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同时实现左转的交叉路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4952阅读:29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能同时实现左转的交叉路口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道路交通领域,特别是涉及同时实现左转的平交十字交叉路口、平交X 型交叉路口、平交T型交叉路口、平交Y型交叉路口。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进程不断加快,城市车辆的不断增加,城市道路拥堵状况将越来越严重。 交叉路口是车辆通行的瓶颈,虽然立体交叉路口能够解决车辆通行拥堵问题,但立体交叉路口成本高,占用面积大,对已有道路改造难度高,因此立体交叉路口占比很小,不能有效解决交叉路口拥堵问题;平交路口则占据大量比例,平交路口的通行能力不足是导致堵车的一项重要原因;平交路口中相邻方向的车辆不能同时左转,否则将出现交叉冲突是影响车辆通行的重要原因;以平交十字交叉路口、χ型交叉路口为例,通常左转机动车辆只能在交叉路口对角的双方向同时左转,另一对角的车辆只能等待下一次左转,否则将引起交叉冲突,从而导致车辆通行能力下降,从而形成瓶颈,降低平交路口通行能力。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左转机动车辆在平交十字交叉路口、平交X型交叉路口、平交T型交叉路口、平交Y型交叉路口需要左转的车辆在各个路段不能同时左转的问题,实现上述交叉路口各个路段需要左转的车辆同时左转,从而节约左转时间,提高道路通行能力, 并且此方案改造难度小、成本低、便于推广。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能同时实现左转的交叉路口,其特征在于,该交叉路口为平交十字交叉路口或平交X型交叉路口,与交叉路口相连的四个方向的路段分别为路段A、路段B、路段C、路段 D,在每个路段上,将左转后车辆缓冲区(6)设置在直行道(1 左边相邻的车道上,将左转待转区(1 设置在与左转后车辆缓冲区(6)相邻的另一个行车方向的车道上,在距离交叉路口一定距离处、同时具有左转待转区(1 和左转后车辆缓冲区(6)的区域内设置车辆变换路口 O),在车辆变换路口( 中间设置指挥左转机动车辆驶入左转待转区(1 的左转红绿灯C3)以及指挥左转机动车辆驶出左转后车辆缓冲区(6)的右转红绿灯G),所述左转红绿灯C3)和所述右转红绿灯(4)背向设置。
进一步,路段A的车辆向路段D左转,路段B的车辆向路段A左转,路段C的车辆向路段B左转,路段D的车辆向路段C左转,每个路段上左转的车辆通过左转待转区(15) 左转到相应的左转后车辆缓冲区(6)。
进一步,各个路段左转的车辆在所述左转红绿灯(3)的绿灯亮起时,由设置在所述车辆变换路口( 之前的左转待转道(16)左转驶入所述左转待转区(1 ;左转的车辆在转入所述左转后车辆缓冲区(6)后,当所述右转红绿灯(4)绿灯亮起时,车辆由所述左转后车辆缓冲区(6)经过交换路口( 驶出。
一种能同时实现左转的交叉路口,其特征在于,该交叉路口为平交Y型交叉路口,与交叉路口相连的三个方向的路段分别为路段A、路段B、路段C,在每个路段上,将左转后车辆缓冲区(6)设置在右转道(7)的左侧,将左转待转区(1 设置在与左转后车辆缓冲区(6)相邻的另一个行车方向的车道上,在距离交叉路口一定距离处、同时具有左转待转区(1 和左转后车辆缓冲区(6)的区域内设置车辆变换路口 O),在车辆变换路口(2)中间设置指挥左转机动车辆驶入左转待转区(1 的左转红绿灯(3)以及指挥左转机动车辆驶出左转后车辆缓冲区(6)的右转红绿灯G),所述左转红绿灯C3)和所述右转红绿灯(4) 背向设置。
