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于排水的窨井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647182阅读:407来源:国知局
助于排水的窨井盖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助于排水的窨井盖,包括井盖本体,所述井盖本体上开设有排水孔,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孔具有两个不同孔径的上孔段和下孔段,所述上孔段的孔径大于下孔段的孔径使得井盖本体在排水孔内形成有环形凸台,所述井盖本体在排水孔的上孔段口部铺设有过滤网,所述井盖本体在环形凸台上通过多个弹性元件支撑有一活动板,所述活动板中部开设有孔径大于下孔段孔径的过水孔,且活动板在弹性元件处于原长状态下时能够与过滤网的下侧紧贴,所述过滤网在对应过水孔区域的网孔大小是被活动板遮蔽区域的网孔大小的1/3,所述排水孔的上孔段孔径为8~15cm。本发明提出的助于排水的窨井盖既能提高排水量,又能降低行人物件掉井的几率,因此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专利说明】
助于排水的窨井盖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市政道路辅助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助于排水的窨井盖。
【背景技术】
[0002]窨井是用在排水管道的转弯、分支、跌落等处,以便于检查、疏通用的井,学名又叫检查井。而在窨井口部设置的盖子就叫窨井盖,窨井盖可以采用密封式窨井盖,也可以采用带孔隙的网状式窨井盖,但不管是密封式还是网状式窨井盖,都必须且应当具有排水的作用。其中,密封式窨井盖的排水主要是依靠开设在盖体上的一两个排水通孔进行,该一两个排水通孔的孔径设计不大,在降水量小的时候,这一两个排水通孔还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一旦降水量大就会排水缓慢,进而造成路面积水严重;而网状式窨水盖虽然具有优越的排水能力,但是网状面积大,孔隙多,行人走动时稍不留神就会将自己的小型贵重物件落入网孔中,进而掉进下水道给行人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发明内容】

[0003]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助于排水的窨井盖,他可以提高排水量,避免路面积水;网状面积小,孔隙少,降低行人或较小物件掉井的几率,使用的安全性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5]—种助于排水的窨井盖,包括井盖本体,所述井盖本体上开设有排水孔,排水孔位于井盖本体的边缘并在井盖本体的四周以环形方式均匀的布置,排水孔由上孔段和下孔段组成,所述上孔段的孔径大于下孔段的孔径,在井盖本体上设有能罩住上孔段入口处的过滤网,所述井盖本体下孔段的入口端面上通过弹性元件支撑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中部设有与下孔段相通的过水孔,所述过滤网在对应过水孔区域的网孔大小是被活动板遮蔽区域的网孔大小的1/3,所述上孔段孔径为8?15cm。由于所述上孔段的孔径大于下孔段的孔径,使得下孔段的入口端面形成的环形凸台,通过在环形凸台上设置弹性元件以支撑有带孔的活动板,降低行人或较小物件掉井的几率,使用的安全性高
[0006]进一步所述排水孔为3?5个。
[0007]进一步弹性元件外设置有可伸缩的防护套筒,所述防护套筒的一端与下孔段的入口端面固连,另一端与活动板的下侧面固连。
[0008]进一步在井盖本体内设置有井盖骨架,所述井盖骨架位于井盖本体的上部。
[0009]进一步所述井盖骨架为细条钢筋呈网状的铺设并与井盖本体成形为一体,井盖骨架在对应排水孔的位置形成过滤网。
[0010]进一步所述井盖本体的表面设置有防滑纹。
[0011]进一步所述井盖本体设置在井盖座圈上,井盖本体的一侧与井盖座圈构成铰接。
[0012]进一步所述井盖座圈上表面开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内铺设有荧光带,所述井盖座圈在环形槽顶部密封设置有透明的玻璃钢板。
[0013]进一步所述环形槽的槽宽在4?5cm。
[0014]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的助于排水的窨井盖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5]首先、通过将井盖本体上开设的排水孔设计成孔径不同的上孔段和下孔段,并在由上孔段和下孔段形成的环形凸台上设计弹性元件以支撑有一带孔活动板,使活动板在弹性元件原长时与位于上孔段口部的过滤网贴合,进而使得该窨井盖具有以下两种状态:
