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道清淤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240131发布日期:2023-12-02 00:15阅读:38来源:国知局
一种管道清淤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管道清淤,尤其涉及一种管道清淤机器人。


背景技术:

1、城市内涝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因为排水管道淤塞,大大降低了排水管道的排水能力,不进行管道清淤、疏通,会造成污水滥流、污染环境,管道清送工作己成为排水部门一项不可忽视的重要工作。传统的清淤方式为人工清淤,但主要用于大口径管道,对于小口径管道,由于其工作空间狭窄,人员无法进入,对清淤造成困难。

2、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中出现了一种用于管道清淤的机器人,这种机器人虽然能够进入狭窄管道进行清淤,但是该种机器人在进入管道口时需要人工辅助定位,导致机器人每穿行一段距离,就需要开启检查井,在检查井内将机器人送入另一段管道,导致清淤工作无法连续进行,影响清淤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目前上述之不足,而提供一种管道清淤机器人,实现可连续清淤,提高清淤效率的目的。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管道清淤机器人,包括:主动力部和位于主动力部顶部的舱体,所述舱体两端分别设置有清淤部和副动力部;所述清淤部包括设置于舱体端部的第一转动结构和转动设置于第一转动结构上的球头,所述第一转动结构与球头之间设置有滚珠,所述球头上螺纹设置有漏斗状清淤头,所述漏斗状清淤头远离球头的一侧分别设置有螺旋形导板、导向头和刮刀;

3、所述副动力部包括设置于舱体端部的第二转动结构和固定设置于第二转动结构上的转盘,所述转盘远离第二转动结构一侧设置有第一电动推杆,所述第一电动推杆的伸缩端设置有履带传动机构;

4、还包括依次贯穿清淤部、舱体和副动力部的排淤管。

5、进一步的,所述主动力部包括麦克纳姆轮小车和连接所述麦克纳姆轮小车与舱体的第二电动推杆。

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转动结构和第二转动结构皆包括以下结构:

7、固定安装于舱体内的第一电机和转动设置于舱体上的从动齿环,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与从动齿环相啮合的主动齿轮,所述从动齿环远离主动齿轮的一端位于舱体外。

8、进一步的,所述球头转动设置于从动齿环内,且所述球头和从动齿环内均开设有供滚珠活动的凹槽,所述凹槽为半球状槽,两个相邻所述凹槽可组合为一个球状槽,所述球状槽的半径不大于滚珠的直径,所述转盘固定设置于从动齿环远离主动齿轮的一端。

9、进一步的,所述排淤管包括依次连通的泵连接段、中间段和进淤段,所述泵连接段和中间段均为空心软管,所述泵连接段远离中间段一端与抽淤泵连接,所述中间段设置于舱体内,且所述中间段两端分别延伸至舱体外,所述进淤段位于漏斗状清淤头内,所述进淤段内开设有l形进淤槽,所述l形进淤槽一端与中间段连通,另一端开口朝上,用于收集螺旋形导板输送的淤泥。

10、进一步的,所述中间段与进淤段固定连接,所述泵连接段和中间段上设置有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固定设置于中间段上的第二电机和固定设置于泵连接段上的挂杆,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设置有可转动挂接于挂杆上的挂钩。

11、进一步的,所述中间段和泵连接段相对的一端均通过扭簧转动设置有盖板。

12、进一步的,所述舱体内设置有用于固定中间段的固定架。

13、进一步的,所述舱体外周壁固定设置有监控机构,所述监控机构包括固定安装于舱体外周壁的第三电动推杆和固定安装于第三电动推杆伸缩端的监控器。

14、进一步的,所述舱体顶部固定设置有吊环。

1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16、本发明,通过设置带有导向结构的清淤部,使机器人在向管道内移入过程中,可快速对位移入管道,从而可连续完成对多个管道的清淤工作,即减小了对检查井的开闭频率,提高了清淤效率,同时也可以避免人员暴露在危险环境中,提高工作安全性,而通过设置可升降和角度调节的主动力部与副动力部,使得机器人能够进入不同高度和不同角度的管道内部进行清淤,适用范围更广。