进一步,路段A的车辆向路段C左转,路段B的车辆向路段A左转,路段C的车辆向路段B左转,每个路段上左转的车辆通过左转待转区(1 左转到其相应的左转后车辆缓冲区(6)。
进一步,各个路段左转的车辆在所述左转红绿灯(3)的绿灯亮起时,由设置在所述车辆变换路口( 之前的左转待转道(16)左转驶入所述左转待转区(1 ;左转的车辆在转入所述左转后车辆缓冲区(6)后,当所述右转红绿灯(4)绿灯亮起时,车辆由所述左转后车辆缓冲区(6)经过交换路口( 驶出。
一种能同时实现左转的交叉路口,其特征在于,该交叉路口为平交T型交叉路口, 与交叉路口相连的三个方向的路段分别为路段A、路段B、路段C (路段A分别垂直于路段B 和路段C);在路段A上,将左转后车辆缓冲区(6)设置在右转道(7)的左侧,将左转待转区 (15)设置在与左转后车辆缓冲区(6)相邻的另一个行车方向的车道上,在距离交叉路口一定距离处、同时具有左转待转区(1 和左转后车辆缓冲区(6)的区域内设置车辆变换路口 O),在车辆变换路口( 中间设置指挥左转机动车辆驶入左转待转区(1 的左转红绿灯 (3)以及指挥左转机动车辆驶出左转后车辆缓冲区(6)的右转红绿灯G),所述左转红绿灯 (3)和所述右转红绿灯(4)背向设置。
进一步,路段A的车辆向路段C左转,路段B的车辆向路段A左转,路段A上左转的车辆通过左转待转道(16)左转到路段A的左转待转区(15),路段B上左转的车辆通过左转待转道(16)左转到路段A的左转后车辆缓冲区(6)。
进一步,路段A左转的车辆在所述左转红绿灯(3)的绿灯亮起时由设置在所述车辆变换路口之前的左转待转道(16)左转驶入所述左转待转区(1 ;路段B左转的车辆在转入所述路段A的左转后车辆缓冲区(16)后,当所述右转红绿灯(4)绿灯亮起时,车辆由所述左转后车辆缓冲区(6)经过交换路口( 驶出。
通过本发明的交叉路口,能够解决左转机动车辆在平交十字交叉路口、平交X型交叉路口、平交Y型交叉路口、平交T型交叉路口同时左转出现交叉冲突的问题,实现了上述交叉路口各个路段需要左转的车辆同时左转,从而节约了左转时间,提高了道路通行能力。在平交十字交叉路口和χ型交叉路口情况下,特别适用于双方向六车道或双方向六车道以上(右转机动车辆和直行车辆共道的情况除外)的道路;在平交T型交叉路口和Y型交叉路口情况下,特别适用于双方向四车道或双方向四车道以上的道路。


图1是平交十字交叉路口或平交X型交叉路口采用本发明方法所配置的红绿灯配置及直行道(12)、左转待转道(16)、右转道(7)、左转待转区(15)、左转后车辆缓冲区(6)、主交叉路口左转车道(14)、主交叉路口右转道(13)、非机动车道(11)、交换路口 O)、交换路口(2)的左转停车线(1)、交换路口(2)的右转停车线(5)的示意图。
图2为图1平交十字交叉路口或平交X型交叉路口采用本发明方法左转机动车辆实现同时左转的路线示意简图。
图3为图1中车辆在路段A到路段C双方向直行时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车辆在路段A到路段C双方向直行时的另一张示意图。
图5为图1中车辆在路段A的车辆向路段D、路段B的车辆向路段A、路段C的车辆向路段B、路段D的车辆向路段C同时左转的示意图。
图6为图1中车辆在图1中车辆在路段A的车辆向路段D、路段B的车辆向路段 A、路段C的车辆向路段B、路段D的车辆向路段C同时左转的另一张示意图。
图7为图1中车辆在路段B到路段D双方向直行时的示意图。
