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面面层铣刨料的还原再生系统及其还原再生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4942阅读:56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路面面层铣刨料的还原再生系统及其还原再生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路面面层铣刨料的还原再生系统及其还原再生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形势的好转,高等级公路里程不断增加,现已建设成比较完备的高速公路及地方道路网络,由于70%的高速公路都在新世纪初以后修建的,目前已经进入补修、翻修及大修阶段,因国际石油市场价格不稳定,再加上国内公路原材料开发利用技术水平有限等等,造成新建及养护成本不断升高,值得交通行业深思。在公路施工及养护当中得到应用,虽然取得一定的效果,但有几项技术难题没有攻破,再加上生产设备跟不上,一直困扰着修路人对路面面层铣刨料的充分利用,因面料大家都知道浙青来自进口,石料都是百里之处,某些地在千里之处运到施工现场,技术指标要求高,当地不一定有,无法可用替代材料或因替代材料价格高昂,如果加工工艺跟不上, 只能使高价值的面层料不能得到保护和利用。目前我国公路铣刨料大部分充当石料与水泥混合使用,或者直接废弃,浪费了浙青,其主要原因是加工技术及设备不能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确保浙青成份不变,回收再利用,效益可观, 其工艺先进、结构合理、分解干净、复原包裹均勻、投产小、使用性好、一机多用冷、热料皆可、不留废余、生产效率高的路面面层铣刨料的还原再生系统及其还原再生工艺。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
一种路面面层铣刨料的还原再生系统,其特殊之处在于包括分解除尘单元、浙料还原单元,分解除尘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进料斗、振动给料机、粗剥离机、第一传送带、细剥离机、第二传送带、分类机、料水分离器、若干个第三传送带,料水分离器的下端设置沉淀池, 粗剥离机中设置有高压喷水器,细剥离机中设置高压喷水器,分类机上设置有高压水喷淋器,分类机的每个分料箱出口均设置有第三传送带;所述的浙料还原单元包括混合料斗、浙料复原裹覆振动往复搅拌器、冷料传送带,混合料斗由若干个料斗构成,混合料斗的下端设置有电子控制传送装置,电子控制传送装置的一端与浙料复原裹覆振动往复搅拌器的入料口连接,浙料复原裹覆振动往复搅拌器的出料口分为热拌料出口和冷拌料出口,冷拌料出口与风冷却器连接,风冷却器与冷拌料传送带连接;分解除尘单元的若干个第三传送带分别与浙料还原单元的混合料斗的若干个料斗连接。上述的浙料复原裹覆振动往复搅拌器包括反应釜、导热油加油站、振动器,反应釜 12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自动隔热门,反应釜的一侧设置有带有冷拌料出料口、热拌料出料口, 出料仓内设置有冷热拌料分离板,导热油加油站与设置在反应釜内壁的导热油管连接,反应釜内设置振动器,反应釜的底部设置有减震装置。上述的第一传送带设置有除铁装置。
上述的浙料复原裹覆振动往复搅拌器的反应釜连接有矿粉罐、浙青罐。上述的浙料复原裹覆振动往复搅拌器的反应釜的底部设置有带有移动轮的移动托盘。一种路面面层铣刨料的还原再生工艺,其特征在于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1)、分解除尘首先采用汽车将铣刨料导入进料斗,通过震动给料机将铣刨料输送到粗剥离机,粗剥离机上的高压喷水器对铣刨料进行喷雾和粗剥离,在通过第一传送带输出到细剥离机进行喷雾和细剥离,经过剥离加工的铣刨料通过第二传送带输送到分类机,通过分类机的高压水喷淋器冲洗,并进行各种规格料的分类,将分类机分类后的0-4. 75 mm的铣刨料一部分下落到下部的料水分离器进行过滤分解,使粉尘及泥土和其他杂质排入沉淀池内,4. 75mm以上的铣刨料通过第三传送带将铣刨料分别输送到浙料还原单元的混合料斗的不同规格的料斗内;
