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跨度缆索吊连续横移式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349068阅读:618来源:国知局
一种大跨度缆索吊连续横移式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缆索吊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跨度缆索吊连续横移式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当桥面宽度较大时,大跨度(跨度为548.5m)缆索吊的安装成本高、风险高;目前,国内对于大跨度缆索吊横移施工采用的方法很多,例如:千斤顶—精轧螺纹钢体系法、钢丝绳滑轮组—倒链牵引法等。每种工法都有各自的特点及适用范围。

其中,千斤顶—精轧螺纹钢体系法是在塔架顶部索鞍底部放置钢轨作为滑道,牵引系统上采用千斤顶确保塔架横移过程中同步平稳。采用精扎螺纹钢作为千斤顶的张拉索体,受力明确,结构稳定。这种技术存在的缺点和不足为:

(1)由于底部安装有钢轨,索鞍不易在钢轨上平衡,故不能适用于大跨度缆索吊的横移;

(2)受千斤顶行程限制,操作繁琐,需要工人实时操作;

(3)不能解决连续横移问题,中间操作费力、费工,工作效益低。

钢丝绳滑轮组—倒链牵引法是利用倒链作为动力系统,钢丝绳滑轮组作为使其移动的便捷装置,其下安装钢轨滑道,移动方便。这种技术存在的缺点和不足为:

(1)动力小,操作人员较多,工作效率低下,只适用于小跨度缆索吊的横移;

(2)钢丝绳磨损较大,易产生崩断现象,安全隐患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大跨度缆索吊连续横移式施工方法。该方法是一种适用于跨度为548.5m的大跨度缆索吊连续横移式施工方法,其与现有施工方法相比,具有安全、高效、连续、施工方便、工艺简单、成本低等优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大跨度连续横移式缆索吊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在滑道梁的顶面涂抹润滑物质,并在滑道梁的腹板位置处开设用于固定索鞍的通孔;

步骤二、在索鞍的底部横梁位置处开设四个通孔;

步骤三、在每条滑道梁的两端各焊接一个千斤顶张拉台座,并在每个千斤顶张拉台座上安装一组连续千斤顶,每组所述连续千斤顶均由两台千斤顶组成,且两台千斤顶分别为第一千斤顶和第二千斤顶组成;

步骤四、在钢绞线的一端安装工具锚夹片,再将钢绞线的另一端穿过步骤二中在索鞍上开设的通孔后连接在连续千斤顶上,并通过工具锚夹片固定;

步骤五、同时启动所有连续千斤顶后,控制器控制为连续千斤顶供油的液压泵启动,索鞍处的工具锚夹片顶紧;

步骤六、控制器通过控制液压泵为第一千斤顶供油的供油回路中的第一电磁阀,使第一千斤顶出缸,使工具锚夹片从松弛状态变为夹紧状态,进行钢绞线张拉;控制器通过控制液压泵为第二千斤顶供油的供油回路中的第二电磁阀,使第二千斤顶回油,使工具锚夹片从夹紧状态变为松弛状态;第一千斤顶张拉到达行程后,控制器通过控制液压泵为第一千斤顶供油的供油回路中的第一电磁阀,使第一千斤顶进入回油状态,使工具锚夹片从夹紧状态变为松弛状态;第二千斤顶回油到位后控制器通过控制液压泵为第二千斤顶供油的供油回路中的第二电磁阀,使第二千斤顶出缸,使工具锚夹片从松弛状态变为夹紧状态,进行钢绞线张拉;

步骤七、重复步骤六的第一千斤顶和第二千斤顶两个千斤顶中一个出缸,一个回油的过程,进行连续顶推,直至将索鞍横移到指定位置后,控制器通过控制液压泵为第一千斤顶供油的供油回路中的第一电磁阀,使第一千斤顶回油,控制器通过控制液压泵为第二千斤顶供油的供油回路中的第二电磁阀,使第二千斤顶回油,控制器控制为连续千斤顶供油的液压泵关闭;

步骤八、采用销轴将索鞍与步骤一中在滑道梁的腹板位置处开设的通孔固定。

上述的一种大跨度缆索吊连续横移式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润滑物质为黄油。

上述的一种大跨度缆索吊连续横移式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在索鞍的底部横梁位置处开设四个通孔后,在开设通孔的位置处加焊防止张拉变形的加劲板。