图8为图1中车辆在路段B到路段D双方向直行时的再一张示意图。
图9为图1中车辆在路段A的车辆向路段D、路段B的车辆向路段A、路段C的车辆向路段B、路段D的车辆向路段C同时左转的示意图。
图10为图1中车辆在路段A的车辆向路段D、路段B的车辆向路段A、路段C的车辆向路段B、路段D的车辆向路段C同时左转的示意图。
图11是平交Y型交叉路口采用本发明方法所配置的红绿灯配置及左转待转道 (16)、右转道(7)、左转待转区(15)、左转后车辆缓冲区(6)、主交叉路口左转车道(14)、主交叉路口右转道(13)、非机动车道(11)、交换路口 O)、交换路口( 的左转停车线(1)、交换路口(2)的右转停车线(5)的示意图
图12为图11平交Y型交叉路口采用本发明方法左转机动车辆实现同时左转的路线示意简图。
图13为图11中车辆在路段A到路段B、路段B到路段C、路段A到路段B右转时的示意图。
图14为图11中车辆在路段A到路段C、路段B到路段A、路段C到路段B同时左转时的示意图。
图15为图11中车辆在路段A到路段C、路段B到路段A、路段C到路段B同时左转时的另一张示意图。
图16为图11中行人和非机动车辆在al到a2、bl到b2、cl到c2双方向通过马路的示意图。
图17是平交T型交叉路口采用本发明方法所配置的红绿灯配置及直行道(12)、 左转待转道(16)、右转道(7)、左转待转区(1 、左转后车辆缓冲区(6)、主交叉路口左转车道(14)、主交叉路口右转道(13)、非机动车道(11)、交换路口 O)、交换路口( 的左转停车线(1)、交换路口(2)的右转停车线(5)的示意图。
图18为图17平交T型交叉路口采用本发明方法左转机动车辆实现同时左转的路线示意简图。
图19为图17中车辆在路段B到路段C双方向直行时的示意图。
图20为图17中车辆在路段B到路段C双方向直行时的另一张示意图。
图21为图17中车辆在路段A到路段C、路段B到路段A方向同时左转的示意图。
图22为图17中车辆在路段A到路段C、路段B到路段A方向同时左转的另一张示意图。
图23为图17中行人和非机动车辆在al到a2、bl到b2、cl到c2双方向通过马路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提左转机动车辆在平交十字交叉路口、平交X型交叉路口、平交Y型交叉路口、平交T型交叉路口实现同时左转的方案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
图1到图10给出了采用本发明所配置的平交十字交叉路口或平交X型交叉路口采用本发明方法所配置的红绿灯配置及直行道(12)、左转待转道(16)、右转道(7)、左转待转区(15)、左转后车辆缓冲区(6)、主交叉路口左转车道(14)、主交叉路口右转道(13)、非机动车道(11)、交换路口 O)、交换路口( 的左转停车线(1)、交换路口( 的右转停车线 (5)的示意图。
参见图1,本发明方法是将平交十字交叉路口或平交X型交叉路口的四个方向的路段分别为路段A、路段B、路段C、路段D,在每个路段上,将左转后车辆缓冲区(6)设置在直行道(1 左边相邻的车道上,将左转待转区(1 设置在与左转后车辆缓冲区(6)相邻的另一个行车方向的车道上,在距离交叉路口一定距离处、同时具有左转待转区(1 和左转后车辆缓冲区(6)的区域内设置车辆变换路口 O),在车辆变换路口( 中间设置指挥左转机动车辆驶入左转待转区(1 的左转红绿灯(3)以及指挥左转机动车辆驶出左转后车辆缓冲区(6)的右转红绿灯G),所述左转红绿灯C3)和所述右转红绿灯(4)背向设置。
