上述操作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

3、1、碎石填充桩机和钻孔桩机之间存在定位误差,因为碎石填充桩机和钻孔桩机是分别控制的,钻孔桩机上的钻杆转动中心与碎石填充桩机的送料管中心之间的位置误差大。在送料管进入到钻孔内的过程中,容易扩大钻孔,将孔壁上的沙土带到引孔内,影响碎石填充的填充范围,影响填充质量。

4、2、钻孔桩机的钻杆与机体之间的距离近,钻孔桩机在让位时会造成地基松动,引起钻孔的变形或歪斜或塌陷,影响碎石填充的路径,影响填充质量。

5、在解决上述问题的同时还会引入底盘的承重、整体的平衡、部件间的协调等问题,在克服种种问题后,研发出本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1、因此,针对上述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可同时实现引孔和震动填充碎石、避免设备就位后的移动影响了作业操作的全液压步履式引孔碎石填充桩机。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的解决方案为:全液压步履式引孔碎石填充桩机,包括底盘,所述底盘一端上设置有第一立柱,所述底盘中部设置有起架座,所述第一立柱顶上设置有第一滑轮座,所述第一立柱上可上下运动设置有震动头,所述震动头下端设置有用于输送碎石的送料管,所述送料管侧面开设有进料口,所述送料管上位于所述进料口处设置有围绕进料口便于碎石进入送料管内的围板,所述围板下端固定设置于所述送料管外壁,所述围板上端部形成用于扩大碎石进入送料管内的倾倒面积的倾倒口,所述底盘上位于所述第一立柱一侧上设置有第二立柱,所述第二立柱上可上下滑移设置有动力头,所述第二立柱上设置有第二滑轮座,所述动力头下端设置有用于在填充碎石前先钻孔的钻杆,所述第一立柱上设置有用于随震动头同步上下运动向倾倒口输送石料的下料机构,所述第二立柱与所述底盘之间设置有用于调整第二立柱在底盘上的安装位置、以实现在底盘不移动的情况下调整相邻引孔间距离的调距机构,所述底盘上设置有用于驱动震动头上下运动的第一驱动机构、用于增加震动头向下作用力的加压机构,所述底盘上设置有用于在维修时将维修工具或零件输送到第一立柱的任意高度位置的辅修机构,所述第二立柱上设置有用于驱动动力头上下运动的第二驱动机构,所述底盘上设置有用于支撑第一立柱平稳直立的支撑机构,所述底盘上位于远离所述第一立柱的另一端上设置有用于在部件动作时可以调整重心的配重机构,所述底盘下方设置有用于自动调整底盘位置的行走机构。

3、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下料机构包括安装架、下料斗,所述安装架可上下滑移设置于所述第一立柱上,所述安装架上设置有供送料管穿过的避让口,所述下料斗设置于所述安装架的自由端上,所述下料斗下端开设有下料口,所述下料斗上设置有用于启闭下料口控制碎石下落以及控制下料口的下料量的启闭装置,所述底盘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下料斗与安装架上下滑移的控制装置。

4、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启闭装置包括贴合下料斗外表面并可上下滑移启闭下料口的盖板,所述下料斗外壁上位于所述盖板两侧设置有用于限制盖板向两侧运动、引导盖板直线运动的导向挡板,所述导向挡板上设置有用于贴合盖板表面限制盖板脱离下料斗外表面的防脱板,所述下料斗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盖板上下滑移的驱动装置;

5、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沿盖板滑移方向设置于下料斗外壁上的第一油缸,所述第一油缸上端部设置于所述下料斗外壁上,所述第一油缸的活塞杆设置于所述盖板上。

6、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控制装置包括下料斗卷扬机、下料斗导向滑轮组、吊架,所述下料斗卷扬机设置于所述底盘上,所述下料斗导向滑轮组设置于所述第一滑轮座上,所述吊架设置于所述下料斗上,所述下料斗卷扬机的缆绳绕设在下料斗导向滑轮组上,所述下料斗卷扬机的缆绳的自由端设置于所述吊架上。

7、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调距机构包括三个以上的调节底座,所述调节底座设置于所述底盘上,所述调节底座上沿底盘运动方向由上往下开设有若干个调距槽,所述第二立柱下端上设置有通过伸入不同的调距槽内来实现调整钻杆位置的调距座,所述调节底座上水平可拆装设置有用于同时贯穿若干调距槽与调距座来固定安装第二立柱的安装轴。

8、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调距槽内设置有通过调整安装在调距座两侧的数量来微调调距座与调距槽之间的安装位置增加调距座的调节档位的若干调距块,所述调距块内开设有供安装轴穿过的安装孔,所述调距座上竖向开设有供安装轴穿过的、在提升第二立柱时可不脱离调节底座调整调距块位置的滑孔,所述调距块下端部在安装后与所述调距槽的槽底形状相适应贴合,所述调距块上开设有与所述安装孔相连通的用于在不拆卸安装轴的情况下可以直接插接安装在安装轴上的插接开口;

