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雨水储存层叠结构体的结构部件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10115124阅读:来源:国知局
将多个俯视时呈正方形的小版尺寸的结构部件沿前后方向连设而形成大版尺寸的结构部件,因此能够原样使用该大版尺寸的结构部件,或进而将大版尺寸的结构部件分割成中版尺寸、或作为可构筑雨水储存层叠结构体的最小形状的结构部件的小版尺寸的结构部件而使用,从而能够一边与雨水储存层叠结构体的结构相应地组合这些大中小的结构物,一边高效地构筑雨水储存层叠结构体。
[0022]而且,根据技术方案3的实用新型,由于在将大版尺寸的结构部件中的邻接的小版尺寸的结构部件之间连结的底板部设有刻痕部,因此通过在雨水储存层叠结构体的构筑现场等中从刻痕部处切断将小版尺寸的结构部件之间连结的底板部,能够将大版尺寸的结构部件简单并且正确截断成中版尺寸的结构部件、小版尺寸的结构部件。
[0023]根据技术方案4的实用新型,在将小版尺寸的结构部件前后左右连结而成的大版尺寸的结构部件中,沿设于左右邻接的小版尺寸的结构部件之间的底板部的所述刻痕部在该底板部形成有一定高度的中空凸部,该中空凸部朝向上方鼓出,并且该中空凸部的下端朝向下方全面开口,因此在从刻痕部进行切断时,能够一边利用该中空凸部的强度防止底板部挠曲变形,一边顺畅并且正确地进行切断,在切断后,能够使底板部保持平坦的形状,在构筑雨水储存层叠结构体时能够正确地进行结构部件的堆叠。
[0024]同样,根据技术方案5的实用新型,在将前后邻接的小版尺寸的结构部件连结的底板部有突出设置一定高度的框部,该框部沿用于分割成小版尺寸的结构部件的刻痕部的两侧朝向上方突出,因此在从刻痕部进行切断时,能够一边利用框部防止底板部挠曲变形,一边顺畅并且正确地进行切断,在切断后,能够使底板部保持平坦的形状,能够一边使邻接的结构部件的框部呈匹配状接合,一边在构筑雨水储存层叠结构体时简单并且正确地进行结构部件的堆叠。
[0025]根据技术方案6的实用新型,构成结构部件的所述四棱锥台具有:在前后方向上长的长方形的顶板部;前后左右的倾斜壁板部,其从该顶板部的前后左右的边缘向下方以末端扩展的形状延伸,并且该前后左右的倾斜壁板部的下端连接于所述底板;一定高度的等腰梯形的中空突起部,其沿前后方向隔开一定间隔地朝向上方突出设置于所述顶板部;中央凹部,其由该中空突起部的相对面与顶板部的上表面形成;以及等腰梯形开口部,其形成于左右倾斜壁板部的下端部中的前后部;因此,在搬运时、保管时,能够使上下配置的结构部件的上下相对的四棱锥台彼此深地嵌合,从而能够不会产生体积增大地、整齐地堆叠。
[0026]而且,在一边使结构部件直角交叉一边沿上下方向层叠时,设于上侧的结构部件的四棱锥台中的左右倾斜壁板部的下端部的所述前后的等腰梯形开口部卡合在下侧的结构部件中的四棱锥台的顶板部的前后两端部上,使该上侧的结构部件中的左右的四棱锥台的相对的左右倾斜壁板部的下端部与将这些下端部之间连接的底板部嵌合在配置于下方的结构部件的所述中央凹部中,因此能够将配置于上侧的结构部件以朝向与配置于下侧的结构部件正交的方向的状态载置在朝向与配置于下侧的结构部件上,从而能够将上下结构部件彼此以不能向前后左右方向随意移动的方式以牢固并且稳定的状态正确地层叠,从而能够构筑强度方面优异的雨水储存层叠结构体。
[0027]根据技术方案7的实用新型,在结构部件的四棱锥台中的顶板部的上表面的前后两端部朝向上方突出设置有突片,该突片与在重叠于上侧的结构部件的底板部形成的中空凸部的内表面卡合,因此能够利用在连设于该左右倾斜壁板部的下端的底板部形成的中空凸部与突出设置于下侧的结构部件的顶板部上表面的前后两端部的突片的卡合,阻止上侧的结构部件的左右倾斜壁板部在来自上方的负载的作用下向欲向外侧扩展的方向变形,从而能够构筑不会使堆叠部分产生偏差、并且具有较大的耐压强度的雨水储存层叠结构体。
