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音元件、隔音壁以及用于制造隔音元件的方法

文档序号:2270690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隔音元件、隔音壁以及用于制造隔音元件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隔音元件,该隔音元件包括前侧面和后侧面、侧部件、顶部凸缘和底部凸缘,其中,顶部和/或底部凸缘通过至少一个连接件而与隔音元件的前侧面和/或后侧面牢固连接,本发明还涉及一种能够由隔音元件制造的隔音壁以及一种制造隔音元件的方法。
背景技术
本领域已知由水平或垂直组装的普通隔音元件构成的各种隔音壁,这些隔音壁特别用于保护人们的住宅区和休养区而使其与噪音源(例如铁路沿线或交通繁忙的道路)隔离。这种隔音元件通常由铝制成,且它们内部有合适的隔离材料,因此它们能够尽可能好地吸收来自噪音源的声音。
装配普通的隔音元件相对复杂,因为前侧面和后侧面(相应的隔离材料布置在它们之间)必须都与顶部凸缘和底部凸缘连接,且通过正向装配(positive fit)而获得的连接即使在受到较大应力时也可以长时间保持稳定。而且,用于连接它们的元件(例如铆钉)不应当老化。
为了形成顶部和底部凸缘,首先,本领域已知前侧面和/或后侧面的端部应该弯折大约90°,以便使它们一个位于另一个顶上,从而构成顶部和底部凸缘,且它们应当有合适的型面,这样,根据该舌槽系统,可以将相应的隔音元件布置成一个在另一个顶上。不过,只使端部弯折产生的连接很容易再次分离,因此稳定性不够。
其次,本领域已知,相应地弯曲的端部还可以通过铆钉连接在一起。此外,还已知具有合适型面的单独顶部凸缘和底部凸缘可以通过铆钉而固定在单独的隔音元件前侧面和后侧面。不过,在装配隔音元件的过程中施加铆钉将耗费时间且昂贵。
DE29821341 U1教导了一种由能够连接在一起的普通隔音元件构成的隔音壁,其中,包括穿孔板的前侧面和后侧面在它们的纵向边缘处进行斜切,这样,它们可以插入保持型面的底切槽中。
DE29609237 U1公开了这种隔音壁的制造。它描述了怎样使穿孔板的斜切纵向边缘首先悬在保持型面中,然后旋转至相互平行的位置。然后,另一个保持型面(用于在与第一保持型面相对的端部处连接穿孔板)可以在这些穿孔板或斜切边缘之间滑动,从而使隔音壁密封。通过推出所述保持型面,在各部件之间的连接会很容易地再次分离,这导致所装配的隔音壁不够稳定。
最后,DE9106804.5描述了一种用于形成隔音壁的隔音元件,其中,型面导轨弯折成这样,即根据舌槽系统,可以将隔音元件布置成一个在另一个上面。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改进普通隔音元件,从而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特别是,可以以简单和便宜的方式制造永久性稳定的隔音元件,它们可以用于建立隔音壁。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制造该隔音元件的方法。
第一目的通过本发明而实现,在本发明中,顶部和/或底部凸缘有基本型面和脊面(land),该脊面从所述基本型面向外凸出,并能够沿朝着所述基本型面的方向弯折,其中,隔音元件的前侧面和/或后侧面的至少一个弯折端部夹在所述顶部和/或底部凸缘的所述基本型面和所述弯折的脊面之间。
优选是,前侧面、后侧面、侧部件和/或顶部和/或底部凸缘由铝制成。
此外,规定前侧面和/或后侧面有梯形型面,优选是深度为5至30mm,特别优选是20mm。
特别优选是,隔音元件的前侧面可以包括穿孔板,各孔的直径为2-12mm,优选是5mm。
根据本发明,前侧面和后侧面、侧部件以及顶部和/或底部凸缘的厚度应当为0.5至2mm,优选是1mm。
此外,规定顶部和底部凸缘应当分别有挤压型面,这样,多个隔音元件可以根据舌槽系统而以正向装配的方式布置成一个在另一个顶上。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规定隔离元件例如矿物纤维隔离材料的隔离板、木丝水泥板等布置在前侧面和后侧面之间。
本发明还包括由本发明的隔音元件构成的隔音壁。在本例中,隔音元件可以水平或垂直布置。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通过一种制造隔音元件的方法来实现,该隔音元件包括前侧面和后侧面、侧部件、顶部凸缘和底部凸缘,其中,顶部和/或底部凸缘通过至少一个连接件而与隔音元件的前侧面和/或后侧面牢固连接,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i)提供具有挤压型面的顶部和/或底部凸缘,该顶部和/或底部凸缘有基本型面和脊面,该脊面从所述基本型面向外凸出,并能够沿着所述基本型面的方向弯折;ii)将隔音元件的一前侧面和/或后侧面的至少一个弯折端部插入顶部和/或底部凸缘的脊面和基本型面之间;以及iii)沿着所述基本型面的方向弯折该脊面,以便将该端部夹在所述基本型面和所述脊面之间。