参见图2,左转机动车辆在所述左转红绿灯C3)指挥下,分别从A1、B1、C1、D1入口经过所述车辆交换路口( 经过对应的的A2、B2、C2、D2路段,在所述右转红绿灯(4)的指挥下,经过交换路口(2)对应的的从A3、B3、C3、D3出口驶出,从而实现左转机动车辆同时左转(即左转机动车辆从Al入口驶入,经过A2路段,从A3出口驶出,以此类推)。
1、参见图3,路段A到路段C双方向直行主交叉路口红绿灯(9)绿灯亮起;从bl 到b2、dl到d2双方向的人行道红绿灯(8)绿灯亮起;在A、B、C、D四个方向所述右转红绿灯⑷转为红灯后,A、B、C、D四个方向所述左转红绿灯(3)绿灯亮起。
路段A到路段C双方向直行车辆通过;路段B到路段D双方向直行车辆停驶;行人从bl到b2、dl到d2双方向经过斑马线(10)穿越马路,al到a2、cl到c2双方向行人禁行;A、B、C、D四个方向右转机动车辆停驶;在A、B、C、D四个方向所述右转红绿灯(4)转为红灯后,A、B、C、D四个方向左转机动车辆分别从左转待转道(16)通过交换路口( 进入对应的左转待转区(15)。
2、参见图4,在bl到b2、dl到d2双方向的人行道红绿灯(8)由绿灯转为红灯后, A、B、C、D四个方向主交叉路口红绿灯(9)右转灯绿灯亮起,路段A到路段C双方向直行主交叉路口红绿灯(9)为绿灯,A、B、C、D四个方向所述左转红绿灯(3)为绿灯。
路段A到路段C双方向直行车辆通过;路段B到路段D双方向直行车辆停驶;al 到a2、bl到b2、cl到c2、dl到d2双方向行人禁行;A、B、C、D四个方向右转机动车辆通行; A、B、C、D四个方向左转机动车辆分别从左转待转道(16)通过交换路口( 进入对应的左转待转区(15)。
3、参见图5,路段A到路段C双方向主交叉路口红绿灯(9)直行绿灯转为红灯后, A、B、C、D四个方向主交叉路口红绿灯(9)左转绿灯亮起,A、B、C、D四个方向主交叉路口红绿灯⑶)右转灯为绿灯,所述左转红绿灯C3)为绿灯。
A、B、C、D四个方向直行车辆停驶,左转机动车辆分别从左转待转道(16)通过交换路口( 进入对应的左转待转区(15),进入左转待转区(1 的车辆通过主交叉路口左转车道(14)进入对应的左转后车辆缓冲区(6),右转车辆通行,行人禁行。
4、参见图6,在A、B、C、D四个方向所述左转红绿灯(3)由绿灯转为红灯后,A、B、 C、D四个方向所述右转红绿灯(4)绿灯亮起,A、B、C、D四个方向主交叉路口红绿灯(9)的左转和右转灯为绿灯。
A、B、C、D四个方向直行车辆停驶;左转机动车辆从左转待转道(16)经过交换路口(2)进入左转待转区(1 停驶;进入左转待转区(1 的车辆通过主交叉路口左转车道 (14)进入对应的左转后车辆缓冲区(6),进入左转后车辆缓冲区(6)的车辆通过对应的交换路口( 驶出;右转车辆通行;行人禁行。
5、参见图7,A、B、C、D四个方向主交叉路口红绿灯(9)的左转、右转灯由绿灯转为红灯;路段B到路段D双方向主交叉路口红绿灯(9)直行绿灯亮起;al到a2、cl到c2双方向的人行道红绿灯(8)绿灯亮起;在A、B、C、D四个方向所述右转红绿灯(4)转为红灯后, A、B、C、D四个方向所述左转红绿灯C3)绿灯亮起。
路段B到路段D双方向直行车辆通过;路段A到路段C双方向直行车辆停驶;行人从al到a2、cl到c2双方向经过斑马线(10)穿越马路,bl到b2、dl到d2双方向行人禁行;A、B、C、D四个方向右转机动车辆停驶;在A、B、C、D四个方向所述右转红绿灯(4)转为红灯后、所述左转红绿灯C3)绿灯亮起,A、B、C、D四个方向左转机动车辆分别从左转待转道 (16)通过交换路口( 进入对应的左转待转区(15)。
6、参见图8,在al到a2、cl到c2双方向的人行道红绿灯(8)由绿灯转为红灯后, A、B、C、D四个方向主交叉路口红绿灯(9)右转灯绿灯亮起,路段B到路段D双方向直行主交叉路口红绿灯(9)为绿灯,A、B、C、D四个方向所述左转红绿灯(3)为绿灯。