[0016]第一种状态为正常状态,即当未排水时或是排水量小不足以使弹性元件发生弹性变化时,弹性元件保持原长,活动板与过滤网贴合使得过滤网一部分区域被遮蔽,因此相当于减小了排水孔网状面积,且又不影响缓慢的细流排水,可见该种状态下尽管仍有网状排水孔的存在但是区域并不大,可有效降低行人或较小物件丢失的几率;
[0017]第二种状态为非正常状态,即当排水量大(比如说大暴雨)时,弹性元件在水流压力的冲击下发生弹性压缩,此时活动板脱离过滤网使得过滤网完全被打开,进而为水流提供更为畅通的排水路径,以此来提高窨井盖的排水能力;
[0018]其次,将过滤网进行了设计,即让过滤网对应于活动板过水孔区域的网孔大小设计得相较于被活动板遮蔽区域的网孔小,也就是让过滤网中部的网眼小于过滤网边部的网目艮,从而进一步降低行人物件掉进窨井中的几率,同时在排水量大时还能靠网眼大的过滤网边部区域提尚排水能力。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发明所述助于排水的窨井盖的俯视示意图;
[0020]图2为本发明所述窨井盖正常状态下的截面示意图;
[0021 ]图3为本发明所述窨井盖非正常状态下的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作用更加清楚及易于了解,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阐述:
[0023]如图1-3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助于排水的窨井盖,包括井盖本体100,所述井盖本体100上开设有排水孔110,所述排水孔110具有两个不同孔径的上孔段111和下孔段112,所述上孔段111的孔径dl大于下孔段112的孔径d2使得井盖本体100在排水孔110内形成有环形凸台120,所述井盖本体100在排水孔110的上孔段111 口部铺设有过滤网130,所述井盖本体100在环形凸台120上通过多个弹性元件140支撑有一活动板150,所述活动板150中部开设有孔径d3大于下孔段112孔径d2的过水孔151,且活动板150在弹性元件140处于原长状态下时能够与过滤网130的下侧紧贴,所述过滤网130在对应过水孔151区域A的网孔大小是被活动板150遮蔽区域B的网孔大小的1/3,所述排水孔110的上孔段111孔径为8?15cm。
[0024]上述方案中,本发明所述窨井盖将排水孔的上孔段111孔径设置为8?15cm,相对于传统窨井盖的排水孔有所增大,使其能够提高排水能力,但又为了避免行人物件的不慎丢失,在过滤网130下设置了可遮挡过滤网边部区域的活动板150,以减小过滤网130的网状面积。之所以是“活动板”,是考虑到在降低行人物件丢失的同时又不会影响提高排水能力的问题,具体来说,是这样的:
[0025]本发明通过将井盖本体上开设的排水孔110设计成孔径不同的上孔段111和下孔段112,并在由上孔段111和下孔段112形成的环形凸台120上设计弹性元件140以支撑有一带孔活动板150,使活动板150在弹性元件140原长时与位于上孔段口部的过滤网130贴合,进而使得该窨井盖具有两种状态:
[0026]第一种状态为正常状态,参见图2,即当未排水时或是排水量小不足以使弹性元件140发生弹性变化时,弹性元件140保持原长,活动板150与过滤网130贴合使得过滤网130边部区域被遮蔽,因此相当于减小了排水孔网状面积,且又不影响缓慢的细流排水(中部区域未必遮挡),可见该种状态下尽管仍有网状排水孔的存在但是区域并不大,可有效降低行人物件丢失的几率;第二种状态为非正常状态,参见图3,即当排水量大(比如说大暴雨)时,弹性元件140在水流压力的冲击下发生弹性压缩,此时活动板150脱离过滤网130使得过滤网130完全被打开,进而为水流提供更为畅通的排水路径,以此来提高窨井盖的排水能力。
[0027]其中,上述方案中,本发明还将过滤网130进行了设计,即让过滤网130对应于活动板过水孔151区域A的网孔大小设计得相较于被活动板150遮蔽区域B的网孔小,也就是让过滤网130中部的网眼小于过滤网边部的网眼,从而进一步降低行人物件掉进窨井中的几率,同时在排水量大时还能靠网眼大的过滤网边部区域B提高排水能力。
[0028]作为本发明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排水孔110设置有3?5个,且靠近井盖本体100的外边缘以环形等间距的布局设置,参见图1,其给出了四个排水孔的示意图。由此进一步提高本发明窨井盖的排水能力,解决在排水量大的情况下不会出现路面积水的问题。
[0029]其中,本发明每个弹性元件140外还设置有可伸缩的防护套筒(未示出),所述防护套筒的一端与环形凸台120固连,另一端与活动板150的下侧固连。通过防护套筒来使弹性元件能够不受损坏,不进脏污等,进而延长使用寿命。
