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建筑施工现场简易洒水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洒水车技术领域,特指建筑施工现场简易洒水车。
背景技术:
建筑工地等施工现场经常需要降低扬尘,清洁施工环境,购买人工洒水车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生产成本,且洒水车体积较大不便运输。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利用施工现场材料制成,结构简单的简易洒水车。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建筑施工现场简易洒水车,车架上设有车轮、把手和支撑,其特征在于车架上设有水桶,水桶上壁上设有进水口,在水桶下部设有出水口,所述的出水口上连接有带阀门的洒水管,阀门之后的洒水管上间隔设有若干出水孔。本实用新型可采用施工现场废弃的手拉料斗车,将其料斗去除,加装一水桶,在水桶顶部开设进水口,在尾部开设出水口并连接洒水管,洒水管可采用工地废弃任意两端封闭的管即可,在洒水管上开设若干洒水孔,将水装入水桶内,开启阀门,使用人力拉动洒水车,便可实现洒水,制作简便且实用。在上述的建筑施工现场简易洒水车中,所述的水桶通过固定带螺接于车架上。在上述的建筑施工现场简易洒水车中,所述的水桶的四周设有固定在车架上的护栏。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I、本实用新型可利用施工现场废料制成,节省了成本同时起到了废物利用的效果。2、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体积小且使用方便。
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参见图1-2 建筑施工现场简易洒水车,车架I上设有车轮2、把手3和支撑4,其特征在于车架I上设有水桶5,水桶5上壁上设有进水口 6,在水桶5下部设有出水口 7,所述的出水口7上连接有带阀门8的洒水管9,阀门8之后的洒水管9上间隔设有若干出水孔10,本实用新型可采用施工现场废弃的手拉料斗车,将其料斗去除,加装一水桶5,在水桶5顶部开设进水口 6、在下部开设出水口 7并连接洒水管9,洒水管9可采用工地废弃任意两端封闭的管即可,在洒水管9上开设若干出水孔10,将水装入水桶5内,开启阀门8,使用人力拉动洒水车,便可实现洒水,制作简便且实用。在上述的水桶5通过固定带11螺接于车架I上。在上述的水桶5的四周设有固定在车架I上的护栏12。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建筑施工现场简易洒水车,车架(I)上设有车轮(2)、把手(3)和支撑(4),其特征在于车架(I)上设有水桶(5),水桶(5)上壁上设有进水口 ¢),在水桶(5)下部设有出水口(7),所述的出水口(7)上连接有带阀门(8)的洒水管(9),阀门(8)之后的洒水管(9)上间隔设有若干出水孔(10)。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建筑施工现场简易洒水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桶(5)通过固定带(11)螺接于车架(I)上。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建筑施工现场简易洒水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桶(5)的四周设有固定在车架(I)上的护栏(12)。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建筑施工现场简易洒水车,属于洒水车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人工洒水车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生产成本,且洒水车体积较大不便运输等问题。本简易洒水车,车架上设有车轮、把手和支撑,其特征在于车架上设有水桶,水桶上壁上设有进水口,在水桶下部设有出水口,所述的出水口上连接有带阀门的洒水管,阀门之后的洒水管上间隔设有若干出水孔。本实用新型可利用施工现场废料制成,节省了成本同时起到了废物利用的效果。
文档编号E01H3/02GK202530411SQ201220140119
公开日2012年11月14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1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1日
发明者肖建兵 申请人:浙江金典建设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