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横柱荷载传递反压土施工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37938423发布日期:2024-05-11 00:17阅读:38来源:国知局
一种横柱荷载传递反压土施工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基坑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横柱荷载传递反压土施工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1、在进行大面积深基坑开挖时,通常分为多个区域。不同区域采用的施工方法不同。当两个相邻区域采用不同的施工方法,即一侧进行盖挖逆作法施工,将基坑开挖至设计深度,在开挖的过程中完成围护施工,得到既有结构区域;另一侧进行明挖顺作法施工时,盖挖和明挖区域之间常先预留反压土,以控制盖挖法所建结构的变形。后期,反压土施工通常采用盖挖法,即先支护逆作板后使两侧结构形成传力体系,再开挖反压土,这种方法施工工艺复杂,施工工期较长。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横柱荷载传递反压土施工方法及系统,具体包括:

2、一种横柱荷载传递反压土施工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3、s1、对反压土区域进行施工段划分,得到m个施工段,在掘进方向上对m个施工段依次进行编号,其中,在掘进方向上第一个进行开挖的施工段为第一施工段;

4、s2、将第一施工段确定为目标施工段;

5、s3、在目标施工段内安装多个平行设置的水平钢管,将每个所述水平钢管的一端安装在盖挖楼板的侧壁上,在所述水平钢管内灌注水泥砂浆,将每个所述水平钢管的另一端安装在明挖楼板的侧壁上;

6、s4、对安装完所述水平钢管的目标施工段内的反压土开挖直至露出所述水平钢管,在所述水平钢管的顶部和未被挖掘的反压土的顶面浇筑钢筋混凝土筏板,所述钢筋混凝土筏板将盖挖楼板与明挖楼板相连,所述钢筋混凝土筏板的高度、所述盖挖楼板的高度和所述明挖楼板的高度相同;

7、s5、根据回弹法判断所述钢筋混凝土筏板的混凝土强度是否达到预设要求:

8、若所述钢筋混凝土筏板的混凝土强度达到预设要求,判断当前的目标施工段在掘进方向上是否存在下一段施工段,若存在下一段施工段,将所述下一段施工段作为目标施工段,重复步骤s3,若不存在下一段施工段,则施工结束;

9、若所述钢筋混凝土筏板的混凝土强度未达到预设要求,则重新浇筑钢筋混凝土筏板直至钢筋混凝土筏板的混凝土强度达到预设要求,判断当前的目标施工段在掘进方向上是否存在下一段施工段,若存在下一段施工段,将所述下一段施工段作为目标施工段,重复步骤s3,若不存在下一段施工段,则施工结束。

10、可选地,所述s5中的所述根据回弹法判断所述钢筋混凝土筏板的混凝土强度是否达到预设要求包括:

11、s501、设定钢筋混凝土筏板的混凝土强度的预设要求为达到设计强度的75%;

12、s502、采用回弹法测量钢筋混凝土筏板的混凝土强度;

13、s503、若所述钢筋混凝土筏板的混凝土强度≥75%设计强度,则达到预设要求;

14、否则,未达到预设要求。

15、可选地,所述s3中的所述在目标施工段内安装多个平行设置的水平钢管,将每个所述水平钢管的一端安装在盖挖楼板的侧壁上,在所述水平钢管内灌注水泥砂浆,将每个所述水平钢管的另一端安装在明挖楼板的侧壁上包括:

16、s301、选取多个同规格的水平钢管,其中,所述水平钢管的直径为150mm~300mm;

17、s302、将多个所述水平钢管的同端侧通过顶管施工的方法依次插入至所述盖挖楼板的侧壁上,其中,相邻两根所述水平钢管之间的净距为0~600mm;

18、s303、向每个所述水平钢管的管内灌注水泥砂浆,其中,所述水泥砂浆的强度为m5~m7.5;

19、s304、将多个所述水平钢管的另一个同端侧通过顶管施工的方法插入至所述明挖楼板的侧壁上。

20、可选地,所述s302中的所述将多个所述水平钢管的同端侧通过顶管施工的方法依次插入至所述盖挖楼板的侧壁上包括:

