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桁梁拼装架设施工用纵向拖拉及横向顶推滑移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82064阅读:225来源:国知局
钢桁梁拼装架设施工用纵向拖拉及横向顶推滑移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桁梁拼装架设施工用纵向拖拉及横向顶推滑移系统,包括临时支撑体系、两道均布设在临时支撑体系上且供所拼装架设钢桁梁进行纵桥向移动的纵向滑道、供钢桁梁进行横桥向移动的横向滑道、纵桥向移动过程中对钢桁梁进行牵引的牵引装置和水平推动钢桁梁进行横桥向移动的横移顶推装置,钢桁梁前部设置有导梁;钢桁梁由多个钢桁梁节段由前至后拼装组成;临时支撑体系包括后侧临时支架、位于后侧临时支架前方的前侧临时支架和位于河流主河道内的水中临时支墩,水中临时支墩位于所述后侧临时支架和所述前侧临时支架之间。本发明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施工方便、使用效果好,能简便、快速完成钢桁梁的拼装架设过程,并且施工难度小。
【专利说明】钢桁梁拼装架设施工用纵向拖拉及横向顶推滑移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钢桁梁架设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钢桁梁拼装架设施工用纵向拖拉及横向顶推滑移系统。
【背景技术】
[0002]黄(陵)韩(城)侯(马)铁路芝阳至禹门口段增建二线新黄河特大桥位于陕西省韩城市和山西省河津市交界处,该桥中心铁路里程DK78+481,并行于既有侯西线铁路黄河桥钢桁梁下游约22m。钢桁梁平面小里程12m范围位于R=600m缓和曲线上,其余部分位于直线上,立面为0%纵坡。其中第4跨采用长度为156m的下承式钢桁梁跨越黄河主河道。钢桁梁结构自重13.74t/m,总重量2173t。杆件最大重量38.79t。钢桁梁地段4号主墩基础采用6根直径2m的钻孔桩基础,5号主墩采用挖井基础,该桥施工位置处百年一遇最高洪水位+389.16m。实际施工时,4号?O号墩位于黄河主河道一侧且5号?8号墩位于黄河主河道另一侧,所架设钢桁梁的两端分别支撑于4号和5号墩上,由于新黄河特大桥主桥钢桁梁两端施工场地条件比较差,特别是4号?O号台之间地形复杂,高差超过12m,其间有灌溉提水渠、闸门、水沟,临近I号墩约4m的位置处有35kV高压线及铁塔,而3号墩位处有老禹门口洞门,该处拆迁工作严重制约着下部结构施工,因此此端不能作为钢桁梁拼装场地及安装场地。在黄河枯水期间,5号墩一侧6号?11号墩的黄河滩地可作为钢桁梁拼装场地,其中7号?11号墩上所施工桥段为曲线形,5号墩地面高出滩地约13m,其上有3座平房,有一座房屋正处在5号墩位上,需要拆除。另外,黄河为季节性河流,在凌汛期和汛期内位于黄河滩地的6号?12号墩有可能被水淹没。因此,钢桁梁施工时必须考虑汛期、凌汛期、刮风对施工的影响及制约。安装工作最佳施工期在4?8月份,力争10月底前完成。黄河主河槽工程地质上面主要是砂层,覆盖层厚25m?40m,其下是石灰岩,两端局部有岩石。岩石山体延伸的岩石河床,细、中、粗砂,粗、细圆砾土,卵石土、孤石、修上游既有侯西线铁路桥及108国道黄河公路桥的建筑垃圾;岩石为石灰岩。
[0003]现如今,钢桁梁架设拼装方法多为半悬臂拼装架设方法,具体是在主河槽边滩位置施工临时墩,并在永久墩和临时墩之间架设军便梁,再在军便梁上拼装桁架梁两端节段,之后采用行走吊机对称悬臂拼装杆件直到跨中合拢,然后拆除军便梁和临时墩,最后施工桥面系。采用现有悬臂拼装架设方法架设新黄河特大桥主桥的钢桁梁时,需在4号和5号主墩两侧各搭设长度不小于42.6m的膺架,先分别在膺架上拼装好钢桁梁的两端节段,再在上弦杆上安装拼梁吊机,对称悬拼剩余跨中的多个杆件,至到合拢。此拼装架设方法需要2台专业拼梁吊机,2台龙门吊、浮运设备等,共搭设6组临时支墩,其中前端支墩反力估计可达620t。并且,钢桁梁安装过程中产生内应力最大,安装过程平面及高程控制要求非常严格,否则影响合拢。因而,现有的半悬臂拼装架设方法存在施工过程复杂、工序较多,预拱度不易保证,需要对杆件应力实时进行监控,并且所投入的施工设备相当多,拼装时间增加了走行吊机及试吊、安检时间,施工工期较难保证;并且,拼装下弦杆需要设置吊篮,安全风险增大。同时,施工过程中需要对杆件进行应力监控,线性控制复杂,施工成本最高。而采用全悬臂拼装架设方法对新黄河特大桥钢桁梁进行拼装架设,并将6号~11号墩的黄河滩地作为钢桁梁拼装场地时,由于7号~11号墩上所施工桥段为曲线形,钢桁梁顶推施工难度大。另外,由于黄河卡口处工程地质及水文气候等情况复杂,钢桁梁拼装架设施工过程受水流急、河床冲刷变化大、风速大、汛期及凌期的影响,主河道水中临时支墩基础设计及施工难度大。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钢桁梁拼装架设施工用纵向拖拉及横向顶推滑移系统,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施工方便、使用效果好,能简便、快速完成钢桁梁的拼装架设过程,并且施工难度小。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钢桁梁拼装架设施工用纵向拖拉及横向顶推滑移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临时支撑体系、两道均布设在所述临时支撑体系上且供所拼装架设钢桁梁进行纵桥向移动的纵向滑道、供钢桁梁进行横桥向移动的横向滑道、纵桥向移动过程中对钢桁梁进行牵引的牵引装置和水平推动钢桁梁进行横桥向移动的横移顶推装置,所述钢桁梁前部设置有导梁,且导梁布设在钢桁梁的正前方;所述钢桁梁为前后两端分别支撑于永久支墩一和永久支墩二上的梁体且其由多个钢桁梁节段由前至后拼装组成;所述永久支墩一和永久支墩二分别位于河流主河道两侧;所述永久支墩一和永久支墩二均布设在直线11上;所述临时支撑体系包括后侧临时支架、位于所述后侧临时支架前方的前侧临时支架和位于河流主河道内的水中临时支墩,所述水中临时支墩位于所述后侧临时支架和所述前侧临时支架之间,所述后侧临时支架、水中临时支墩和所述前侧临时支架均布设在直线12上且三者的顶部标高相同,直线11与直线12呈平行布设;所述后侧临时支架与永久支墩二位于河流主河道的同一侧,所述前侧临时支架与永久支墩一位于河流主河道的同一侧;所述后侧临时支架包括对钢桁梁进行拼装及纵桥向移动的临时混凝土排架桩墩和位于所述临时混凝土排架桩墩正前方的钢筋混凝土支架;所述钢筋混凝土支架与水中临时支墩之间的间距不大于导梁的长度,所述水中临时支墩与所述前侧临时
支架之间的间距不大于LI,其中LI =., L为钢桁梁与导梁的总长度;所述钢桁梁与导梁底
部均安装有多组上滑移装置,多组所述上滑移装置由前至后进行布设,每组所述上滑移装置均包括左右两个对称布设的上滑移装置;所述临时混凝土排架桩墩上平铺有两道供两个所述上滑移装置进行纵向滑移的纵向滑道一,两道所述纵向滑道一呈平行布设且其沿钢桁梁的纵桥向方向进行布设;所述水中临时支墩和所述前侧临时支架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所述钢筋混凝土支架、水中临时支墩和所述前侧临时支架上均设置有两道供两个所述上滑移装置进行纵向滑移的纵向滑道二,两道所述纵向滑道二呈平行布设,两道所述纵向滑道二分别布设在两道所述纵向滑道一的正前方;两道所述纵向滑道一以及所述钢筋混凝土支架、水中临时支墩和所述前侧临时支架上所设置的两道纵向滑道二组成两道所述纵向滑道,所述临时混凝土排架桩墩上所设置的两道所述纵向滑道一的前端分别与所述钢筋混凝土支架上所设置的两道所述纵向滑道二的后端紧密连接为一体;所述钢筋混凝土支架位于
永久支墩二一侧,所述前侧临时支架位于永久支墩--侧,两道所述横向滑道包括一道布`设在所述钢筋混凝土支架与永久支墩二上的横向滑道和一道布设在所述前侧临时支架与永久支墩一上的横向滑道,两道所述横向滑道均与纵向滑道二呈垂直布设,所述纵向滑道一、纵向滑道二和横向滑道的顶部标高均相同。
[0006]上述钢桁梁拼装架设施工用纵向拖拉及横向顶推滑移系统,其特征是:所述钢桁梁底部设置有多组后锚点,多组所述后锚点由前至后进行布设,每组所述后锚点均包括左右两个对称布设的后锚点;每个所述后锚点上均安装有一个拉锚器,所述拉锚器通过拉杆与连续千斤顶相接,所述连续千斤顶安装在所述临时支撑体系上;所述牵引装置包括多个分别布设在多个所述后锚点上的拉锚器和多个分别与拉锚器相配合使用的所述连续千斤顶。
[0007]上述钢桁梁拼装架设施工用纵向拖拉及横向顶推滑移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横移顶推装置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横移顶推装置分别安装在所述钢筋混凝土支架和所述前侧临时支架上;两道所述纵向滑道二分别为靠近永久支墩一与永久支墩二一侧布设的内侧纵向滑道和位于所述内侧纵向滑道外侧的外侧纵向滑道;所述钢筋混凝土支架和所述前侧临时支架上所设置的横向滑道均通过所述内侧纵向滑道分隔为内外两个滑道段;两个所述上滑移装置分别为内侧滑移装置和位于所述内侧滑移装置外侧的外滑移装置;所述横移顶推装置为顶推千斤顶,所述顶推千斤顶后部支顶在反力架上且其前部支顶在所述外滑移装置上,所述顶推千斤顶后部与反力架之间垫装有呈水平向布设的反力梁,所述反力梁与所述纵向滑道二呈平行布设且其紧固固定在反力架内侧;所述反力梁下部紧固固定于所述钢筋混凝土支架或所述前侧临时支架上且其位于所述外侧纵向滑道外侧。
