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汐流湿地脉冲排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115068发布日期:2023-11-22 15:13阅读:59来源:国知局
潮汐流湿地脉冲排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排水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潮汐流湿地脉冲排水装置。


背景技术:

1、在湿地环境中,排水是一个常见且重要的问题。在潮汐流湿地中,水位会随着潮汐的涨落而变化,这会给排水带来困难。潮汐流湿地通常采用重力排水或泵技术进行排水,重力排水的效率较低,泵技术排水虽然能实现一定的排水效果,但泵的能耗较高,且污染物等杂物容易堆积在泵管中,导致管道堵塞,影响排水的畅通。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潮汐流湿地脉冲排水装置,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重力排水效率低、泵技术排水能耗高、管道容易堵塞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潮汐流湿地脉冲排水装置,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重力排水效率低、泵技术排水能耗高、管道容易堵塞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3、一种潮汐流湿地脉冲排水装置,包括进水管道、排水管道、压差水箱、隔板和压差管道;隔板设置在压差水箱内,将压差水箱分隔成进水水箱和排水水箱;排水管道的一端与排水水箱连通,排水管道的另一端连接至表流湿地内;进水管道的一端与进水水箱连通,进水管道的另一端连接至潮汐流湿地内;压差管道设置在压差水箱内,压差管道的两端分别与进水水箱和排水水箱连通。

4、所述的压差管道呈倒u形结构,压差管道的一端延伸至进水水箱的底部,压差管道的另一端延伸至排水水箱的底部,压差管道的中部密封贯穿隔板的顶部。

5、所述的压差管道的一端标高低于压差管道的另一端标高。

6、所述的进水水箱和排水水箱内均设有低位水箱,压差管道的两端分别设置在两个低位水箱的水位下方。

7、所述的压差水箱上设有排空管道,排空管道的一端与排水水箱连通,排空管道的另一端与排水管道连通。

8、所述的排空管道位于排水管道的旁侧,排空管道的中心标高与排水管道的中心标高一致。

9、所述的排空管道位于排水管道的上方。

10、所述的压差水箱上设有若干扇操作门,若干扇操作门分别位于进水水箱和排水水箱的顶部。

11、所述的进水管道的中心标高大于排水管道的中心标高。

12、所述的隔板上设有通气阀,使进水水箱和排水水箱能通过通气阀连通。

13、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4、1、本实用新型由于设有进水水箱、排水水箱和压差管道,利用压差管道在进水水箱和排水水箱之间形成压差,利用压差实现排水功能,相比传统的重力排水或机械排水,能够在不依赖外部能源的情况下自动排水,提高排水效率,减少能源消耗和运行成本。

15、2、本实用新型利用压差排水,能够利用周期性的潮汐形成周期性的脉冲排水,在实现迅速排水的同时冲刷管道内堆积的污物,保证管道的通畅,防止管道堵塞,有利于提高排水效率和清洁度。

16、3、本实用新型由于设有隔板,能根据不同的排水需求调整隔板在压差水箱内的安装位置,使不同容量的进水水箱和排水水箱之间形成相应不同的压差,从而调整脉冲排水的强度、频率和持续时间,能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满足不同的排水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排水方案,灵活性和适应性高。



技术特征:

1.一种潮汐流湿地脉冲排水装置,其特征是:包括进水管道(1)、排水管道(2)、压差水箱(3)、隔板(4)和压差管道(5);隔板(4)设置在压差水箱(3)内,将压差水箱(3)分隔成进水水箱(301)和排水水箱(302);排水管道(2)的一端与排水水箱(302)连通,排水管道(2)的另一端连接至表流湿地内;进水管道(1)的一端与进水水箱(301)连通,进水管道(1)的另一端连接至潮汐流湿地内;压差管道(5)设置在压差水箱(3)内,压差管道(5)的两端分别与进水水箱(301)和排水水箱(302)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潮汐流湿地脉冲排水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压差管道(5)呈倒u形结构,压差管道(5)的一端延伸至进水水箱(301)的底部,压差管道(5)的另一端延伸至排水水箱(302)的底部,压差管道(5)的中部密封贯穿隔板(4)的顶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潮汐流湿地脉冲排水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压差管道(5)的一端标高低于压差管道(5)的另一端标高。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潮汐流湿地脉冲排水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进水水箱(301)和排水水箱(302)内均设有低位水箱(304),压差管道(5)的两端分别设置在两个低位水箱(304)的水位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潮汐流湿地脉冲排水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压差水箱(3)上设有排空管道(7),排空管道(7)的一端与排水水箱(302)连通,排空管道(7)的另一端与排水管道(2)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潮汐流湿地脉冲排水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排空管道(7)位于排水管道(2)的旁侧,排空管道(7)的中心标高与排水管道(2)的中心标高一致。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潮汐流湿地脉冲排水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排空管道(7)位于排水管道(2)的上方。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潮汐流湿地脉冲排水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压差水箱(3)上设有若干扇操作门(303),若干扇操作门(303)分别位于进水水箱(301)和排水水箱(302)的顶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潮汐流湿地脉冲排水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进水管道(1)的中心标高大于排水管道(2)的中心标高。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潮汐流湿地脉冲排水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隔板(4)上设有通气阀(6),使进水水箱(301)和排水水箱(302)能通过通气阀(6)连通。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潮汐流湿地脉冲排水装置,包括进水管道(1)、排水管道(2)、压差水箱(3)、隔板(4)和压差管道(5);隔板(4)设置在压差水箱(3)内,将压差水箱(3)分隔成进水水箱(301)和排水水箱(302);排水管道(2)的一端与排水水箱(302)连通,排水管道(2)的另一端连接至表流湿地内;进水管道(1)的一端与进水水箱(301)连通,进水管道(1)的另一端连接至潮汐流湿地内;压差管道(5)设置在压差水箱(3)内,压差管道(5)的两端分别与进水水箱(301)和排水水箱(302)连通。本技术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重力排水效率低、泵技术排水能耗高、管道容易堵塞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王华,张博玮,臧泽光,朱湘旭,段景明,石金艳,段鹏,陈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建八局轨道交通建设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29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