路段B到路段D双方向直行车辆通过;路段A到路段C双方向直行车辆停驶;al 到a2、bl到b2、cl到c2、dl到d2双方向行人禁行;A、B、C、D四个方向右转机动车辆通行; A、B、C、D四个方向左转机动车辆分别从左转待转道(16)通过交换路口( 进入对应的左转待转区(15)。
7、参见图9,路段B到路段D双方向主交叉路口红绿灯(9)直行绿灯转为红灯后, A、B、C、D四个方向主交叉路口红绿灯(9)左转绿灯亮起,A、B、C、D四个方向主交叉路口红绿灯⑶)右转灯为绿灯,所述左转红绿灯C3)为绿灯。
A、B、C、D四个方向直行车辆停驶,左转机动车辆分别从左转待转道(16)通过交换路口( 进入对应的左转待转区(15),进入左转待转区(1 的车辆通过主交叉路口左转车道(14)进入对应的左转后车辆缓冲区(6),右转车辆通行,行人禁行。
8、参见图10,在A、B、C、D四个方向所述左转红绿灯(3)由绿灯转为红灯后,A、B、 C、D四个方向所述右转红绿灯(4)绿灯亮起,A、B、C、D四个方向主交叉路口红绿灯(9)的左转和右转灯为绿灯。
A、B、C、D四个方向直行车辆停驶;左转机动车辆从左转待转道(16)经过交换路口(2)进入左转待转区(1 停驶;进入左转待转区(1 的车辆通过主交叉路口左转车道 (14)进入对应的左转后车辆缓冲区(6),进入左转后车辆缓冲区(6)的车辆通过对应的交换路口( 驶出;右转车辆通行;行人禁行。
通过上述8个步骤,按顺序循环实现左转机动车辆同时左转,上面顺序也可以调整为1、2、5、6、7、8六个步骤按顺序循环完成。
实施例二
图11到图16给出了采用本发明所配置的平交Y型交叉路口采用本发明方法所配置的红绿灯配置及左转待转道(16)、右转道(7)、左转待转区(1 、左转后车辆缓冲区(6)、 主交叉路口左转车道(14)、主交叉路口右转道(13)、非机动车道(11)、交换路口 O)、交换路口(2)的左转停车线(1)、交换路口(2)的右转停车线(5)的示意图。
参见图11,本发明方法是将平交Y型交叉路口的三个方向的路段分别为路段A、路段B、路段C,在每个路段上将左转后车辆缓冲区(6)设置在右转道(7)的左侧,将左转待转区(1 设置在与左转后车辆缓冲区(6)相邻的另一个行车方向的车道上,在距离交叉路口一定距离处、同时具有左转待转区(1 和左转后车辆缓冲区(6)的区域内设置车辆变换路口 O),在车辆变换路口( 中间设置指挥左转机动车辆驶入左转待转区(1 的左转红绿灯(3)以及指挥左转机动车辆驶出左转后车辆缓冲区(6)的右转红绿灯G),所述左转红绿灯C3)和所述右转红绿灯(4)背向设置。
参见图12,左转机动车辆在所述左转红绿灯(3)指挥下,分别从A1、B1、C1入口经过所述车辆交换路口( 经过对应的A2、B2、C2路段,在所述右转红绿灯(4)的指挥下,经过交换路口( 从对应的A3、B3、C3出口驶出,从而实现左转机动车辆同时左转(即左转机动车辆从Al入口驶入,经过A2路段,从A3出口驶出,以此类推)。
1、参见图13,A、B、C三个方向主交叉路口红绿灯(9)右转绿灯亮起;A、B、C三个方向所述右转红绿灯(4)转为红灯后,A、B、C三个方向所述左转红绿灯C3)绿灯亮起。
A、B、C三个方向右转机动车辆通过;在A、B、C三个方向所述右转红绿灯(4)转为红灯后,A、B、C三个方向左转机动车辆从左转待转道(16)通过交换路口( 进入对应的左转待转区(15) ;al到a2、bl到b2、cl到c2双方向行人禁行。
2、参见图14,A、B、C三个方向主交叉路口红绿灯(9)左转绿灯亮起;主交叉路口红绿灯(9)三个方向右转灯为绿灯,A、B、C三个方向所述右转红绿灯(4)转为红灯。
