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长距离大管径高海拔管道输水系统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10205581阅读:来源:国知局
心栗A9、电动栗控阀AlO、液控检修球阀All、自动补排气阀B12、流量调节阀A13、二级栗站进水池14、电动蝶阀B15、水锤泄放阀B16、卧式离心栗B17、电动栗控阀B18、液控检修球阀B19、自动补排气阀C20、流量调节阀B21、三级栗站进水池22、电动蝶阀C23、卧式离心栗C24、水锤泄放阀C25、电动栗控阀C26、液控检修球阀C27、自动补排气阀D28、流量调节阀C29、三级栗站出水池30、一级栗站31、二级栗站32、三级栗站33、稀油站34、手动球阀35。
[0023]图3中:高位蓄水池1、电动闸阀A2、输水管道3、调流调压阀A4、蝶阀A5、消力池6、调流调压阀B 7、蝶阀B 8、蝶阀C 9、蝶阀D1、蝶阀E11、蝶阀F12、蝶阀G13、调流调压阀C14、用水池A15、压力波动预放阀A16、球阀A17、蝶阀H18、调流调压阀D19、用水池B 2 O、蝶阀121、蝶阀J22、蝶阀K23、调节池24、调流调压阀E25、蝶阀L26、低位蓄水池27、电动闸阀B28、调流调压阀F29、调流调压阀G30、压力波动预放阀B31、球阀B32、蝶阀M33、蝶阀N34、蝶阀035、蝶阀P36、蝶阀Q37、蝶阀R38。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5]请参阅图1?3,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长距离大管径高海拔管道输水系统,包括水源点、一级栗站、二级栗站、三级栗站、三级栗站出水池、输水隧洞、高位蓄水池、管道及阀门、调节池、和低位蓄水池组成。所述倒虹吸段由水源点1、电动闸阀A2、输水管道3、自动补排气阀A4和电动闸阀B5,其中一级栗站进水池的海拔高度低于水源点的海拔高度以形成倒虹吸结构;一级栗站由一级栗站进水池、电动蝶阀A、水锤泄放阀A、卧式离心栗A、电动栗控阀A、液控检修球阀A组成,一级栗站进水池的出水口连接卧式离心栗A的抽水端,卧式离心栗A的排水端依次连接电动栗控阀A、液控检修球阀A和输出管路,所述液控检修球阀A输出端的输出管路上设置带水锤泄放阀A的支管,带水锤泄放阀A的支管连接一级栗站进水池。
[0026]所述一级栗站设置6台卧式尚七、栗A,6台卧式尚七、栗A中4台为工作栗,2台为备用栗,卧式离心栗A的单机设计流量为0.625m3/s,卧式离心栗A采用中开卧式多级离心栗,且6台卧式离心栗A与对应的稀油站连接;所述一级栗站中设置3组水锤泄放阀A,且每组水锤泄放阀A的输入端均连接一个手动球阀35;所述二级栗站的入口设置自动补排气阀B12和流量调节阀A13,其它结构与一级栗站相同;所述三级栗站的入口设置自动补排气阀C20和流量调节阀B21,其它结构与一级栗站相同;所述一级栗站出水池通过输水管道连接,设置自动补排气阀D28和流量调节阀C29 ;所述输水隧洞通过自流方式,隧洞入口连接三级栗出口水池,隧洞出口连接高位蓄水池;所述高位蓄水池的出水口通过输水管道连接低位蓄水池和需水点;所述高位蓄水池的出水口上设置电动闸阀A,输水管道的中部通过先分叉再合并的设计,有效起到消力作用,对管道保护。管道沿线起伏较大,因此在多处高点位置设置有自动补排气阀,多处低点位置设置有消力池,消力池的前端依次连接调流调压阀和蝶阀;所述调节池利用输水管道连接形成旁通管路,根据需要将低位蓄水池分离实施;所述低位蓄水池的进水口与输水管道的连接处设置带压力波动预放阀B和球阀B的管路至低位蓄水池;所述低位蓄水池出水口上设置电动闸阀B,通过输水管道和低位储水池、调节池连接至需水点。
