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浮力球水封防臭地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015018发布日期:2023-04-29 23:57阅读:90来源:国知局
一种浮力球水封防臭地漏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防臭地漏,具体涉及一种浮力球水封防臭地漏。


背景技术:

1、现有地漏分为机械封和水封两种形式,普通单层水层,3-5天水就会蒸发完,臭气上返,也为疫情传播提供了通道。普通机械封当使用一段时间,或者遇到杂质卡阻时,就会导致密封不严。也有磁封的地漏,也会因为时间产生消磁的现象,或者碰到杂质,密封不严密。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浮力球水封防臭地漏,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浮力球水封防臭地漏,包括地漏壳体、地漏盖、浮球以及安装于地漏壳体内的出水套筒和水封罩,地漏盖设置于地漏壳体的上端;所述出水套筒安装于地漏壳体的中部,出水套筒的上端位于地漏壳体内,出水套筒的下端延伸至地漏壳体的下方;所述水封罩罩设于出水套筒外,水封罩与地漏壳体的内壁之间形成第一存水区,水封罩与出水套筒之间形成第二存水区,水封罩的下部设置有连通第一存水区和第二存水区的过水孔;所述出水套筒的上端为开口口径从下向上逐渐变大的喇叭口,喇叭口下端的内径小于浮球的直径,喇叭口上端的内径大于浮球的直径;所述浮球设置有喇叭口和水封罩之间,且浮球的直径大于喇叭口和水封罩之间的间隙;所述喇叭口设置有备用下水口,备用下水口在水平方向上位于过水孔的上方,当浮球下落至封堵住喇叭口时,备用下水口位于浮球与喇叭口的接触环下方。

4、作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出水套筒的下部设置有地漏芯,出水套筒的下端封口设置,出水套筒的出水口位于地漏壳体下方的出水套筒侧壁上;所述地漏芯为空心套筒状结构,地漏芯的上端向外延伸的与出水套筒相连接,且地漏芯的上端在水平方向上的高度高于出水套筒的出水口,地漏芯的下端在水平方向上的高度低于出水套筒的出水口。

5、作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出水套筒的下部为设置有所述地漏芯的可拆连接部,可拆连接部与其上方的出水套筒可拆卸连接。

6、作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出水口上方的可拆连接部上设置有外螺纹。

7、作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地漏盖可拆卸连接于地漏壳体的上端。

8、作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水封罩的内顶面为向上凹陷的弧形结构。

9、作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地漏壳体与水封罩一体成型。

10、作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喇叭口为向外弯曲的外散式喇叭口结构。

11、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将水封罩罩设于出水套筒外,水封罩与地漏壳体的内壁之间形成第一存水区,水封罩与出水套筒之间形成第二存水区,水封罩的下部设置有连通第一存水区和第二存水区的过水孔,当有水进入地漏壳体内时,会先进入水封罩与地漏壳体内壁之间的第一存水区,然后穿过过水孔后进入水封罩与出水套筒之间的第二存水区,直至水位漫过出水套筒的上端后进入出水套筒内,通过第一存水区上端、过水孔和第二存水区上端之间形成的高低差,使得第一存水区上端、过水孔和第二存水区上端之间可以预存一定的水,进而达到水封的效果,避免出现臭气上涌的现象;出水套筒的上端为开口口径从下向上逐渐变大的喇叭口,喇叭口下端的内径小于浮球的直径,喇叭口上端的内径大于浮球的直径,使得浮球可以进入喇叭口内,却不可以进入喇叭口下方的出水套筒内;浮球设置有喇叭口和水封罩之间,浮球的直径大于喇叭口和水封罩之间的间隙,进而使得浮球始终位于喇叭口和水封罩之间,当地漏壳体内的水位低于喇叭口时,浮球可以下落的封堵住喇叭口,进而防止臭气通过出水套筒上返,达到球封的效果,进而可以达到更好的密封效果;喇叭口设置有备用下水口,备用下水口在水平方向上位于过水孔的上方,当浮球下落至封堵住喇叭口时,备用下水口位于浮球与喇叭口的接触环下方,在长久使用的过程中,因为地漏壳体内经常会进入脏水,时间久了,脏水中的污渍有可能会使得浮球粘接在喇叭口内,进而影响浮球的浮动,这样就会使得水没有办法从喇叭口的上端进入出水套筒内,此时备用下水口则可以保证第二存水区内的水正常进入出水套筒内,同时也可以冲刷走浮球与喇叭口之间的污渍,使得浮球可以正常使用。



技术特征:

1.一种浮力球水封防臭地漏,其特征在于,包括地漏壳体(1)、地漏盖(2)、浮球(3)以及安装于地漏壳体(1)内的出水套筒(4)和水封罩(5),地漏盖(2)设置于地漏壳体(1)的上端;所述出水套筒(4)安装于地漏壳体(1)的中部,出水套筒(4)的上端位于地漏壳体(1)内,出水套筒(4)的下端延伸至地漏壳体(1)的下方;所述水封罩(5)罩设于出水套筒(4)外,水封罩(5)与地漏壳体(1)的内壁之间形成第一存水区,水封罩(5)与出水套筒(4)之间形成第二存水区,水封罩(5)的下部设置有连通第一存水区和第二存水区的过水孔(501);所述出水套筒(4)的上端为开口口径从下向上逐渐变大的喇叭口,喇叭口下端的内径小于浮球(3)的直径,喇叭口上端的内径大于浮球(3)的直径;所述浮球(3)设置有喇叭口和水封罩(5)之间,且浮球(3)的直径大于喇叭口和水封罩(5)之间的间隙;所述喇叭口设置有备用下水口(401),备用下水口(401)在水平方向上位于过水孔(501)的上方,当浮球(3)下落至封堵住喇叭口时,备用下水口(401)位于浮球(3)与喇叭口的接触环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浮力球水封防臭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套筒(4)的下部设置有地漏芯(6),出水套筒(4)的下端封口设置,出水套筒(4)的出水口位于地漏壳体(1)下方的出水套筒(4)侧壁上;所述地漏芯(6)为空心套筒状结构,地漏芯(6)的上端向外延伸的与出水套筒(4)相连接,且地漏芯(6)的上端在水平方向上的高度高于出水套筒(4)的出水口,地漏芯(6)的下端在水平方向上的高度低于出水套筒(4)的出水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浮力球水封防臭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套筒(4)的下部为设置有所述地漏芯(6)的可拆连接部,可拆连接部与其上方的出水套筒(4)可拆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浮力球水封防臭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口上方的可拆连接部上设置有外螺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浮力球水封防臭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地漏盖(2)可拆卸连接于地漏壳体(1)的上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浮力球水封防臭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封罩(5)的内顶面为向上凹陷的弧形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浮力球水封防臭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地漏壳体(1)与水封罩(5)一体成型。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浮力球水封防臭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喇叭口为向外弯曲的外散式喇叭口结构。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浮力球水封防臭地漏,地漏盖设置于地漏壳体的上端;出水套筒安装于地漏壳体的中部;水封罩罩设于出水套筒外,水封罩的下部设置有连通第一存水区和第二存水区的过水孔;出水套筒的上端为喇叭口;浮球设置有喇叭口和水封罩之间,浮球的直径大于喇叭口和水封罩之间的间隙;喇叭口设置有备用下水口,备用下水口在水平方向上位于过水孔的上方,当浮球下落至封堵住喇叭口时,备用下水口位于浮球与喇叭口的接触环下方。本技术可以达到更好的密封效果,且可以一定的避免浮球与喇叭口粘接在一起,使得浮球可以正常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孙青臣,何玉锐,陈向前,周继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康之维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117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