(2)还原裹复混合料斗的不同规格的料斗内的铣刨料,通过电子控制传送装置按照配比配送入反应釜内,通过传热方式经旋转或震动复原形成石料浙青预裹覆,将预裹覆石料送入出料仓,通过调整冷热拌料分离板关闭热拌料出口,经冷拌料出口的风冷却器降温后, 通过冷拌料传送带输出制得的用于生产冷再生料;
混合料斗的不同规格的料斗内的铣刨料,通过电子控制传送装置按照配比配送入反应釜内,在反应釜内通过浙青罐加入的新浙青,喷入反应釜内,按配合比进行震动搅拌进而形成热拌料,温度控制在160°C -190°C,将预裹覆石料送入出料仓,通过调整冷热拌料分离板关闭冷拌料出口,制得的直接用于摊铺路面的物料通过热拌料出口输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弥补了国内外废旧铣刨料的完全再利用的设备和工艺技术空白,打破了以往在铣刨料中掺入水泥只用在高速公路下面层的惯例,使进口浙青及高档石料真正得到得复利用的效果,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破解堆积占用土地,杜绝因废料造成水污染;本发明确保浙青成份不变,回收再利用,效益可观,其工艺先进、结构合理、分解干净、复原包裹均勻、 投产小、使用性好、一机多用冷、热料皆可,吃完拿净,不留废余,生产效率高。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2为本发明的浙料复原裹覆振动往复搅拌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侧视剖面图; 图4为混合料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参见图1-4,本发明包括分解除尘单元、浙料还原单元,分解除尘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进料斗1、振动给料机2、粗剥离机3、第一传送带4、细剥离机5、第二传送带6、分类机 7、料水分离器8、若干个第三传送带10,料水分离器8的下端设置沉淀池9,粗剥离机3中设置有高压喷水器,细剥离机5中设置高压喷水器,分类机7上设置有高压水喷淋器,分类机7将分解除尘后的铣刨料根据大小分为若干种,分类机7的每个分料箱出口均设置有第三传送带10 ;所述的浙料还原单元包括混合料斗11、浙料复原裹覆振动往复搅拌器观、冷料传送带17,混合料斗由若干个料斗构成,混合料斗11的下端设置有电子控制传送装置23 如图4,电子控制传送装置23的一端与浙料复原裹覆振动往复搅拌器观的入料口连接,浙料复原裹覆振动往复搅拌器观的出料口分为热拌料出口 26和冷拌料出口 27,冷拌料出口 27与风冷却器16连接,风冷却器16与冷拌料传送带17连接;分解除尘单元的若干个第三传送带10分别与浙料还原单元的混合料斗11的若干个料斗连接。参见图2、3,浙料复原裹覆振动往复搅拌器观包括反应釜12、导热油加油站15、振动器19,反应釜12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自动隔热门22,反应釜12的一侧设置有带有冷拌料出料口 27、热拌料出料口沈的出料仓M,出料仓M内设置有冷热拌料分离板25,导热油加油站15与设置在反应釜12内壁的导热油管18连接,反应釜12内设置振动器19,反应釜 12的底部设置有减震装置。粗剥离机3主要将铣刨料打碎使用铣刨料初步分解,同时在粗剥离机中安装高压喷水器装置,降低机仓内温度也使铣刨料得到水浸从而得到浙青与大、小石料的混合料,
细剥离机5主要将混合料进行细分通过高压喷水器使混合料的水浸更加充分,通过机器高速运转,混合料在机仓内高速碰撞,加之两个水浸过程,浙青与石料之间缝隙越来越大,铣刨料分解的越来越细,从而得到铣刨料的分解细料与料水混合物。粗剥离机3、细剥离机5设置高压喷水器不仅仅是降低机仓温度而且可以通过水浸将铣刨料中的泥土等杂质清除也可以通过水的渗透力将浙青与石料进行细的分解,从面达到将铣刨料中的浙青与石料分解的目的。分类机7设置高压喷水器,利用水防止粉尘污染,主要是降低加工器内温度、除尘,加速废旧料的破解,促进裂缝浸入加锲之原理,保证分解成型,减少破坏。上述的第一传送带4设置有除铁装置,用于去除铣刨料中的铁钉等金属杂物。上述的除铁装置可以采用电磁铁或者磁滚筒。上述的浙料复原裹覆振动往复搅拌器观的反应釜12连接有矿粉罐13、浙青罐 14。