[0027]所述一级栗站进水池6和卧式离心栗A9构成一级加压栗站,二级栗站进水池14和卧式离心栗B17构成二级加压栗站,三级栗站进水池22和卧式离心栗C24构成三级加压栗站。其中一级加压栗站提升高度为223.70m,一级栗站进水池6的有效容积约为12000m3,输水管线全长1460m,输水管道直径为1.2m,一级加压栗站的装机功率为12000KW; 二级加压栗站的提升高度为339.80m,二级栗站进水池14的有效容积约为2300m3,输水管线全长2690m,输水管道直径为1.2m,二级加压栗站的装机功率为18900Kw;三级加压栗站提升340.5m,三级栗站进水池22的有效容积约为2300m3,输水管线全长1980m,输水管道的直径为1.2m,三级加压栗站的装机功率为18900KW,本发明采用三级加压栗站提水,总提升扬程为904米。
[0028]所述长距离大管径高海拔管道输水系统的操作方法为:
[0029](I)一级栗站进水池进水:
[0030]a、阀门的开启:当管道内充满水后,先开启倒虹吸段入口的电动闸阀A,再开启倒虹吸段出口的电动闸阀B,向一级栗站进水池6内灌水;
[0031 ] b、阀门的关闭:当一级栗站进水池灌水完成和当栗站停机后为避免水池的溢流造成水源的浪费,此时应关闭倒虹吸段出口电动闸阀B,再关闭倒虹吸段入口电动闸阀A。
[0032](2)栗站主栗启动操作步骤:
[0033]①、开机前检查:
[0034]a.现场IXU柜、主栗的各辅助系统供电正常,通讯正常并打在远程位置;
[0035]b.检测各级栗站进水侧的电动蝶阀A、电动蝶阀B、电动蝶阀C,各栗站出口侧电动栗控阀A、电动栗控阀B、电动栗控阀C,以及液控检修球阀A、液控检修球阀B、液控检修球阀C的供电正常,打在远程位置并无故障信号;
[0036]c.液控检修球阀A、液控检修球阀B和液控检修球阀C的两台液压栗打到自动位置;
[0037]d.软启动装置供电正常,无故障信号,软启动在远程位置;
[0038]e.各级栗站的栗组各检测元件无报警、故障信号;
[0039]f.水锤泄放支管上的手动球阀35处于打开状态,水锤泄放阀A处于关闭状态。
[0040]②、主栗启动步骤:
[0041 ]a.打开各栗站主栗进口处的电动蝶阀A、电动蝶阀B和电动蝶阀C,打开液控检修球阀A、液控检修球阀B和液控检修球阀C ;
[0042]b.打开各栗站主栗栗体上的排气阀进行排气,直到有水满管流出后关闭;
[0043]c.打开技术供水阀且流量正常;
[0044]d.启动稀油站34,稀油站34输出的流量和压力正常且保持3分钟;
[0045]e.启动主栗,主栗转速达到额定95%,栗腔压力达到额定压力90%;
[0046]f.电动栗控阀A、电动栗控阀B和电动栗控阀C打开,如果电机达到额定转速,栗控阀10秒内没有动作主栗将停机;
[0047]③、主栗启动后检测:
[0048Ia.监测栗流量,与设计值比对;
[0049]b.监测栗转速,与设计值比对;
[0050]c.监测栗入口侧压力,用于检查NPSH值;
[0051 ]d.监测每一个叶轮腔体压力;
[0052]e.监测轴承振动,不超过4.5mm/s;
[0053]f.监测每个轴承的温度,径向轴承和推力轴承报警温度100° C,紧急停机温度150°C;
[0054]g.监测主轴摆度,不超过4.5mm/s;
[0055]h.监测电机电流;
[0056]1.监测电机轴承温度一100° C报警,150° C跳闸;
[0057]以上检测数据正常,完成主栗启动。
[0058](3)主栗停机操作步骤:
[0059]a.给主栗停机令;
[0060]b.关闭电动栗控阀A、电动栗控阀B和电动栗控阀C;
[0061]c.在4秒内将电动栗控阀A、电动栗控阀B和电动栗控阀C关闭至90%,余下的10%在10秒内关闭,发送停机触发信号给电机;
[0062]d.当主栗正转速小于5%时,电动栗控阀A、电动栗控阀B和电动栗控阀C完全关闭;
[0063]e.主栗停止运转;
[0064]f.稀油站继续工作3分钟,充分冷却轴承;
[0065]g.停稀油站并关闭机械密封冲洗水。
[0066]所述的一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