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坑底部管井降水系统及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7209246发布日期:2024-03-05 14:49阅读:17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坑底部管井降水系统及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技术涉及一种基坑降水的,尤其是涉及一种基坑底部管井降水系统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1、基坑降水是在地下施工过程中为了防止地下水渗入到基坑内影响正常的地下结构施工而采用的措施。基坑降水主要有明沟加集水井降水、轻型井点降水、喷射井点降水、电渗井点降水和管井井点降水,根据不同的地质和开挖的基坑尺寸选用不同的基坑降水方式。对于管井井点降水适用于渗透系数大的砂砾层且地下水丰富的地层。

2、相关技术中公开了一种深基坑降水管井封井装置,包括钢护管和镀锌钢管,钢护管的顶部焊接有钢板,镀锌钢管焊接于钢板的中部,镀锌钢管的上方安装有抽水管,钢护管的内部填充有级配砂石,级配砂石的内部安装有水管线,水管线的底部连接有水泵,钢护管的外部焊接有止水环,止水环的外部设置建筑物筏板,通过止水环与建筑物的筏板连接处进行防水,用于对水管线上穿筏板的位置进行防水,以减少后期使用过程中地下结构渗水的情况。

3、但是上述结构中由于水管线向上贯穿了筏板,使筏板下方的防水结构整体性较差,因此后期容易出现渗水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在管井降水中的保持筏板下方的防水结构的整体性,本技术提供一种基坑底部管井降水系统及施工方法。

2、本技术提供一种基坑底部管井降水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基坑底部管井降水系统,包括开设在基坑底部的井坑,所述井坑的内部设置有井管,井管的下部设置有透水层,所述井管的透水层内放置有提升泵,提升泵上连接有水管,水管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竖管、第一横管和第一延伸管,所述第一竖管连接于提升泵的出水端,所述第一横管水平设置在井管的上方并向基坑的边缘延伸,基坑的底部依次由向下向施工有底板、防水层和筏板,所述第一横管位于底板的下方。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井管的透水层内放置提升泵,通过在透水层内汇集地下水,并由提升泵向基坑的外部排出,而提升泵连接有水管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竖管、第一横管和第一延伸管,对于第一横管水平设置且第一横管设置在基坑底部施工的底板下方,进而水管不会从底板、防水层或筏板上穿过,保持了筏板下方防水结构的整体性,因此具有更好的抗渗性,而且在底板、防水层和筏板的整个施工过程中,降水过程可连续进行,保证抗浮的要求。

5、优选的,所述井坑内设置有进浆管,进浆管包括依次连接第二竖管、第二横管和第二延伸管,第二竖管的下端伸到井管的底部,第二横管与第一横管平行且同高设置,所述第二延伸管上设置有阀门。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浆管包括第二竖管、第二横管和第二延伸管,并且第二横管与第一横管平行且同高设置,进而进浆管不会从底板、防水层或筏板上穿过,同时进浆管上安装的阀门在降水过程中关闭,需要向进浆管内注入水泥浆时打开进浆管,使井坑内能够充分填充水泥浆,以免直接由水管内注入的水泥浆无法进入到井坑内。

7、优选的,所述井管的中部设置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的上方设置有封堵层,所述第一延伸管连接有自吸泵;所述第一竖管和第二竖管均从分隔板上开设的管线洞穿过。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井管中部设置分隔板,分隔板上方设置封堵层,封堵层能够使分隔板的下方处于封闭的空间,以使自吸泵和提升泵将井坑内的水抽出后,形成的负压进一步有利于井坑周围的地下水向井坑内汇集。

9、优选的,所述分隔板上固定设置有钢筋,钢筋弯折成z字形,钢筋的中部竖直向上,钢筋的下端焊接在分隔板上,钢筋的上端挂在井管的上端。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分隔板上固定钢筋,钢筋连接在分隔板上,同时钢筋的上端挂在井管的上端,以使分隔板能够牢固地固定在井管上并且限制分隔板的高度,方便在分隔板上设置封堵层。

