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态斜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399619发布日期:2024-03-25 18:42阅读:2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生态斜坡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生态治理,具体涉及一种生态斜坡。


背景技术:

1、河道生态治理是指在河道陆域控制线内,在满足防洪、排涝及引水等河道基本功能的基础上,通过人工修复措施促进河道水生态系统恢复,构建健康、完整、稳定的河道水生态系统的活动,而修复斜坡是河道生态治理重要指标之一。

2、斜坡上可采用抛石、干砌片石、浆砌片石、石笼及梢捆等对河岸边坡进行加固,以抵抗水流的冲刷和淘刷,防止坡面上的各种铺砌和栽植受冲刷,然而,在降水量较大时,淤积在斜坡加固机构内的雨水会浸泡坡面上种植的植物,造成植物的烂根死亡,并且,过量的雨水也不能得到有效的收集利用,以在干旱天气下长久的为坡面植物提供水源。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态斜坡,解决现有的生态斜坡在降雨量较大时会产生雨水的淤积,进而造成植物的烂根死亡,并且不能有效的收集利用过量的雨水的问题。

2、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生态斜坡,包括主架,所述主架的内侧穿装有渗吸条,所述主架顶面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支撑座和固定架,所述支撑座通过销轴转动连接连接座,所述连接座安装在连接架的底部,所述连接架的一端安装有接水槽,所述连接架的另一端连接遮雨布的一端,所述遮雨布的另一端连接固定架,所述接水槽包括槽体和挡板,所述槽体的底侧连通软管的一端,所述软管的另一端连通主架的内部,所述主架的侧面开设有进气孔。

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接水槽盛接适量雨水后可通过连接架带动遮雨布展开,防止主架内的植物被泡水烂根,积存在主架内的雨水可通过渗吸条渗入土壤保持土壤湿润。

4、为了有效的收集雨水;

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槽体为下底开口的梯形槽结构,所述挡板设置在槽体的下底位置。

6、本改进的有益效果为:挡板配合槽体有效的收集雨水。

7、为了有效的遮挡雨水;

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架为方框型结构,所述连接架、遮雨布的宽度不小于主架的内宽。

9、本改进的有益效果为:遮雨布展开后可有效的遮挡雨水落入主架的内侧。

10、为了有效的收集雨水;

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架为内部中空的方框型结构。

12、本改进的有益效果为:接水槽内的雨水可通过软管有效的汇入主架内。

13、为了有效的收集雨水;

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进气孔的数量为多个且均开设在主架的顶侧。

15、本改进的有益效果为:雨水进入主架内时,主架内的空气可通过进气孔有效的排出。

16、为了有效汲取积存在主架内的水体;

1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渗吸条的两端与主架的内底面相接。

18、本改进的有益效果为:渗吸条可有效的汲取存储在主架内的水体。

19、为了通过渗吸条有效的加湿主架内侧的土壤;

2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渗吸条的数量为多个,且在主架的内侧相互交错呈网格状设置。

21、本改进的有益效果为:埋入土壤中的渗吸条可将主架内的水体均匀有效的转移至土壤中。

22、为了保证主架安装的稳固性;

2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架上设置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为管状结构且贯通主架的上下端面。

24、本改进的有益效果为:锚杆可插入定位孔中实现对主架的稳定固定。

25、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技术特征:

1.一种生态斜坡,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架(1),所述主架(1)的内侧穿装有渗吸条(2),所述主架(1)顶面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支撑座(3)和固定架(4),所述支撑座(3)通过销轴转动连接连接座(5),所述连接座(5)安装在连接架(6)的底部,所述连接架(6)的一端安装有接水槽(8),所述连接架(6)的另一端连接遮雨布(7)的一端,所述遮雨布(7)的另一端连接固定架(4),所述接水槽(8)包括槽体(81)和挡板(82),所述槽体(81)的底侧连通软管(9)的一端,所述软管(9)的另一端连通主架(1)的内部,所述主架(1)的侧面开设有进气孔(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斜坡,其特征在于:所述槽体(81)为下底开口的梯形槽结构,所述挡板(82)设置在槽体(81)的下底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斜坡,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架(6)为方框型结构,所述连接架(6)、遮雨布(7)的宽度不小于主架(1)的内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斜坡,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架(1)为内部中空的方框型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斜坡,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孔(10)的数量为多个且均开设在主架(1)的顶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斜坡,其特征在于:所述渗吸条(2)的两端与主架(1)的内底面相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斜坡,其特征在于:所述渗吸条(2)的数量为多个,且在主架(1)的内侧相互交错呈网格状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斜坡,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架(1)上设置有定位孔(11),所述定位孔(11)为管状结构且贯通主架(1)的上下端面。


技术总结
本技术属于生态治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态斜坡,包括主架,所述主架的内侧穿装有渗吸条,所述主架顶面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支撑座和固定架,所述支撑座通过销轴转动连接连接座,所述连接座安装在连接架的底部,所述连接架的一端安装有接水槽,所述连接架的另一端连接遮雨布的一端,所述遮雨布的另一端连接固定架,所述接水槽包括槽体和挡板,所述槽体的底侧连通软管的一端,所述软管的另一端连通主架的内部,所述主架的侧面开设有进气孔。接水槽盛接适量雨水后可通过连接架带动遮雨布展开,防止主架内的植物被泡水烂根,积存在主架内的雨水可通过渗吸条渗入土壤保持土壤湿润。

技术研发人员:鹿文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鹿文平
技术研发日:20230824
技术公布日:2024/3/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