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字道口隧道系统及该系统的使用方法

文档序号:2264375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十字道口隧道系统及该系统的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交通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十字道口隧道系统及该系统的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国内的汽车数量不断增多,交通堵塞也越来越严重,人们花费在路上的时间越来越多,为了缓解交通压力,尤其是十字路口的交通压力,加快路口的汽车通行速度,通行的做法是在十字路口修建各种高架桥和立交桥,或设立红绿灯,以使直行、左转弯、右转弯和掉头的车辆分流。在车流量大的路口,如果不用红绿灯,则需要修建的立交桥往往极为复杂,车辆绕行方法也很复杂,导致许多司机一上立交桥就迷路,不知道怎样才能绕行下来;如果设立红绿灯,因为车辆需要等待和滞留,路口也就成为了堵塞点,无法真正解决交通堵塞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使行驶车辆畅行无阻,无需交通信号灯, 有效缓解十字路口的交通阻塞的十字道口隧道系统及该系统的使用方法。为达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十字道口隧道系统包括地上层和位于地上层下方并通过斜道连接的隧道层,其中,地上层包括东段、南段、西段和北段,东段包括由上到下的Al、A2、A3、A4、A5、A6、A7、A8、A9和AlO十条车道;西段包括由上到下的C1、C2、C3、C4、C5、C6、C7、C8、C9和ClO十条车道;南段包括由左到右的B1、B2、B3、 B4、B5、B6、B7和B8八条车道;北段包括由左到右的Dl、D2、D3、D4、D5、D6、D7和D8八条车道;隧道层包括东段、南段、西段和北段,东段包括由上到下的E2、E3、E5、E6、E8和 E9六条隧道;西段包括由上到下的G2、G3、G5、G6、G8和G9六条隧道;南段包括由左到右的 F2、F3、F4、F5、F6和F7六条隧道;北段包括由左到右的H2、H3、H4、H5、H6和H7六条隧道;其中,Al的左端与D8连通,Al的右端并入A2的右端;A2的左端与C2的右端连通, 并通过位于A2中部的斜道A2E2与E2的左端连通;A3与C3的右端连通;A4与C4连通;A5 通过斜道A5E5与E5右端连通;A6通过斜道A6E6与E6右端连通;A7与C7连通;A8的左端与C8连通,A8的右端通过斜道A8E8与E8的左端连通;A9的左端与C9的右端连通;AlO的左端与B8连通,AlO的右端并入A9的右端;另外,E2的右端与E9的右端连通;E3的右端与 E8的右端连通;E5的左端与E6的左端连通;B7的上端通过斜道B7F7与F7的下端连通;B6的上端通过斜道B6F6与F6的下端连通;B5的上端通过斜道B5F5与F5的下端连通;B4的上端通过斜道B4F4与F4的下端连通;B3的上端通过斜道B3F3与F3的下端连通和B2的上端通过斜道B2F2与F2的下端连通;另外,F7的上端与E9的左端连通;F5的上端与F4的上端连通;ClO的右端与Bl连通,ClO的左端并入C9的左端;C9通过位于C9中部的斜道C9G9 与G9的右端连通;C6通过斜道C6G6与G6的左端连通;C5通过斜道C5G5与G5的左端连通;G9的左端与G2的左端连通;G8的左端与G3的左端连通,G8的右端与F2的上端连通; G6的右端与G5的右端连通;C3的左端通过斜道A3G3与G3的右端连通;Cl的右端与Dl连通,Cl的左端并入C2的左端;D2的下端通过斜道D2H2与H2的上端连通;D3的下端通过斜道D3H3与H3的上端连通;D4的下端通过斜道D4H4与H4的上端连通;D5的下端通过斜道D5H5与H5的上端连通;D6的下端通过斜道D6H6与H6的上端连通;D7的下端通过斜道D7H7与H7的上端连通;另外,H2的下端与G2的右端连通;H3的下端与F3的上端连通;H4的下端与H5的下端连通;H6的下端与F6的上端连通;H7的下端与E3的左端连通。进一步地,在地上层的东段、南段、西段和北段分别设置有行驶路线指示牌。