上述的浙料复原裹覆振动往复搅拌器观的反应釜12的底部设置有带有移动轮21 的移动托盘20。本发明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1)、分解除尘首先采用汽车将铣刨料导入进料斗1,通过震动给料机2将铣刨料输送到粗剥离机3,粗剥离机3上的高压喷水器对铣刨料进行喷雾和粗剥离,在通过第一传送带 4输出到细剥离机5进行喷雾和细剥离,经过剥离加工的铣刨料通过第二传送带6输送到分类机7,通过分类机7的高压水喷淋器冲洗,并进行各种规格料的分类,将分类机7分类后的 0-4. 75 mm的铣刨料一部分下落到下部的料水分离器8进行过滤分解,使粉尘及泥土和其他杂质排入沉淀池9内,4. 75mm以上的铣刨料通过第三传送带10将铣刨料分别输送到浙料还原单元的混合料斗11的不同规格的料斗内;
(2)还原裹复混合料斗11的不同规格的料斗内的铣刨料,通过电子控制传送装置23 按照配比配送入反应釜12内,通过传热方式经旋转或震动复原形成石料浙青预裹覆,将预裹覆石料送入出料仓,通过调整冷热拌料分离板关闭热拌料出口,经冷拌料出口的风冷却器16降温后,通过冷拌料传送带17输出制得的用于生产冷再生料;混合料斗11的不同规格的料斗内的铣刨料,通过电子控制传送装置23按照配比配送入反应釜12内,在反应釜12内通过浙青罐14加入的新浙青,喷入反应釜12内,按配合比进行震动搅拌进而形成热拌料,温度控制在160°C -190°C,将预裹覆石料送入出料仓,通过调整冷热拌料分离板关闭冷拌料出口,制得的直接用于摊铺路面的物料通过热拌料出口输出ο西安公路研究院公路工程试验检测中心利用本发明还原再生的浙青路面铣刨料进行了微表处配合比设计。根据《公路浙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40-2004)中表6.5.5 MS-3型级配中值,通过乳化浙青微表处的拌和时间、负荷轮碾压和湿轮磨耗性能检验确定了乳化浙青微表处的最佳乳化浙青用量。一、乳化浙青微表处配合比设计依据
1、《公路工程浙青及浙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052-2000
2、《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E42-2005
3、《公路浙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 二、技术要求
乳化浙青MS-3微表处混合料技术要求见表1。乳化浙青MS-3微表处混合料技术标准表权利要求
1.一种路面面层铣刨料的还原再生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分解除尘单元、浙料还原单元,分解除尘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进料斗(1)、振动给料机(2)、粗剥离机(3)、第一传送带(4)、细剥离机(5)、第二传送带(6)、分类机(7)、料水分离器(8)、若干个第三传送带 (10),料水分离器(8)的下端设置沉淀池(9),粗剥离机(3)中设置有高压喷水器,细剥离机 (5)中设置高压喷水器,分类机(7)上设置有高压水喷淋器,分类机(7)的每个分料箱出口均设置有第三传送带(10);所述的浙料还原单元包括混合料斗(11 )、浙料复原裹覆振动往复搅拌器(28)、冷料传送带(17),混合料斗由若干个料斗构成,混合料斗(11)的下端设置有电子控制传送装置(23),电子控制传送装置(23)的一端与浙料复原裹覆振动往复搅拌器(28)的入料口连接,浙料复原裹覆振动往复搅拌器(28)的出料口分为热拌料出口(26) 和冷拌料出口(27),冷拌料出口(27)与风冷却器(16)连接,风冷却器(16)与冷拌料传送带 (17)连接;分解除尘单元的若干个第三传送带(10)分别与浙料还原单元的混合料斗(11) 的若干个料斗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路面面层铣刨料的还原再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浙料复原裹覆振动往复搅拌器(28)包括反应釜(12)、导热油加油站(15)、振动器(19),反应釜(12)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自动隔热门(22),反应釜(12)的一侧设置有带有冷拌料出料口(27)、热拌料出料口(26),出料仓(24)内设置有冷热拌料分离板(25),导热油加油站 (15)与设置在反应釜(12)内壁的导热油管(18)连接,反应釜(12)内设置振动器(19),反应釜(12)的底部设置有减震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路面面层铣刨料的还原再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传送带(4)设置有除铁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路面面层铣刨料的还原再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浙料复原裹覆振动往复搅拌器(28)的反应釜(12)连接有矿粉罐(13)、浙青罐(1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路面面层铣刨料的还原再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浙料复原裹覆振动往复搅拌器(28 )的反应釜(12 )的底部设置有带有移动轮(21)的移动托盘(20)。
6.一种路面面层铣刨料的还原再生工艺,其特征在于通过以下步骤实现(1)、分解除尘首先采用汽车将铣刨料导入进料斗(1),通过震动给料机(2)将铣刨料输送到粗剥离机(3),粗剥离机(3)上的高压喷水器对铣刨料进行喷雾和粗剥离,在通过第一传送带(4)输出到细剥离机(5)进行喷雾和细剥离,经过剥离加工的铣刨料通过第二传送带(6)输送到分类机(7),通过分类机(7)的高压水喷淋器冲洗,并进行各种规格料的分类,将分类机(7)分类后的0-4. 75 mm的铣刨料一部分下落到下部的料水分离器(8)进行过滤分解,使粉尘及泥土和其他杂质排入沉淀池(9)内,4. 75mm以上的铣刨料通过第三传送带(10)将铣刨料分别输送到浙料还原单元的混合料斗(11)的不同规格的料斗内;(2)、还原裹复混合料斗(11)的不同规格的料斗内的铣刨料,通过电子控制传送装置 (23)按照配比配送入反应釜(12)内,通过传热方式经旋转或震动复原形成石料浙青预裹覆,将预裹覆石料送入出料仓,通过调整冷热拌料分离板关闭热拌料出口,经冷拌料出口的风冷却器(16)降温后,通过冷拌料传送带(17)输出制得的用于生产冷再生料;混合料斗(11)的不同规格的料斗内的铣刨料,通过电子控制传送装置(23)按照配比配送入反应釜(12)内,在反应釜(12)内通过浙青罐(14)加入的新浙青,喷入反应釜(12)内,按配合比进行震动搅拌进而形成热拌料,温度控制在160°C -190°C,将预裹覆石料送入出料仓,通过调整冷热拌料分离板关闭冷拌料出口,制得的直接用于摊铺路面的物料通过热拌料出口输出。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路面面层铣刨料的还原再生系统及其还原再生工艺。目前我国公路铣刨料大部分充当石料与水泥混合使用,或者直接废弃,浪费了沥青,其主要原因是加工技术及设备不能配。本发明包括分解除尘单元、沥料还原单元,分解除尘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进料斗、振动给料机、粗剥离机、第一传送带、细剥离机、第二传送带、分类机、料水分离器、若干个第三传送带,所述的沥料还原单元包括混合料斗、沥料复原裹覆振动往复搅拌器、冷料传送带,混合料斗由若干个料斗构成,本发明确保沥青成份不变,回收再利用,效益可观,其工艺先进、结构合理、分解干净、复原包裹均匀、投产小、使用性好、一机多用冷、热料皆可,吃完拿净,不留废余,生产效率高。
文档编号E01C19/10GK102363947SQ20111035940
公开日2012年2月29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14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14日
发明者伍石生, 余众, 余莉, 余金全, 余鸣, 冯西宁, 屈盼盼, 岳卫民, 张东省, 徐希娟, 李娜, 李青, 杜伟, 韩微微, 韩森, 高巍 申请人:余金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