11、优选的,所述提升泵的进水端设置有竖向伸缩管,竖向伸缩管为多节相互套设的结构,所述竖向伸缩管的上端固定有浮球,浮球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且小于水泥浆的密度。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竖向伸缩管上设置竖向伸缩管,当竖向伸缩管在进行降水时,竖向伸缩管最短,方便提升泵埋在地下水内,而向透水层内注入水泥浆后,浮球会带着竖向伸缩管伸长,以使水泥浆能够逐步地将透水层充满。

13、优选的,所述竖向伸缩管的外部设置有防护筒管,所述防护筒管的上端固定在分隔板的下表面,所述防护筒管的下端固定在提升泵上,所述防护筒管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通孔。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护筒管设置在竖向伸缩管的外部,使防护筒管能够对提升泵进行连接,提升泵与分隔板固定,方便提升泵的位置固定,同时也能够对竖向伸缩管进行防护,以免因透水层挤压竖向伸缩管造成竖向伸缩管无法伸长。

15、优选的,所述井管的外壁上且位于井管的下部包裹有过滤层,井管外壁上与过滤层对应的位置开设有过水孔,所述过滤层的外侧包裹有钢丝网。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过滤层包裹在井管的外壁上,使过滤层能够将进入到井管内的地下水过滤,以免砂土进入到井管内抽出,造成地下结构失稳,同时钢丝网用于防护过滤层,以免在井管放入到井坑内造成过滤层损坏。

17、本技术提供一种基坑底部管井降水系统的施工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18、一种基坑底部管井降水系统的施工方法,包括开挖井坑并安装井管、填充透水层、下放分隔板与提升泵、向井管内流入混凝土形成封堵层、开启提升泵进行降水、在基坑内施工建筑结构和封堵井坑;在基坑内施工建筑结构包括底板(51)、防水层(52)和筏板(53)的施工,底板(51)铺设在基坑的底部且位于连接提升泵(3)的水管(4)上方,水管(4)由底板(51)的一侧延伸出基坑。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相比降水过程中采用的水管穿过底板,本技术的水泵位于底板的下方,由底板的一侧延伸出基坑,对于水位差较大的地区,水管贯穿底板在后续所做防水较差,而底板、防水层和筏板均为整体,防水 较好,以提高防水效果。

20、优选的,填充透水层包括向井管内投入碎石,碎石投入之前先将进浆管的下端插入到井坑的底部,在碎石投入的过程中,在碎石上插入杆状物以形成用于放置提升泵的空间。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先向井管内插入进浆管,再填充碎石,然后再在碎石投入的过程中通过插入杆状物预留出提升泵的空间,方便将进浆管和提升泵设置到碎石组件的透水层内。

22、优选的,封堵井坑包括在建筑结构施工超出地面后,向进浆管内加压泵入水泥浆,水泥浆先填充透水层内的间隙并通过浮球将伸缩管向上伸长,直到提升泵内流入水泥浆并从提升泵连接的水管中流出。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进浆管内加压泵入水泥浆,水泥浆逐步将透水层内填充,再通过将浮球向上移动使伸缩管向上伸长,进一步地使水泥浆将透水层内全部充满,以使井坑的位置地层结构稳定。

24、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5、1.通过第一横管水平设置且第一横管设置在基坑底部施工的底板下方,进而水管不会从底板、防水层或筏板上穿过,保持了筏板下方防水结构的整体性,因此具有更好的抗渗性;

26、2.通过进浆管上安装的阀门在降水过程中关闭,需要向进浆管内注入水泥浆时打开进浆管,使井坑内能够充分填充水泥浆,以免直接由水管内注入的水泥浆无法进入到井坑内;

27、3.通过向透水层内注入水泥浆后,浮球会带着竖向伸缩管伸长,以使水泥浆能够逐步地将透水层充满。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