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用边界动态反光标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89258阅读:557来源:国知局
公路用边界动态反光标志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路用边界动态反光标志涉及一种用于公路的隧道或棚洞内的反光标志。其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警示效果更明显的公路用边界动态反光标志。本实用新型公路用边界动态反光标志包括壳体(1)、支架(2)、轴承座(3)、轴(4)、两个叶轮(5)和基座(6),所述壳体呈筒状且其前后端面都设有开口,所述支架固定在壳体的内侧壁上,所述轴通过轴承座固定在支架上,轴的轴向与壳体的轴向相同,所述两个叶轮分别固定在轴的前后端,两个叶轮都位于壳体内,每个叶轮的外侧面上都贴有反光膜,所述基座固定在壳体上。
【专利说明】公路用边界动态反光标志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警示标志,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公路的隧道或棚洞内的反光
ο
【背景技术】
[0002]在公路的隧道或棚洞内,现有的警示标志都为静态反光产品,对过往司机的警示效果不明显。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警示效果更明显的公路用边界动态反乂己杨^ O
[0004]本实用新型公路用边界动态反光标志,包括壳体、支架、轴承座、轴、两个叶轮和基座,所述壳体呈筒状且其前后端面都设有开口,所述支架固定在壳体的内侧壁上,所述轴通过轴承座固定在支架上,轴的轴向与壳体的轴向相同,所述两个叶轮分别固定在轴的前后端,两个叶轮都位于壳体内,每个叶轮的外侧面上都贴有反光膜,所述基座固定在壳体上。
[0005]本实用新型公路用边界动态反光标志,其中所述壳体的内径从前后开口端到中间位置逐渐增大。
[0006]本实用新型公路用 边界动态反光标志,其中所述支架为十字形,轴承座固定在支架的中心位置。
[0007]本实用新型公路用边界动态反光标志与现有技术不同之处在于本实用新型公路用边界动态反光标志包括壳体、支架、轴承座、轴、两个叶轮和基座,所述壳体呈筒状且其前后端面都设有开口,所述支架固定在壳体的内侧壁上,所述轴通过轴承座固定在支架上,轴的轴向与壳体的轴向相同,所述两个叶轮分别固定在轴的前后端,两个叶轮都位于壳体内,每个叶轮的外侧面上都贴有反光膜,所述基座固定在壳体上。将基座固定在隧道或棚洞内的行车道边缘或壁体上,使壳体的轴向与行车方向相同,利用隧道或棚洞内的微风及汽车驶过所引起的周围气流的扰动来带动叶轮的转动。叶轮的外侧面上贴有反光膜,这样就会反射汽车的车灯光,由于叶轮是旋转地反射灯光,相对于静态反光标志更能够引起司机的注意,从而能够提醒司机注意道路边界,警示隧道内路的宽度,减少交通事故。
[0008]本实用新型公路用边界动态反光标志中壳体的内径从前后开口端到中间位置逐渐增大,这样壳体就会更有利于对风的收集。
[000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路用边界动态反光标志的主视图;
[0011]图2为本实用新型公路用边界动态反光标志中壳体、支架和轴承座的主视图;
[0012]图3为本实用新型公路用边界动态反光标志的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
[0013]如图1所示,并参照图2、3所示,本实用新型公路用边界动态反光标志包括壳体1、支架2、轴承座3、轴4、两个叶轮5和基座6,所述壳体I呈筒状且其前后端面都设有开口,壳体I的内径从前后开口端到中间位置逐渐增大。所述支架2固定在壳体I的内侧壁上,支架2为十字形,轴承座3固定在支架2的中心位置。所述轴4通过轴承座3固定在支架2上,轴4的轴向与壳体I的轴向相同,所述两个叶轮5分别固定在轴4的前后端,两个叶轮5都位于壳体I内,每个叶轮5的外侧面上都贴有反光膜,所述基座6固定在壳体I上。
[0014]本实用新型一般设置间隔为20米,贯穿并多出隧道全长,这样在隧道内就形成了一个连续的发光带,如果隧道内有静止的车辆或无法移动的物体,在视觉上就会有非连续状,有助于司机判别道路状况。本实用新型本身不需要任何外接能源,不用补给,单凭借微风和汽车行驶所引起的气流扰动而工作,尤其适用于偏远山区。本实用新型中的基座6除了可以直接固定在墙壁上,还可以通过支撑架固定在道路边缘的地面上,并且基座6在支撑架上的高度可以调节,这样就能够适应不同高度的车辆。由于本实用新型中有前后两个叶轮5,这样在公路上不同行驶方向的车辆司机都能看得见,从而能够对司机产生提示路面状况的作用,减少交通事故。
[0015]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公路用边界动态反光标志,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I)、支架(2)、轴承座(3)、轴(4 )、两个叶轮(5 )和基座(6 ),所述壳体(I)呈筒状且其前后端面都设有开口,所述支架(2 )固定在壳体(I)的内侧壁上,所述轴(4)通过轴承座(3)固定在支架(2)上,轴(4)的轴向与壳体(I)的轴向相同,所述两个叶轮(5)分别固定在轴(4)的前后端,两个叶轮(5)都位于壳体(I)内,每个叶轮(5)的外侧面上都贴有反光膜,所述基座(6)固定在壳体(I)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路用边界动态反光标志,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I)的内径从前后开口端到中间位置逐渐增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公路用边界动态反光标志,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2)为十字形,轴承座(3)固定在支架(2)的中心位置。
【文档编号】E01F9/015GK203429576SQ201320360901
【公开日】2014年2月12日 申请日期:2013年6月21日 优先权日:2013年6月21日
【发明者】刘健, 陈晓光, 史志文, 刘安 申请人:新疆交通科学研究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