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漂浮式水上码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上平台,特别涉及可在任何水面建筑的,可用于客 运或货运的水上码头。
背景技术:
水上运输,经济实惠,特别是跨海远洋货运。所有的水上运输,都 必须有水边码头与陆地相衔接,目前的水边码头,基本都是用土石填实 的方式建筑而成。
这样的方式存在严重的不足就是施工艰难,不易改变,造价成本太 高,特别是要建造大型深水码头,造价则十分昂贵。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易于施工、 方便变更、可以适用各种需要的漂浮式水上码头。
本实用新型的漂浮式水上码头,结构非常简单,就是由可用于操作的 台面和台面下方的浮重物体组合而成。所有的浮重物体固定于台面的下 方。
本实用新型的漂浮式水面码头,是采用可漂浮物体,借用水的浮力支 撑整个码头上承载物体的重量;浮重物体是由轻质实体组合而成;承载 物体的台面可直接浇筑于浮重物体之上。整个码头结构简单、用途广泛、 可塑性强,具有下列特点
1、整个码头及所承载物体的重量是靠漂浮物体借用水的浮力支撑, 漂于水面,不与水底接触,所以不惧水深,不受水底环境影响,从而有效解决深水或水底环境不佳而造成的施工困难。
2、 整个码头漂浮于水面,随水位变化而上下浮动,所以不怕水位变 化的影响,更有益的是不惧洪水,不碍水流。
3、 用有产生浮力的漂浮物体是由实体物质组合而成,所以不会产生 如同空心船体破损、进水而沉没的现象。大面积建造可保不会沉、斜和 侧翻事故的发生。
4、 整个码头的浮重部分是由大量的如同聚苯乙烯类轻质物体经表面 保护加工处理后组合而成,制造这些浮重物体的材料和制作工艺要求都 不需要太高,所以这种模式的水上建筑其水下部分的建设成本将大大降 低。
5、 整个码头及所承载的物体都是漂浮于水面,可以根据环境或需求 变化,随时随意对其位置进行移动。
6、 整个码头及所承载的物体都是漂浮于水面,所以可以根据需要, 通过改变浮力大小等办法对码头的操作台面与水面的距离进行上下移 动。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浮重物体结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核心思想是将大量轻质的实体和台面进行组合,形成一 个可以漂于水面并可承载各种物体的水面平台。其中,大量轻质的物体 是置于水中,通过这些物体在水中组合产生足够的浮力,从而支撑码头 自身及所承放物资的重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参照图l、图2,是本发明所述的漂浮式水面码头的基本结构示意图
和侧视如图1、图2所示,该水面码头包括组合式台面"1"和其下方的组 合式浮重物体"2"。其特征是台面"1"是直接固定在浮重物体"2"上 面。浮重物体"2"置于水面,台面"1"由于有了浮重物体"2"的支撑 而漂于水面之上,从而起到水上码头的作用。
参照图3,是本发明所述的漂浮式水上码头的水上浮重物体的结构俯 视如图3所示,该"水上浮重物体2"是由大量模块式轻质物体组合而 成的,方便安装和拆卸,从而可以随意改变其大小。
以上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及其核心思想,对于 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
及应 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 用新型的限制。
权利要求1、一种漂浮式水上码头,包括台面(1)和浮重物体(2),其特征在于台面(1)下方设有平面布置的浮重物体(2)。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漂浮式水上码头,其特征在于台面 (1)紧密地固定在浮重物体(2)上。
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漂浮式水上码头,其特征在于浮重 物体(2)是由大量轻质实体物体组成,浮重物体的面积由组合式台 面(1)大小所决定。其体积则根据码头载重的需要确定。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以漂于水面的水上码头,具体方式是将大量轻质的物体通过一种组合,形成一个可以漂于水面并可承载各种物体的水面平台。其中,大量轻质的物体是置于水中,通过这些物体在水中组合产生足够的浮力,从而支撑码头平台上的物质。其优点是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易于施工、不惧洪水、可抗风浪、方便移动。
文档编号E01D15/00GK201347536SQ20092014145
公开日2009年11月18日 申请日期2009年1月12日 优先权日2009年1月12日
发明者鹏 周 申请人:鹏 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