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在通航河道上安装钢拱桥的支架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02830阅读:906来源:国知局
用于在通航河道上安装钢拱桥的支架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在通航河道上安装钢拱桥的支架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在通航河道上施工钢拱桥,通常需要封锁航道来进行桥梁施工,但这样一来,封闭航道阻断了航道内的正常通航,影响了来往的通航线路,并且由于桥梁施工的时间一般较长,引起的经济损失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根据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用于在通航河道上安装钢拱桥的支架结构,通过沿顺桥向在通航河道内间隔设置的若干对钢拱桥起支撑作用的支架,避免桥梁施工时的通航封锁,尽量保证通航畅通。

本实用新型目的实现由以下技术方案完成:

一种用于在通航河道上安装钢拱桥的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结构至少包括钢管桩平台、桁架支撑及上部支撑,其中所述钢管桩平台沿钢拱桥的顺桥向间隔架设,所述钢管桩平台的顶部分别固定设置有所述桁架支撑,所述桁架支撑的顶部支撑钢拱桥的钢梁,所述上部支撑固定设置在所述桁架支撑的上方,其底端与所述钢梁的表面相连接固定,其顶端支撑钢拱桥的拱肋。

所述钢管桩平台包括三根钢管桩,两两所述钢管桩之间通过型钢连接固定,三根所述钢管桩分别通过一钢板封顶,在三块所述钢板的上方固定设置有型钢支撑,所述型钢支撑的顶面支撑所述桁架支撑。

所述型钢支撑呈等边三角形结构,所述型钢支撑分别与三块所述钢板相连接固定。

分别支撑所述钢拱桥两榀拱肋的上部支撑之间通过横向桁架连接固定构成一体。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合理,能对钢拱桥进行稳定有效地支撑;加工方便,可在现场进行拼接,便于使用;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适宜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安装在钢拱桥上的立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支撑局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1-1向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钢管桩平台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特征及其它相关特征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便于同行业技术人员的理解:

如图1-4所示,图中标记1-11分别表示为:拱肋1、钢梁2、钢管桩平台3、桁架支撑4、上部支撑5、型钢支撑6、横向桁架7、通航河道8、钢管桩9、型钢10、风撑11。

实施例:如图1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钢拱桥包括拱肋1和钢梁2这两部分,其中两榀拱肋1沿横桥向对称布置在钢梁2的两侧,钢拱桥整体需要架设在通航航河道8上,两榀拱肋1在拱脚处分别与钢梁2梁端的横梁拱结合处相连,通过横向的风撑11连接成整体横跨通航河道8。本实施例中用于在通航河道上安装钢拱桥的支架结构在对钢拱桥进行支撑的同时,尽可能保证不影响通航河道8的正常通航。

如图1所示,在钢梁2的下方沿顺桥向间隔设置有钢管桩平台3和桁架支撑4。如图2所示,桁架支撑4的底部固定设置在钢管桩平台3的上方,而桁架支撑4的顶部支撑在钢梁2的下表面,以对钢梁2施加支撑作用。如图3所示,钢管桩平台3的底部架设在通航通道8之中,钢管桩平台3和桁架支撑4分别布置在钢梁2横桥向的底面两侧。由于位于钢梁2下方的钢管桩平台3以及桁架支撑4是顺桥向间隔布置的,因此在通航河道8内航行的船只在满足宽度和高度条件的前提下,从相邻两个钢管桩平台3之间驶过,从而保证桥梁施工中通航河道8的正常运作。

如图2所示,上部支撑5固定设置在钢梁2上,且其设置位置与桁架支撑4的支撑位置相对应,以使每组由钢管桩平台3、桁架支撑4以及上部支撑5所构成的支架体系对钢拱桥的支撑处于同一竖直方向上,避免因支撑错位而导致拱肋1或钢梁2受挠变形。上部支撑5的顶端支撑拱肋1。每根上部支撑5的高度满足拱肋1的曲度的要求。如图3所示,分别支撑两榀拱肋1的两个上部支撑5之间通过横向桁架7连接固定并形成一体结构,保证两榀拱肋1受力均匀,同时支撑稳定。

如图4所示,钢管桩平台3的主体为三根钢管桩9,两两钢管桩9之间通过型钢10连接固定形成一体,以提高钢管桩平台3的稳定性。每根钢管桩9的顶面均通过钢板(图中未示出)封顶。三块钢板上设置有型钢支撑6,如图2所示,型钢支撑6作为钢管桩平台3与桁架支撑4的接触部,以对桁架支撑4进行支撑。型钢支撑6可以设置为等边三角形结构,以提高支撑效果及稳定性。

本实施例在具体实施时:桁架支撑4的结构自其顶部由上至下可设置为圈梁、调整节、大横梁、调整(标准)节段。圈梁由4根HW400×400×13×21型钢形成;大横梁采用BH400×200×20×20型钢;调整节段采用2根HW200×200×8×12型钢。

钢管桩平台3由三根Φ600的钢管桩9与三根HW400×400×13×21的型钢10组成,钢管桩9的顶面设置1cm钢板封顶,桩顶上搭设边长2.2m等边三角形结构的型钢支撑6。

上部支架5由L180×18,L70×6形成桁架,顶部依次由上至下设置圈梁,大横梁,调整节段。圈梁由4根HW200×200×8×12型钢形成;大横梁采用HW200×200×8×12型钢;调整节段采用2根HW200×200×8×12型钢。

上述尺寸单位均为mm。

虽然以上实施例已经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构思和实施例做了详细说明,但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没有脱离权利要求限定范围的前提条件下,仍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改进和变换,如:钢管桩平台3之间的间距、各支架部件的高度等,故在此不一一赘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