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层铺地块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0629阅读:44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双层铺地块料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总体上涉及双层铺地块料,特别是涉及一种双层铺地块料,其中主要由弹性颗粒,如象废轮胎颗粒或者废人造橡胶颗粒制成的弹性表面层与由固化的水泥砂浆制成的混凝土基础层坚固地联结在一起。
韩国0130603号专利披露了一种重量轻、可渗透的铺地块料,它包含一个基础层,该基础层由重量比为60%至90%的、尺寸在10mm以下,在1100℃到1200℃的温度下烧结后形成的固体颗粒制成,其中含有SiO2,5%到20%的废玻璃,5%到20%的水玻璃等成份;它还包含一个表面层,该表面层由颗粒大小在3mm以下的陶瓷或泥质材料以及废玻璃或者水玻璃制成。然而,这种铺地块料的缺点是,制成基础层的颗粒在烧结时部分融熔,基础层和表面层在1000℃到1200℃的条件下在一个铸模里先后成层,因而铺地块料的抗冲击性能差,没有足够的缓冲效果,加之在产品生产过程中需要高温热处理,因此导致这样的铺地块料的生产成本高。
韩国0131052号专利也披露了一种轻的可渗透的铺地块料,它包含一个由重量比60%到80%、尺寸为10mm以下的煤灰固体颗粒以及重量比20%到40%、尺寸在1mm以下的废玻璃制成的底层,并且包含有一个由尺寸在3mm以下的烧结过并上釉的瓷石或泥质材料颗粒制成的表层。这个专利的铺地块料的结构和韩国0130603号专利大体相同,所以具有同样的缺点。
此外,韩国0172473号专利披露了一种橡胶铺地块料,它是用再生轮胎生产出来的,它包含一层由重量上占100份的废轮胎粉末,5到20份乳胶粘合剂以及2到7份硫化剂形成的底层,以及一个由100份废聚乙烯粉末,1到3份着色剂,5到20份乳胶粘合剂以及2到7份硫化剂形成的顶层。这样,顶层对底层的厚度比达到1∶1.5-2。另外,公开号为2001-0110270的韩国专利还披露了一种用再生塑料生产的双层铺地块料,它的上部由合成橡胶层形成,下部由塑料或废塑料制成。
这些现有的铺地块料的优点在于,它们能避免过重并且易碎的那些常用铺地块料的缺点,同时有着很好的弹性缓冲性能。
然而,上述现有的铺地块料的缺点在于,在低温的冬季由于冷缩而导致相邻石块之间的空间变大,因此各种各样的杂物和污物会积聚到石块之间,难以保持铺好的块料表面清洁。
而在高温的夏季,由于热膨胀,块料会发生部分重叠,因此用这种铺地块料铺出的路面会不光滑。
这种现有铺地块料的另一个缺点在于,在局部下大暴雨期间由于铺好的块料路面上排水受阻,雨水汇集在铺地块料下面形成的低凹处,因而铺地块料会由于它的浮力而在水中漂浮。
此外,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在局部下大暴雨期间由于铺好的块料路面上排水受阻,雨水汇集在铺地块料下面形成的低凹处,因而铺地块料会由于它的浮力而在水中漂浮的缺点,本实用新型通过由具有比重高于水的混凝土基础层制成双层铺地块料,而得以解决上述问题,从而即使在局部下大暴雨期间由于铺好的块料路面上排水受阻,而导致雨水集聚在铺地块料下面形成的低凹处时,具有更重的混凝土基础层的铺地块料也不会在水中漂浮。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层铺地块料,包含一层由固化的水泥砂浆制成的混凝土基础层;和一层主要由弹性颗粒,包括废轮胎或废人造橡胶颗粒制成的弹性表层;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用于将弹性表层与混凝土基础层联结起来的连结组件,所述连结组件埋在混凝土基础层和弹性表层中。
连结组件可以由凸盘、连结棒以及棱条制成,所述连结棒其上下两端有两个凸盘,连结棒彼此之间由所述棱条相连结。
连结组件可以由一个金属盘片制成,金属盘片上有多个孔和向上突起。
优选地,连结组件由一个金属盘片制成,金属盘片有多个带有开孔的向上突起以及多个带有开孔的向下突起,所述向上突起与向下突起交替地成形在金属盘片上。
可选地,连结组件由一个栅状金属丝网以及与之组装在一起的波浪形钢丝制成。
连结组件还可以由一个三维结构的合成树脂制成,它有一个上层网,一个下层网和多个用于连接上层网和下层网的支柱。
本实用新型的这种双层铺地块料具有很好的尺度稳定性,无论环境温度如何变化不会经受热变形,使用寿命长,并且商业用量下生产成本低。
参考图3a到3d,水泥砂浆102注入底模100中(图3a),在水泥砂浆102固化前,把连结组件14放进水泥砂浆102中(图3b),把含有传统粘结物的弹性颗粒混合物104喷涂在连结组件104上,这样,连结组件14的上下部分别被埋入水泥砂浆102和弹性颗粒混合物104中(图3c),再用一个顶模106压住所生成的结构,从而生产出本实用新型的双层铺地块料。
按照本实用新型,连结组件14最好形成一个整体,其中有多个在其两端有两个凸盘16和16′的连结棒18,通过若干棱条20互相连结起来,如


图1,2和4所示。
如此整体化设计的理由是,可以用一种输送器具(未显示在图3b中),把如图3b所示的连结组件14方便地送入一个希望的加工位置,从而使双层铺地块料的生产过程得以自动进行。
