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泵用井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15129阅读:48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泵用井盖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井盖,具体说是涉及用于在水井上架放水泵的一种泵用井盖。
目前广为使用的井、泵配套用井盖多为以下两种结构,一种为其中心部位设置有用于安装泵管中心孔的整体式井盖;一种为各带有一半圆孔的对夹式井盖。上述现有技术的井盖的安装使用方法如下安装时,先用起吊装置将水泵吊装到位,再将井盖定位安装于井口之上;拆卸时,则必须先将井盖拆掉,才能进行水泵的拆卸。上述两种井盖中无论那一种,在安装或拆卸时均需另备一对担放水泵架板的承载梁,而乘载梁在使用时又不能固定放置,每启、下一节泵管都必须移动两次,既麻烦又不安全。操作时稍不留神,就出现安装工具或零部件失落井内的可能,有时还会出现乘载梁被撞入井孔内的意外事故;更有甚者还会出现因起吊设备故障而使水泵掉入井孔内,导致井、泵双双报废的重大事故。实践证明,上述结构的井盖不仅存在着安装、拆卸不便,安全护井功能较差的不足之处,还存在着易发生意外事故的可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结构合理,使用安全、方便的泵用井盖。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采用以下措施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泵用井盖包括带中空孔的盖本体,所述盖本体的上面设置有一可将中空孔遮盖的对开式承载门,在对开式承载门的闭合中线处设置有用于安装泵管的通孔和电缆孔;在所述盖本体的底面上设置有可与水井口径相配合的限位导向件。
为了避免启泵时泵管法兰盘上挂,本实用新型将所述限位导向件设计成为锥环形结构件。
本实用新型在对开式承载门的闭合中线处设置有一个用于安装泵管的中心通孔以及位于中心通孔两侧的电缆孔和观察孔;也就是说,本实用新型在对开式承载门相闭合处的每扇门上各设置有三个直径不等的半圆孔,当承载门闭合时,自然形成三个大小不等、用途不同的孔洞;当然,所述观察孔也可设置在对开式承载门门板上的任一合适位置处;另外,本实用新型中的对开式承载门是通过铰接件与盖本体结合在一起;在实际生产时也可根据需要将对开式承载门制作成推拉式结构。
使用本实用新型的井盖进行水泵安装时,需先将本井盖固定安放在井口之上,然后将对开式承载门掀开至75°,待泵管法兰盘进入对开式承载门上所设泵管通孔后,即可松手让两门扇自动下落关闭;启泵时,只需用起吊设备直接将泵上提就可使门扇自动开启,而无需用手开启;另外,由于本井盖除在安装水泵的短暂时间内处于开启状态外,其余时间均处于闭合状态下,这就实现了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即有效地避免了因操作不慎而导致的安装工具或零部件失落井或乘载梁被撞入井孔内的意外事故的发生;也从根本上杜绝了因起吊设备故障而使水泵掉入井内导致井、泵双双报废重大事故发生的可能。
附图的图面说明如下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
图1的A-A剖视图。
本实用新型以下将结合实施例(附图)作以详细的描述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泵用井盖包括带中空孔的盖本体(1),所述盖本体的上面通过铰接件(8)安装有一可将中空孔遮盖的对开式承载门(2),在对开式承载门的闭合中线处设置有一个用于安装泵管的中心通孔(4)以及位于中心通孔两侧的电缆孔(5)和观察孔(6);也就是说,本实用新型在对开式承载门相闭合处的每扇门上各设置有三个直径不等的半圆孔,当承载门闭合时,自然形成三个大小不等、用途不同的孔洞;在所述盖本体的底面上设置有可与水井口径相配合的锥环形限位导向件(9)。
为了便于整个井盖的安装搬运,以及承载门开启,本井盖的盖本体(1)和承载门(2)上均设置有抠手(3)(7)。
权利要求1.一种泵用井盖,它包括带中空孔的盖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本体(1)的上面设置有一可将中空孔遮盖的对开式承载门(2),在对开式承载门(2)的闭合中线处设置有用于安装泵管的通孔(4)和电缆孔(5);在所述盖本体(1)的底面上设置有可与水井口径相配合的限位导向件(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用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导向件(9)为锥环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用井盖,其特征在于在对开式承载门(2)的闭合中线处设置有一个用于安装泵管的中心通孔(4)以及位于中心通孔两侧的电缆孔(5)和观察孔(6)。
专利摘要一种泵用井盖,它包括带中空孔的盖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本体的上面设置有一可将中空孔遮盖的对开式承载门,在对开式承载门的闭合中线处设置有用于安装泵管的通孔和电缆孔;在所述盖本体的底面上设置有可与水井口径相配合的限位导向件。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结构合理,使用安全、方便,可有效杜绝各类掉井事故的发生。
文档编号E03B5/00GK2307037SQ9724092
公开日1999年2月10日 申请日期1997年6月9日 优先权日1997年6月9日
发明者杨景明 申请人:杨景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