9、所述调距槽的槽底为弧形槽底,所述调距座下端部与所述弧形槽底相贴合,所述调距块的形状为圆形。

10、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加压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底盘上的加压卷扬机、位于所述送料管两侧设置于所述底盘下端面上的加压滑轮架,所述加压卷扬机设置于所述底盘上,所述加压滑轮架一端设置于所述底盘上,自由端上设置有若干第一加压滑轮,所述震动头两侧上位于所述第一加压滑轮上方分别设置有第二加压滑轮,所述送料管两侧上位于第一加压滑轮上方分别设置有第三加压滑轮,所述送料管两侧上位于所述第三加压滑轮处分别开设有供加压卷扬机的钢绳穿过的通孔,所述起架座上设置有第四加压滑轮,所述加压卷扬机的缆绳依次绕过第四加压滑轮、一侧的第一加压滑轮、同一侧的第二加压滑轮、回到第一加压滑轮、同一侧的第三加压滑轮、通孔、另一侧的第三加压滑轮、另一侧的第一加压滑轮、另一侧的第二加压滑轮、另一侧的第一加压滑轮。

11、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辅修机构包括用于垂吊装盛零部件的吊篮或吊装在维修人员身上防止人员坠落的辅修卷扬机、辅修滑轮架,所述辅修卷扬机设置于所述起架座上,所述辅修滑轮架位于所述第一立柱一侧或两侧设置于所述第一滑轮座上,所述辅修滑轮架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一滑轮座侧边上,所述辅修滑轮架的自由端上设置有辅修滑轮,所述第一滑轮座上端面设置有用于调整辅修卷扬机缆绳水平牵引方向的水平导向轮,所述辅修卷扬机的缆绳依次绕过第一滑轮座、水平导向轮、辅修滑轮。

12、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安装架上设置有随安装架上下运动、供维修人员站立检修、用于搭乘维修人员快速上下第一立柱的平台,所述平台外侧沿上设置有护栏。

13、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便于随第二立柱调整位置的动力头卷扬机,所述第二立柱上设置有安装平台,所述动力头卷扬机设置于所述安装平台上。

14、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5、1、本案可以同时完成引孔和碎石填充,不需要再另外使用钻孔桩机来引孔,还能提高送料管中轴线和引孔中轴线的同轴度,使送料管可以准确的伸入引孔内;同时解决了钻孔桩机在引孔后需要让位碎石上料机引起的地基松动,很好的解决了引孔的变形、塌陷问题,保证碎石填充过程碎石始终向下运动。

16、2、本案没有将动力头设置在第一立柱上,因为设置在第一立柱上就需要第一立柱是可转动的,这就需要增设一个驱动第一立柱旋转的旋转机构,还需要增加第一立柱的强度,这样不仅会增加设备整体的重量,且第一立柱高达几十米、重达几十吨,转动过程也会引起地基下陷的问题,因此本案采用另设第二立柱的方式来实现引孔;第二立柱只需要搭载动力头和钻杆实现引孔即可,这样对第二立柱的高度和强度以及供动力头的输出强度的要求都比较低,对设备来说增加的重量相对较少;操作现场时常会出现一些突发情况,需要改变引孔的位置,单独设置第二立柱还可以通过调整第二立柱的安装位置来人工调整引孔位置,实现了在不移动桩机的情况下就能调整引孔位置;第二立柱的独立设置还便于第二立柱的选择性使用,不使用时可以拆卸掉,减轻设备的重量,也便于在旧设备的基础上,增设第二立柱增加引孔功能。

17、3、本案中调距座与调节底座上的三个调距槽配合,实现三个大范围的调距调节,调距座在三个调距槽之间调节时需要拆卸安装轴,每个调距槽内又可以通过调距块来微调,微调时可以不拆卸安装轴,便于第二立柱的位置调整。

18、4、本案中设置有辅修机构,辅修卷扬机在设备组装时可以其他吊输卷扬机的缆绳便于缆绳的穿设于滑轮上;在人工维修设备时可以通过辅修卷扬机吊输零部件或维修工具,还可以将辅修卷扬机的缆绳的自由端系在维修人员身上保障人员的人身安全;通过维修部位来相应调节辅修卷扬机缆绳的绕设方向,提高辅修机构的灵活性。

19、5、本案中在安装架上设置的平台可随安装架上下运动,便于供维修人员站立检修震动头或送料管或加压机构,还可以搭乘维修人员快速上下第一立柱,搭载人工上下时需要和辅修卷扬机配合使用,保证人员的人身安全,平台外侧沿上设置的护栏限制人工的活动范围提高安全性,也便于人工扶稳站好。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