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浆处治方法

文档序号:2281853阅读:327来源:国知局
一种压浆处治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压浆处治方法,包括S1确定环氧沥青混凝土桥面粘结层失效区域;S2在失效区域中心钻取压浆孔,同时在距压浆孔1-1.2m,钻取4-5个等间距的观察孔;S3向压浆孔内注入有机物聚合材料,在压浆同时振动压浆区域表面,控制压浆速度100~150ml/min,当观察孔溢出有机物聚合材料时,用木楔封住观察孔,直至最后一个观察孔溢出有机物聚合材料,停止向压浆孔压浆,用木楔封住压浆孔;S4压浆结束后,拔出压浆孔和观察孔的木楔,用有机物材料填充木楔位置,完成处治。本发明可及时有效的处治环氧沥青混凝土粘结层失效问题,改善大跨径环氧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受力状态,提高其耐久性。
【专利说明】一种压浆处治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环氧浙青混凝土桥面铺装层养护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压浆处治方法。【背景技术】
[0002]桥面铺装是桥梁的重要组成部分,桥面铺装的性能直接影响到行车安全性、舒适性、桥梁耐久性及投资效益和社会效益,最近20多年我国修建了多座大跨径桥梁,而环氧浙青混凝土成为大跨径钢桥面铺装的主要应用形式。由于环氧浙青是一种由环氧树脂、固化剂与基质浙青经复杂的化学改性所得的热固性混合物,环氧浙青混凝土具有非常好的抗车辙、抗剥落、耐久、耐化学腐蚀和不易产生裂缝等性能,因此广泛应用于使用条件恶劣的场合。尤其是钢桥面铺装。
[0003]虽然从环氧浙青混凝土本身来说性能优异,是一种非常好的材料,但这种材料的性能受其成型时温度、时间、空气中水分等因素变化的影响很大,施工条件苛刻,施工中对质量控制非常困难,因此造成各种桥面病害在所难免。此外桥面铺装层完全暴露于自然环境中,经受来自车辆、风、雨等复杂因素的作用,并且其挠度大,受力状态复杂,对材料性能是极大的考验,从这一角度来说桥面铺装层的良好性能不容易控制,其中粘结层失效是其中一种表现形式。
[0004]目前环氧浙青混凝土桥面一般采用双层铺筑,每层厚度为6cm左右,在双层环氧浙青混凝土之间、环氧浙青混凝土与桥面之间一般采用防水粘结层进行过渡。由于环氧浙青混凝土强度高、模量大,粘结层的作用在行车荷载、大跨径桥梁的振动中失效,环氧浙青混凝土变为不连续体,受力状态改变,不能起到应用的效果。
[0005]鼓包是环氧浙青混凝土铺装后的主要病害。由于环氧浙青混凝土空隙率小,受热胀冷缩的作用,在施工时和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存在水汽,并且水汽难蒸发出去,逐渐形成高压将铺装层顶起,形成铺装层表面隆起现象。一旦形成隆起,其下部空气形成的“气囊”在行车荷载作用下将向前移动,推动层间分离的扩展,造成大面积的破坏,甚至出现坑槽。
[0006]目前只能对出现的裂缝进行封堵,坑槽严重的部位进行挖补,这种治标不治本的做法收效甚微,病害出现的速度不断加快。