A、B、C三个方向左转和右转车辆通过;A、B、C三个方向左转机动车辆从左转待转道(16)通过交换路口( 进入对应的左转待转区(15),进入左转待转区(1 的机动车辆通过主交叉路口左转车道(14)进入对应的左转后车辆缓冲区(6) ;al到a2、bl到b2、cl到 c2双方向行人禁行。
3、参见图15,A、B、C三个方向主交叉路口红绿灯(9)左转灯和右转灯为绿灯;A、 B、C三个方向所述左转红绿灯(3)由绿灯转为红灯后,A、B、C三个方向所述右转红绿灯(4) 转为绿灯;
A、B、C三个方向左转和右转机动车辆通过;A、B、C三个方向左转机动车辆从左转待转道(16)经过交换路口( 进入左转待转区(1 停驶;进入左转待转区(1 的车辆通过主交叉路口左转车道(14)进入对应的左转后车辆缓冲区(6),进入左转后车辆缓冲区(6)的车辆经过交换路口(2)驶出;al到a2、bl到b2、cl到c2双方向行人禁行。
4、参见图16,A、B、C三个方向主交叉路口红绿灯(9)左转灯和右转灯由绿灯转为红灯,al到a2、bl到b2、cl到c2双方向人行道红绿灯(8)绿灯亮起。
A、B、C三个方向左转和右转机动车辆停驶;A、B、C三个方向左转机动车辆从左转待转道(16)经过交换路口( 进入左转待转区(1 停驶;进入左转后车辆缓冲区(6)的车辆经过交换路口⑵驶出,al到a2、bl到b2、cl到c2双方向行人和非机动车通行。
通过上述4个步骤,完成整个循环实现左转机动车辆同时转。
实施例三
图17到图23给出了采用本发明所配置的平交T型交叉路口采用本发明方法所配置的红绿灯配置及直行道(12)、左转待转道(16)、右转道(7)、左转待转区(15)、左转后车辆缓冲区(6)、主交叉路口左转车道(14)、主交叉路口右转道(13)、非机动车道(11)、交换路口 O)、交换路口⑵的左转停车线(1)、交换路口⑵的右转停车线(5)的示意图。
参见图17,本发明方法是在平交T型交叉路口 A路段上,将左转后车辆缓冲区(6) 设置在直行道(12)左边相邻的车道上,将左转待转区(15)设置在与左转后车辆缓冲区(6) 相邻的另一个行车方向的车道上,在距离交叉路口一定距离处、同时具有左转待转区(15) 和左转后车辆缓冲区(6)的区域内设置车辆变换路口 O),在车辆变换路口( 中间设置指挥左转机动车辆驶入左转待转区(1 的左转红绿灯(3)以及指挥左转机动车辆驶出左转后车辆缓冲区(6)的右转红绿灯G),所述左转红绿灯C3)和所述右转红绿灯(4)背向设置。
参见图18,A路段,左转机动车辆在所述左转红绿灯C3)指挥下,从Al入口经过交换路口( 驶入A2路段;在B路段,左转机动车辆经过Bl路段,在所述右转红绿灯(4)指挥下经过交换路口( 从B2出口驶出,从而实现左转机动车辆同时左转。
1、参见图19,路段B到路段C双方向主交叉路口红绿灯(9)直行绿灯亮起;al到 a2双方向的人行道红绿灯( 绿灯亮起;在A路段所述右转红绿灯(4)转为红灯后,所述左转红绿灯( 绿灯亮起。
路段B到路段C双方向直行车辆通过;在A路段所述右转红绿灯(4)转为红灯后, A路段左转机动车辆从左转待转道(16)通过交换路口( 进入左转待转区(1 ;A路段和 C路段右转机动车辆停驶;A路段和B路段左转车辆停驶;al到a2双方向行人通行,bl到 b2、cl到c2双方向行人禁行。
2、参见图20,al到a2双方向的人行道红绿灯(8)由绿灯转为红灯,A路段和C路段主交叉路口红绿灯(9)右转灯绿灯亮起,路段B到路段C双方向主交叉路口红绿灯(9) 直行灯为绿灯,A路段所述左转红绿灯C3)为绿灯。
路段B到路段C双方向直行机动车辆通过;A路段左转机动车辆从左转待转道 (16)通过交换路口( 进入左转待转区(1 ;A路段和C路段右转车辆通行;A路段和B路段左转车辆停驶;al到a2、bl到b2、cl到c2双方向行人禁行。