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上述的十字道口隧道系统的使用方法,该使用方法分为东向西方向行驶1、右转由A2驶入后并入Al,再右转驶入D8直行;2、左转由 A3线直行驶入C3,经斜道A3G3驶入G3,再左转入G8,再右转驶入F2,经斜道B2F2驶入B2 ; 3、直行由A4驶入A4、A5,再分别直行驶入C4、C5两线,再分别驶入C3、C4两线;4、调头 由A5经斜道A5E5驶入E5,再左转驶入E6经斜道A6E6驶入A6直行;西向东方向行驶1、右转由C9驶入后并入C10,再右转驶入Bl直行;2、左转由 C8线直行驶入A8,经斜道A8E8驶入E8,再左转入E3,再右转驶入H7,经斜道D7H7驶入D7 ; 3、直行由C7驶入C6、C7,再分别直行驶入A6、A7两线,再分别驶入A7、A8两线;4、调头 由C6经斜道C6G6驶入G6,再左转驶入G5经斜道C5G5驶入C5直行;南向北方向行驶1、右转由B8右转驶入A10,再并入A9直行;2、左转由B7经斜道B7F7驶入F7,再右转驶入E9后左转驶入E2,然后经入斜道A2E2驶入A2直行;3、直行 由B6经斜道B6F6驶入F6,再直行驶入H6后,经斜道D6H6进入D6 ;4、调头由B5经斜道 B5F5驶入F5,然后左转驶入F4,再经斜道B4F4驶入B4 ;北向南方向行驶1、右转由Dl右转驶入Cl,再并入C2后直行;2、左转由D2经斜道D2H2驶入H2,再右转驶入G2后左转驶入G9,然后经入斜道C9G9驶入C9直行;3、直行由D3经斜道D3H3驶入H3,再直行驶入F3后,经斜道B3F3进入B3 ;4、调头由D4经斜道D4H4驶入H4,然后左转驶入H5,再经斜道D5H5驶入D5。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由于采用了地上层和隧道层配合的十字道口隧道系统, 能够使行驶车辆畅行无阻,无需交通信号灯,有效缓解十字路口的交通阻塞。


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十字道口隧道系统的地上层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根据本发明的十字道口隧道系统的地上层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根据本发明的十字道口隧道系统的隧道层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根据本发明的十字道口隧道系统的隧道层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
的限制。
参看图1、图2、图3和图4,图中的方向为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该十字道口隧道系统包括地上层和位于地上层下方并通过斜道连接的隧道层,其中,如图1和图2所示,地上层包括东段、南段、西段和北段,东段包括由上到下的Al、A2、A3、A4、A5、A6、A7、A8、A9和 AlO十条车道;西段包括由上到下的Cl、C2、C3、C4、C5、C6、C7、C8、C9和ClO十条车道;南段包括由左到右的Bi、B2、B3、B4、B5、B6、B7和B8八条车道;北段包括由左到右的Dl、D2、 D3、D4、D5、D6、D7 和 D8 八条车道。如图3和图4所示,隧道层包括东段、南段、西段和北段,东段包括由上到下的 E2、E3、E5、E6、E8和E9六条隧道;西段包括由上到下的G2、G3、G5、G6、G8和G9六条隧道; 南段包括由左到右的F2、F3、F4、F5、F6和F7六条隧道;北段包括由左到右的H2、H3、H4、 H5、H6和H7六条隧道。其中,Al的左端与D8连通,Al的右端并入A2的右端;A2的左端与C2的右端连通,并通过位于A2中部的斜道A2E2与E2的左端连通;A3与C3的右端连通,C3的左端通过斜道A3G3与G3的右端连通;A4与C4连通;A5通过斜道A5E5与E5右端连通;A6通过斜道A6E6与E6右端连通;A7与C7连通;A8的左端与C8连通,A8的右端通过斜道A8E8与 E8的左端连通;A9的左端与C9的右端连通;AlO的左端与B8连通,AlO的右端并入A9的右端;另外,E2的右端与E9的右端连通;E3的右端与E8的右端连通;E5的左端与E6的左端连通。B7的上端通过斜道B7F7与F7的下端连通;B6的上端通过斜道B6F6与F6的下端连通;B5的上端通过斜道B5F5与F5的下端连通;B4的上端通过斜道B4F4与F4的下端连通;B3的上端通过斜道B3F3与F3的下端连通和B2的上端通过斜道B2F2与F2的下端连通;另外,F7的上端与E9的左端连通;F5的上端与F4的上端连通。ClO的右端与Bl连通,ClO的左端并入C9的左端;C9通过位于C9中部的斜道C9G9 与G9的右端连通;C6通过斜道C6G6与G6的左端连通;C5通过斜道C5G5与G5的左端连通;G9的左端与G2的左端连通;G8的左端与G3的左端连通,G8的右端与F2的上端连通; G6的右端与G5的右端连通;C3的左端通过斜道A3G3与G3的右端连通;Cl的右端与Dl连通,Cl的左端并入C2的左端。