【发明内容】

[0007]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与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压浆处治方法,适用于环氧浙青混凝土桥面铺装粘结层失效的情况。
[0008]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9]一种压浆处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0]SI确定环氧浙青混凝土桥面粘结层失效区域;
[0011]S2在失效区域中心钻取压浆孔,同时在距压浆孔1-1.2m,钻取4_5个等间距的观察孔;
[0012]S3向压浆孔内注入有机物聚合材料,在压浆同时振动压浆区域表面,控制压浆速度100~150ml/min,当观察孔溢出有机物聚合材料时,用木楔封住观察孔,直至最后一个观察孔溢出有机物聚合材料,停止向压浆孔压浆,用木楔封住压浆孔;
[0013]S4压浆结束10_30min后,拔出压浆孔和观察孔的木楔,用有机物材料填充木楔位置,完成处治。
[0014]所述木楔为圆台形,其高度为4~6cm,锥度为1: 1.1~1: 0.9,圆台中截面的直径为12mm。
[0015]所述S3中振动压浆区域表面具体采用平板夯,其振动频率为48Hz,振幅< 3.0mm,激振力:5KN。
[0016]所述压浆孔的深度为环氧浙青混凝土层的厚度,压浆孔的直径为10_。
[0017]所述观察孔的孔径为10_,孔深为环氧浙青混凝土层的厚度。
[0018]所述有机物材料为聚氨酯材料或环氧浙青材料。
[0019]所述聚氨酯材料为异氰酸酯与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的混合物: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二月桂酸二丁基锡=1: 0.8~L2: 0.05~0.12。
[0020]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0021 ] (I)压浆处治工艺简洁,只有钻孔和压浆两个过程,避免对环氧浙青混凝土铺装层大开大挖,经济和社会效益好;
[0022](2)压入的有机物聚合材料强度高、粘结性强,不会因环氧浙青混凝土的模量差异大而产生破坏;有机物聚合材料固化速度快,8~10分钟即可开放交通;
[0023](3)压浆处治方式机动灵活,随时发现有粘结层出现问题部位随时处治,防止病害蔓延,造成不良社会影响,还有利于保护环境。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4]图1是本发明的工作流程图;
[0025]图2是本发明现场实施压浆过程剖面图。
[0026]图中示出:
[0027]1-压浆机,2-环氧浙青混凝土层上层,3-环氧浙青混凝土层下层,4-桥面,6-观察孔,7-压浆孔,9-木楔。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0029]实施例1
[0030]实施例中选用平板夯的振动频率为48Hz,振幅≤3.0mm,激振力:5KN,木楔尺寸为高4cm,上下台面直径分别为8cm和16cm,锥度为1:1。
[0031]如图1所示,一种压浆处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32]SI需要处理的桥面段按照规范的方式封闭交通,观察环氧浙青混凝土桥面,确定环氧浙青混凝土桥面粘结层失效区域,所述失效区域为鼓包或具有发散形龟裂的区域,所谓粘结层失效,是其强度和防水性能失去了其设计要求性能,在行车荷载和温度反复作用下,多层环氧浙青混凝土之间以及环氧浙青混凝土与桥面之间出现了分离。[0033]S2如图2所示,在鼓包或龟裂的中心位置用手电钻或电锤钻取孔径为IOmm的压浆孔7,孔的深度以穿透环氧浙青混凝土层为限,所述环氧浙青混凝涂层包括环氧浙青混凝土层上层2和环氧浙青混凝土层下层3,同时在据压浆孔1-1.2m处,钻取4-5个孔径同为10mm、孔深穿透环氧浙青混凝土层、等间距的观察孔6。压浆孔和观察孔的深度穿透环氧浙青混凝土层即可,防止过深而破坏桥面4。
[0034]S3用专用有机物压浆机I向压浆孔7内注入聚氨酯材料,在压浆同时用平板夯振动环氧浙青混凝土压衆区域表面,控制压衆的速度为100?150ml/min,当观察孔6有聚氨酯材料溢出时,立即用事先准备好的木楔9依次封住观察孔6,直至最后一个观察孔有聚氨酯材料溢出,停止压浆,用木楔9封住压浆孔7。聚氨酯材料具有成型速度在5-10分钟,不怕水、黏结性能好、强度高等特点。
[0035]S4压浆结束后,立即清理专用有机物压浆机,清除路表面溢出的聚氨酯材料,待压浆结束后10分钟拔出压浆孔和观察孔中的木楔,用事先准备的聚氨酯材料填充木楔位置,即可开放交通。
[0036]所述聚氨酯材料为异氰酸酯与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的混合物: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二月桂酸二丁基锡=1: 0.8?L2: 0.05?0.12。
[0037]采用本配方的聚氨酯材料具有成型速度在5-10分钟,不发泡、不怕水、黏结性能好。
[0038]以上所述环氧浙青混凝土桥面铺装粘结层失效的压浆处治方法,压浆速度和压浆量要严格控制,不能使钢桥面环氧浙青混凝土层发生隆起,影响行车舒适性。
[0039]实施例2
[0040]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S3中用专用有机物压浆机向压浆孔内注入环氧浙青材料。步骤S4中待压浆结束后30分钟拔出压浆孔和观察孔的木楔。
[0041]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所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压浆处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i确定环氧浙青混凝土桥面粘结层失效区域; S2在失效区域中心钻取压浆孔,同时在距压浆孔1-1.2m处钻取4-5个等间距的观察孔; S3向压浆孔内注入有机物聚合材料,在压浆同时振动压浆区域表面,控制压浆速度100?150ml/min,当观察孔溢出有机物聚合材料时,用木楔封住观察孔,直至最后一个观察孔溢出有机物聚合材料,停止向压浆孔压浆,用木楔封住压浆孔; S4压浆结束10-30min后,拔出压浆孔和观察孔的木楔,用有机物材料填充木楔位置,完成处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浆处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木楔为圆台形,其高度为4?6cm,锥度为1: 1.1?1: 0.9,圆台中截面的直径为12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浆处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振动压浆区域表面具体采用平板夯,其振动频率为48Hz,振幅< 3.0mm,激振力:5KN。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浆处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浆孔的深度为环氧浙青混凝土层的厚度,压浆孔的直径为10_。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浆处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观察孔的孔径为10mm,孔深为环氧浙青混凝土层的厚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浆处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物材料为聚氨酯材料或环氧浙青材料。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压浆处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氨酯材料为异氰酸酯与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的混合物: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二月桂酸二丁基锡=1: 0.8 ?1.2: 0.05 ?0.12。
【文档编号】E01D22/00GK103628424SQ201310567432
【公开日】2014年3月12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13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13日
【发明者】王端宜, 史纪村 申请人:华南理工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