上述的一种大跨度缆索吊连续横移式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均为二位四通电磁阀。

上述的一种大跨度缆索吊连续横移式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上接有触摸式液晶显示屏。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所提供的是一种适用于跨度为548.5m的大跨度缆索吊连续横移式施工方法,本发明与现有施工方法相比,具有安全、高效、施工方便、工艺简单、成本低等优点。

2、本发明所用的多组连续千斤顶均由两台千斤顶组成,保证钢绞线有足够的力拉动索鞍,且钢绞线不会被拉断;

3、本发明为减小摩擦力,在滑道梁上涂抹黄油等润滑物质,更安全、可靠;

4、经本发明研发后,连续千斤顶开动后,索鞍会以平稳的速度,连续不断的移动,更加高效;

5、本发明施工过程操作简单,省人工、省时间,施工方便、工艺简单、节省成本。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大跨度连续横移式缆索吊施工状态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控制器与其他各单元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滑道梁; 2—索鞍; 3—千斤顶张拉台座;

4—连续千斤顶; 5—钢绞线; 6—工具锚夹片;

7—控制器; 8—液压泵; 9—第一电磁阀;

10—第一千斤顶; 11—第二电磁阀; 12—第二千斤顶;

13—触摸式液晶显示屏。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设计了一种跨度为548.5m的大跨度缆索吊连续横移式施工方法。结合图1,本发明大跨度缆索吊连续横移式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在滑道梁1的顶面涂抹润滑物质,并在滑道梁1的腹板位置处开设用于固定索鞍2的通孔;

具体施工过程中,可采用黄油、润滑油等现有润滑物质,优选的润滑物质为黄油;

步骤二、在索鞍2的底部横梁位置处开设四个通孔;

本实施例中,步骤二中在索鞍2的底部横梁位置处开设四个通孔后,在开设通孔的位置处加焊防止张拉变形的加劲板。

步骤三、在每条滑道梁1的两端各焊接一个千斤顶张拉台座3,并在每个千斤顶张拉台座3上安装一组连续千斤顶4,每组所述连续千斤顶4均由两台千斤顶组成,且两台千斤顶分别为第一千斤顶10和第二千斤顶12组成;

步骤四、在钢绞线5的一端安装工具锚夹片6,再将钢绞线5的另一端穿过步骤二中在索鞍2上开设的通孔后连接在连续千斤顶4上,并通过工具锚夹片6固定;

步骤五、同时启动所有连续千斤顶4后,控制器7控制为连续千斤顶4供油的液压泵8启动,索鞍2处的工具锚夹片6顶紧;

步骤六、控制器7通过控制液压泵8为第一千斤顶10供油的供油回路中的第一电磁阀9,使第一千斤顶10出缸,使工具锚夹片6从松弛状态变为夹紧状态,进行钢绞线张拉;控制器7通过控制液压泵8为第二千斤顶12供油的供油回路中的第二电磁阀11,使第二千斤顶12回油,使工具锚夹片6从夹紧状态变为松弛状态;第一千斤顶10张拉到达行程后,控制器7通过控制液压泵8为第一千斤顶10供油的供油回路中的第一电磁阀9,使第一千斤顶10进入回油状态,使工具锚夹片6从夹紧状态变为松弛状态;第二千斤顶12回油到位后控制器7通过控制液压泵8为第二千斤顶12供油的供油回路中的第二电磁阀11,使第二千斤顶12出缸,使工具锚夹片6从松弛状态变为夹紧状态,进行钢绞线张拉;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磁阀9和第二电磁阀11均为二位四通电磁阀。

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7上接有触摸式液晶显示屏13。

步骤七、重复步骤六的第一千斤顶10和第二千斤顶12两个千斤顶中一个出缸,一个回油的过程,进行连续顶推,直至将索鞍2横移到指定位置后,控制器7通过控制液压泵8为第一千斤顶10供油的供油回路中的第一电磁阀9,使第一千斤顶10回油,控制器7通过控制液压泵8为第二千斤顶12供油的供油回路中的第二电磁阀11,使第二千斤顶12回油,控制器7控制为连续千斤顶4供油的液压泵8关闭;

步骤八、采用销轴将索鞍2与步骤一中在滑道梁1的腹板位置处开设的通孔固定。

最终完成跨度为548.5m的大跨度连续横移式缆索吊施工作业。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发明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变化,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