3、参见图21,路段B到路段C双方向主交叉路口红绿灯(9)直行绿灯转为红灯,A 路段和B路段主交叉路口红绿灯(9)左转绿灯亮起,A路段和C路段主交叉路口红绿灯(9) 右转灯为绿灯,所述左转红绿灯C3)为绿灯。
路段B到路段C双方向直行车辆停驶;A路段左转机动车辆从左转待转道(16)通过交换路口( 进入左转待转区(15),进入左转待转区(1 的机动车辆通过主交叉路口左转车道(14)完成左转;B路段左转机动车辆经过主交叉路口左转车道(14)进入左转后车辆缓冲区(6) ;A路段和C路段右转车辆通行;al到a2、bl到b2、cl到c2双方向行人禁行。
4、参见图22,所述左转红绿灯C3)由绿灯转为红灯后,所述右转红绿灯(4)转为绿灯,A路段和B路段主交叉路口红绿灯(9)的左转灯为绿灯,A路段和C路段主交叉路口红绿灯(9)右转灯为绿灯。
路段B到路段C双方向直行车辆停驶;A路段左转机动车辆从左转待转道(16)经过交换路口( 进入左转待转区(1 停驶;进入左转待转区(1 的机动车辆通过主交叉路口左转车道(14)完成左转;B路段左转机动车辆经过主交叉路口左转车道(14)进入左转后车辆缓冲区(6),进入左转后车辆缓冲区(6)的车辆通过交换路口( 完成左转;A路段和C路段右转车辆通行;al到a2、bl到b2、cl到c2双方向行人禁行。
5、参见图23,A路段和B路段主交叉路口红绿灯(9)左转灯和右转灯由绿灯转为红灯;al和a2、bl和b2、cl和c2双方向的人行道红绿灯(8)绿灯亮起。
al和a2、bl和1^2、cl和c2双方向的行人和非机动车通行;除进入左转后车辆缓冲区(6)的机动车辆通过交换路口(2)外,其余机动车辆停驶。
通过上述5个步骤,完成整个循环实现左转机动车辆同时左转。
综上所述,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能同时实现左转的交叉路口,其特征在于,该交叉路口为平交十字交叉路口或平交X型交叉路口,与交叉路口相连的四个方向的路段分别为路段A、路段B、路段C、路段 D,在每个路段上,将左转后车辆缓冲区(6)设置在直行道(1 左边相邻的车道上,将左转待转区(1 设置在与左转后车辆缓冲区(6)相邻的另一个行车方向的车道上,在距离交叉路口一定距离处、同时具有左转待转区(1 和左转后车辆缓冲区(6)的区域内设置车辆变换路口 O),在车辆变换路口( 中间设置指挥左转机动车辆驶入左转待转区(1 的左转红绿灯C3)以及指挥左转机动车辆驶出左转后车辆缓冲区(6)的右转红绿灯G),所述左转红绿灯C3)和所述右转红绿灯(4)背向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叉路口,其特征在于,路段A的车辆向路段D左转,路段B的车辆向路段A左转,路段C的车辆向路段B左转,路段D的车辆向路段C左转,每个路段上左转的车辆通过左转待转区(1 左转到相应的左转后车辆缓冲区(6)。
3.一种能同时实现左转的交叉路口,其特征在于,该交叉路口为平交Y型交叉路口,与交叉路口相连的三个方向的路段分别为路段A、路段B、路段C,在每个路段上,将左转后车辆缓冲区(6)设置在右转道(7)的左侧,将左转待转区(1 设置在与左转后车辆缓冲区 (6)相邻的另一个行车方向的车道上,在距离交叉路口一定距离处、同时具有左转待转区 (15)和左转后车辆缓冲区(6)的区域内设置车辆变换路口 O),在车辆变换路口( 中间设置指挥左转机动车辆驶入左转待转区(1 的左转红绿灯(3)以及指挥左转机动车辆驶出左转后车辆缓冲区(6)的右转红绿灯G),所述左转红绿灯C3)和所述右转红绿灯(4)背向设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交叉路口,其特征在于,路段A的车辆向路段C左转,路段B的车辆向路段A左转,路段C的车辆向路段B左转,每个路段上左转的车辆通过左转待转区 (15)左转到其相应的左转后车辆缓冲区(6)。