21、测量目标施工段的反压土的深度,在目标施工段的反压土的深度为目标施工段的底面长度的1/2倍~2/3倍处做标记;在目标施工段的反压土的深度与所述盖挖楼板的高度相同处做标记;

22、在标记处采用顶管施工的方法安装水平钢管。

23、可选地,所述s4中的所述对安装完所述水平钢管的目标施工段内的反压土开挖直至露出所述水平钢管中反压土开挖的方法为明挖法。

24、可选地,所述明挖法的挖掘要求包括:对所述目标施工段内的反压土开挖,使未被挖掘的反压土的顶面标高与盖挖楼板的底面标高相同。

25、可选地,所述明挖法的挖掘要求包括:对所述目标施工段内的反压土开挖,使所述水平钢管的底面标高与未被挖掘的反压土的顶面标高相同。

26、可选地,还包括步骤s0,所述步骤s0在所述步骤s4前执行,所述步骤s0包括:

27、测量所述反压土的粘聚力和内摩擦角,使目标施工段内的反压土开挖后产生的土坡的坡面角度小于反压土的内摩擦角。

28、一种横柱荷载传递反压土施工系统,包括:

29、施工段划分模块,用于对反压土区域进行施工段划分,得到m个施工段,在掘进方向上对m个施工段依次进行编号,其中,在掘进方向上第一个进行开挖的施工段为第一施工段;

30、目标施工段选定模块,用于将第一施工段确定为目标施工段;

31、水平钢管铺设模块,用于在目标施工段内安装多个平行设置的水平钢管,将每个所述水平钢管的一端安装在盖挖楼板的侧壁上,在所述水平钢管内灌注水泥砂浆,将每个所述水平钢管的另一端安装在明挖楼板的侧壁上;

32、挖掘模块,用于对安装完所述水平钢管的目标施工段内的反压土开挖直至露出所述水平钢管,在所述水平钢管的顶部和未被挖掘的反压土的顶面浇筑钢筋混凝土筏板,所述钢筋混凝土筏板将盖挖楼板与明挖楼板相连,所述钢筋混凝土筏板的高度、所述盖挖楼板的高度和所述明挖楼板的高度相同;

33、判断模块,用于根据回弹法判断所述钢筋混凝土筏板的混凝土强度是否达到预设要求:

34、若所述钢筋混凝土筏板的混凝土强度达到预设要求,判断当前的目标施工段在掘进方向上是否存在下一段施工段,若存在下一段施工段,将所述下一段施工段作为目标施工段,重复步骤s3,若不存在下一段施工段,则施工结束;

35、若所述钢筋混凝土筏板的混凝土强度未达到预设要求,则重新浇筑钢筋混凝土筏板直至钢筋混凝土筏板的混凝土强度达到预设要求,判断当前的目标施工段在掘进方向上是否存在下一段施工段,若存在下一段施工段,将所述下一段施工段作为目标施工段,重复步骤s3,若不存在下一段施工段,则施工结束。

36、可选地,所述判断模块包括:

37、混凝土强度预设子模块,用于设定钢筋混凝土筏板的混凝土强度的预设要求,设定的预设要求为达到设计强度的75%;

38、混凝土强度测量子模块,用于采用回弹法测量钢筋混凝土筏板的混凝土强度;

39、混凝土的预设要求判断子模块,用于对比钢筋混凝土筏板的混凝土强度和混凝土的设计强度;

40、若所述钢筋混凝土筏板的混凝土强度≥75%设计强度,则达到预设要求;

41、否则,未达到预设要求。

42、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43、本方案基于土样的力学参数确定了反压土施工段的放坡角度,通过水平钢管,将盖挖区域结构与明挖区域结构相连,水平钢管起到柱的作用,使水平土压力通过水平钢管和明挖区域的结构传递至基坑的侧壁。本方法可有效的控制盖挖结构的施工期间的变形,同时,极大的简化了反压土开挖的施工工艺,缩短施工工期。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