[0030]由于现在窨井盖大多数是分布在道路中间,会被车辆碾压,因此需要窨井盖具有较大的承载能力,为此本发明所述助于排水的窨井盖,还包括井盖骨架200,所述井盖骨架200为设置在井盖本体100内部的钢筋网,所述钢筋网靠近井盖本体上部设置,并在对应排水孔的位置被构造为所述过滤网130。由此可见,本发明钢筋网不仅加强了窨井盖的承载能力,而且还能成就上述方案说提及的过滤网130,可谓是一举两得。优选的方案是,所述井盖本体100的上表面设置有防滑纹(未示出)。
[0031]作为本发明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参见图1,所述助于排水的窨井盖还包括井盖座圈300,所述井盖本体100设置在井盖座圈300上,且一侧与井盖座圈构成铰接。通过井盖座圈300来支撑井盖本体100 ο在此基础上,所述井盖座圈300上表面开设有一环形槽310,所述环形槽310内铺设有荧光带320,所述井盖座圈300在环形槽310顶部密封设置有透明的玻璃钢板(未示出)。这里,本发明通过在井盖座圈上设置荧光带的方式,可提高窨井盖的辨识度,尤其在夜晚,能够提醒行人注意脚下有窨井盖,注意小心行走或是避开行走。而由于如上所说,有些窨井盖是设置在道路中间的,车辆过往碾压多,因此考虑到透明玻璃钢的承载强度,本发明所述环形槽开得并不大,槽宽仅需在4?5cm即可,即玻璃钢的使用面积也不会太大。
[0032]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主权项】
1.一种助于排水的窨井盖,包括井盖本体,所述井盖本体上开设有排水孔,其特征在于,排水孔位于井盖本体的边缘并在井盖本体的四周以环形方式均匀的布置,排水孔由上孔段和下孔段组成,所述上孔段的孔径大于下孔段的孔径,在井盖本体上设有能罩住上孔段入口处的过滤网,所述井盖本体下孔段的入口端面上通过弹性元件支撑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中部设有与下孔段相通的过水孔,所述过滤网在对应过水孔区域的网孔大小是被活动板遮蔽区域的网孔大小的1/3,所述上孔段孔径为8?15cm。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助于排水的窨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孔为3?5个。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助于排水的窨井盖,其特征在于,弹性元件外设置有可伸缩的防护套筒,所述防护套筒的一端与下孔段的入口端面固连,另一端与活动板的下侧面固连。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助于排水的窨井盖,其特征在于,在井盖本体内设置有井盖骨架,所述井盖骨架位于井盖本体的上部。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助于排水的窨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井盖骨架为细条钢筋呈网状的铺设并与井盖本体成形为一体,井盖骨架在对应排水孔的位置形成过滤网。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助于排水的窨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井盖本体的表面设置有防滑纹。7.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助于排水的窨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井盖本体设置在井盖座圈上,井盖本体的一侧与井盖座圈构成铰接。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助于排水的窨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井盖座圈上表面开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内铺设有荧光带,所述井盖座圈在环形槽顶部密封设置有透明的玻璃钢板。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助于排水的窨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槽的槽宽在4?5cm。
【文档编号】E03F5/14GK106013244SQ201610339750
【公开日】2016年10月12日
【申请日】2016年5月20日
【发明人】杨荣方, 陈明, 魏康林
【申请人】湖北水之翼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