本发明基于惊奇地发现隔音元件能够以简单和便宜的方式制造,其中,当在凸缘以及前侧面和/或后侧面之间使用例如在本申请中所述的连接方式时,这种元件的顶部和/或底部凸缘可以通过正向装配而与相应的前侧面和后侧面牢固连接。该连接可以通过将前侧面和/或后侧面的弯折端部插入顶部和/或底部凸缘的脊面以及该顶部和/底部凸缘的基本型面之间而简单实现,这样,脊面只需要弯折到端部上,以便将该端部牢固夹在弯折的脊面和基本型面之间。不再需要施加铆钉或其它任何紧固部件,取而代之的是,本发明的隔音元件以正向装配的形式而形成在凸缘以及前侧面和/或后侧面之间的不可分离的稳定连接。即使当受到高频动态负载时(例如当城际快速火车以300k.p.h的速度经过由本发明的隔音元件构成的隔音壁时),本发明的隔音元件也有很强的耐久性。同时需要说明的是,不需要易于老化的紧固部件(例如铆钉),这样就没有部件会折断。本发明的隔音元件能够以简单和便宜的方式制造,这导致大大提高了在装配隔音元件的过程中的生产率。而且,实现本发明的方法所需的装配装置和自动折叠机器可以便宜和很容易地制造。


通过下面的说明可以清楚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其中,通过实例并参考附图介绍了本领域现有的隔音元件和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附图中图1-5分别表示了本领域现有的普通隔音元件的剖面;图6表示了穿过普通隔音元件的剖视图;图7表示了穿过本发明的隔音元件的顶部凸缘的剖视图;图8表示了穿过本发明的隔音元件的底部凸缘的剖视图;图9表示了本发明的两个隔音元件的连接;图10表示了弯折端部在顶部和底部凸缘的基座型面和脊面之间的夹持连接;以及图11表示了弯折端部在基座型面和脊面之间的另一种夹持连接。
具体实施例方式
图1-5表示了本领域已知的普通隔音元件1a-1e的剖面。图1表示了隔音元件1a的剖面,其中,前侧面和后侧面4a、5a的端部2a、3a弯曲大约90°,且还形成为以交叠方式提供槽区域6a,用于将多个隔音元件插在一起。这种槽区域6a能够很容易地再次分离,不能给该区域提供足够的稳定性。
由图2可见,在隔音元件1b中的弯折端部也可以通过铆钉7b或其它紧固部件来连接。
图3表示了普通隔音元件1c的剖面,其中,具有相应型面的单独顶部凸缘8c可以通过铆钉7c而连接在前侧面4c或后侧面5c上。
图4和5表示了更多的普通隔音元件1d、1e的剖面,其中,具有相应型面的单独顶部凸缘8d,8e通过铆钉7d而连接在前侧面或后侧面4d、5d上,或者可以通过相应的保持型面9e而在前侧面和后侧面4e、5e之间滑动。如图1至5所示的、本领域已知的隔音元件1a-1e的装配将耗费时间且昂贵,还常导致隔音元件的稳定性不能令人满意。而且,通常使用可能老化的紧固部件(例如铆钉),因此在其老化后,隔音元件不再能使用,必须更换。
图6表示了由普通隔音元件1f构成的隔音壁10。该隔音壁10安装在混凝土基座11上,并例如包括两个隔音元件1f,这两个隔音元件1f竖直布置成使一个在另一个顶上。图6中所示的隔音元件1f包括梯形的前侧面和后侧面4f、5f,各前侧面和后侧面4f、5f通过铆接接头(未示出)而与顶部凸缘8f和底部凸缘12f连接。该顶部凸缘8f和底部凸缘12f的型面为这样,即顶部凸缘8f的型面能够基本以正向装配的方式插入底部凸缘12f的型面中,以便能够形成层叠结构。在隔音元件1f的内部布置有隔离材料,即首先为矿物纤维隔离材料板13以及木丝水泥板14。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很清楚,隔离材料完全可以采用任何形式。
图7表示了可用于本发明的隔音元件的顶部凸缘20。该顶部凸缘20的基本型面21与例如图6中所示的顶部凸缘相对应。不过,该顶部凸缘20有脊面22,该脊面从顶部凸缘20的型面上以合适角度向外伸出。
图8表示了可插入本发明的隔音元件中的底部凸缘30。该底部凸缘30的基本型面31基本与图6中所示的底部凸缘相类似。不过,脊面32也从底部凸缘30上以合适角度向外伸出。
图9以剖面表示了怎样将本发明的两个隔音元件40、50布置成一个在另一个顶上。其中,底部隔音元件40包括具有相应基本型面21和脊面22的顶部凸缘20。该底部隔音元件40还有前侧面41和后侧面42,该前侧面41和后侧面42的弯折端部43、44弯折成使得它们布置在基本型面21和脊面22之间,并与顶部凸缘20的基本型面21紧密邻接。上部隔音元件50有底部凸缘30以及前侧面51和后侧面52,该前侧面51和后侧面52的弯折端部53、54布置在底部凸缘30的基本型面31和脊面32之间。
这时,可以以简单方式在前侧面41、51和后侧面42、52以及顶部凸缘20或底部凸缘30之间进行牢固和稳定的连接,即只需要将脊面22、32折叠到弯折端部43、44或53、54上,以便形成在凸缘以及前侧面和后侧面之间的、正向装配的连接,该连接不能分离。这样的折叠可以以简单方式进行。