[0008]上述钢桁梁拼装架设施工用纵向拖拉及横向顶推滑移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前侧临时支架和所述钢筋混凝土支架的结构均相同且二者均包括桩基础二和布设在所述桩基础二上的水平支撑台,所述水平支撑台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所述前侧临时支架和所述钢筋混凝土支架上所设置的两道所述纵向滑道二均布设在所述水平支撑台上;所述前侧临时支架与永久支墩一上所设置的横向滑道布设在所述前侧临时支架的所述水平支撑台和永久支墩一上;所述钢筋混凝土支架与永久支墩二上所设置的横向滑道布设在所述钢筋混凝土支架的所述水平支撑台和永久支墩二上;所述横向滑道由多道呈横桥向布设的H型钢拼装而成,多道所述H型钢布设在同一水平面上;所述水平支撑台上部预埋有多个用于固定横向滑道的预埋件;所述永久支墩一和永久支墩二上均搭设有对横向滑道进行水平支撑的临时支撑台,所述临时支撑台由多个八三式铁路轻型军用桥墩拼装而成。
[0009]上述钢桁梁拼装架设施工用纵向拖拉及横向顶推滑移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拉锚器包括水平固定板、固定在水平固定板底部后侧的竖向安装板和安装在竖向安装板中下部的锚具,所述水平固定板固定安装在钢桁梁底部的箱形横梁上,所述水平固定板位于所述箱形横梁下方且其通过多个紧固螺栓固定在箱形横梁的底板上,所述箱形横梁的底板和水平固定板上均开有多个分别供多个所述紧固螺栓安装的螺栓安装孔;所述箱形横梁的布设方向与所架设钢桁梁的横桥向方向一致,所架设钢桁梁底部设置有多道布设于同一水平面上的箱形横梁,多道所述箱形横梁中包括两道分别布设在所述钢桁梁前后两端的端横梁和布设于两道所述端横梁之间的中横梁,所述中横梁的数量为一道或多道,所述箱形横梁为所述端横梁或所述中横梁;所述竖向安装板前侧设置有多个呈平行布设的竖向加劲肋板,所述竖向加劲肋板与水平固定板和竖向安装板均呈垂直布设,所述竖向加劲肋板顶部固定在水平固定板上且其后侧壁固定在竖向安装板上。[0010]上述钢桁梁拼装架设施工用纵向拖拉及横向顶推滑移系统,其特征是:所述临时混凝土排架桩墩包括多根呈竖直向布设的入岩桩,多根所述入岩桩的顶部标高均相同且其分Ml排NI列进行布设,其中Ml和NI均为正整数,Ml > 3且NI > 2 ;每排所述入岩桩上均支撑有一道横梁一,所述横梁一的数量为Ml道,Ml道所述横梁一均呈平行布设且其均布设在同一水平面上;M1道所述横梁一上搭设有多道呈平行布设的纵梁一,多道所述纵梁一均布设在同一水平面上,所述纵梁一的布设方向与钢桁梁的纵桥向方向一致;多道所述纵梁一上设置有多道呈平行布设的横向垫梁,多道所述横向垫梁均布设在同一水平面上,所述横梁一和横向垫梁均与纵梁一呈垂直布设;两道所述纵向滑道一均平铺在多道所述横向垫梁上所述纵向滑道一与纵梁一呈平行布设;多根所述入岩桩均为钢筋混凝土桩;多道所述纵梁均为贝雷梁。
[0011]上述钢桁梁拼装架设施工用纵向拖拉及横向顶推滑移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水中临时支墩包括桩基础一和布设在所述桩基础一上的四个上部墩柱,所述桩基础一包括多根钻孔桩,多根所述钻孔桩分两排进行布设,每排所述钻孔桩中的多根所述钻孔桩上部均通过桩间系梁一连接为一体;多根所述钻孔桩均呈竖直向布设,所述桩间系梁一呈水平向布设;所述桩间系梁一的数量为两个且二者呈平行布设,两个所述桩间系梁一分别布设在两排所述钻孔桩顶部;四个上部墩柱分两排两列进行布设,每个所述桩间系梁一上均设置有两个所述上部墩柱,两列所述上部墩柱上分别设置有一道呈水平向布设的下滑道梁,两道所述下滑道梁布设在同一水平面上且二者的布设方向均与所架设钢桁梁的纵桥向方向一致,所述桩间系梁一与下滑道梁呈垂直布设;所述水中临时支墩上所设置的两道所述纵向滑道二分别布设在两道所述下滑道梁上;两道所述下滑道梁均沿所述钢桁梁的纵桥向方向进行布设。
[0012]上述钢桁梁拼装架设施工用纵向拖拉及横向顶推滑移系统,其特征是:所述下滑道由多个八三式铁路轻型军用桥墩拼装而成。
[0013]上述钢桁梁拼装架设施工用纵向拖拉及横向顶推滑移系统,其特征是:多组所述后锚点的数量为四组,四组所述后锚点包括一组布设在钢桁梁前端底部的后锚点一、一组布设在钢桁梁后端底部的后锚点二、一组布设在钢桁梁前侧底部的后锚点三和一组布设在钢桁梁后侧底部的后锚点四,所述后锚点三与所述后锚点一之间以及所述后锚点二与所述后锚点四之间的间距均为D1,所述后锚点三与所述后锚点四之间的间距为D2,其中D2< Dl0
[0014]上述钢桁梁拼装架设施工用纵向拖拉及横向顶推滑移系统,其特征是:所述上滑移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钢桁梁底部的水平支架和固定在水平支架底部且前后两端均向上弯曲的船形滑板,所述横向滑道和纵向滑道上均平铺有水平滑板;所述横移顶推装置内端支顶在水平支架上;所述水平滑板为MGE滑板且其为方形板,所述船形滑板底部外包有一层不锈钢板,所述水平支架与钢桁梁底部之间垫装有钢垫板,所述钢垫板与钢桁梁底部和水平支架上部之间均通过多个连接件二进行紧固连接;所述水平支架上部左右两侧设置有偏移限位件。
[0015]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0016]1、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施工工艺简单,实现方便。
[0017]2、实际施工时所占用空间较小、施工速度快且施工过程安全可靠,对周侧既有线路的影响小。
[0018]3、所采用的临时支撑体系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施工方便,并且投入成本较低,拆装方便。
[0019]4、纵移及横移过程施工简便且施工难度小,投入施工成本较低。
[0020]5、所采用的临时混凝土排架桩墩结构稳固、使用效果好且实用价值高,不仅为钢桁梁拼装施工提供了一个平稳的拼装平台,并且上部设置有结构简单、拆装方便且滑移平稳的下滑道,能简便、快速对所拼装钢桁梁进行纵移,且纵移过程安全、可靠。
[0021]6、所采用的水中临时支墩结构稳固、使用效果好且实用价值高,大幅度简化了钢桁梁顶推过程,能简便、快速完成钢桁梁顶推过程,并且顶推过程安全、可靠。同时,位于水面以上的结构为浇筑成型的框架结构,设置有两道桩间系梁、四个上部墩柱、两道下连接梁、两道上连接梁和两道下滑道梁,均两道桩间系梁、四个上部墩柱、两道下连接梁、两道上连接梁和两道下滑道梁均浇筑为一体,因而结构非常稳固,不受水流急、河床冲刷变化大、风速大、汛期及凌期的影响,顶推施工过程安全、可靠。
[0022]7、钢筋混凝土支架与永久支墩二上以及前侧临时支架与永久支墩一上均设置有一道供钢桁梁进行横桥向移动的横向滑道,能简便、快速对纵移到位的钢桁梁进行横桥向移动,并且实现方便,投入施工成本较低,并且横桥向移动过程安全、可靠,能大幅度加快钢桁梁架设施工进度。
[0023]8、所采用的拉锚器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加工制作简便,投入成本较低;实际使用时,拆装方便,与钢桁梁底部箱形横梁之间连接简便。并且,使用效果好且实用价值高,与钢桁梁底部箱形横梁之间固定牢固且连接工作量小,后锚点不易变位,纵移过程中钢桁梁的方向易于控制,且纵移过程中纠偏调整工作量小,纵移速度快,省时省力,因而能大幅提高钢桁梁架设施工的施工进度,不会对钢桁梁造成损坏,能有效解决现有钢桁梁后锚点存在的与钢桁梁之间的连接不可靠、后锚点易变位、费工费时、钢桁梁易损坏等缺陷和不足。
[0024]9、所采用的滑移系统设计合理、施工简便且使用效果好,能简便、快速对钢桁梁进行纵桥向与横桥向平移。其中,上滑移装置结构简单、安装布设方便且滑移平稳,所采用的纵向滑道由纵向滑道一和纵向滑道二拼装而成,其中纵向滑道一由多个八三墩拼装而成,纵向滑道二为钢筋混凝土层;横向滑道由型钢杆件拼装而成,不仅结构简单、拆装方便且横移效果好。所采用纵向滑道与横向滑道与底部临时支撑体系之间连接可靠。
[0025]10、使用效果好且实用价值高,同时施工简便且施工难度小,投入施工成本较低,根据顶推钢桁梁布置和顶推力,采用单点与多点顶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纵移拖拉施工,通过在钢筋混凝土支架与水中临时支墩上设置两台连续千斤顶,并在钢桁梁的箱形横梁安装拉锚器的方式进行纵移拖拉施工;同时,所采用的上滑移装置与纵向滑道和横向滑道之间配合效果好,能有效提高纵移及横移效率,并且移动过程平稳、安全,并且实现方便,投入施工成本较低,能大幅度加快钢桁梁架设施工进度。
[0026]综上所述,本发明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施工方便、使用效果好,能简便、快速完成钢桁梁的拼装架设过程,并且施工难度小。
[0027]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0028]图1为本发明的施工状态示意图。
[0029]图2为采用本发明对钢桁梁进行拼装架设的施工工艺流程框图。
