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于处理深基坑支护旋挖硬咬合桩间漏水的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7436369发布日期:2024-03-25 19:34阅读:35来源:国知局
便于处理深基坑支护旋挖硬咬合桩间漏水的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专利涉及深基坑支护的,具体而言,涉及便于处理深基坑支护旋挖硬咬合桩间漏水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1、深基坑支护是指为保证地下结构施工及基坑周边环境的安全,对深基坑侧壁及周边环境采用的支档、加固与保护的措施。

2、咬合桩以兼具支挡、止水、低成本等优点被大量应用于深基坑支护工程中,咬合桩施工顺序为:先施工荤桩两侧的素桩,最后在通过成孔机械切割部分素桩后,下钢筋笼,浇筑混凝土完成荤桩的施工。此工艺分为软咬合工艺和硬咬合工艺,软咬合工艺需在素桩混凝土初凝之前完成荤桩的成孔工作,而硬咬合工艺是在素桩混凝土终凝之后完成荤桩的成孔工作。软咬合工艺需采用全套管施工,费用高,施工工序紧,但止水效果好。硬咬合工艺采用旋挖桩成孔,费用相对较低,施工工序相对宽松,但旋挖硬咬合工艺的垂直度控制较软咬合施工工艺困难,对于深基坑支护,基坑下部的荤素桩之间极易出现咬合不到位的情况,同时旋挖硬咬合桩桩间的施工缝也是基坑侧壁漏水的薄弱点。因此旋挖硬咬合桩桩间漏水问题普遍存在。

3、现有技术中,为解决旋挖硬咬合咬合桩间漏水问题,通过在基坑外侧施工一排旋喷桩或搅拌桩,又或者通过在基坑内侧进行登高作业通过注入化学浆液进行补漏。前一种技术需保证基坑外侧有施工作业面,而且费用高,后一种技术施工操作不便,危险性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便于处理深基坑支护旋挖硬咬合桩间漏水的施工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处理硬咬合桩间漏水问题的操作较为麻烦、且成本高的问题。

2、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便于处理深基坑支护旋挖硬咬合桩间漏水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施工步骤:

3、1)、施工多个素桩,多个所述素桩间隔布置,相邻的所述素桩之间具有桩间隔,在所述桩间隔施工成型荤桩孔,所述荤桩孔中下入有套管;

4、在所述桩间隔旋挖施工荤桩孔的过程中,所述素桩的两侧被旋挖掉,分别形成外侧空位,所述荤桩孔的两侧分别具有外侧嵌入位,所述外侧嵌入位嵌入在外侧空位中,所述外侧嵌入位与外侧空位之间相交形成有咬合交汇点,所述荤桩孔的两侧分别具有咬合交汇点;

5、2)、在所述荤桩孔中下入钢筋笼,所述钢筋笼的外周设置两个袖阀管,两个所述袖阀管分别与荤桩孔两侧的咬合交汇点横向对齐布置;所述袖阀管的顶部延伸至荤桩孔的上方,形成注入口,所述袖阀管的底部沿着钢筋笼的轴向延伸布置,形成排出口;

6、3)、往所述袖阀管中注入清水后,往所述荤桩孔中灌注混凝土,所述袖阀管埋设在混凝土中,所述混凝土凝固后,形成荤桩,所述荤桩与素桩相互咬合,形成硬咬合桩。

7、可选的,所述施工步骤3)中,在往所述荤桩孔灌注混凝土的过程中,逐渐提升所述套管,当所述混凝土灌注至荤桩孔的顶部后,将所述套管脱离荤桩孔。

8、可选的,所述施工步骤2)中,所述袖阀管的顶部具有延伸至荤桩孔上方的上延段,在所述上延段的外周套设薄膜套,所述注入口形成在上延段的顶部。

9、可选的,所述施工步骤3)中,所述荤桩具有延伸至荤桩孔上方的桩头段,所述上延段嵌入在桩头段中。

10、可选的,所述施工步骤2)中,所述钢筋笼包括多个间隔环绕的主筋,多个所述主筋围合形成笼腔,所述笼腔的内侧壁设有多个加劲筋,多个所述加劲筋沿着笼腔的轴向间隔布置;所述笼腔的外侧壁设有多个箍筋,多个所述箍筋沿着笼腔的轴向间隔布置;所述袖阀管设置在箍筋的外侧。

11、可选的,所述施工步骤1)中,在所述套管的两侧分别设置与两个咬合交汇点横向对齐的标记位,测量两个所述标记位的横向长度;所述施工步骤2)中,所述钢筋笼上的两个袖阀管的中心连线长度与横向长度一致,将所述钢筋笼下入荤桩孔中后,两个所述袖阀管分别对应与两个标记位重合。

12、可选的,所述施工步骤2)中,利用封闭膜层将所述袖阀管的排出口封闭。

13、可选的,所述施工步骤3)中,往所述袖阀管中注入清水,直至所述清水由注入口溢出后,利用塞子将所述注入口封闭;当形成所述硬咬合桩后,将所述桩头段破除,所述上延段呈显露状态;

14、所述施工步骤3)中,当所述桩头段破除后,在所述注入口连接外接管,在所述硬咬合桩上施工冠梁,所述冠梁分别与素桩以及荤桩连接为一体,所述上延段嵌入在冠梁中,所述外接管延伸在冠梁的外部。

