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净化无负压供水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779114发布日期:2023-10-21 14:31阅读:31来源:国知局
一种净化无负压供水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供水设备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净化无负压供水设备。


背景技术:

1、无负压供水设备是一种能直接与市政供水管网连接,对市政供水管网不会产生任何副作用的二次给水设备,在市政管网压力的基础上直接叠压供水,节约能源,并且还具有占地量小、安装快捷、运行可靠、维护方便等诸多优点。

2、为了提高供水设备的水质以及减少二次污染,现有的技术手段为,于管道内或者稳流罐内安装紫外线灯,利用紫外线对微生物(细菌、病毒、芽孢等病原体)的辐射损伤和破坏核酸的功能使微生物致死,从而达到消毒净化的目的。

3、但是,进入至供水设备内的水含有少量杂质,长时间流动下,该杂质会附着于紫外线灯的表面,从而影响照射净化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对水进行预过滤处理以保持紫外线灯的照射净化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净化无负压供水设备。

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净化无负压供水设备,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净化无负压供水设备,包括依次连接的进水管、稳流罐、连接管、多个水泵和出水管,所述进水管上设有过滤组件,所述稳流罐内设有紫外线杀菌机构;所述过滤组件包括与所述进水管同轴设置的筒状过滤箱体,过滤箱体与进水管连通,过滤箱体内设有过滤骨架,过滤骨架设有两个圆形的第一过滤网,第一过滤网与过滤箱体同轴设置,两个第一过滤网之间的空间填充有第一活性炭层;过滤骨架还设有多个环状第二过滤网,第二过滤网设置于过滤箱体的内径处,第二过滤网的内径小于第一过滤网的外径,各第二过滤网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过滤网的两侧,两个第二过滤网之间的空间填充有第二活性炭层。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来,通过设置第一活性炭层和第二活性炭层以吸附住自来水的大部分杂质,以对自来水进行预过滤处理,从而减少稳流罐内的杂质附着,从而保持紫外线灯的照射净化效果。

5、二来,通过设置第一活性炭层和第二活性炭层的形状和位置关系,能够对自来水进行有效阻挡以及保持自来水的流量稳定。

6、三来,通过设置环状的第二过滤网和第二活性炭层,能够对进水管的内壁处缓速流动且含有大量杂质的自来水进行有效过滤,从而极大减少杂质的通过。

7、可选的,所述过滤骨架包括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和位移弹簧,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均沿所述过滤箱体轴向设置,且各第一支撑杆和各第二支撑杆均沿过滤箱体圆周排布设置,各所述第二过滤网通过多个第一支撑杆穿设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一过滤网通过第二支撑杆穿设固定,第一过滤网的外边缘抵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杆上;所述位移弹簧设置于所述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之间,所述位移弹簧用于迫使所述第一过滤网抵接于位于前侧的第二过滤网上。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位移弹簧,以迫使第一过滤网移动,使得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形成整体过滤,以有效过滤掉杂质。

9、并且,当自来水的水流压力较大时,将冲开第一过滤网,并沿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之间的错位间隙经过,此时,流速较快的自来水在该错位间隙处发生流速突变并产生紊流,杂质流速较快且易向外扩散,从而更易被第一活性炭层和第二活性炭层所捕获,从而提高杂质过滤效果。

10、可选的,所述过滤箱体包括两个对半设置的半箱壳,位于下方的半箱壳与所述进水管固定连接,位于上方的半箱壳与位于下方的半箱壳可拆卸密封固定连接。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半箱壳的可拆卸,以便于对过滤组件进行清理更换,以保持过滤效果的稳定。

12、可选的,所述稳流罐为方形罐体;稳流罐的长度方向的两侧分别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紫外线杀菌机构设为三个且沿稳流罐长度方向间隔排布,紫外线杀菌机构包括隔板、多个紫外线灯和透明套管,隔板竖向设置,隔板的表面为抛光面,各紫外线杀菌机构的隔板沿稳流罐长度方向间隔排布,各隔板错位设置,隔板的一侧边与稳流罐的侧壁形成有出口;所述紫外线灯位于透明套管内,透明套管竖向设置,各透明套管沿稳流罐宽度方向间隔排布,透明套管位于隔板的朝向水流方向的一侧。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隔板,以于稳流罐内形成蛇形流径,从而延长自来水流动时间,以提高紫外线灯的照射时长,从而提高净化效果。

14、可选的,所述紫外线杀菌机构还包括清理组件,清理组件包括伺服电机、收放辊、第一牵引丝、第二牵引丝、海绵套和滑板;所述滑板与所述隔板竖向滑移连接,所述海绵套包覆于所述透明套管上,所述海绵套与所述滑板连接;所述收放辊位于隔板的正上方,伺服电机驱动所述收放辊转动,所述第一牵引丝和第二牵引丝分别位于隔板的两侧,第一牵引丝的上端与收放辊缠绕固定,第一牵引丝的下端与滑板固定连接,隔板的下侧边设有导向轮,所述第二牵引丝的一端与收放辊缠绕固定且缠绕方向与第一牵引丝的缠绕方向相反,第二牵引丝的另一端向下延伸绕过导向轮并向上与滑板的底部固定连接。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收放辊正向转动时,第一牵引丝收紧,第二牵引丝放松,收放辊反向转动时,第一牵引丝放松,第二牵引丝收紧,即第一牵引丝和第二牵引丝相配合以控制滑板的竖向移动,从而带动海绵套相对透明套管上下移动,以刷除掉透明套管表面的附着污垢,以确保紫外线的照射效果,从而提高净化效果。