[0030]图3为本发明后侧临时支架、水中临时支墩和前侧临时支架与永久支墩一和永久支墩二之间的布设位置示意图。
[0031]图4为本发明临时混凝土排架桩墩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5为图4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33]图6为本发明临时混凝土排架桩墩的上部结构示意图。
[0034]图7为图6的1-1剖视图。
[0035]图8为本发明水中临时支墩的结构示意图。
[0036]图9为图8的左视图。
[0037]图10为图8的1-1剖视图。
[0038]图11为图8的I1-1I剖视图。
[0039]图12为本发明横向滑道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0040]图13为图12的左视图。
[0041]图14为图12的A- A剖视图。
[0042]图15为本发明纵向滑道、横向滑道与永久支墩之间的布设位置示意图。
[0043]图16为本发明上滑移装置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0044]图17为本发明上滑移装置的侧部结构示意图。
[0045]图18为本发明所架设钢桁梁的结构示意图。
[0046]图19为本发明钢桁梁上后锚点的布设位置示意图。
[0047]图20为本发明拉锚器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0048]图21为图1的1-1剖视图。
[0049]图22为图1的I1-1I剖视图。
[0050]图23为本发明拉锚器中水平固定板的结构示意图。
[0051]图24为本发明拉锚器中竖向安装板的结构示意图。
[0052]图25为本发明拉锚器中竖向加劲肋板的结构示意图。
[0053]附图标记说明:
[0054]I一钢桁梁;2—导梁;3—永久支墩一;
[0055]4 一永久支墩二;5—水中临时支墩;5-1—上部墩柱;
[0056]5-2—钻孔桩;5-3—桩间系梁一 ;5-4—下滑道梁;
[0057]5-6—上连接梁;5-9—下连接梁;6-1—入岩桩;
[0058]6-2一横梁一 ;6-3—纵梁一 ;6-4—横向垫梁;
[0059]6-5—纵向滑道一;6-6—纵向连接系;6-6-1—上连接杆;
[0060]6-6-2—下连接杆;6-6-3—剪刀撑;6-7—地面;
[0061]7—纵向滑道二;7-3-1—纵梁二;7-3-2—横梁二;
[0062]7-6一反力架;7-7—锚筋;7-8—钢筋混凝土桩;
[0063]7-9—临时支撑台;7-12—桩间系梁二;8—横向滑道;
[0064]9 一顶推千斤顶;10—反力梁;11 一水平分配梁;
[0065]12—上滑移装置;12-1—水平支架;12-2—船形滑板;[0066]12-3—水平滑板; 12-4—不锈钢板;12_5—钢垫板;
[0067]12-6一纵向限位件; 13—定位钢板;14一拉铺器;
[0068]14-1 一水平固定板; 14-2—竖向安装板;14_3—锚具;
[0069]14-4 一箱形横梁;14-5—竖向加劲肋板;14_6—水平加劲肋板;
[0070]14-7—紧固螺栓;14-8—螺栓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71]如图1所示的一种钢桁梁拼装架设施工用纵向拖拉及横向顶推滑移系统,包括临时支撑体系、两道均布设在所述临时支撑体系上且供所拼装架设钢桁梁I进行纵桥向移动的纵向滑道、供钢桁梁I进行横桥向移动的横向滑道8、纵桥向移动过程中对钢桁梁I进行牵引的牵引装置和水平推动钢桁梁I进行横桥向移动的横移顶推装置,所述钢桁梁I前部设置有导梁2,且导梁2布设在钢桁梁I的正前方;所述钢桁梁I为前后两端分别支撑于永久支墩一 3和永久支墩二 4上的梁体且其由多个钢桁梁节段由前至后拼装组成。所述永久支墩一 3和永久支墩二 4分别位于河流主河道两侧;所述永久支墩一 3和永久支墩二 4均布设在直线11上。结合图3,所述临时支撑体系包括后侧临时支架、位于所述后侧临时支架前方的前侧临时支架和位于河流主河道内的水中临时支墩5,所述水中临时支墩5位于所述后侧临时支架和所述前侧临时支架之间,所述后侧临时支架、水中临时支墩5和所述前侧临时支架均布设在直线12上且三者的顶部标高相同,直线11与直线12呈平行布设。所述后侧临时支架与永久支墩二 4位于河流主河道的同一侧,所述前侧临时支架与永久支墩一 3位于河流主河道的 同一侧。所述后侧临时支架包括对钢桁梁I进行拼装及纵桥向移动的临时混凝土排架桩墩和位于所述临时混凝土排架桩墩正前方的钢筋混凝土支架。所述钢筋混凝土支架与水中临时支墩5之间的间距不大于导梁2的长度,所述水中临时支墩5与
所述前侧临时支架之间的间距不大于LI,其中= L为钢桁梁I与导梁2的总长度。所
述钢桁梁I与导梁2底部均安装有多组上滑移装置12,多组所述上滑移装置12由前至后进行布设,每组所述上滑移装置12均包括左右两个对称布设的上滑移装置12。所述临时混凝土排架桩墩上平铺有两道供两个所述上滑移装置12进行纵向滑移的纵向滑道一 6-5,两道所述纵向滑道一 6-5呈平行布设且其沿钢桁梁I的纵桥向方向进行布设。所述水中临时支墩5和所述前侧临时支架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所述钢筋混凝土支架、水中临时支墩5和所述前侧临时支架上均设置有两道供两个所述上滑移装置12进行纵向滑移的纵向滑道二 7,两道所述纵向滑道二 7呈平行布设,两道所述纵向滑道二 7分别布设在两道所述纵向滑道一 6-5的正前方。两道所述纵向滑道一 6-5以及所述钢筋混凝土支架、水中临时支墩5和所述前侧临时支架上所设置的两道纵向滑道二 7组成两道所述纵向滑道,所述临时混凝土排架桩墩上所设置的两道所述纵向滑道一 6-5的前端分别与所述钢筋混凝土支架上所设置的两道所述纵向滑道二7的后端紧密连接为一体。所述钢筋混凝土支架位于永久支墩二
4一侧,所述前侧临时支架位于永久支墩一 3 —侧,两道所述横向滑道8包括一道布设在所述钢筋混凝土支架与永久支墩二 4上的横向滑道8和一道布设在所述前侧临时支架与永久支墩一 3上的横向滑道8,两道所述横向滑道8均与纵向滑道二 7呈垂直布设,所述纵向滑道一 6-5、纵向滑道二 7和横向滑道8的顶部标高均相同。[0072]本实施例中,所述永久支墩一 3为4#墩,所述永久支墩二 4为5#墩,所述永久支墩二 4后侧所设置的多个永久桥墩由前至后依次为6#墩、7#墩和8#墩,其中所述前侧临时支架位于4#墩一侧且其后端与4#墩后端相平齐,所述钢筋混凝土支架位于5#墩和6#墩之间,所述临时混凝土排架桩墩位于6#墩和8#墩之间。
[0073]本实施料子,直线11与直线12之间的间距为13m。
[0074]实际使用时,可根据具体需要,对直线11与直线12之间的间距进行相应调整。
[0075]为避开已施工连续梁,故拖拉纵移施工中心线向下游侧偏移13m。本实施例中,所述导梁2的长度为64m,河流主河道中设水中临时支墩5减少导梁2的悬臂长度。已施工完成的6#-12#号墩为小半径曲线连续梁。其中,位于6#墩和8#墩之间的所述临时混凝土排架桩墩因上滑移装置12所施加的反力值较小,采用贝雷梁做滑道梁。而位于4#墩与3#墩之间的所述前侧临时支架和位于5#墩和6#墩之间的所述钢筋混凝土支架上上滑移装置12所施加的反力值较大,故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
[0076]本实施例中,水中临时支墩5距4#墩侧所述前侧临时支架的距离约为78.5m,距5#墩侧所述钢筋混凝土支架的距离约为64m,拖过过程中最大悬臂计算长度约为92.5m。
[0077]本实施例中,导梁2采用直线桁架结构,并且为减小导梁自重,采用变高度形式。由于在大悬臂上墩过程中前端下挠较大,导梁2的最前端设置顶梁上墩结构。
[0078]本实施例中,所述纵向滑道一 6-5由多个八三式铁路轻型军用桥墩拼装而成;所述纵向滑道二 7和横向滑道8均为钢筋混凝土层。
[0079]所述钢筋混凝土层的厚度为0.25m±0.05m且其宽度为1.7m±0.3m。本实施例中,所述钢筋混凝土层的厚度为0.25m且其宽度为1.7m。实际施工时,可以根据具体需要,对所述钢筋混凝土层的厚度和宽度进行相应调整。
[0080]结合16、图17,两个所述上滑移装置12的结构均相同。所述上滑移装置12包括固定安装在钢桁梁I底部的水平支架12-1和固定在水平支架12-1底部且前后两端均向上弯曲的船形滑板12-2,所述横向滑道8和纵向滑道二 7上均平铺有水平滑板12-3 ;所述横移顶推装置内端支顶在水平支架12-1上。本实施例中,所述水平滑板12-3为MGE滑板且其为方形板,所述船形滑板12-2底部外包有一层不锈钢板12-4,所述水平支架12-1与钢桁梁I底部之间垫装有钢垫板12-5,所述钢垫板12-5与钢桁梁I底部和水平支架12-1上部之间均通过多个连接件一进行紧固连接。
[0081]本实施例中,所述水平支架12-1由布设在同一水平面上的多个八三式铁路轻型军用桥墩拼装而成。并且,所述水平支架12-1的左右两侧均通过一道纵向限位件12-6进行加固。所述水平支架12-1上部左右两侧设置有偏移限位件。所述偏移限位件具体为限位角钢。所述纵向限位件12-6包括上下两道呈水平布设的角钢和多个连接于上下两道所述角钢之间且将两道所述角钢均固定在水平支架12-1上的槽钢节段。
[0082]实际加工时,所述限位角钢呈横桥向布设,所述限位角钢焊接固定在水平支架12-1 上。
