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桩后土压力盒布设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932253发布日期:2023-07-28 08:01阅读:20来源:国知局
一种桩后土压力盒布设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桩后土压力盒布设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桩后土压力盒布设装置。


背景技术:

1、库区水位变幅会严重影响相关岩土体的地层岩性,从而导致岩土体的物理力学特性发生相应的变化,进而使库岸防护挡墙发生变形与失稳,严重威胁库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对于库岸挡墙的稳定性进行监测预警显得尤为重要,其中桩后土压力监测是重点监测项目。

2、土压力盒布设方法通常为通过绑扎、焊接或粘接的方式将土压力盒固定在结构钢筋上,以实现对桩后土压力的监测。然而,绑扎方式极易使土压力盒被后浇混凝土覆盖,或因混凝土浇灌而产生上浮、侧位、旋转,而无法与监测土体表面严密贴合,从而使监测数据变得不可靠;直接焊接更会因高温使土压力盒灵敏元件丧失感知土压力的功能,土压力盒存活率低;而通过粘接的方式往往存在粘接质量无法保证、对组装环境和组装工艺要求较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意在提供一种桩后土压力盒布设装置,以解决采集数据准确性和土压力盒对组装环境和组装工艺要求较高的问题。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桩后土压力盒布设装置,包括底座、限位装置和校正装置,底座与限位装置垂直设置,土压力盒安装在限位装置内,限位装置能限制土压力盒上下、左右移动且不会发生扭转,校正装置设置在限位装置上端且能测量限位装置的垂直状态。

3、本方案的有益效果为:底座便于放置,通过限位装置对土压力盒上下限位,保证土压力盒处于待检测土体位置限位装置具备一定宽度,与土压力盒体配合,保证土压力盒不会发生扭转,最后通过校正装置辅助保证布设装置竖直放置,进而保障待测土体与土压力盒检测面垂直,检测面严密贴合土体,保证检测数据得准确性,左右进行限位确保土压力盒的导线不会断掉,保障土压力盒的存活率,确保能采集到需要的数据,对组装环境和组装工艺要求较低。

4、进一步,限位装置包括限位框架和若干限位框,限位框架包括固定筋和支撑件,固定筋与底座固定连接,支撑件与固定筋固定连接,限位框与土压力盒一一对应,限位框与固定筋固定连接,限位框与土压力盒适配。

5、有益效果:通过多个限位框的设置,可一次实现多个土压力盒的布设,操作简单省时省力,通过支撑件对限位筋进行结构加强,避免装置整体结构发生变形,从而导致采集数据失真。

6、进一步,限位框包括两个水平边框,水平边框呈l型,两根水平边框互为镜像。

7、有益效果:土压力盒的底座与水平边框的一个面接触,通过水平边框限制土压力盒上、下和前方的移动方向,布设土压力盒时,仅需从土压力盒检测面填土就能避免土压力盒前后方向移动位置,导致检测的数据不准确。

8、进一步,底座包括中间开孔的圆形板和若干勒角,勒角为直角三角形,勒角的一直角边固定在圆形板上另一直角边与固定筋固定连接。

9、有益效果:布设土压力盒的钻孔孔底可能存在沉渣,中间预留孔底便于放置该装置,后续填埋的沙土能够进入底座下部,对底座起到一个支撑作用,在布设结束后,即便由于地下水地下水渗出、底板下部空洞或下陷,由于底面接触面积较大,不会导致装置倾斜或下沉,同时利用直角勒角的直角边辅助确保限位框架与底座垂直,便于布设装置的使用。

10、进一步,固定筋的自由端设置有顶梁,校正装置包括铅锤和铅锤线,铅锤通过铅锤线悬挂在顶梁上且能自由摆动。

11、有益效果:铅锤结构简单,抗干扰性强,对于竖直状态校正效果优秀。

12、进一步,支撑件为x型,支撑件的端部与固定筋固定连接

13、有益效果:通过x型支撑件对固定筋进行支撑,结构强度高,以此提高整个装置的稳定性,防止土体挤压以及混凝土浇筑而引起固定筋的变形进而导致土压力盒位置改变。

14、进一步,底座、限位装置和支撑件材质均为钢,固定方式为焊接。

15、有益效果:通过钢结构对土压力盒进行限定,材料易得,使用时间长,抗变形能力优秀,结合焊接固定装置整体结构,操作简单快捷,结构牢固。



技术特征:

1.一种桩后土压力盒布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限位装置和校正装置,底座与限位装置垂直设置,土压力盒安装在限位装置内,限位装置能限制土压力盒上下、左右移动且不会发生扭转,校正装置设置在限位装置上端且能测量限位装置的垂直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桩后土压力盒布设装置,其特征在于:限位装置包括限位框架和若干限位框,限位框架包括固定筋和支撑件,固定筋与底座固定连接,支撑件与固定筋固定连接,限位框与土压力盒一一对应,限位框与固定筋固定连接,限位框与土压力盒适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桩后土压力盒布设装置,其特征在于:限位框包括两个水平边框,水平边框呈l型,两根水平边框互为镜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桩后土压力盒布设装置,其特征在于:底座包括中间开孔的圆形板和若干勒角,勒角为直角三角形,勒角的一直角边固定在圆形板上另一直角边与固定筋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桩后土压力盒布设装置,其特征在于:固定筋自由端设置有顶梁,校正装置包括铅锤和铅锤线,铅锤通过铅锤线悬挂在顶梁上且能自由摆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桩后土压力盒布设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撑件为x型,支撑件的端部与固定筋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桩后土压力盒布设装置,其特征在于:底座和限位装置材质均为钢,固定方式为焊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岩土工程原位测试领域,公开了一种桩后土压力盒布设装置,包括底座、限位装置和校正装置,底座与限位装置垂直设置,土压力盒安装在限位装置内,限位装置能限制土压力盒上下、左右移动,校正装置设置在限位装置上端且能测量限位框的垂直状态。本装置可以方便准确地实现桩后土压力盒的安装,可以减少因自然环境引起土压力盒移动、下陷、损坏以及受力面不能平整接触土体的问题,而且操作简单、节约成本、省时省力。

技术研发人员:杨轶,张浩,金轶,黄呈祥,李恒,蔡志伟,刘长真,王营,彭文友,刘杰,姚辉,王一,祝辉,何明亮,冯兴法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市水利港航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31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