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现场用垃圾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219738发布日期:2023-08-24 19:16阅读:81来源:国知局
建筑施工现场用垃圾池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临建临设工程,具体的说是一种建筑施工现场用垃圾池。


背景技术:

1、在工程建设中,通常会在施工现场建造一个临时池体从而存放建筑垃圾,但传统池体在倾倒及出运建筑垃圾时往往会产生大量土尘,对于场区及施工人员造成很大的扬尘污染;现有申请号为202220745320.x的一种喷淋抑尘的池体结构,包括三面及顶部封闭的池体和喷淋系统,池体敞开一面设有拉帘,喷淋系统的喷头分布固定于池体内的顶面处;解决了现有施工现场池体扬尘问题,同时:池体的敞开侧外部地面开设有水沟,以便于喷淋水排出,避免喷淋水长期存于垃圾堆内,无法排出,垃圾长期堆积、存放后容易发生变质、发臭的问题。

2、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虽然设置有水沟,但垃圾堆放在水沟上么会导致水沟堵塞,无法实现喷淋水的排出,使用一段时间后仍然后积水,池体内垃圾仍然会变质、发臭,对周围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不利于环境的保护。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避免喷淋水长期存积于垃圾堆内,便于垃圾堆中污水排出的建筑施工现场用垃圾池。

2、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建筑施工现场用垃圾池,包括池体和主控制器,池体上侧设置有喷淋系统,喷淋系统与主控制器电连接,池体前侧敞口并设置有围帘,池体内还设置有排水沟;池体底部设置有凸台,凸台左、右、后三侧均设有排水坡,排水沟绕排水坡下沿设置,排水沟上设置有挡板,挡板上开设有若干漏水孔;挡板包括托板和竖板,托板倾斜向下设置,上端与池体侧壁连接固定,下端连接竖板,竖板下端连接在排水坡下沿。

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突出的特点是:

5、本实用新型中设计有凸台,垃圾倾倒至凸台上后,进行喷淋降尘,喷淋降尘结束后,垃圾中的积液经挡板漏水孔流至排水沟中;通过排水坡及倾斜向下设置的托板,避免了垃圾堵塞排水沟,同时,有利于积水下渗,保证了积水收集效果;相较于现有技术,本申请对于垃圾中积水的排出效果更好,避免了排水沟堵塞。

6、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

7、池体前侧和顶部均为敞口设计,池体包括四个立柱和安装在四个立柱上的三个围挡,三个围挡构成池体侧壁;池体上可拆卸安装有遮阴棚,遮阴棚包括四个连接杆,连接杆下端插接固定在立柱上,四个连接杆上端安装有棚顶架,喷淋系统设置于棚顶架上,棚顶架和连接杆上设置有遮阴板;池体和遮阴棚呈分体式设计,可随施工现场需求进行组装,且便于在不同施工现场之间转运。

8、喷淋系统包括喷淋管路,喷淋管路呈u型结构布置在棚顶架上,喷淋管路上设置有若干雾化喷头;还包括储水箱和水泵,喷淋管路的进水端通过水泵连通至储水箱,主控制器与水泵的控制器电连接。

9、还包括两个电推杆,电推杆设置于遮阴棚前侧的两个连接杆上,电推杆的输出端相向设置,围帘设置有两个,围帘上端两顶角分别连接在连接杆和电推杆的输出端上,电推杆的控制器和主控制器电连接;通过电推杆,实现了电动控制围帘打开或闭合,无需人工拉帘,更加省力。

10、遮阴棚前侧还设置有感应门感应器,感应门感应器的输出端与主控制器电连接;感应门感应器监测到池体前侧人活着垃圾车靠近时,反馈至主控制器,控制电推杆收缩,打开围帘,实现了围帘的自动开闭。

11、遮阴棚内还安装有粉尘浓度传感器,主控制器与粉尘浓度传感器电连接;粉尘浓度传感器监测到粉尘含量超标时,主控制器控制喷淋系统喷淋降尘,更加智能化。

12、遮阴棚上设置有排风扇,主控制器与排风扇的控制器电连接;有利于异味气体排出,保证池体内的通风效果。

13、还包括沉淀池,排水沟连通有排水管,排水管倾斜向下设置,排水管下端连通至沉淀池;排水沟中的积水经排水管排入沉淀池后,经沉淀池沉淀,可再次进行利用。



技术特征:

1.一种建筑施工现场用垃圾池,包括池体和主控制器,池体上侧设置有喷淋系统,喷淋系统与主控制器电连接,池体前侧敞口并设置有围帘,池体内还设置有排水沟;其特征在于:池体底部设置有凸台,凸台左、右、后三侧均设有排水坡,排水沟绕排水坡下沿设置,排水沟上设置有挡板,挡板上开设有若干漏水孔;挡板包括托板和竖板,托板倾斜向下设置,上端与池体侧壁连接固定,下端连接竖板,竖板下端连接在排水坡下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施工现场用垃圾池,其特征在于:池体前侧和顶部均为敞口设计,池体包括四个立柱和安装在四个立柱上的三个围挡,三个围挡构成池体侧壁;池体上可拆卸安装有遮阴棚,遮阴棚包括四个连接杆,连接杆下端插接固定在立柱上,四个连接杆上端安装有棚顶架,喷淋系统设置于棚顶架上,棚顶架和连接杆上设置有遮阴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施工现场用垃圾池,其特征在于:喷淋系统包括喷淋管路,喷淋管路呈u型结构布置在棚顶架上,喷淋管路上设置有若干雾化喷头;还包括储水箱和水泵,喷淋管路的进水端通过水泵连通至储水箱,主控制器与水泵的控制器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施工现场用垃圾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个电推杆,电推杆设置于遮阴棚前侧的两个连接杆上,电推杆的输出端相向设置,围帘设置有两个,围帘上端两顶角分别连接在连接杆和电推杆的输出端上,电推杆的控制器和主控制器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建筑施工现场用垃圾池,其特征在于:遮阴棚前侧还设置有感应门感应器,感应门感应器的输出端与主控制器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施工现场用垃圾池,其特征在于:遮阴棚内还安装有粉尘浓度传感器,主控制器与粉尘浓度传感器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施工现场用垃圾池,其特征在于:遮阴棚上设置有排风扇,主控制器与排风扇的控制器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施工现场用垃圾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沉淀池,排水沟连通有排水管,排水管倾斜向下设置,排水管下端连通至沉淀池。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临建临设工程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建筑施工现场用垃圾池,包括池体、喷淋系统和主控制器,池体前侧敞口并设置有围帘,池体内还设置有排水沟;池体底部设置有凸台,凸台左、右、后三侧均设有排水坡,排水沟绕排水坡下沿设置,排水沟上设置有挡板,挡板上开设有若干漏水孔;挡板包括托板和竖板,托板倾斜向下设置,上端与池体侧壁连接固定,下端连接竖板,竖板下端连接在排水坡下沿;本技术中,垃圾中的积液经挡板漏水孔流至排水沟中;通过排水坡及倾斜向下设置的托板,避免了垃圾堵塞排水沟,有利于积水下渗,保证了积水收集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肖坤,林世煜,杨美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二十二冶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20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