[0083]实际加工制作时,所述船形滑板12-2为焊接固定在水平支架12-1底部的28mm厚钢板,所述不锈钢板12-4为焊接固定在船形滑板12-2底部的4mm不锈钢板。所述船形滑板12-2纵桥向上的前后端需要削坡处理,坡度为1: 10,坡长一般为100mm,削坡处需要做成圆弧。而所述钢桁梁I和导梁2前后两端所安装上滑移装置12的船形滑板12-2横桥向左右两端也削坡处理,坡度为1: 10,坡长一般为100mm,削坡处需要做成圆弧。
[0084]综上,本发明根据钢桁梁I的架设结构受力要求,上滑移装置12采用间断滑道,下滑道(包括纵向滑道一 6-5、纵向滑道二 7和横向滑道8)采用连续滑道形式。实际安装时,上滑移装置12设置于钢桁梁I的主桁架和导梁2的下弦杆的大节点下方,且使所有上滑移装置12的底面处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上滑移装置12采用多个八三墩横铺,每个节点处上滑移装置12中的八三墩数量根据节点受力确定。所述下滑道连续布置,且采用八三墩拼装或混凝土下滑道,下滑道顶面放置高分子MGE滑板,滑板应置于腹部区域内。由于各节点预拱度的设置,因此需要采用加垫钢板使上滑移装置12底面保证在同一标高上。
[0085]如图18所示,所述钢桁梁I包括左右两片对称布设的主桁架以及安装在左右两片所述主桁架之间的纵向联结系和横向联结系,所述主桁架由上弦杆、位于所述上弦杆下方的下弦杆以及多根安装在所述上弦杆和下弦杆间的腹杆组成;所述纵向联结系包括上平联和位于所述上平联下方的下平联,所述上平联安装在左右两片所述主桁架的顶部之间且其与所述上弦杆位于同一平面上,所述下平联安装在左右两片所述主桁架的底部之间且其与所述下弦杆位于同一平面上,且左右两片所述主桁架以及上平联和下平联组成一个立体式桥跨结构;所述横向联结系包括多个中间横撑架和两个分别支撑于所述立体式桥跨结构前后端部的桥门架,多个所述中间横撑架由前至后支撑于所述立体式桥跨结构的内部。本实施例中,钢祐1梁I全长156m,纵向支座中心间距156m,横向支座中心为8.6m,梁端到支座中心线为Im,主祐1架高17m,下弦杆中心间距8.6m,节点长度两端14.1m,中间14.2m。
[0086]本实施例中,所述钢桁梁I底部设置有多组后锚点,多组所述后锚点由前至后进行布设,每组所述后锚点均包括左右两个对称布设的后锚点;每个所述后锚点上均安装有一个拉锚器14,所述拉锚器14通过拉杆与连续千斤顶相接。所述牵引装置包括多个分别布设在多个所述后锚点上的拉锚器14和多个分别与拉锚器14相配合使用的所述连续千斤顶。
[0087]实际施工时,所述连续千斤顶安装在所述临时支撑体系上。本实施例中,所述拉杆为钢绞线束。所述钢绞线束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拉锚器14上且其另一端固定在一个与所述拉锚器14配合使用的连续千斤顶上`。
[0088]结合图4、图5、图6及图7,所述临时混凝土排架桩墩包括多根呈竖直向布设的入岩桩6-1,多根所述入岩桩6-1的顶部标高均相同且其分Ml排NI列进行布设,其中Ml和NI均为正整数,Ml > 3且NI ^ 2 ;每排所述入岩桩6-1上均支撑有一道横梁一 6-2,所述横梁一 6-2的数量为Ml道,Ml道所述横梁一 6-2均呈平行布设且其均布设在同一水平面上;Ml道所述横梁一 6-2上搭设有多道呈平行布设的纵梁一 6-3,多道所述纵梁一 6-3均布设在同一水平面上,所述纵梁一 6-3的布设方向与钢桁梁I的纵桥向方向一致。多道所述纵梁一 6-3上设置有多道呈平行布设的横向垫梁6-4,多道所述横向垫梁6-4均布设在同一水平面上,所述横梁一 6-2和横向垫梁6-4均与纵梁一 6-3呈垂直布设。两道所述纵向滑道
一6-5均平铺在多道所述横向垫梁6-4上所述纵向滑道一 6-5与纵梁一 6-3呈平行布设;多根所述入岩桩6-1均为钢筋混凝土桩。多道所述纵梁6-3均为贝雷梁;所述下滑道6-5由多个八三式铁路轻型军用桥墩拼装而成。
[0089]本实施例中,位于同一列上的前后相邻两个所述入岩桩6-1的上部之间均通过纵向连接系6-6进行紧固连接,位于同一排上的左右相邻两个所述入岩桩6-1的上部之间均通过横向连接系进行紧固连接,所述横向连接系与所述纵向连接系6-6的结构相同。
[0090]所述横向连接系和所述纵向连接系6-6均包括上连接杆6-6-1、位于上连接杆6-6-1正下方的下连接杆6-6-2和位于上连接杆6-6-1与下连接杆6_6_2之间的剪刀撑
6-6-3,所述上连接杆6-6-1、下连接杆6-6-2和剪刀撑6_6_3均位于同一竖直面上且三者均紧固连接于前后相邻两个所述入岩桩6-1之间;所述上连接杆6-6-1和下连接杆6-6-2均呈水平向布设且其均为型钢杆件;所述剪刀撑6-6-3由两道型钢杆件拼装而成。实际施工时,所述横向连接系和所述纵向连接系6-6均位于地面6-7上方。
[0091]实际施工时,每根所述入岩桩6-1上均设置有多个用于连接所述横向连接系和所述纵向连接系6-6的预埋件。
[0092]本实施例中,所述横梁一 6-2由多根并排布设的工字钢拼接而成,多根所述工字钢均与纵梁一 6-3呈垂直布设。
[0093]实际施工时,多道所述横向垫梁6-4呈均匀布设,且所述横向垫梁6-4为工字钢。
[0094]本实施例中,每道所述纵向滑道一 6-5均由纵桥向布设的两列八三式铁路轻型军用桥墩拼装而成,每列所述八三式铁路轻型军用桥墩均由多个所述八三式铁路轻型军用桥墩由前至后拼装而成。
[0095]实际施工时,每道所述纵向滑道一 6-5的两侧均通过一道角钢进行加固。
[0096]本实施例中,多道所述纵梁一 6-3的结构均相同且其呈均匀布设。位于同一排上的N根所述入岩桩6-1呈均匀布设。
[0097]本实施例中,Ml=2。实际使用过程中,可以根据具体需要,对Ml和NI的取值进行相应调整。
[0098]实际施工时,所拼装架设钢桁梁为架设在支墩一和支墩二之间的钢桁梁,所述钢桁梁由多个桁架节段由前至后拼装而成,多个所述桁架节段均布设在同一水平线上。本实施例中,永久支墩一 3和永久支墩二 4均位于河流的上游一侧,且多道所述纵向滑道一 6-5均位于河流的下游一侧。
[0099]本实施例中,所述入岩桩6-1的桩径为Φ 1.5m。
[0100]综上,所述入岩桩6-1采用钢筋混凝土墩柱,能满足钢桁梁I拖拉时对所述临时混凝土排架桩墩的支撑墩柱的受力需求。实际施工时,多道所述纵梁6-3采用10片贝雷梁,横桥向间距为(4X225+4X225)mm。两道所述纵向滑道一 6-5之间的间距为0.74m。所述横梁一 6-2由并排布设的5根工字钢组成。本实施例中,所述临时混凝土排架桩墩的纵向布置跨度为(8675+8 X 9000+9200)mm,横向布置依据钢桁梁I的主桁架宽度,设计为8600mm。为保证临时支墩自身的稳定性设计,采用型钢杆件焊接形成的所述横向连接系和所述纵向连接系6-6进行加固,要求入岩桩6-1的单桩竖向承载力不小于450t。另外,由于桩基础存在沉降,为保证纵向滑道一 6-5的平顺性,在施工时应根据地质情况适当预留沉降量,以保证所述纵向轨道的平顺性。浇筑墩柱混凝土时,应注意控制混凝土墩柱顶面标高,同时应控制预埋件的定位准确。
[0101]实际施工时,结合图12、图13、图14及图15,所述前侧临时支架和所述钢筋混凝土支架的结构均相同且二者均包括桩基础二和布设在所述桩基础二上的水平支撑台,所述水平支撑台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所述前侧临时支架和所述钢筋混凝土支架上所设置的两道所述纵向滑道二 7均布设在所述水平支撑台上。所述前侧临时支架与永久支墩一 3上所设置的横向滑道8布设在所述前侧临时支架的所述水平支撑台和永久支墩一 3上。所述钢筋混凝土支架与永久支墩二 4上所设置的横向滑道8布设在所述钢筋混凝土支架的所述水平支撑台和永久支墩二 4上。
[0102]本实施例中,所述桩基础二包括多个钢筋混凝土桩7-8,多个所述钢筋混凝土桩
7-8分多排多列进行布设,位于同一列上的多个所述钢筋混凝土桩7-12之间以及位于同一排上的多个所述钢筋混凝土桩7-8之间均通过一道呈水平向布设的桩间系梁二 7-12紧固连接为一体。多个所述钢筋混凝土桩7-8均与所述水平支撑台浇筑为一体。
[0103]实际施工时,两道所述纵向滑道二 7分别为靠近永久支墩一 3与永久支墩二 4 一侧布设的内侧纵向滑道和位于所述内侧纵向滑道外侧的外侧纵向滑道;所述钢筋混凝土支架和所述前侧临时支架上所设置的横向滑道8均通过所述内侧纵向滑道分隔为内外两个滑道段。本实施例中,所述横向滑道8由多道呈横桥向布设的H型钢(具体为HW型钢)拼装而成,多道所述H型钢布设在同一水平面上;所述水平支撑台上部预埋有多个用于固定横向滑道8的预埋件;所述永久支墩一 3和永久支墩二 4上均搭设有对横向滑道8进行水平支撑的临时支撑台7-9由多个八三式铁路轻型军用桥墩拼装而成。并且,所述横向滑道
5上均匀焊接有多道间距为250mm的钢板加劲肋。
[0104]本实施例中,所述临时混凝土排架桩墩上所设置的两道所述纵向滑道一 6-5的前端分别与所述钢筋混凝土支架上所设置的两道所述纵向滑道二 7的后端紧密连接为一体。
[0105]本实施例中,所述水平支撑台包括两道呈平行布设的纵梁二 7-3-1和一道呈水平布设的横梁二 7-3-2,所述横梁二 7-3-2和两道所述纵梁二 7-3-1均布设在同一水平面上且三者浇筑为一体;两道所述纵梁二 7-3-1的布设方向均与钢桁梁I的纵桥向方向一致,所述横梁二 7-3-2与纵梁二 7-3-1呈垂直布设;两道所述纵向滑道7分别布设在两道所述纵梁