技术特征:

1.一种管道清淤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动力部(1)和位于主动力部(1)顶部的舱体(2),所述舱体(2)两端分别设置有清淤部(3)和副动力部(4);所述清淤部(3)包括设置于舱体(2)端部的第一转动结构(31)和转动设置于第一转动结构(31)上的球头(32),所述第一转动结构(31)与球头(32)之间设置有滚珠(33),所述球头(32)上螺纹设置有漏斗状清淤头(34),所述漏斗状清淤头(34)远离球头(32)的一侧分别设置有螺旋形导板(35)、导向头(36)和刮刀(3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管道清淤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力部(1)包括麦克纳姆轮小车(11)和连接所述麦克纳姆轮小车(11)与舱体(2)的第二电动推杆(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管道清淤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结构(31)和第二转动结构(41)皆包括以下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管道清淤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头(32)转动设置于从动齿环(412)内,且所述球头(32)和从动齿环(412)内均开设有供滚珠(33)活动的凹槽(4121),所述凹槽(4121)为半球状槽,两个相邻所述凹槽(4121)可组合为一个球状槽,所述球状槽的半径不大于滚珠(33)的直径,所述转盘(42)固定设置于从动齿环(412)远离主动齿轮(413)的一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管道清淤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淤管(5)包括依次连通的泵连接段(51)、中间段(52)和进淤段(53),所述泵连接段(51)和中间段(52)均为空心软管,所述泵连接段(51)远离中间段(52)一端与抽淤泵连接,所述中间段(52)设置于舱体(2)内,且所述中间段(52)两端分别延伸至舱体(2)外,所述进淤段(53)位于漏斗状清淤头(34)内,所述进淤段(53)内开设有l形进淤槽(531),所述l形进淤槽(531)一端与中间段(52)连通,另一端开口朝上,用于收集螺旋形导板(35)输送的淤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管道清淤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段(52)与进淤段(53)固定连接,所述泵连接段(51)和中间段(52)上设置有连接机构(6),所述连接机构(6)包括固定设置于中间段(52)上的第二电机(61)和固定设置于泵连接段(51)上的挂杆(62),所述第二电机(61)的输出端固定设置有可转动挂接于挂杆(62)上的挂钩(6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管道清淤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段(52)和泵连接段(51)相对的一端均通过扭簧转动设置有盖板(7)。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管道清淤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舱体(2)内设置有用于固定中间段(52)的固定架(8)。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管道清淤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舱体(2)外周壁固定设置有监控机构(9),所述监控机构(9)包括固定安装于舱体(2)外周壁的第三电动推杆(91)和固定安装于第三电动推杆(91)伸缩端的监控器(92)。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管道清淤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舱体(2)顶部固定设置有吊环(10)。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管道清淤机器人,包括:主动力部和位于主动力部顶部的舱体,所述舱体两端分别设置有清淤部和副动力部;所述清淤部包括设置于舱体端部的第一转动结构和转动设置于第一转动结构上的球头,所述第一转动结构与球头之间设置有滚珠。本发明,通过设置带有导向结构的清淤部,使机器人在向管道内移入过程中,可快速对位移入管道,从而可连续完成对多个管道的清淤工作,即减小了对检查井的开闭频率,提高了清淤效率,同时也可以避免人员暴露在危险环境中,提高工作安全性,而通过设置可升降和角度调节的主动力部与副动力部,使得机器人能够进入不同高度和不同角度的管道内部进行清淤,适用范围更广。

技术研发人员:汤丁丁,卢仲兴,刘学进,汪小东,郭二卫,祝安全,张利娜,周艳,赵皇,湛德,明磊,范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建三局绿色产业投资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