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道路交通噪声隔离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92312阅读:240来源:国知局
一种道路交通噪声隔离带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道路交通噪声隔离带,它涉及一种噪声隔离带,以解决现有低隔离带降噪效果差,高隔离带遮挡观景的视线的问题,它包括基墩、多个挡板和多排植物带,基墩沿道路的长度方向布置,基墩的上表面上沿道路的宽度方向并列布置有多个挡板,相邻两个挡板之间的基墩上设置有植物带。本发明用于道路交通降噪。
【专利说明】一种道路交通噪声隔离带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噪声隔离带,具体涉及一种交通噪声隔离带。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隔离带,高度过高会遮挡住行人观景的视线,不适宜放在街道中使用;要么太低不能起到降低噪声的作用。城市可持续性发展的脚步越来越近,绿色屋顶本身具有改善城市热岛效应、净化空气、降低城市排水符合等功能。植物隔离带由于它的生态性和环境性的优点,在城市空间中使用越来越广泛。另外,在街道上使用了很多类型的植物屋面系统,例如,地下停车场的顶部或其它低矮的构筑物顶部种植植物作为屋面系统,可以用来降低交通噪声。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是为解决现有低隔离带降噪效果差,高隔离带遮挡观景的视线的问题,进而提供一种道路交通噪声隔离带。
[0004]本发明为解决上述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的一种道路交通噪声隔离带包括基墩、多个挡板和多排植物带,基墩沿道路的长度方向布置,基墩的上表面上沿道路的宽度方向并列布置有多个挡板,相邻两个挡板之间的基墩上设置有植物带。
[000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将绿色植被屋顶与降噪结为一体,不仅起到降低噪声的作用,而且也能发挥绿色屋顶自身的功能,而且,绿化能够创造出良好的视觉景观;本发明降低了噪声,可使人耳主观响度降低至原来的一半。既解决了高屏障带来的视线问题,又能够降低噪声,降噪量可达IOdB(A)。本发明是将车行道与人行道之间,形成一种综合利用声衍射及绿色屋顶技术的道路交通噪声低矮隔离带,即形成降低交通噪声的降噪屏障。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6]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基墩顶部放置挡板,不做任何吸声处理情况下的声波衍射降噪结构示意图,图3是相邻挡板之间放置植物带的情况下的声波衍射降噪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2中接收点的高度为1600mm时,持续增加挡板数量的声压级衰减增量曲线图,图5是图3中接收点的高度为1600_时植物面积变化产生的声压级衰减实验曲线图,图6是图3中接收点的高度为1000_时植物面积变化产生的声压级衰减实验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7]【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图3说明,本实施方式的一种道路交通噪声隔离带包括基墩1、多个挡板2和多排植物带3,基墩I沿道路的长度方向布置,基墩I的上表面上沿道路的宽度方向并列布置有多个挡板2,相邻两个挡板2之间的基墩I上设置有植物带3。
[0008]【具体实施方式】二:结合图1-图3说明,本实施方式所述基墩I为长方体基墩。如此设置,布置方便可靠。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0009]【具体实施方式】三:结合图1-图3说明,本实施方式所述挡板2为木板。如此设置,质轻,廉价易得,满足实际需要。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相同。
[0010]【具体实施方式】四:结合图1-图3说明,本实施方式所述挡板2为塑料板或金属板。如此设置,塑料廉价易得,金属板强度大,满足实际需要。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相同。
[0011]【具体实施方式】五:结合图1-图3说明,本实施方式由靠近声源的一侧的植物带3至最后一排植物带3的叶子的数量逐渐增加。如此设置,植物面积逐渐增大,声压级逐渐衰减,降噪效果持续改善。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相同。