二7-3-1上,所述横向滑道8布设在横梁二 7-3-2上。
[0106]实际施工时,由于横向滑道8所处横梁二 7-3-2的顶面与拖拉用钢绞线束的布设位置相矛盾,因此在横梁二 7-3-2的梁顶25cm范围内采用H型钢铺设作为横移滑道,在纵向顶推到位后再进行安装,但是用于固定横向滑道8的预埋件需提前进行预埋。
[0107]本实施例中,所述横移顶推装置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横移顶推装置分别安装在所述钢筋混凝土支架和所述前侧临时支架上,并且所述横移顶推装置安装在所述钢筋混凝土支架和所述前侧临时支架的水平支撑台上。
[0108]两道所述纵向滑道二 7分别为靠近永久支墩一 3与永久支墩二 4 一侧布设的内侧纵向滑道和位于所述内侧纵向滑道外侧的外侧纵向滑道;所述钢筋混凝土支架和所述前侧临时支架上所设置的横向滑道8均通过所述内侧纵向滑道分隔为内外两个滑道段;两个所述上滑移装置12分别为内侧滑移装置和位于所述内侧滑移装置外侧的外滑移装置。所述横移顶推装置为顶推千斤顶9,所述顶推千斤顶9后部支顶在反力架7-6上且其前部支顶在所述外滑移装置上,所述顶推千斤顶9后部与反力架7-6之间垫装有呈水平向布设的反力梁10,所述反力梁10与所述纵向滑道二 7呈平行布设且其紧固固定在反力架7-6内侧;所述反力梁10下部紧固固定于所述钢筋混凝土支架或所述前侧临时支架上且其位于所述外侧纵向滑道外侧。
[0109]本实施例中,所述反力架7-6下部埋设于横梁二 7-3-2内。
[0110]本实施例中,所述横移顶推装置为顶推千斤顶9,所述顶推千斤顶9后部支顶在反力架7-6上且其前部支顶在所述外滑移装置上,所述顶推千斤顶9后部与反力架7-6之间垫装有呈水平向布设的反力梁10,所述反力梁10与纵向滑道二 7呈平行布设且其紧固固定在反力架7-6内侧。
[0111]实际施工时,所述顶推千斤顶9前部与所述外滑移装置之间垫装有水平分配梁11,所述水平分配梁11与反力梁10呈平行布设。
[0112]本实施例中,所述水平分配梁11、反力梁10和顶推千斤顶9均布设在同一水平面上。所述顶推千斤顶9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所述顶推千斤顶9均布设在同一水平面上。
[0113]由于钢桁梁I拖拉过程中,会产生较大水平摩擦力,将纵梁6-3和纵向滑道一 6-5与所述钢筋混凝土支架上所布设纵向滑道二 7之间塞紧,将水平力传递给纵向滑道二 7所处的所述水平支撑台(具体是纵梁二 7-3-1)上,主要由纵梁二 7-3-1承担水平力。
[0114]本实施例中,所述反力梁10和水平分配梁11均由多道呈平行布设的工字钢拼装--? 。
[0115]实施例中,所述预埋件为锚固于横梁二 7-3-2内的锚筋7-7。
[0116]本实施例中,永久支墩一 3和永久支墩二 4上搭设有对横向滑道5进行水平支撑的临时支撑台7-9,所述临时支撑台7-9由多个八三式铁路轻型军用桥墩拼装而成。
[0117]所述横向滑道8与临时支撑台7-9之间通过多个紧固件紧固连接为一体,所述横向滑道8底部和临时支撑台7-9上部均设置有多个分别供多个所述紧固件安装的安装孔。本实施例中,多个所述八三式铁路轻型军用桥墩由下至上分多层进行布设,每层所述八三式铁路轻型军用桥墩均由多个布设在同一水平面上多个所述八三式铁路轻型军用桥墩拼装而成。
[0118]本实施例中,所述横梁二 7-3-2的内侧壁上预埋有对临时支撑台7-9进行定位的定位钢板13,所述临时支撑台7-9通过多个连接件二固定在所述定位钢板13上。
[0119]本实施例中,所述纵向滑道二 7采用C40混凝土浇筑而成且其上部各铺一层Φ 12mm的HPB300钢筋网,并且HPB300钢筋网与所述水平支撑内所预埋的短钢筋进行连接。所述纵梁二 7-3-1和横梁二 7-3-2的截面为2mX 1.6m且二者的上下部各需布置两层Φ28.ι的HRB400钢筋网;保护层厚度63mm,箍筋采用Φ12.ι的ΗΡΒ300钢筋,间距为200mm。5#墩侧共设置6根直径Φ 1.5m的桩基础,4#墩侧共设置4根直径Φ 1.5m的桩基础,纵桥向间距16m,横桥向间距8.6m,要求单桩承载力特征值不小于12000kN,另外在横向滑道6的布设位置处增加两根钢筋混凝土桩7-8,为减小纵梁二 7-3-1的跨度,在跨中设置斜向钢管混凝土支撑墩柱,撑角对应的纵向系梁设计为混凝土梁,系梁宽度采用1.7m宽度的系梁连接,高度为桩基附近高且跨中低的变截面。所述钢筋混凝土支架中与纵梁一 6-3交接的那根钢筋混凝土桩7-8,需在顶端浇筑柱帽,用于放置两端的纵梁,柱帽尺寸2mXl.68m,纵向长度为1.7m。
[0120]如图8、图9、图10及图11所示,所述水中临时支墩5包括桩基础一和布设在所述桩基础一上的四个上部墩柱5-1,所述桩基础一包括多根钻孔桩5-2,多根所述钻孔桩5-2分两列进行布设,每排所述钻孔桩5-2中的多根所述钻孔桩5-2上部均通过桩间系梁一 5-3连接为一体;多根所述钻孔桩5-2均呈竖直向布设,所述桩间系梁一 5-3呈水平向布设;所述桩间系梁一 5-3的数量为两个且二者呈平行布设,两个所述桩间系梁一 5-3分别布设在两列所述钻孔桩5-2顶部。四个上部墩柱5-1分两排两列进行布设,每个所述桩间系梁一5-3上均设置有两个所述上部墩柱5-1,两列所述上部墩柱5-1上分别设置有一道呈水平向布设的下滑道梁5-4,两道所述下滑道梁5-4布设在同一水平面上且二者的布设方向均与所架设钢桁梁的纵桥向方向一致,所述桩间系梁一 5-3与下滑道梁5-4呈垂直布设;所述水中临时支墩5上所设置的两道所述纵向滑道二 7分别布设在两道所述下滑道梁5-4上。两道所述下滑道梁5-4均沿所述钢桁梁I的纵桥向方向进行布设。
[0121]本实施例中,布设于同一列上的两个所述上部墩柱5-1底部之间通过一道下连接梁5-9进行紧固连接,两道所述桩间系梁一 5-3上部分别与下连接梁5-9的两端紧固连接;所述下连接梁5-9的数量为两道且两道所述下连接梁5-9布设在同一水平面上。
[0122]同时,布设于同一排上的两个所述上部墩柱5-1上部之间通过一道上连接梁5-6进行紧固连接,所述上连接梁5-6的数量为两道且两道所述上连接梁5-6布设在同一水平面上。两道所述下滑道梁5-4底部均与两道所述上连接梁5-6紧固连接。
[0123]本实施例中,所述钢筋混凝土层的内侧上下部均设置有一层钢筋网。所述上部墩柱5-1、钻孔桩5-2、桩间系梁一 5-3、下连接梁5-9和上连接梁5_6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
[0124]所述下滑道梁5-4为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每排所述钻孔桩5-2中的多根所述钻孔桩5-2均与位于其上部的桩间系梁5-3浇筑为一体,两道所述桩间系梁一 5-3、四个所述上部墩柱5-1、两道所述下连接梁5-9、两道所述上连接梁5-6和两道所述下滑道梁5-4均浇筑为一体。本实施例中,所述上连接梁5-6和下连接梁5-9的横截面均为方形,所述上连接梁5-6两端均伸出至所连接的两个所述上部墩柱5-1外侧。
[0125]实际施工时,所述下滑道梁5-4沿所述钢桁梁的纵桥向方向进行布设。
[0126]所述钻孔桩5-2的桩径为Φ2.0m±0.5m,两排所述钻孔桩5_2之间以及两道所述桩间系梁一 5-3之间的间距均为12m±2m,前后相邻两根所述钻孔桩5_2之间的间距为5m?IOm,所述桩间系梁一 5-3的横截面为方形,所述桩间系梁一 5_3的宽度为2.5m±0.5m且其高度为5.5m±0.5m,所述下滑道梁5_4的长度不小于20m。本实施例中,所述钻孔桩5-2的桩径为Φ2.0m,两排所述钻孔桩5-2之间以及两道所述桩间系梁一 5_3之间的间距均为12m,所述桩间系梁一 5-3的宽度为2.5m且其高度为5.5m。
[0127]本实施例中,所述钻孔桩5-2的数量为8根,并且8根所述钻孔桩5_2分2排4列进行布设。每排所述钻孔桩5-2均包括4根钻孔桩2,4根所述钻孔桩5-2中左右相邻两根所述钻孔桩5-2之间的间距由前至后分别为6m、8.6m和6m。
[0128]本实施例中,多根所述钻孔桩5-2均位于所述桥梁的纵向中心线一侧且其位于所处河流的下游一侧。所述桩间系梁一 5-3的前部(即迎水侧)横截面形状为半圆形。
[0129]实际对钢桁梁I进行拖拉纵移时,水中临时支墩5受力较大,竖向由上滑移装置12传递到下滑道梁5-4上的荷载最大值达950t (单个节点),横桥向可能承受较大水压力和风荷载作用,因而水中临时支墩5采用混凝土框架结构形式。由于桩基础一施工条件限制,共设置8根直径2.0m的桩基础,纵桥向间距12m,横桥向间距6m+8.6m+6m,要求单桩承载力特征值不小于15000kN。所述水中临时支墩5的上部结构为刚框架结构,下滑道梁5-4为单跨悬臂梁,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考虑到上滑移装置12布置形式的特点,下滑道梁5-4的长度不小于20m,保证钢桁梁I的至少一个大节点落在下滑道梁5-4上。所述下滑道梁5-4顶设置宽度1.7cm且厚0.25m的纵向滑道二 7。