D2的下端通过斜道D2H2与H2的上端连通;D3的下端通过斜道D3H3与H3的上端连通;D4的下端通过斜道D4H4与H4的上端连通;D5的下端通过斜道D5H5与H5的上端连通;D6的下端通过斜道D6H6与H6的上端连通;D7的下端通过斜道D7H7与H7的上端连通;另外,H2的下端与G2的右端连通;H3的下端与F3的上端连通;H4的下端与H5的下端连通;H6的下端与F6的上端连通;H7的下端与E3的左端连通。该十字道口隧道系统的使用方法分为东向西方向行驶1、右转由A2驶入后并入Al,再右转驶入D8直行;2、左转由 A3线直行驶入C3,经斜道A3G3驶入G3,再左转入G8,再右转驶入F2,经斜道B2F2驶入B2 ; 3、直行由A4驶入A4、A5,再分别直行驶入C4、C5两线,再分别驶入C3、C4两线;4、调头 由A5经斜道A5E5驶入E5,再左转驶入E6经斜道A6E6驶入A6直行。西向东方向行驶1、右转由C9驶入后并入C10,再右转驶入Bl直行;2、左转由 C8线直行驶入A8,经斜道A8E8驶入E8,再左转入E3,再右转驶入H7,经斜道D7H7驶入D7 ; 3、直行由C7驶入C6、C7,再分别直行驶入A6、A7两线,再分别驶入A7、A8两线;4、调头由C6经斜道C6G6驶入G6,再左转驶入G5经斜道C5G5驶入C5直行。南向北方向行驶1、右转由B8右转驶入A10,再并入A9直行;2、左转由B7经斜道B7F7驶入F7,再右转驶入E9后左转驶入E2,然后经入斜道A2E2驶入A2直行;3、直行 由B6经斜道B6F6驶入F6,再直行驶入H6后,经斜道D6H6进入D6 ;4、调头由B5经斜道 B5F5驶入F5,然后左转驶入F4,再经斜道B4F4驶入B4。北向南方向行驶1、右转由Dl右转驶入Cl,再并入C2后直行;2、左转由D2经斜道D2H2驶入H2,再右转驶入G2后左转驶入G9,然后经入斜道C9G9驶入C9直行;3、直行由D3经斜道D3H3驶入H3,再直行驶入F3后,经斜道B3F3进入B3 ;4、调头由D4经斜道D4H4驶入H4,然后左转驶入H5,再经斜道D5H5驶入D5。为了行驶便利,如图1和图2所示,在地上层的东段、南段、西段和北段分别设置有多个行驶路线指示牌1,用于指示相应入口的行车路线。此十字道口隧道系统能够使行驶车辆畅行无阻,无需交通信号灯,有效缓解十字路口的交通阻塞。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十字道口隧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地上层和位于所述地上层下方并通过斜道连接的隧道层,所述地上层包括东段、南段、西段和北段,所述东段包括由上到下的 (Al)、(A2)、(A3)、(A4)、(A5)、(A6)、(A7)、(A8)、(A9)和(AlO)十条车道;所述西段包括由上到下的(Cl)、(C2)、(C3)、(C4)、(C5)、(C6)、(C7)、(C8)、(C9)和(ClO)十条车道;所述南段包括由左到右的(Bi)、(B2)、(B3)、(B4)、(B5)、(B6)、(B7)和(B8)八条车道;所述北段包括由左到右的(Dl)、(D2)、(D3)、(D4)、(D5)、(D6)、(D7)和(D8)八条车道;所述隧道层包括东段、南段、西段和北段,东段包括由上到下的(E2)、(E3)、(E5)、(E6)、(E8)和(E9)六条隧道;西段包括由上到下的(G2)、(G3)、(G5)、(G6)、(G8)和(G9)六条隧道;南段包括由左到右的(F2)、(F3)、(F4)、(F5)、(F6)和(F7)六条隧道;北段包括由左到右的(H2)、(H3)、 (H4)、(H5)、(H6)和(H7)六条隧道;其中,(Al)的左端与(D8)连通,(Al)的右端并入(A2)的右端;(A2)的左端与(C2)的右端连通,并通过位于(A2)中部的斜道(A2E2)与(E2)的左端连通;(A3)与(C3)的右端连通;(A4)与(C4)连通;(A5)通过斜道(A5EQ与伍幻右端连通;(A6)通过斜道(A6E6)与 (E6)右端连通;(A7)与(C7)连通;(A8)的左端与(C8)连通,(A8)的右端通过斜道(A8E8) 与(E8)的左端连通;(A9)的左端与(C9)的右端连通;(AlO)的左端与(B8)连通,(AlO)的右端并入(A9)的右端;另外,(E2)的右端与(E9)的右端连通;(E3)的右端与(E8)的右端连通;(E5)的左端与(E6)的左端连通;(B7)的上端通过斜道(B7F7)与(F7)的下端连通;(B6)的上端通过斜道(B6F6)与 (F6)的下端连通;(B5)的上端通过斜道(Β5^)与(冊)的下端连通;(B4)的上端通过斜道 (B4F4)与(F4)的下端连通;(B3)的上端通过斜道(B3F3)与(F3)的下端连通和(B2)的上端通过斜道(B2F2)与(F2)的下端连通;另外,(F7)的上端与(E9)的左端连通;(F5)的上端与(F4)的上端连通;(ClO)的右端与(Bi)连通,(ClO)的左端并入(C9)的左端;(C9)通过位于(C9)中部的斜道(C9G9)与(G9)的右端连通;(C6)通过斜道(C6G6)与(G6)的左端连通;(C5)通过斜道(C5GQ与临)的左端连通;(G9)的左端与似)的左端连通;(G8)的左端与(G3)的左端连通,(G8)的右端与(F2)的上端连通;(G6)的右端与(G5)的右端连通;(C3)的左端通过斜道(A3G3)与(G3)的右端连通;(Cl)的右端与(Dl)连通,(Cl)的左端并入(C2)的左端;(D2)的下端通过斜道(D2H2)与(H2)的上端连通;(D3)的下端通过斜道(D3H3)与 (H3)的上端连通;(D4)的下端通过斜道(D4H4)与(H4)的上端连通;(D5)的下端通过斜道 (D5H5)与(H5)的上端连通;(D6)的下端通过斜道(D6H6)与(H6)的上端连通;(D7)的下端通过斜道(D7H7)与(H7)的上端连通;另外,(H2)的下端与(G2)的右端连通;(H3)的下端与(F3)的上端连通;(H4)的下端与(H5)的下端连通;(H6)的下端与(F6)的上端连通; (H7)的下端与(E3)的左端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十字道口隧道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地上层的东段、南段、西段和北段分别设置有行驶路线指示牌(1)。
3.—种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十字道口隧道系统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该使用方法分为东向西方向行驶1、右转由m驶入后并入(Al),再右转驶入(D8)直行;2、左转由(A3)线直行驶入(C3),经斜道(A3G3)驶入(G3),再左转入(G8),再右转驶入(F2),经斜道(B2F2)驶入(B2) ;3、直行由(A4)驶入(A4、A5),再分别直行驶入(C4、C5)两线,再分别驶入(C3、C4)两线;4、调头由(A5)经斜道(A5E5)驶入(E5),再左转驶入(E6)经斜道 (A6E6)驶入(A6)直行;西向东方向行驶1、右转由(C9)驶入后并入(ClO),再右转驶入(Bi)直行;2、左转 由(C8)线直行驶入(A8),经斜道(A8E8)驶入(E8),再左转入(E3),再右转驶入(H7),经斜道(D7H7)驶入(D7) ;3、直行由(C7)驶入(C6、C7),再分别直行驶入(A6、A7)两线,再分别驶入(A7、A8)两线;4、调头由(C6)经斜道(C6G6)驶入(G6),再左转驶入(G5)经斜道 (C5G5)驶入(C5)直行;南向北方向行驶1、右转由(B8)右转驶入(AlO),再并入(A9)直行;2、左转由(B7) 经斜道(B7F7)驶入(F7),再右转驶入(E9)后左转驶入(E2),然后经入斜道(A2E2)驶入 (A2)直行;3、直行由(B6)经斜道(B6F6)驶入(F6),再直行驶入(H6)后,经斜道(D6H6) 进入(D6) ;4、调头由(B5)经斜道(B5F5)驶入(F5),然后左转驶入(F4),再经斜道(B4F4) 驶入(B4);北向南方向行驶1、右转由(Dl)右转驶入(Cl),再并入(C2)后直行;2、左转由 (D2)经斜道(D2H2)驶入(H2),再右转驶入(G2)后左转驶入(G9),然后经入斜道(C9G9)驶 Λ (C9)直行;3、直行由(D3)经斜道(D3H3)驶入(Η3),再直行驶入(F3)后,经斜道(B3F3) 进入(Β3) ;4、调头由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十字道口隧道系统及该系统的使用方法。该十字道口隧道系统包括地上层和位于地上层下方并通过斜道连接的隧道层。由于采用了地上层和隧道层配合的十字道口隧道系统,能够使行驶车辆畅行无阻,无需交通信号灯,有效缓解十字路口的交通阻塞。
文档编号E01C1/04GK102486020SQ20111023495
公开日2012年6月6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16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16日
发明者欧煜新 申请人:欧灿林, 欧煜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