[0012]实施例
[0013]结合图2-图6说明利用本发明进行降噪实验:本发明的实验在半消声室中完成。为了模拟街道上隔离带的降噪效果,做了一个宽度W为3000mm,高度H为1200mm的隔离带,放在半消声室中间。将基墩的顶部划分成5排。将2个0.5英寸的麦克风5放置在距离基墩壁面的距离t为200mm的位置上,距离地面的高度分别为LI为1600mm和L2为1000mm,分别用来模拟人站立和坐着时的平均高度。将无指向声源4放置在地面或地板上,距基墩壁面的距离h为100mm,模拟交通噪声。实验时声源发出白噪声,来检验该装置声波衍射降噪的作用。
[0014]图4是在本发明基墩顶部放置挡板,当声音的接收点的高度为1600_时,以不做任何处理的情况为基准值,持续增加挡板数量的声压级衰减增量曲线图。在只有格栅的情况下,在IkHz以上声压级可衰减达到10dB。随着格栅数量的增加,声压级衰减作用越明显。其中,第I排格栅用O所在线条表示,第2排格栅用十所在线条表示,第3排格栅用X所在线条表示,第4排格栅用Λ所在线条表示,第5排格栅用所在线条表示。
[0015]图5是在本发明基墩的顶部相邻的挡板中,分别依次放置1排植物、2排植物直到5排植物,与上述情况做对比实验,随格栅及植物面积增加,声压级衰减与不做处理的装置比较曲线图。当声音的接收点的高度为1600mm时植物面积变化产生的声压级衰减实验曲线图,声压级衰减主要是由于植物基质的吸声作用、格栅的遮挡、绿色屋面高度增加等作用。该隔离带与上部植物的结合可以降低声压级,高频处可降低约20dB绕射声。将速度为70km/h的交通噪声频谱的影响作为一种不利的条件时,其声压级的衰减作用随着植物面积的增加而增强,1600mm处接收点声压级衰减从4.8dB(A)增至9.7dB(A)。其中,第I排格栅用〇所在线条表示,第2排格栅用+所在线条表示,第3排格栅用X所在线条表示,第4排格栅用Λ所在线条表示,第5排格栅用所在线条表示。
[0016]图6是在本发明在本发明基墩的顶部相邻的挡板中,分别依次放置I排植物、2排植物直到5排植物,与上述情况做对比实验,随格栅及植物面积增加,声压级衰减与不做处理的装置比较曲线图。当声音的接收点的高度为1000mm时植物面积变化产生的声压级衰减实验曲线图,声压级衰减主要是由于植物基质的吸声作用、格栅的遮挡、绿色屋面高度增加等作用。该隔离带与上部植物的结合可以降低声压级,高频处可降低约20dB绕射声。将速度为70km/h的交通噪声频谱的影响作为一种不利的条件时,其声压级的衰减作用随着植物面积的增加而增强,1000mm处接收点声压级衰减从3.8dB (A)增至7.7dB (A)。其中,第I排格栅用O所在线条表示,第2排格栅用十所在线条表示,第3排格栅用X所在线条表示,第4排格栅用Λ所在线条表示,第5排格栅用所在线条表示。[0017]第I排使用叶子较少的植物和用聚酯棉模拟的叶子较多的情况下再次检验声压级衰减。叶子较少的植物对于在3.15kHz以上的降噪作用较小,而聚酯棉由于其较好的吸声能力,降噪作用较好。如果植被层能更好的设计,能够再降低3-4dB(A)的交通噪声。
【权利要求】
1.一种道路交通噪声隔离带,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基墩(I)、多个挡板(2)和多排植物带(3),基墩(I)沿道路的长度方向布置,基墩(I)的上表面上沿道路的宽度方向并列布置有多个挡板(2),相邻两个挡板(2)之间的基墩(I)上设置有植物带(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道路交通噪声隔离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墩(I)为长方体基壤。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道路交通噪声隔离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2)为木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道路交通噪声隔离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2)为塑料板或金属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道路交通噪声隔离带,其特征在于:由靠近声源的一侧的植物带(3)至最后一排植物带(3)的叶子的数量逐渐增加。
【文档编号】E01F8/02GK103821093SQ201410105184
【公开日】2014年5月28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20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20日
【发明者】康健 申请人:哈尔滨工业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