[0130]本实施例中,多组所述后锚点的数量为四组,四组所述后锚点包括一组布设在钢桁梁I前端底部的后锚点一、一组布设在钢桁梁I后端底部的后锚点二、一组布设在钢桁梁I前侧底部的后锚点三和一组布设在钢桁梁I后侧底部的后锚点四,所述后锚点三与所述后锚点一之间以及所述后锚点二与所述后锚点四之间的间距均为D1,所述后锚点三与所述后锚点四之间的间距为D2,其中D2 < DI ;四组所述后锚点由前至后分别为1#后锚点、2#后锚点、3#后锚点和4#后锚点,多个所述连续千斤顶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连续千斤顶分两组进行布设,每组所述连续千斤顶均包括左右两个对称布设的连续千斤顶;两组所述连续千斤顶包括一组布设在所述钢筋混凝土支架上的连续千斤顶和一组布设在水中临时支墩5上的连续千斤顶;多个所述钢桁梁节段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钢桁梁节段由前至后分别为1#钢桁梁节段、2#钢桁梁节段、3#钢桁梁节段和4#钢桁梁节段,1#后锚点、2#后锚点、3#后锚点和4#后锚点分别布设在1#钢桁梁节段、2#钢桁梁节段、3#钢桁梁节段和4#钢桁梁节段底部。此处,Dl为56.7m且D2为42.5m。
[0131]本实施例中,所述钢桁梁I底部的大节点数量为12个,12个大节点由前至后分别为 E(T ,El ; ,Ε2 ; ,Ε3 ; ,Ε4 ; ,Ε5 ;、Ε5、Ε4、Ε3、Ε2、El 和 Ε0,前后相邻两个大节点之间为一个节间。所述钢桁梁I底部所安装的上滑移装置12为12组,12组所述上滑移装置12分别安装在12个大节点上。所述导梁2底部的大节点数量为8个,导梁2底部所安装的上滑移装置12为8组,8组所述上滑移装置12分别安装在8个大节点上。
[0132]如图20、图21、图22、图23、图24及图25所示,所述拉锚器14包括水平固定板14-1、固定在水平固定板14-1底部后侧的竖向安装板14-2和安装在竖向安装板14-2中下部的锚具14-3,所述水平固定板14-1固定安装在钢桁梁I底部的箱形横梁14-4上,所述水平固定板14-1位于所述箱形横梁14-4下方且其通过多个紧固螺栓14-7固定在箱形横梁14-4的底板上,所述箱形横梁14-4的底板和水平固定板14-1上均开有多个分别供多个所述紧固螺栓14-7安装的螺栓安装孔14-8 ;所述箱形横梁14-4的布设方向与所架设钢桁梁的横桥向方向一致,所架设钢祐1梁底部设置有多道布设于同一水平面上的箱形横梁14-4,多道所述箱形横梁14-4中包括两道分别布设在所述钢桁梁前后两端的端横梁和布设于两道所述端横梁之间的中横梁,所述中横梁的数量为一道或多道,所述箱形横梁14-4为所述端横梁或所述中横梁;所述竖向安装板14-2前侧设置有多个呈平行布设的竖向加劲肋板14-5,所述竖向加劲肋板14-5与水平固定板14-1和竖向安装板14_2均呈垂直布设,所述竖向加劲肋板14-5顶部固定在水平固定板14-1上且其后侧壁固定在竖向安装板14-2上。
[0133]本实施例中,所述竖向安装板14-2前侧还设置有多个呈平行布设的水平加劲肋板14-6,所述水平加劲肋板14-6与竖向安装板14-2和竖向加劲肋板14_5之间均呈垂直布设。
[0134]本实施例中,多个所述多个紧固螺栓14-7分多排多列进行布设。
[0135]实际布设安装时,多个所述竖向加劲肋板14-5底部均与竖向安装板14-2底部相平齐。
[0136]实际施工时,所述水平固定板14-1、竖向安装板14-2、竖向加劲肋板14_5和水平加劲肋板14-6均为钢板,所述水平固定板14-1与竖向安装板14-2之间、竖向加劲肋板14-5与水平固定板14-1和竖向安装板14-2之间以及水平加劲肋板14_6与竖向安装板14-2和竖向加劲肋板14-5之间均以焊接方式进行固定连接。
[0137]本实施例中,所述水平加劲肋板14-6通过多个所述竖向加劲肋板14-5分隔为多个加劲板块。
[0138]所述水平固定板14-1和竖向安装板14-2均为方形板;多个所述竖向加劲肋板14-5的形状和尺寸均相同,多个所述竖向加劲肋板14-5的竖向高度均与所述竖向安装板14-2的高度相同;多个所述水平加劲肋板6均为方形板且其宽度均与竖向安装板14-2的览度相问。
[0139]本实施例中,所述竖向加劲肋板14-5包括长方形板和位于所述长方形板下方的直角梯形板,所述长方形板和所述直角梯形板加工制作为一体且二者的后侧壁均固定在竖向安装板14-2上,所述长方形板前端与水平固定板14-1的前端相平齐;所述直角梯形板的宽度由上至下逐渐缩小,所述直角梯形板的上部宽度与所述长方形板的宽度相同且其下部宽度为100mm±20mm ;多个所述水平加劲肋板14-6的长度均与其所布设位置处竖向加劲肋板5的宽度相同。
[0140]实际加工时,所述水平加劲肋板14-6和竖向加劲肋板14-5的板厚均为20mm±5mm,所述竖向安装板14-2的板厚为40mm±5mm,所述水平固定板14-1的板厚为30mm±5mm ;所述竖向安装板14-2的高度为436mm±20mm且其宽度为510mm±20mm,所述水平固定板14-1的横向宽度大于竖向安装板14-2的宽度且其纵向长度为600mm±20mm。所述水平加劲肋板14-6和竖向加劲肋板14-5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所述竖向加劲肋板14-5对称布设在锚具3的左右两侧且二者之间的间距为270mm±20mm ;两个所述水平加劲肋板14-6分别为上水平加劲肋板和位于所述上水平加劲肋板下方的下水平加劲肋板,所述上水平加劲肋板与水平固定板14-1底面之间的间距为190mm±20mm,所述下水平加劲肋板与竖向安装板14-2底面之间的距离为50mm±10mm。
[0141]本实施例中,所述水平加劲肋板14-6和竖向加劲肋板14-5的板厚均为20mm,所述竖向安装板14-2的板厚为40mm,所述水平固定板14-1的板厚为30mm ;所述竖向安装板14-2的高度为466mm且其宽度为560mm,所述水平固定板14-1的纵向长度为600mm ;两个所述竖向加劲肋板14-5之间的间距为240mm ;所述上水平加劲肋板与水平固定板14_1之间的间距为200mm,所述下水平加劲肋板与竖向安装板14_2底部的距离为50mm。实际施工时,可以根据具体需要,对水平固定板14-1、竖向安装板14-2、竖向加劲肋板14-5和水平加劲肋板14-6的尺寸进行相应调整。
[0142]本实施例中,所述锚具14-3为夹片式锚具,拖拉所采用的钢绞线束固定在锚具14-3内。实际施工时,所述锚具14-3所固定的钢绞线束位于竖向安装板2的前侧。
[0143]由上述内容可知,后锚点位于所安装的拉锚器14具体安装在箱形横梁14-4上,拉锚器14为组焊件,采用高强螺栓安装在箱形横梁14-4上,由于箱形横梁14-4无法承受牵引力的作用,需设置斜杆连接至钢桁梁I的下弦杆底板上。本实施例中,锚具14-3的尺寸不小于Φ300_;钢绞线束根数依顶推力确定,一端同连续千斤顶连接,另一端固定在拉锚器14上,采用抗拉强度1860MPa的钢绞线。拉锚器14和钢绞线束安装好后,要进行预紧,以保证顶推过程中钢绞线受力均匀。
[0144]如图19所示,四组所述后锚点分别布设在所述钢桁梁I前后两端的端横梁以及中横梁E4-E4和E4 ’ -E4 ’上,横桥向间距为5.36m。
[0145]本实施例中,1#钢桁梁节段、2#钢桁梁节段、3#钢桁梁节段和4#钢桁梁节段所包括大节点的数量分别为3个、3个、2个和3个,其中1#钢桁梁节段与导梁2紧固连接为一体。其中,1#钢桁梁节段包括EO' Eli ,Eli E2/和E2' E3,三个节间,并且其与导梁2同步进行拼装。2#钢桁梁节段包括E3' E4/、E4' E5'和E5' E5三个节间。3#钢桁梁节段包括E5E4和E4E3两个节间。4#钢桁梁节段包括E3E2、E2E1和ElEO三个节间。
[0146]本实施例中,布设在所述钢筋混凝土支架上的连续千斤顶的牵引力大于283t,采用ZLD200型连续顶推千斤顶2台;布设在水中临时支墩5上的连续千斤顶的牵引力为476-283=193t,采用ZLD150型连续顶推千斤顶2台(若试验确定摩擦系数f>0.15,应根据试验数据选择千斤顶型号)。实际安装时,将连续千斤顶的一端安装在所述钢筋混凝土支架或水中临时支墩5上所设置的反力托架上,另一端锚固在拉锚器14上。每个所述横移顶推装置中所用顶推千斤顶9的数量为两个,具体为350吨级千斤顶。
[0147]实际在水中临时支墩5上布设安装时所述连续千斤顶时,在靠近4#墩方向的下滑道梁5-4内侧设置设置一顶推点,提供顶推控制力不大于2xl000kN。靠近5#墩方向在下滑道梁5-4外侧设置两个纠偏装置,导梁2上墩后作为纠偏或限位使用。所述水中临时支墩5施工过程中,避开凌汛与洪水期。
[0148]如图2所示,采用本发明对钢桁梁I进行拼装架设时,过程如下:
[0149]步骤一、临时支撑体系及纵横向滑道施工:在永久支墩一 3和永久支墩二 4的一侧施工临时支撑体系,并在所述临时支撑体系上布设两道供钢桁梁I进行纵桥向移动的纵向滑道和两道供钢桁梁I进行横桥向移动的横向滑道8。
[0150]步骤二、钢桁梁分次拼装架设及纵移:由前至后分多次对多个所述钢桁梁节段分别进行拼装,且每一个所述钢桁梁节段拼装完成后,均采用所述牵引装置且通过两道所述纵向滑道对当前已拼装完成的钢桁梁I进行一次纵移,直至拼装完成钢桁梁I并将拼装完成的钢桁梁I纵移到位;待钢桁梁I纵移到位后,所述钢桁梁I的前后两端分别支撑在所述前侧临时支架和所述钢筋混凝土支架上。
[0151]步骤三、钢桁梁横移:采用横移顶推装置且通过两道所述横向滑道8对纵移到位的钢桁梁I进行横移,直至将钢桁梁I横移到位;待钢桁梁I横移到位后,所述钢桁梁I的前后两端分别位于永久支墩一 3和永久支墩二 4的正上方。
[0152]步骤四、落梁:将钢桁梁I的前后两端分别支撑于永久支墩一 3和永久支墩二 4上。
[0153]本实施例中,步骤四中进行落梁时,采用8台SOOt液压千斤顶,每次落梁高度为液压千斤顶的80%行程。每端4台液压千斤顶并联,每落一个行程时用特制的钢支墩支垫,然后倒顶再次落梁。
