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态支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814745发布日期:2023-10-22 06:43阅读:1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生态支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生态支护,具体为一种生态支护结构。


背景技术:

1、生态基坑支护是为保证地下结构施工及基坑周边环境的安全,对基坑侧壁及周边环境采用的支挡、加固与保护措施。

2、现有技术中,申请号cn202120304135.2公开了生态水利工程的基坑支护结构,具有多个伸缩杆,相邻伸缩杆支架经若干固定杆相连,伸缩杆上配有伸缩长度锁定机构,伸缩杆上端经角度调节机构可调节角度的安装有第一安装杆,所述伸缩杆上端设有用于锁定第一安装杆与伸缩杆之间夹角角度的角度锁定机构,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基坑支护领域。

3、该支护结构仍具有以下缺点:固定杆、第一安装杆和第二安装杆等部件之间通过较多的螺栓进行安装,需要使用者拧动较多的螺栓才能进行安装,安装过程较为繁琐,工作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态支护结构,便于将连接杆固定在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上,使用者只需转动把手,即可完成连接杆的安装,提高了使用者的工作效率,便于将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进行初步固定,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生态支护结构,包括第一支撑柱、第二支撑柱和连接杆,所述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的内侧从上至下均依次与连接杆的两侧接触,所述连接杆的两侧均开设有卡槽,所述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的内腔均设置有配合卡槽使用的便装组件,所述第一支撑柱的顶部栓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顶部开设有凹槽,且凹槽的内腔卡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顶部与第二支撑柱的底部栓接。

3、优选的,所述便装组件包括旋转轴、主动伞齿轮、从动伞齿轮、丝杆、螺纹块和卡块,所述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内腔的顶部通过转套转动连接有旋转轴,所述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内腔的底部通过轴承与旋转轴的底部转动连接,所述旋转轴的表面从上至下均依次键连接有主动伞齿轮,所述主动伞齿轮的内侧啮合有从动伞齿轮,所述从动伞齿轮的内腔键连接有丝杆,所述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内腔的左侧从上至下均依次通过轴承与丝杆的内侧转动连接,所述丝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块,所述螺纹块的顶部栓接有卡块,所述卡块的内侧分别贯穿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并与卡槽的内腔卡接,所述旋转轴的顶部栓接有把手。

4、优选的,所述固定块的外侧从上至下依次开设有第一卡孔和第二卡孔,所述固定板的外侧的顶板通过螺纹套螺纹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内侧与第一卡孔的内腔卡接,所述固定板外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拉块,且拉块内侧的中心处栓接有卡杆,所述卡杆的内侧贯穿固定板并与第二卡孔的内腔卡接。

5、优选的,所述把手的表面设置有防滑纹。

6、优选的,所述卡块的内侧粘接有防护垫,且防护垫的内侧与卡槽内腔的内侧接触。

7、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内腔的顶部和底部均栓接有隔板,所述隔板的内部通过转套与丝杆的表面转动连接。

8、优选的,所述隔板的内侧从上至下均依次栓接有安装板,且安装板的顶部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腔滑动连接有滑块,且滑块的顶部与螺纹块的底部栓接。

9、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生态支护结构,通过固定板和固定块的配合,便于将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进行初步固定,通过旋转轴、主动伞齿轮、从动伞齿轮、丝杆、螺纹块和卡块的配合,便于将连接杆固定在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上,使用者只需转动把手,即可完成连接杆的安装,提高了使用者的工作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生态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便装组件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的外侧从上至下依次开设有第一卡孔和第二卡孔,所述固定板的外侧的顶板通过螺纹套螺纹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内侧与第一卡孔的内腔卡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生态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块的内侧粘接有防护垫,且防护垫的内侧与卡槽内腔的内侧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内腔的顶部和底部均栓接有隔板,所述隔板的内部通过转套与丝杆的表面转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生态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的内侧从上至下均依次栓接有安装板,且安装板的顶部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腔滑动连接有滑块,且滑块的顶部与螺纹块的底部栓接。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生态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生态支护结构,包括第一支撑柱、第二支撑柱和连接杆,所述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的内侧从上至下均依次与连接杆的两侧接触,所述连接杆的两侧均开设有卡槽,所述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的内腔均设置有配合卡槽使用的便装组件,所述第一支撑柱的顶部栓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顶部开设有凹槽,且凹槽的内腔卡接有固定块,通过固定板和固定块的配合,便于将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进行初步固定,通过旋转轴、主动伞齿轮、从动伞齿轮、丝杆、螺纹块和卡块的配合,便于将连接杆固定在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上,使用者只需转动把手,即可完成连接杆的安装,提高了使用者的工作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卢演慧,魏家瑞,高厚福,周海超,李海洋,苗慧,侯甲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铁二十二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10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