[0028]而且,如技术方案8所记载,通过在结构部件的四棱锥台中的所述左右倾斜壁板部突出设置有沿上下方向长的加强肋,能够进一步加强结构部件的四棱锥台的耐压强度。
[0029]根据技术方案9的实用新型,由于在突出设置于所述结构部件的四棱锥台中的顶板部的等腰梯形的中空突起部、将左右邻接的四棱锥台的下端之间连结的底板部、以及形成有中空凸部的底板部贯穿设置有贯穿上下面之间的通水孔,因此能够顺利地进行雨水向四棱锥台内的容纳、从四棱锥台内的排出,并且能够避免空气残留在四棱锥台内,能够在下端全面开口的整个四棱锥台内储存雨水。
【附图说明】
[0030]图1是结构部件的俯视图。
[0031]图2是结构部件的主视图。
[0032]图3是结构部件的侧视图。
[0033]图4是图1中的XI — XI线纵剖主视图。
[0034]图5是图1中的X2 — X2线纵剖主视图。
[0035]图6是图1中的Y1 — Y1线纵剖主视图。
[0036]图7是图1中的Y2 — Y2线纵剖主视图。
[0037]图8是分割成中版尺寸的结构部件与小版尺寸的结构部件的状态的俯视图。
[0038]图9是小版尺寸的结构部件的立体图。
[0039]图10是使结构部件彼此嵌合的状态的纵剖主视图。
[0040]图11是利用结构部件构筑的雨水储存设施的简要剖视图。
[0041]图12是表示将结构部件在前后左右并列设置的状态的简略俯视图。
[0042]图13是表示将结构部件在上下方向重叠的状态的立体图。
[0043]图14是表示堆叠结构部件的状态的剖视图。
[0044]附图标记说明
[0045]1、1A结构部件;2底板;2a中央底板部;3矩形框;4四棱锥台;4a顶板部;4b?4e前后左右的倾斜壁板部;5中空突起部;6中央凹部;7、7a、7b等腰梯形开口部;8、8a、8b鼓出部;9中空凸部;11?13通水孔;16、18刻痕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46]接下来,根据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如图11所示,雨水储存设施以如下方式构成:用挡水片(未图示)覆盖通过向下挖掘公园、道路等的地面而形成的蓄水槽20的底面以及四面的侧壁面,之后,在该蓄水槽20的底面上沿前后左右铺排设置多个具有雨水储存空间的结构部件1 (1A),并且沿上下方向堆积,从而构筑雨水储存层叠结构体21,在利用具有一定厚度的间隔部件22覆盖该雨水储存层叠结构体21的上表面之后,设置保护片、混凝土铺装等覆盖层23,与该雨水储存设施的一端部邻接地设置连通于蓄水槽20的一端部等的窨井24,可通过该窨井24将雨水储存于雨水储存层叠结构体21内,或从雨水储存层叠结构体21内通过窨井24向外部进行排水。
[0047]用于构筑所述雨水储存层叠结构体21的结构部件1是由合成树脂构成的成形品,如图1?图7所示,将通过使用多个结构部件1形成为能够构筑雨水储存层叠结构体21的最小形状的结构部件作为小版尺寸的结构部件1A,沿前后左右将多个(在图中是四个)该小版尺寸的结构部件1A形成为以能够分割的方式并列设置的大版尺寸的结构部件。
[0048]小版尺寸的结构部件1A具有如下结构:两个四棱锥台4、4沿左右隔开一定间隔地并列设置在底板2上,该底板2在四周边缘朝向上方突出设置有一定高度的矩形框3、并且具有一定厚度且在俯视时呈正方形,该四棱锥台4、4的下端贯穿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