[0154]本实施例中,所述钢筋混凝土支架和水中临时支墩5上均设置有供所述连续千斤顶支顶的反力托架。步骤二中进行钢桁梁分次拼装架设及纵移时,分四次进行纵移且其过程如下:
[0155]步骤201、第一次拼装及纵移:在所述后侧临时支架上对导梁2和位于导梁2后侧的1#钢桁梁节段进行拼装,拼装完成后将布设在所述钢筋混凝土支架上的一组连续千斤顶分别与1#后锚点上的两个拉锚器相接,并通过布设在所述钢筋混凝土支架上的连续千斤顶向前单点拖拉,完成第一次纵移。
[0156]步骤202、第二次拼装及纵移:在所述后侧临时支架上对位于1#钢桁梁节段后侧的2#钢桁梁节段进行拼装;2#钢桁梁节段拼装完成后,继续向前单点拖拉至1#后锚点位于所述钢筋混凝土支架上的连续千斤顶所支顶反力托架前方时,将布设在所述钢筋混凝土支架上的一组连续千斤顶更换至分别与2#后锚点上的两个拉锚器相接;之后继续向前单点拖拉并将水中临时支墩5上的一组连续千斤顶分别与1#后锚点上的两个拉锚器连接,随后通过布设在所述钢筋混凝土支架上和水中临时支墩5上的两组连续千斤顶进行多点拖拉,完成第二次纵移。
[0157]步骤203、第三次拼装及纵移:在所述后侧临时支架上对位于2#钢桁梁节段后侧的3#钢桁梁节段进行拼装;3#钢桁梁节段拼装完成后,继续向前多点拖拉至2#后锚点位于所述钢筋混凝土支架上的连续千斤顶所支顶反力托架前方时,将布设在所述钢筋混凝土支架上的一组连续千斤顶更换至分别与3#后锚点上的两个拉锚器相接;之后继续向前多点拖拉并将水中临时支墩5上的一组连续千斤顶更换至分别与2#后锚点上的两个拉锚器连接,随后通过布设在所述钢筋混凝土支架上和水中临时支墩5上的两组连续千斤顶进行多点拖拉,完成第三次纵移。
[0158]步骤204、第四次拼装及纵移:在所述后侧临时支架上对位于3钢桁梁节段后侧的4#钢桁梁节段进行拼装;4#钢桁梁节段拼装完成后,继续向前多点拖拉至3#后锚点位于所述钢筋混凝土支架上的连续千斤顶所支顶反力托架前方时,将布设在所述钢筋混凝土支架上的一组连续千斤顶更换至分别与4#后锚点上的两个拉锚器相接;之后继续向前多点拖拉并将水中临时支墩5上的一组连续千斤顶更换至分别与3#后锚点上的两个拉锚器连接,随后通过布设在所述钢筋混凝土支架上和水中临时支墩5上的两组连续千斤顶进行多点拖拉,完成第四次纵移,此时钢桁梁I纵移到位。
[0159]本实施例中,步骤二中所述钢桁梁I纵移到位后,先对导梁2进行拆除,再对钢桁梁I上所安装的位于水中临时支墩5上方的上滑移装置12进行拆除,且待导梁2和位于水中临时支墩5上方的上滑移装置12均拆除后,再对钢桁梁I进行横移;步骤三中钢桁梁I横移到位后,对所述临时支撑体系、两道所述纵向滑道和两道所述横向滑道8进行拆除。
[0160]实际进行纵移时,步骤201中对导梁2和1#钢桁梁节段拼装时,1#钢桁梁节段的长度为42.5m,第一次纵移长度为48m。第一次纵移之前,先将所述钢筋混凝土支架上的一组连续千斤顶分别与1#后锚点上的两个拉锚器相接,第一次纵移到位后,导梁2悬空46m ;第一次纵移之前,所述钢筋混凝土支架上连续千斤顶与1#后锚点之间的距离约63.25m,第一次纵移过程中,通过布设在所述钢筋混凝土支架上的连续千斤顶进行单点顶推。
[0161]步骤202中对2#钢桁梁节段拼装时,2#钢桁梁节段的长度为42.6m,第二次纵移长度为50m。2#钢桁梁节段拼装完成后,先采用所述钢筋混凝土支架上的连续千斤顶继续向前单点拖拉16m后,将所述钢筋混凝土支架上的一组连续千斤顶更换至分别与2#后锚点上的两个拉锚器相接,此时导梁2的前端准备上水中临时支墩5,且水中临时支墩5与1#后锚点之间的距离约63.25-64=-0.75m ;之后,采用所述钢筋混凝土支架上的连续千斤顶继续向前单点拖拉8m,并将布设在水中临时支墩5上的一组连续千斤顶分别与1#后锚点上的两个拉锚器相接,之后开始进行多点顶推,多点顶推时,保证水中临时支墩5墩顶连续千斤顶的牵引力不大于IOOt ;然后,通过布设在所述钢筋混凝土支架上和水中临时支墩5上的两组连续千斤顶继续向前多点拖拉26m。
[0162]步骤203中对3#钢桁梁节段拼装时,3#钢桁梁节段的长度为28.2m,第三次纵移长度为43m。3#钢桁梁节段拼装完成后,先将所述钢筋混凝土支架上的一组连续千斤顶更换至分别与3#后锚点上的两个拉锚器相接,再通过布设在所述钢筋混凝土支架上和水中临时支墩5上的两组连续千斤顶继续向前多点拖拉30m ;之后,将布设在水中临时支墩5上的一组连续千斤顶与2#后锚点上的两个拉锚器相接,再通过布设在所述钢筋混凝土支架上和水中临时支墩5上的两组连续千斤顶继续向前多点拖拉13m。
[0163]步骤204中对4#钢桁梁节段拼装时,4#钢桁梁节段的长度为42.5m,第四次纵移长度为79m。4#钢桁梁节段拼装完成后,先将所述钢筋混凝土支架上的一组连续千斤顶更换至分别与4#后锚点上的两个拉锚器相接,再通过布设在所述钢筋混凝土支架上和水中临时支墩5上的两组连续千斤顶继续向前多点拖拉16m,此时导梁2前端准备上所述前侧临时支架;之后,再通过布设在所述钢筋混凝土支架上和水中临时支墩5上的两组连续千斤顶继续向前多点顶推14m后将布设在水中临时支墩5上的一组连续千斤顶与3#后锚点上的两个拉锚器相接,然后再继续向前多点拖拉49m,此时钢桁梁I纵移到位。
[0164]实际进行纵移过程中,需保证所述横移顶推装置中4台千斤顶操作同步,一旦观测出现偏移情况时,可以通过调整4台千斤顶张拉力进行纠偏。
[0165]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发明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化,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钢桁梁拼装架设施工用纵向拖拉及横向顶推滑移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临时支撑体系、两道均布设在所述临时支撑体系上且供所拼装架设钢桁梁(I)进行纵桥向移动的纵向滑道、供钢桁梁(1)进行横桥向移动的横向滑道(8)、纵桥向移动过程中对钢桁梁(1)进行牵引的牵引装置和水平推动钢桁梁(1)进行横桥向移动的横移顶推装置,所述钢桁梁(I)前部设置有导梁(2),且导梁(2)布设在钢桁梁(I)的正前方;所述钢桁梁(I)为前后两端分别支撑于永久支墩一(3)和永久支墩二(4)上的梁体且其由多个钢桁梁节段由前至后拼装组成;所述永久支墩一(3)和永久支墩二(4)分别位于河流主河道两侧;所述永久支墩一(3)和永久支墩二(4)均布设在直线11上;所述临时支撑体系包括后侧临时支架、位于所述后侧临时支架前方的前侧临时支架和位于河流主河道内的水中临时支墩(5 ),所述水中临时支墩(5)位于所述后侧临时支架和所述前侧临时支架之间,所述后侧临时支架、水中临时支墩(5)和所述前侧临时支架均布设在直线12上且三者的顶部标高相同,直线11与直线12呈平行布设;所述后侧临时支架与永久支墩二(4)位于河流主河道的同一侧,所述前侧临时支架与永久支墩一(3)位于河流主河道的同一侧;所述后侧临时支架包括对钢桁梁(1)进行拼装及纵桥向移动的临时混凝土排架桩墩和位于所述临时混凝土排架桩墩正前方的钢筋混凝土支架;所述钢筋混凝土支架与水中临时支墩(5)之间的间距不大于导梁(2)的长度,所述水中临时支墩(5)与所述前侧临时支架之间的间距不大于LI,其中Ll = |,L为钢桁梁1)与导梁(2)的总长度;所述钢桁梁(1)与导梁(2)底部均安装有多组上滑移装置(12),多组所述上滑移装置(12)由前至后进行布设,每组所述上滑移装置(12)均包括左右两个对称布设的上滑移装置(12);所述临时混凝土排架桩墩上平铺有两道供两个所述上滑移装置(12)进行纵向滑移的纵向滑道一(6-5),两道所述纵向滑道一(6-5)呈平行布设且其沿钢桁梁(I)的纵桥向方向进行布设;所述水中临时支墩(5)和所述前侧临时支架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所述钢筋混凝土支架、水中临时支墩(5)和所述前侧临时支架上均设置有两道供两个所述上滑移装置(12)进行纵向滑移的纵向滑道二(7),两道所述纵向滑道二(7)呈平行布设,两道所述纵向滑道二(7)分别布设在两道所述纵向滑道一(6-5)的正前方;两道所述纵向滑道一(6-5)以及所述钢筋混凝土支架、水中临时支墩(5)和所述前侧临时支架上所设置的两道纵向滑道二(7)组成两道所述纵向滑道,所述临时混凝土排架桩墩上所设置的两道所述纵向滑道一(6-5)的前端分别与所述钢筋混凝土支架上所设置的两道所述纵向滑道二(7)的后端紧密连接为一体;所述钢筋混凝土支架位于永久支墩二(4) 一侧,所述前侧临时支架位于永久支墩一(3) —侧,两道所述横向滑道(8)包括一道布设在所述钢筋混凝土支架与永久支墩二(4)上的横向滑道(8)和一道布设在所述前侧临时支架与永久支墩一(3)上的横向滑道(8),两道所述横向滑道(8)均与纵向滑道二(7)呈垂直布设,所述纵向滑道一(6-5 )、纵向滑道二( 7 )和横向滑道(8 )的顶部标高均相同。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桁梁拼装架设施工用纵向拖拉及横向顶推滑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桁梁(I)底部设置有多组后锚点,多组所述后锚点由前至后进行布设,每组所述后锚点均包括左右两个对称布设的后锚点;每个所述后锚点上均安装有一个拉锚器(14),所述拉锚器(14)通过拉杆与连续千斤顶相接,所述连续千斤顶安装在所述临时支撑体系上;所述牵引装置包括多个分别布设在多个所述后锚点上的拉锚器(14)和多个分别与拉锚器(14)相配合使用的所述连续千斤顶。