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动力道路吸尘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5171阅读:60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无动力道路吸尘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动力道路吸尘器。
目前,对于城市街道两旁的尘灰,城市环卫工作人员大都是采用清扫机械或扫帚来对其定期进行清扫,这样不仅费工费时、耗费能源,而且无法随时进行清扫。如何能够利用自然规律以及街道两旁现有的设施来进行无动力道路吸尘,是有待解决的一个难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解决上述部分不足,提供一种无动力道路吸尘器,它与现有街道两旁电线杆或照明杆相配合使用,利用其空心所形成的通孔自然产生吸力,将本实用新型的下口与电线杆或照明杆底部口相连接,即可实现无动力随时吸入街道两旁尘灰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它有壳体,壳体内有通管,通管的上、下口分别设置在壳体的内、外,壳体内有过滤器,壳体的底部有吸尘孔。
为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完成壳体上冲刷口,冲刷口上设置有阀门。壳体内设置有挡板,挡板与上口相对应。壳体的底部分别有支座。所述的过滤器可分别为过滤网、过滤球、过滤块、过滤板。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一、设计合理,它根据现有清扫街道两旁尘灰所存在费工费时、耗费能源的缺点,采用利用街道两旁现有的电线杆或照明杆的空心所形成的通孔与本实用新型配套使用,使其自然产生的吸力经过本实用新型,以此将尘灰吸入其内,它省工省时、无需能源,并能够随时吸入尘灰;它还可以在本实用新型的下口处连接其它引风装置,同样能够达到上述效果;二、结构简单、容易制作、成本低廉、使用方便。本实用新型的广泛应用能够产生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说明书附图
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下面对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的无动力道路吸尘器,它有壳体5,壳体5内有通管6,通管6的上、下口4、7分别设置在壳体5的内、外,壳体5内有过滤器11,壳体5的底部有吸尘孔9。壳体5上冲刷口1,冲刷口1上设置有阀门2。壳体5内设置有挡板3,挡板3与上口4相对应。壳体5的底部分别有支座8、10。所述的过滤器11可分别为过滤网、过滤球、过滤块、过滤板。
制作时,按上述要求加工好各种零部件组装即可。使用时,将本实用新型安装在街道两旁的电线杆或照明杆附近,并将电线杆或照明杆的底部口与本实用新型的下口7相连接即可随时吸入尘灰。本实用新型内所吸入的尘灰到一定量时,打开阀门2,在冲刷口1处向壳体5内注入水,使其冲刷过滤器11上所附着的尘灰。在下口7处连接其它引风装置同样能够达到前述的效果。
权利要求1.无动力道路吸尘器,它有壳体(5),其特征在于壳体(5)内有通管(6),通管(6)的上、下口(4)、(7)分别设置在壳体(5)的内、外,壳体(5)内有过滤器(11),壳体(5)的底部有吸尘孔(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动力道路吸尘器,其特征在于壳体(5)上冲刷口(1),冲刷口(1)上设置有阀门(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动力道路吸尘器,其特征在于壳体(5)内设置有挡板(3),挡板(3)与上口(4)相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动力道路吸尘器,其特征在于壳体(5)的底部分别有支座(8)、(1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动力道路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滤器(11)可分别为过滤网、过滤球、过滤块、过滤板。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动力道路吸尘器。它有壳体,壳体内有通管,通管的上、下口分别设置在壳体的内、外,壳体内有过滤器,壳体的底部有吸尘孔。它解决了现有清扫街道所存在的费工费时、耗费能源、无法随时进行清扫的缺点,是一项值得推广的技术。
文档编号E01H1/08GK2424233SQ0021474
公开日2001年3月21日 申请日期2000年5月25日 优先权日2000年5月25日
发明者尹相宝, 尹言坤 申请人:尹相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