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移动城市自行车高架专用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88185阅读:37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移动城市自行车高架专用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架专用道,具体涉及一种可移动城市自行车高架专用道。
技术背景我国是一个自行车大国,在城市公路上,特别是繁华路段上,节假日或上下班时,自行车道占用的路面,约为机动车道路面的1/3。在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汽车拥有量迅速增 长的社会现实情况下,交通堵塞时有发生,事故频发,给人们的出行、社会治安管理造成了 极大的不便。目前,大多数城市为了缓解交通压力,所采用的办法多为建造汽车用高架桥,虽然在一 定程度上可以解决上述交通堵塞不畅的问题,但并没有一种自行车专用道,对于大多数骑自行车的市民来说,起到的作用并不大;而且汽车用高架桥具有如下缺点建造耗材多,成本较高,所占土地面积大,使用不方便,不可移动,利用率低。发明内容针对上述问题以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移动、成本低、节省占地 空间、可有效减轻道路堵塞、安全方便、专门供自行车行驶使用的可移动城市自行车高架专 用道。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可移动城市自行车高架专用道,包括路面、支柱、进出通道,其中,路面是由多个承重 板拼接而成,支柱上端与路面背面相连接,路面一侧或两侧设有至少一个进出通道。 所述进出通道为螺旋形。 所述路面可以是双向道路面。 所述路面也可以是单向道路面。所述单向道路面可以建成始端高、终端低、具有一定斜度的路面,从而使自行车在其上 可以保持溜行,真正实现"自行"功能,使骑行者不用费力蹬就能前行,可节省骑行者的体 力。当然,对于长距离路段,很难实现始端和终端一个斜度贯穿全程,这时,可以将长路段 分成几个短的路段,路段与路段之间设置一升高路段以提升自行车高度,升高路段的斜度比 普通路段的大,且与普通路段的斜度方向相反,骑行者用一点体力驱动自行车通过升高路段, 爬高高度后,可以开始新的溜行。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将其安装固定在公路上方,支柱下端与公路路面连接,但不影响机 动车辆在公路上行驶,通道与公路一侧或两侧连接;在交通高峰期、道路堵塞不畅时,骑自 行车的人们通过进出通道上到路面,人们在城市上空走行,腾出下面的路面供机动车辆行驶使用,从而可以减缓交通压力、减轻道路堵塞。不使用时,可以随时将其拆卸。由于路面为自行车专用道,与汽车专用道相比,路面承重板承受的压力较小,从而对建 造路面的材料的要求较低,所需成本也就较低。且由于使用时安装在公路上方,有效合理地 利用了空间。本实用新型具有可移动、成本低、节省占地空间、安全方便等优点。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路面;2、支柱;3、螺旋型进出通道;4、升高路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结构如附图所示,可移动城市自行车高架专用道有一单向道路面1,由多个承重板拼接 而成,该单向道路面1为始端高、终端低、具有一定斜度的路面;单向道路面1位于支柱2 上,由支柱2支撑;单向道路面1一侧有螺旋型进出通道3;路面1与支柱2、路面与螺旋型 进出通道3的连接均为活动连接,可方便地进行安装和拆卸;单向道路面1上有升高路段4, 升高路段4的斜度比普通路段的大,且与普通路段的斜度方向相反。使用时,将其安装固定在公路上方,支柱下端与公路路面连接,但不影响机动车辆在公路上行驶,螺旋型进出通道3与公路一侧连接;当交通压力大、道路堵塞时,骑自行车的人们通过螺旋型进出通道3上到单向道路面l上,由于单向道路面1具有一定斜度,所以自行车在其上可以溜行,不用骑行者费力蹬即可前行,可节省骑行者的体力;当自行车行到升高路段4时,骑行者需要用一 点力驱动自行车爬上去,爬上去以后,自行车又可以溜行了;由于自行车溜行,骑行者消耗 的体力极少,可谓真正实现了其"自行"功能。
权利要求1.可移动城市自行车高架专用道,包括路面、支柱、进出通道,其特征在于路面是由多个承重板拼接而成,支柱上端与路面背面相连接,路面一侧或两侧设有至少一个进出通道。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可移动城市自行车高架专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出通道为螺旋 形进出通道。
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可移动城市自行车高架专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路面为双向道路 面。
4.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可移动城市自行车高架专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路面为单向道路 面。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移动城市自行车高架专用道,其特征在于单向道路面为始端高、 终端低、具有斜度的路面。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移动城市自行车高架专用道,其特征在于路面上设有升高路段, 升高路段的斜度比普通路段的大,且与普通路段的斜度方向相反。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移动城市自行车高架专用道,它包括路面、支柱、进出通道,其中,路面是由多个承重板拼接而成,支柱上端与路面背面相连接,路面一侧或两侧设有至少一个进出通道。进出通道可以是螺旋形进出通道。路面可以是双向道路面,也可以是始端高、终端低、具有一定斜度的单向道路面,自行车在其上可以保持溜行,真正实现“自行”功能,使骑行者不用费力蹬就能前行,可节省骑行者的体力。本实用新型具有可移动、成本低、节省占地空间、安全方便等优点。
文档编号E01C1/00GK201099826SQ200720026050
公开日2008年8月13日 申请日期2007年8月24日 优先权日2007年8月24日
发明者李慧欣 申请人:李慧欣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