15、可选的,所述袖阀管的底部形成有加速段,沿着自上而下的方向,所述加速段依序具有上部段、中间段以及下部段;所述上部段中具有上下贯通的上流道,所述上流道环绕着上部段的中心朝下盘旋布置;

16、所述中间段中具有上小下大的中间腔,所述中间腔的顶部与上流道连通;所述下部段中具有多个上下贯通的下流道,多个所述下流道呈盘旋布置,且环绕下部段的中心间隔布置,多个所述下流道的顶部与中间腔连通,多个所述下流道的底部形成所述排出口。

17、可选的,所述中部腔的外周具有外周侧壁,沿着所述中部腔自上而下的方向,所述外周侧壁背离中部腔倾斜布置;所述外周侧壁上覆盖有气囊层,所述气囊层沿着外周侧壁的周向环绕布置,且与所述外周侧壁同向倾斜布置。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便于处理深基坑支护旋挖硬咬合桩间漏水的施工方法,通过在咬合交汇点处预埋袖阀管,在形成硬咬合桩以后,通过根据设计要求,基坑分层开挖巡查基坑漏水情况,出现咬合桩桩间漏水情况时,通过在漏水处的袖阀管进行注浆处理,通过多次连续注浆,水泥浆可将桩间缝隙填满或桩间不咬合处的土层加固,解决基坑侧壁桩间漏水问题,整体操作简单且便捷、成本低。



技术特征:

1.便于处理深基坑支护旋挖硬咬合桩间漏水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施工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处理深基坑支护旋挖硬咬合桩间漏水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步骤3)中,在往所述荤桩孔灌注混凝土的过程中,逐渐提升所述套管,当所述混凝土灌注至荤桩孔的顶部后,将所述套管脱离荤桩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处理深基坑支护旋挖硬咬合桩间漏水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步骤2)中,所述袖阀管的顶部具有延伸至荤桩孔上方的上延段,在所述上延段的外周套设薄膜套,所述注入口形成在上延段的顶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于处理深基坑支护旋挖硬咬合桩间漏水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步骤3)中,所述荤桩具有延伸至荤桩孔上方的桩头段,所述上延段嵌入在桩头段中。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处理深基坑支护旋挖硬咬合桩间漏水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步骤2)中,所述钢筋笼包括多个间隔环绕的主筋,多个所述主筋围合形成笼腔,所述笼腔的内侧壁设有多个加劲筋,多个所述加劲筋沿着笼腔的轴向间隔布置;所述笼腔的外侧壁设有多个箍筋,多个所述箍筋沿着笼腔的轴向间隔布置;所述袖阀管设置在箍筋的外侧。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处理深基坑支护旋挖硬咬合桩间漏水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步骤1)中,在所述套管的两侧分别设置与两个咬合交汇点横向对齐的标记位,测量两个所述标记位的横向长度;所述施工步骤2)中,所述钢筋笼上的两个袖阀管的中心连线长度与横向长度一致,将所述钢筋笼下入荤桩孔中后,两个所述袖阀管分别对应与两个标记位重合。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处理深基坑支护旋挖硬咬合桩间漏水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步骤2)中,利用封闭膜层将所述袖阀管的排出口封闭。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于处理深基坑支护旋挖硬咬合桩间漏水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步骤3)中,往所述袖阀管中注入清水,直至所述清水由注入口溢出后,利用塞子将所述注入口封闭;当形成所述硬咬合桩后,将所述桩头段破除,所述上延段呈显露状态;

9.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便于处理深基坑支护旋挖硬咬合桩间漏水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袖阀管的底部形成有加速段,沿着自上而下的方向,所述加速段依序具有上部段、中间段以及下部段;所述上部段中具有上下贯通的上流道,所述上流道环绕着上部段的中心朝下盘旋布置;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便于处理深基坑支护旋挖硬咬合桩间漏水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部腔的外周具有外周侧壁,沿着所述中部腔自上而下的方向,所述外周侧壁背离中部腔倾斜布置;所述外周侧壁上覆盖有气囊层,所述气囊层沿着外周侧壁的周向环绕布置,且与所述外周侧壁同向倾斜布置。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深基坑支护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便于处理深基坑支护旋挖硬咬合桩间漏水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施工步骤:1)、施工多个素桩,相邻的素桩之间具有桩间隔,在桩间隔施工成型荤桩孔,荤桩孔中下入有套管;在施工荤桩孔的过程中,素桩的两侧被旋挖掉,且与荤桩孔的两侧与相交形成有咬合交汇点,荤桩孔的两侧分别具有咬合交汇点;2)、在荤桩孔中下入钢筋笼,钢筋笼的外周设置两个袖阀管,两个袖阀管分别与荤桩孔两侧的咬合交汇点横向对齐布置;袖阀管的顶部形成注入口,袖阀管底部形成排出口;3)、往袖阀管中注入清水后,往荤桩孔中灌注混凝土,袖阀管埋设在混凝土中,混凝土凝固后,形成荤桩,荤桩与素桩相互咬合,形成硬咬合桩。

技术研发人员:江磊,刘学保,翁建章,乐仁辉,王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宏业基岩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