16、可选的,所述隔板的侧面设有竖向的滑槽,滑板与滑槽滑移连接,所述滑槽的槽壁设有竖向齿条,所述滑板上设有蜗杆,所述海绵套的外侧套设固定有环状的蜗轮,蜗轮与所述滑板转动连接,蜗杆的一端设有与齿条啮合的齿轮,蜗杆的另一端与所述蜗轮啮合。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滑板相对隔板竖向移动时,蜗杆与齿条发生相对位移,通过齿轮和齿条的配合带动蜗杆转动,通过蜗杆和蜗轮的配合,以带动海绵套相对透明套管转动,如此一来,海绵套呈螺旋式移动,能够增大海绵套与透明套管表面的接触频次,从而极大提高刮除效果。

18、可选的,所述稳流罐的内顶壁和内底壁均固定有固定座,所述透明套管的上下端分别与两个固定座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固定座上固定有多个绕透明套管端部周向间隔排布的橡胶肋条,肋条竖向设置,肋条贴合透明套管的外周面,肋条具有导向面,导向面与透明套管外周面之间的距离沿远离所述海绵套方向逐渐增加;所述导向面的中部设有供所述海绵套的套口边缘抵接的限位凸起。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海绵套刮除透明套管上的污垢后,部分污垢将积聚于海绵套的上下套口处,因此,可以利用滑板带动海绵套持续上移或下移,使得海绵套的套口与肋条进行接触,如此一来,由于导向面的设置,肋条将撑开海绵套,使得海绵套的套口扩大形变,海绵套的内壁裸露出来,然后海绵套保持转动,裸露的内壁上的积聚污垢将在肋条边缘的剐蹭下被剥离,然后在水流作用下,剥离污垢则远离海绵套,以实现海绵套的清理。

20、可选的,各所述滑板共同固定连接有第一刮条,第一刮条贴合于所述隔板的表面;所述第二牵引丝的中部缠绕固定有横杆,横杆固定有多个抵接弹簧,抵接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刮条,第二刮条的横截面呈半弧形,第二刮条的外凸弧面抵接于隔板的表面。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第一刮条和第二刮条,利用第一牵引丝和第二牵引丝的移动,带动第一刮条和第二刮条相对隔板移动,以刮除抛光面上的污垢,从而提高对紫外线的反射效果。

22、其次,通过设置抵接弹簧,能够提高第二刮条的抵接刮除效果,并且第二刮条的弧形设置,利用横杆的角度偏移,以对抛光面进行摆动式剐蹭,从而提高抛光面的清理效果。

23、可选的,两侧的所述紫外线杀菌机构的所述隔板的上侧边与所述稳流罐内顶部铰接连接,所述稳流罐内顶部固定有竖向的支杆,位于中间的所述紫外线杀菌机构的所述隔板的上侧边与支杆的下端铰接连接;所述隔板的表面固定有限位块,当滑板带动海绵套移动至最低处时,滑板抵接于限位块上;滑板的端部固定有弧形插杆,所述海绵套的外侧固定有安装套,安装套开设有供插杆插入的弧形插槽,弧形插槽的曲率中心位于所述隔板的铰接轴心上。

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稳流罐内的水位较低时,水大部分被第一个隔板所阻隔,因此可以启动收放辊,第一牵引丝和第二牵引丝相配合带动滑板下移,滑板下移至抵接限位块时,滑板无法继续下移,而第二牵引丝持续收紧,该收紧力将作用于隔板的导向轮上,从而迫使隔板沿远离紫外线灯方向偏转,以将部分水均匀引导至各个紫外线灯处,以提高照射均匀性和照射效果。

25、其次,偏移的隔板改变对紫外线的反射角度,使得紫外线能够更多向下反射至低水位的自来水内,从而有针对性地提高杀菌效果。

26、可选的,所述导向轮内陷设于所述隔板的下侧边,所述稳流罐的底部设有密封条,密封条抵接于位于中间的所述紫外线杀菌机构的隔板的下侧边。

2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密封条与位于中间的隔板下侧边的抵接,能够减少该位置的泄漏。

28、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9、1.通过设置第一活性炭层和第二活性炭层以吸附住自来水的大部分杂质,以对自来水进行预过滤处理,从而减少稳流罐内的杂质附着,从而保持紫外线灯的照射净化效果;

30、2.通过设置第一牵引丝和第二牵引丝相配合以控制滑板的竖向移动,从而带动海绵套相对透明套管上下移动,并且通过蜗杆和蜗轮的配合,以带动海绵套相对透明套管转动,如此一来,海绵套呈螺旋式移动,能够增大海绵套与透明套管表面的接触频次,从而极大刷除掉透明套管表面的附着污垢,以确保紫外线的照射效果,从而提高净化效果;

31、3.通过设置肋条,以撑开海绵套,海绵套的内壁裸露出来,同时裸露的内壁上的积聚污垢将在肋条边缘的剐蹭下被剥离,然后在水流作用下,剥离污垢则远离海绵套,以实现海绵套的清理;

32、4.通过设置隔板的可偏转特性,利用的第二牵引丝持续收紧,该收紧力将作用于隔板的导向轮上,从而迫使隔板沿远离紫外线灯方向偏转,以将部分水均匀引导至各个紫外线灯处,以提高照射均匀性和照射效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