5.如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交叉路口,其特征在于,各个路段左转的车辆在所述左转红绿灯C3)的绿灯亮起时,由设置在所述车辆变换路口( 之前的左转待转道(16)左转驶入所述左转待转区(1 ;左转的车辆在转入所述左转后车辆缓冲区(6)后,当所述右转红绿灯(4)绿灯亮起时,车辆由所述左转后车辆缓冲区(6)经过交换路口( 驶出。
6.一种能同时实现左转的交叉路口,其特征在于,该交叉路口为平交T型交叉路口,与交叉路口相连的三个方向的路段分别为路段A、路段B、路段C (路段A分别垂直于路段B和路段C);在路段A上,将左转后车辆缓冲区(6)设置在右转道(7)的左侧,将左转待转区 (15)设置在与左转后车辆缓冲区(6)相邻的另一个行车方向的车道上,在距离交叉路口一定距离处、同时具有左转待转区(1 和左转后车辆缓冲区(6)的区域内设置车辆变换路口 O),在车辆变换路口( 中间设置指挥左转机动车辆驶入左转待转区(1 的左转红绿灯 (3)以及指挥左转机动车辆驶出左转后车辆缓冲区(6)的右转红绿灯G),所述左转红绿灯 (3)和所述右转红绿灯(4)背向设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交叉路口,其特征在于,路段A的车辆向路段C左转,路段B的车辆向路段A左转,路段A上左转的车辆通过左转待转道(16)左转到路段A的左转待转区 (15),路段B上左转的车辆通过左转待转道(16)左转到路段A的左转后车辆缓冲区(6)。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交叉路口,其特征在于,路段A左转的车辆在所述左转红绿灯 (3)的绿灯亮起时由设置在所述车辆变换路口之前的左转待转道(16)左转驶入所述左转待转区(1 ;路段B左转的车辆在转入所述路段A的左转后车辆缓冲区(16)后,当所述右转红绿灯(4)绿灯亮起时,车辆由所述左转后车辆缓冲区(6)经过交换路口( 驶出。
9.如权利要求1-8之一所述的交叉路口,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定距离为距离交叉路口停车线15-500米。
10.如权利要求1-9之一所述的交叉路口,其特征在于各路段上的直行道(12)、左转待转道(16)、右转道(7)、左转待转区(15)、左转后车辆缓冲区(6)、主交叉路口左转车道 (14)、主交叉路口右转道(1 为一条或一条以上车道。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同时实现左转的交叉路口,其目的是解决左转机动车辆在平交十字交叉路口、平交X型交叉路口、平交T型交叉路口、平交Y型交叉路口需要左转的车辆在各个路段不能同时左转的问题,实现上述交叉路口各个路段需要左转的车辆同时左转,从而节约左转时间,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并且此方案改造难度小、成本低、便于推广。
文档编号E01C1/02GK102493298SQ20111036392
公开日2012年6月13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17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17日
发明者何晓艳, 卫向坡 申请人:何晓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