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钢桁梁拼装架设施工用纵向拖拉及横向顶推滑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横移顶推装置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横移顶推装置分别安装在所述钢筋混凝土支架和所述前侧临时支架上;两道所述纵向滑道二(7)分别为靠近永久支墩一(3)与永久支墩二(4) 一侧布设的内侧纵向滑道和位于所述内侧纵向滑道外侧的外侧纵向滑道;所述钢筋混凝土支架和所述前侧临时支架上所设置的横向滑道(8)均通过所述内侧纵向滑道分隔为内外两个滑道段;两个所述上滑移装置(12)分别为内侧滑移装置和位于所述内侧滑移装置外侧的外滑移装置;所述横移顶推装置为顶推千斤顶(9),所述顶推千斤顶(9)后部支顶在反力架(7-6)上且其前部支顶在所述外滑移装置上,所述顶推千斤顶(9)后部与反力架(7-6)之间垫装有呈水平向布设的反力梁(10),所述反力梁(10)与所述纵向滑道二(7)呈平行布设且其紧固固定在反力架(7-6)内侧;所述反力梁(10)下部紧固固定于所述钢筋混凝土支架或所述前侧临时支架上且其位于所述外侧纵向滑道外侧。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钢桁梁拼装架设施工用纵向拖拉及横向顶推滑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侧临时支架和所述钢筋混凝土支架的结构均相同且二者均包括桩基础二和布设在所述桩基础二上的水平支撑台,所述水平支撑台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所述前侧临时支架和所述钢筋混凝土支架上所设置的两道所述纵向滑道二(7)均布设在所述水平支撑台上;所述前侧临时支架与永久支墩一(3)上所设置的横向滑道(8)布设在所述前侧临时支架的所述水平支撑台和永久支墩一(3)上;所述钢筋混凝土支架与永久支墩二(4)上所设置的横向滑道(8)布设在所述钢筋混凝土支架的所述水平支撑台和永久支墩二(4)上;所述横向滑道(8)由多道呈横桥向布设的H型钢拼装而成,多道所述H型钢布设在同一水平面上;所述水平支撑台上部预埋有多个用于固定横向滑道(8)的预埋件;所述永久支墩一(3)和永久支墩二( 4 )上均搭设有对横向滑道(8 )进行水平支撑的临时支撑台(7-9 ),所述临时支撑台(7-9)由多个八三式铁路轻型军用桥墩拼装而成。
5.按照权利要 求2所述的钢桁梁拼装架设施工用纵向拖拉及横向顶推滑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拉锚器(14)包括水平固定板(14-1)、固定在水平固定板(14-1)底部后侧的竖向安装板(14-2)和安装在竖向安装板(14-2)中下部的锚具(14-3),所述水平固定板(14-1)固定安装在钢桁梁(I)底部的箱形横梁(14-4)上,所述水平固定板(14-1)位于所述箱形横梁(14-4)下方且其通过多个紧固螺栓(14-7)固定在箱形横梁(14-4)的底板上,所述箱形横梁(14-4)的底板和水平固定板(14-1)上均开有多个分别供多个所述紧固螺栓(14-7)安装的螺栓安装孔(14-8);所述箱形横梁(14-4)的布设方向与所架设钢桁梁的横桥向方向一致,所架设钢桁梁底部设置有多道布设于同一水平面上的箱形横梁(14-4),多道所述箱形横梁(14-4)中包括两道分别布设在所述钢桁梁前后两端的端横梁和布设于两道所述端横梁之间的中横梁,所述中横梁的数量为一道或多道,所述箱形横梁(14-4)为所述端横梁或所述中横梁;所述竖向安装板(14-2)前侧设置有多个呈平行布设的竖向加劲肋板(14-5),所述竖向加劲肋板(14-5)与水平固定板(14-1)和竖向安装板(14-2)均呈垂直布设,所述竖向加劲肋板(14-5)顶部固定在水平固定板(14-1)上且其后侧壁固定在竖向安装板(14-2)上。
6.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钢桁梁拼装架设施工用纵向拖拉及横向顶推滑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临时混凝土排架桩墩包括多根呈竖直向布设的入岩桩(6-1),多根所述入岩桩(6-1)的顶部标高均相同且其分Ml排NI列进行布设,其中Ml和NI均为正整数,Ml> 3且NI ^ 2 ;每排所述入岩桩(6-1)上均支撑有一道横梁一(6-2),所述横梁一(6_2)的数量为Ml道,Ml道所述横梁一(6-2)均呈平行布设且其均布设在同一水平面上;M1道所述横梁一(6-2)上搭设有多道呈平行布设的纵梁一(6-3),多道所述纵梁一(6-3)均布设在同一水平面上,所述纵梁一(6-3)的布设方向与钢桁梁(I)的纵桥向方向一致;多道所述纵梁一(6-3)上设置有多道呈平行布设的横向垫梁(6-4),多道所述横向垫梁(6-4)均布设在同一水平面上,所述横梁一(6-2)和横向垫梁(6-4)均与纵梁一(6-3)呈垂直布设;两道所述纵向滑道一(6-5)均平铺在多道所述横向垫梁(6-4)上所述纵向滑道一(6-5)与纵梁一(6-3)呈平行布设;多根所述入岩桩(6-1)均为钢筋混凝土桩;多道所述纵梁(6-3)均为贝雷梁。
7.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钢桁梁拼装架设施工用纵向拖拉及横向顶推滑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中临时支墩(5)包括桩基础一和布设在所述桩基础一上的四个上部墩柱(5-1 ),所述桩基础一包括多根钻孔桩(5-2),多根所述钻孔桩(5-2)分两排进行布设,每排所述钻孔桩(5-2)中的多根所述钻孔桩(5-2)上部均通过桩间系梁一(5-3)连接为一体;多根所述钻孔桩(5-2)均呈竖直向布设,所述桩间系梁一(5-3)呈水平向布设;所述桩间系梁一(5-3)的数量为两个且二者呈平行布设,两个所述桩间系梁一(5-3)分别布设在两排所述钻孔桩(5-2)顶部;四个上部墩柱(5-1)分两排两列进行布设,每个所述桩间系梁一(5-3)上均设置有两个所述上部墩柱(5-1),两列所述上部墩柱(5-1)上分别设置有一道呈水平向布设的下滑道梁(5-4),两道所述下滑道梁(5-4)布设在同一水平面上且二者的布设方向均与所架设钢桁梁的纵桥向方向一致,所述桩间系梁一(5-3)与下滑道梁(5-4)呈垂直布设;所述水中临时支墩(5)上所设置的两道所述纵向滑道二(7)分别布设在两道所述下滑道梁(5-4)上;两道所述下滑道梁(5-4)均沿所述钢桁梁(I)的纵桥向方向进行布设。
8.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钢桁梁拼装架设施工用纵向拖拉及横向顶推滑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滑道(6-5)由多个八三式铁路轻型军用桥墩拼装而成。
9.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桁梁拼`装架设施工用纵向拖拉及横向顶推滑移系统,其特征在于:多组所述后锚点的数量为四组,四组所述后锚点包括一组布设在钢桁梁(I)前端底部的后锚点一、一组布设在钢桁梁(I)后端底部的后锚点二、一组布设在钢桁梁(I)前侧底部的后锚点三和一组布设在钢桁梁(I)后侧底部的后锚点四,所述后锚点三与所述后锚点一之间以及所述后锚点二与所述后锚点四之间的间距均为D1,所述后锚点三与所述后锚点四之间的间距为D2,其中D2 < D1。
10.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钢桁梁拼装架设施工用纵向拖拉及横向顶推滑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滑移装置(12)包括固定安装在钢桁梁(I)底部的水平支架(12-1)和固定在水平支架(12-1)底部且前后两端均向上弯曲的船形滑板(12-2),所述横向滑道(5)和纵向滑道(4)上均平铺有水平滑板(12-3);所述横移顶推装置内端支顶在水平支架(12-1)上;所述水平滑板(12-3)为MGE滑板且其为方形板,所述船形滑板(12-2)底部外包有一层不锈钢板(12-4),所述水平支架(12-1)与钢桁梁(I)底部之间垫装有钢垫板(12-5),所述钢垫板(12-5)与钢桁梁(I)底部和水平支架(12-1)上部之间均通过多个连接件二进行紧固连接;所述水平支架(12-1)上部左右两侧设置有偏移限位件。
【文档编号】E01D21/00GK103614970SQ201310666027
【公开日】2014年3月5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10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10日
【发明者】杜越, 李宏强, 丁大友, 任高峰, 何东, 王建斌, 尚宗柱, 王建富, 欧阳林, 谭永 申请人:中铁二十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