连结组件14可以做成任意形状,并把它同时埋在水泥砂浆102和弹性颗粒混合物104中,不同形式的连结组件14示例于图5到图8中。
参考图5,连结组件14a由一个金属盘片50制成,金属盘片上有多个孔52和向上突起54。向上突起54是通过在金属盘片50上打孔并把金属盘片50打穿的部分向上弯曲形成的。当把连结组件14a置入水泥砂浆102时,水泥砂浆102从孔52穿过达到突起54的下边缘并把金属盘片50盖住。把弹性颗粒混合物104喷涂在金属盘片50上方,因而向上突起54的上部埋进弹性颗粒混合物104中。
现在看图6,连结组件14b由金属盘片60做成,它有多个带有开孔62的向上突起64以及多个带有开孔62′的向下突起64′,向上突起64与向下突起64′交替地成形在金属盘片60上。当把连结组件14b放置在水泥砂浆102里时,带有开孔62′的向下突起64′埋进水泥砂浆102中,带有开孔62的向上突起64则埋进弹性颗粒混合物104中。
图7中,连结组件14c由一个栅状金属丝网70以及与之组装在一起的多个波浪形钢丝72制成。当把连结组件14c放在水泥砂浆102时,金属网70,以及波浪形钢丝72的谷段74埋入水泥砂浆102中,而波浪形钢丝72的峰段74′埋进弹性颗粒混合物104中。
图8中显示的连结组件14d由一个三维结构的合成树脂制成,它有一个上层网80,一个下层网80′和多个用于连结上层网和下层网的支柱82。当把连结组件14d放在水泥砂浆102中时,下层网80′以及支柱82的下半部埋入水泥砂浆102中,上层网80以及支柱82的上半部则埋入弹性颗粒混合物104中。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层铺地块料,其中,弹性表层12与混凝土基础层10通过一个既埋入混凝土基础层10中又埋入弹性表层12中的连结组件14牢靠地结合在一起,因而防止弹性表层12与混凝土基础层10发生不期望发生的分离,该弹性表层12是由弹性颗粒如废轮胎颗粒和废人造橡胶颗粒制成。此外,由于有连结组件14,从而防止了夏冬期间弹性表层的热胀冷缩,因而有效地防止双层铺地块料的变形,使石块有很长的使用寿命。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双层铺地块料由具有比重高于水的混凝土基础层10制成,因此即使在局部下大暴雨期间由于铺好的块料路面上排水受阻,而导致雨水集聚在铺地块料下面形成的低凹处时,具有更重的混凝土基础层的铺地块料也不会在水中漂浮。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双层铺地块料维护和修理费用会大大降低,由于实现了双层铺地块料生产的自动化,块料商业化生产的费用大大节省。
本实用新型以示意的方式进行了介绍,可以理解这里所用的术语在于其实质,而不是一种限制。因此,基于上述说明,可以进行本发明的许多修正和变更。所以,应当明白,在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可以不仅仅以所述方式实施。
权利要求1.一种双层铺地块料,包含一层由固化的水泥砂浆制成的混凝土基础层;和一层主要由弹性颗粒,包括废轮胎或废人造橡胶颗粒制成的弹性表层;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用于将弹性表层与混凝土基础层联结起来的连结组件,所述连结组件埋在混凝土基础层和弹性表层中。
2.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铺地块料,其特征在于,连结组件由凸盘、连结棒以及棱条制成,所述连结棒其上下两端有两个凸盘,连结棒彼此之间由所述棱条相连结。
3.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铺地块料,其特征在于,连结组件由一个金属盘片制成,金属盘片上有多个孔和向上突起。
4.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铺地块料,其特征在于,连结组件由一个金属盘片制成,金属盘片有多个带有开孔的向上突起以及多个带有开孔的向下突起,所述向上突起与向下突起交替地成形在金属盘片上。
5.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铺地块料,其特征在于,连结组件由一个栅状金属丝网以及与之组装在一起的波浪形钢丝制成。
6.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铺地块料,其特征在于,连结组件由一个三维结构的合成树脂制成,它有一个上层网,一个下层网和多个用于连接上层网和下层网的支柱。
专利摘要披露了一种双层铺地块料,其中主要由弹性颗粒如废轮胎或废人造橡胶颗粒制成的弹性表层,借助于既埋在混凝土基础层又埋在弹性表层的连结组件14,与由固化的水泥砂浆制成的混凝土基础层牢固地结合在一起。这种双层铺地块料的优点在于,由于有连结组件,从而防止了弹性表层的热胀冷缩,防止了双层铺地块料的变形,因此,能够获得这种具有极好尺寸稳定性和使用寿命的双层铺地块料。
文档编号E01C5/00GK2606130SQ0224111
公开日2004年3月10日 申请日期2002年6月28日 优先权日2002年2月8日
发明者郑永夏 申请人:郑永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