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尤指一种过河天桥操作架。
背景技术:
在建筑施工领域,为使得位于河道两侧的不同地块相互关联,常常需要在河道上建立过河天桥或过河通道,以使不同地块上不同分区的功能最大化。在施工过程中,采用截流或吊装等方法施工完钢结构的主框架之后,还需要搭设操作架,来完成主框架上部的钢筋桁架楼承板或压型钢板等的施工。
现有技术中,若采取落地式操作架进行上部施工,则存在以下缺点:政府批文办理时间长;截流时间受季节限制较大,一般在仅限在枯水期;截流成本巨大;为进行生态保护,在截流后进行上下游换水,以保证水质正常,再次加大了成本;在河床位置搭设落地式脚手架,搭设条件和搭设环境比较坎坷,成本较大,同时安全得不到有效保证。
若采取在钢结构主框架上安装吊篮的方式进行上部施工,则存在下述缺点:钢结构天桥或通道施工不同于主体结构的幕墙工程,大多数为非常规形式,故吊篮通常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制作、安装,而异形吊篮由于技术和应用的不可控性,一般应对其方案作专家论证,大大增加了时间和操作难度;吊篮的灵活性仅限于有效范围内,对于体量较大的建筑物来讲,吊篮的安装数量将非常多,大大增加了施工成本;吊篮操作严重降低工效,影响工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过河天桥操作架,解决现有技术中进行主框架上部施工的操作架难以安装的问题。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过河天桥操作架,吊装于跨设在河道上的主框架上,所述过河天桥操作架包括:
横向架设于主框架的多个支撑杆;
通过吊挂件悬挂于所述支撑杆的底板支架;以及
满铺于所述底板支架的底板。
本实用新型过河天桥操作架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过河天桥操作架借用过河天桥上已经施工完成的主框架,进行过河天桥操作架的搭设。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主框架上设多个支撑杆,为后续的吊挂件和底板支架提供安装的附着点,用悬挂件将底板支架吊装在支撑杆下,为施工人员提供操作空间,解决了在主框架上部施工难以操作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不需要截流在河床位置搭设落地脚手架,代替了灵活性有限的吊篮,操作简单方便,达到节约成本,缩短工期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过河天桥操作架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主框架两侧的防护结构。
本实用新型过河天桥操作架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防护结构包括:
沿着所述主框架侧部的天桥梁间隔立设的多个防护支座;以及
拉设于所述多个防护支座的防护绳。
本实用新型过河天桥操作架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吊挂件包括:
夹设固定于所述支撑杆相对两侧的一对吊挂杆;以及
拉结固定所述一对吊挂杆的拉结杆,所述拉结杆置于所述支撑杆上。
本实用新型过河天桥操作架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底板支架包括横纵交叉连接的横杆和纵杆,所述横杆和所述纵杆固定连接于所述吊挂杆的底部。
本实用新型过河天桥操作架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底板为竹篱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过河天桥操作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过河天桥操作架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过河天桥操作架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过河天桥操作架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阅图1,显示了本实用新型过河天桥操作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在施工过程中,采用截流或吊装等方法在过河天桥上施工钢结构的主框架1,在主框架1上吊装本实用新型过河天桥操作架,为主框架1上的后续操作提供施工人员站立的空间。本实用新型过河天桥操作架包括:多个支撑杆2,吊挂件3、底板支架4、底板以及防护结构5,其中多个支撑杆2横向架设于主框架1上,多个支撑杆2相互之间间隔一定的距离,底板支架4通过吊挂件3悬挂于支撑杆2,底板满铺于底板支架4,防护结构5设于主框架1的两侧,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本实用新型过河天桥操作架借用过河天桥上已经施工完成的主框架,进行过河天桥操作架的搭设。多个支撑杆为后续的吊挂件和底板支架提供安装的附着点,用吊挂件将底板支架吊装在支撑杆下,为施工人员提供操作空间,解决了在主框架上部施工难以操作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不需要截流在河床位置搭设落地脚手架,代替了灵活性有限的吊篮,操作简单方便,达到节约成本,缩短工期的目的。
参阅图2,显示了本实用新型过河天桥操作架的主视图。参阅图3,显示了本实用新型过河天桥操作架的侧视图。参阅图4,显示了本实用新型过河天桥操作架的俯视图。结合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主框架1包括两对支撑柱10和一对天桥梁11,其中一对支撑柱10两两相对,立设于基础地面上,天桥梁11跨于河面上,且置于一对支撑柱10上。另一对支撑柱10也采用同样的方式设置。在一对天桥梁11上跨设有多个支撑杆2,多个支撑杆2以一定的距离间隔设置于一对天桥梁11上,多个支撑杆2为后续的吊挂件3和底板支架4提供安装的附着点。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杆2为方钢管,方钢管的长度根据一对天桥梁11之间的距离而定。
吊挂件3包括:一对吊挂杆30和拉结杆31,其中一对吊挂杆30夹设固定于支撑杆2相对两侧,拉结杆31设于支撑杆2上,拉结杆31的两端分别与一对吊挂杆30的上端部固定,拉结杆31用于拉结固定一对吊挂杆30。在本实施例中,吊挂杆30和拉结杆31均为钢管。钢管与支撑杆2的两侧固定卡死,保证悬挂稳固。一个支撑杆2上固定了六个吊挂件3,但吊挂件3的个数并不以此为限,具体地需要根据实际施工中支撑杆2的长度和承重大小而定。
底板支架4包括横纵交叉连接的横杆40和纵杆41,横杆40和纵杆41均与吊挂杆30固定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横杆40和纵杆41也为钢管,横杆40和纵杆41固定于吊挂杆30的下端部,横杆40和纵杆41之间横纵设置,交叉固定连接,从而横杆40和纵杆41形成一底板支架4,底板支架4为铺设底板提供支撑结构。横杆40和纵杆41的数目也是根据实际施工中桥梁11的间隔、尺寸和数目而定。
待底板支架4安装好后,在底板支架4上满铺底板,为施工人员提供操作空间。在本实施例中,底板为竹篱笆。
防护结构5包括:防护支座50和防护绳51,其中防护支座50立设于主框架1的天桥梁11上,该防护支座50沿着天桥梁11间隔设置,防护绳51拉设于防护支座50,防护绳51拉结设于防护支座50的顶部,将天桥梁11上的所有防护支座50连接在一起。从而使得防护绳51围挡在主框架1的两侧,起到防护作用。在本实施例中,防护支座50采用型钢制成。当然,防护绳51上还可以设有防护网,这样的安全防护性能更好。
本实用新型过河天桥操作架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过河天桥操作架借用过河天桥上已经施工完成的主框架,进行过河天桥操作架的搭设。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主框架上设多个支撑杆,为后续的吊挂件和底板支架提供安装的附着点,用悬挂件将底板支架吊装在支撑杆下,为施工人员提供操作空间,解决了在主框架上部施工难以操作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不需要截流在河床位置搭设落地脚手架,代替了灵活性有限的吊篮,操作简单方便,达到节约成本,缩短工期的目的。
以上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可根据上述说明对本实用新型做出种种变化例。因而,实施例中的某些细节不应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本实用新型将以所附权利要求书界定的范围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