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生植物镶嵌配置的堤岸景观和水体净化系统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278389阅读:来源:国知局

[0020]水生植物镶嵌配置的堤岸景观和水体净化系统3的核心部分为水生植被种植框7,如图2和图3所示,在景观设施步道2下层确定的高度(比水体历史最低水位低20cm以上)构建水生植被种植框7,水生植被种植框7的大小依据景观设施的宽度和长度设计,水生植被种植框7依靠景观设施支撑柱8提供支撑力;水生植被种植框7深度大于10cm ;水生植被种植框7四周的壁厚度为3-5cm ;在水生植被种植框7水向一侧上构建一个挡波墙5,挡波墙5上预留小孔,孔径5-10cm,孔距30_50cm ;挡波墙5厚度与水生植被种植框7厚度一致;支撑柱8、水生植被种植框7和挡波墙5的混凝土强度为C25以上;
预制水生植被种植框带孔盖板6,水生植被种植框带孔盖板6厚度为3-5cm,孔的密度为127-510个/m2,孔径为5-lOcm,孔间距为10-20cm,孔呈品字形排列;所用混凝土强度为C25以上;
水生植被种植框7内填充景观水体的沉积物(如修建亲水栈道、亲水平台等景观设施时挖掘的堤岸土或水体底泥),填充完毕后盖上预制的带孔盖板6,以确保底质的稳定性;
水生植被种植框7中种植本地常见土著水生植物,陆向到水向依次分布为:沉水植物种植区C (如苦草、狐尾藻、金鱼藻等,本例中选用苦草)、植株高度较高的挺水植物种植区B(如芦苇、茭草、香蒲、水葱、再力花等,本例中选用芦苇)、植株高度中等的挺水植物种植区A(如菖蒲、梭鱼草、慈姑等,本例中选用菖蒲);水生植物均种植到带孔盖板6的孔洞中;这样的分布模式一方面能模拟水生植物的自然分布,另外能使景观植被更好的适应景观设施的构造和人们审美的需求。沉水植物位于景观设施步道2的下方,景观设施支撑柱8的水向依次设置植株高度较高的挺水植物和植株高度中等的挺水植物,二者种植面积各占一半景观设施步道2采用高强度的双层钢化夹胶玻璃,具体规格视步道所需承载的重力而确定,以确保水生植被种植框7中的沉水植被C获得良好的光照;
景观设施步道2外围加装步道护栏4,以确保行人安全。
[0021]按照各种不同类型的水生植物养护方法进行定期维护。
[0022]实施例2
沉水植物种植区C配置狐尾藻,植株高度较高的挺水植物种植区B配置香蒲,植株高度中等的挺水植物种植区A配置梭鱼草;其余部分与实施例1相同。
[0023]实施例3
沉水植物种植区C配置苦草和狐尾藻,种植方式为单种集中种植,种植面积各为沉水植物种植区C的1/2 ;植株高度较高的挺水植物种植区B配置芦苇和香蒲,种植方式为单种集中种植,种植面积各为挺水植物种植区B的1/2 ;植株高度中等的挺水植物种植区A配置菖蒲和梭鱼草,种植方式为单种集中种植,种植面积各为挺水植物种植区A的1/2 ;其余部分与实施例1相同。
[0024]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宄所在巢湖牛角大圩开展了水生植物的镶嵌配置研宄,实验结果表明水生植物的镶嵌配置能够有效的降低实验区总氮和总磷的含量(图4和图5),并且能改善实验区的生境,提高了实验区底栖动物的生物多样性(图6)。
[0025]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主权项】
1.一种水生植物镶嵌配置的堤岸景观和水体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堤岸(I) 一侧的景观设施支撑柱(8 ),景观设施支撑柱(8 )上设置景观设施步道(2 ),景观设施支撑柱(8)的中部设置有水生植被种植框(7),水生植被种植框(7)内设置有沉水植物种植区C、挺水植物种植区B和挺水植物种植区A,沉水植物种植区C位于景观设施步道(2)下方,挺水植物种植区B位于沉水植物种植区C的水向侧,挺水植物种植区A位于挺水植物种植区B的水向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生植物镶嵌配置的堤岸景观和水体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生植被种植框(7)的底部比最低水位低20cm以上,水生植被种植框(7)深度大于10cm ;水生植被种植框(7)四周的壁厚度为3-5cm ;在水生植被种植框(7)水向一侧上构建有挡波墙(5),挡波墙(5)上预留孔径为5-lOcm且孔距为30-50cm的小孔;挡波墙(5)厚度为3_5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生植物镶嵌配置的堤岸景观和水体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生植被种植框(7)内填充堤岸土或水体底泥,水生植被种植框(7)上盖设有水生植被种植框带孔盖板(6),水生植被种植框带孔盖板(6)厚度为3-5cm,孔的密度为127-510个/m2,孔径为5_10cm,孔间距为10_20cm,孔呈品字形排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生植物镶嵌配置的堤岸景观和水体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景观设施支撑柱(8)、水生植被种植框(7)、水生植被种植框带孔盖板(6)和挡波墙(5)均为混凝土材质,混凝土强度为C25以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生植物镶嵌配置的堤岸景观和水体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景观设施步道(2)为双层钢化夹胶玻璃,景观设施步道(2)的水向一侧设置有步道护栏(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生植物镶嵌配置的堤岸景观和水体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沉水植物种植区C内种植苦草或狐尾藻或金鱼藻;挺水植物种植区B内种植芦苇或茭草或香蒲或水葱或再力花;挺水植物种植区A内种植菖蒲或梭鱼草或慈姑。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生植物镶嵌配置的堤岸景观和水体净化系统,包括设置在堤岸一侧的景观设施支撑柱,景观设施支撑柱上设置景观设施步道,景观设施支撑柱的中部设置有水生植被种植框,水生植被种植框内设置有沉水植物种植区C、挺水植物种植区B和挺水植物种植区A,沉水植物种植区C位于景观设施步道下方,挺水植物种植区B位于沉水植物种植区C的水向侧,挺水植物种植区A位于挺水植物种植区B的水向侧。本发明中水生植物的镶嵌配置能够有效的降低实验区总氮和总磷的含量,并且能改善实验区的生境,提高了实验区底栖动物的生物多样性。
【IPC分类】A01G9-02, E02B3-06, C02F3-32
【公开号】CN104594284
【申请号】CN201410751538
【发明人】彭成荣, 李敦海, 高翔, 李双双, 郑娇莉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公开日】2015年5月6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9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