最后,图10表示了怎样在前侧面和/或后侧面41、42和51、52的弯折端部43、44和53、54之间获得夹持连接,其中,脊面22或32沿着顶部和/或底部凸缘20、30的相应基本型面21或31的方向弯折,从而使弯折端部43、44和53、54牢固夹持在该脊面22、32和基本型面21、31之间。
图11表示了另一夹持连接,其中,脊面布置在基本型面61的端部,该脊面能够弯折,或者已经沿着基本型面61的方向弯折。这时,前侧面71的弯折端部63和后侧面72的弯折端部可以夹持在基本型面61和弯折脊面62之间。通过将该夹持连接件按压在一起,从而获得折叠状连接,它同样设计简单,但是仍然能够制得极其稳定。
在上述说明中、在权利要求书中和在附图中的本发明特征能够独立和以任意组合地在各个实施例中实施本发明。
权利要求
1.一种隔音元件(40、50),包括前侧面和后侧面(41、51;42、52;71、72)、侧部件、顶部凸缘(20)和底部凸缘(30),其中,顶部和/或底部凸缘(20、30)通过至少一个连接件而与隔音元件(40、50)的前侧面和/或后侧面(41、51;42、52;71、72)牢固连接,其特征在于顶部和/或底部凸缘(20、30)有基本型面(21、31、61)和脊面(22、32;62),该脊面从所述基本型面(21、31、61)向外凸出,并能够沿着所述基本型面(21、31、61)的方向弯折,其中,隔音元件(40、50)的前侧面和/或后侧面(41、51;42、52;71、72)的至少一个弯折端部(43、53;44、54;63、64)夹在所述顶部和/或底部凸缘(20、30)的所述基本型面(21、31、61)和所述弯折的脊面(22、32;62)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音元件,其特征在于前侧面(41、51;71)、后侧面(42、52;72)、侧部件和/或顶部和/或底部凸缘(20、30)由铝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隔音元件,其特征在于前侧面和/或后侧面(41、51;42、52;71、72)有梯形型面,优选是深度为5至30mm,特别优选是20mm。
4.根据前述任意一个权利要求所述的隔音元件,其特征在于隔音元件的前侧面(41、51;71)包括穿孔板,各孔的直径为2-12mm,优选是5mm。
5.根据前述任意一个权利要求所述的隔音元件,其特征在于前侧面和后侧面(41、51;42、52;71、72)、侧部件以及顶部和/或底部凸缘(20、30)的厚度为0.5至2mm,优选是1mm。
6.根据前述任意一个权利要求所述的隔音元件,其特征在于顶部和底部凸缘(20、30)分别有挤压型面,这样,多个隔音元件(40、50)可以根据舌槽系统而正向装配地布置成一个在另一个顶上。
7.根据前述任意一个权利要求所述的隔音元件,其特征在于隔离元件例如矿物纤维隔离材料的隔离板(13)、木丝水泥板(14)等布置在前侧面和后侧面(41、51;42、52;71、72)之间。
8.一种隔音壁,由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个所述的隔音元件构成。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隔音壁,其特征在于隔音元件水平或垂直布置。
10.一种制造隔音元件的方法,该隔音元件包括前侧面和后侧面、侧部件、顶部凸缘和底部凸缘,其中,顶部和/或底部凸缘通过至少一个连接件而与隔音元件的前侧面和/或后侧面牢固连接,所述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i)提供具有挤压型面的顶部和/或底部凸缘,该顶部和/或底部凸缘有基本型面和脊面,该脊面从所述基本型面向外凸出,并能够沿着所述基本型面的方向弯折;ii)将隔音元件的前侧面和/或后侧面的至少一个弯折端部插入顶部和/或底部凸缘的脊面和基本型面之间;以及iii)沿着所述基本型面的方向弯折该脊面,以便将该端部夹在所述基本型面和所述脊面之间。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隔音元件,该隔音元件包括前侧面和后侧面、侧部件、顶部凸缘和底部凸缘,其中,顶部和/或底部凸缘通过至少一个连接件而与隔音元件的前侧面和/或后侧面牢固连接,其特征在于顶部和/或底部凸缘有基本型面和脊面,该脊面从所述基本型面向外凸出,并能够沿朝着所述基本型面的方向弯折,其中,隔音元件的前侧面和/或后侧面的至少一个弯折端部夹在所述顶部和/或底部凸缘的所述基本型面和所述弯折的脊之间;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制造隔音元件的方法。
文档编号E01F8/00GK1789564SQ20041010221
公开日2006年6月21日 申请日期2004年12月16日 优先权日2004年12月16日
发明者格尔德·黑尔特里格 申请人:格尔德·黑尔特里格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