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箱梁负弯矩处的钢筋齿板模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34812阅读:1986来源:国知局
用于箱梁负弯矩处的钢筋齿板模板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建设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用于箱梁负弯矩处的钢筋齿板模板。



背景技术:

一般情况下,箱梁负弯矩处使用木模板,但是木模板只能使用一次且定位效果不佳,不利于绿色施工。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箱梁负弯矩处的钢筋齿板模板,包括:

矩形模板框体,由第一矩形钢板、第二矩形钢板、第三矩形钢板以及第四矩形钢板围合而成;

所述第一矩形钢板和所述第三矩形钢板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一矩形钢板和所述第三矩形钢板上相互对应地开设有用于定位箱梁负弯矩处的第一水平钢筋的第一定位槽和第三定位槽,所述第一矩形钢板上还开设有用于定位箱梁负弯矩处的预应力钢绞线的定位通孔;

所述第二矩形钢板和所述第四矩形钢板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二矩形钢板和所述第四矩形钢板上相互对应地开设有用于定位箱梁负弯矩处的第二水平钢筋的第二定位槽和第四定位槽。

本实用新型用于箱梁负弯矩处的钢筋齿板模板,由于采用钢板,因此支撑性能好,且可以重复使用,避免了传统采用木模板只能使用一次且定位效果不佳的弊端,最重要的是解决了传统模板对负弯矩张拉区钢筋的不利影响,从而有利于箱梁施工的顺利进行。通过定位槽和定位通孔,可以很好的将箱梁负弯矩处的预应力钢绞线和钢筋进行定位。

本实用新型用于箱梁负弯矩处的钢筋齿板模板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定位通孔的底部贯穿所述第一矩形钢板的底部边缘。

本实用新型用于箱梁负弯矩处的钢筋齿板模板的进一步改进在于:

所述第一定位槽的底部贯穿所述第一矩形钢板的底部边缘;

所述第二定位槽的底部贯穿所述第二矩形钢板的底部边缘;

所述第三定位槽的底部贯穿所述第三矩形钢板的底部边缘;

所述第四定位槽的底部贯穿所述第四矩形钢板的底部边缘。

本实用新型用于箱梁负弯矩处的钢筋齿板模板的进一步改进在于:

所述第一矩形钢板与所述第二矩形钢板之间通过第一角钢相互连接,所述第一角钢的第一端面连接于所述第一矩形钢板,所述第一角钢的第二端面连接于所述第二矩形钢板;

所述第二矩形钢板与所述第三矩形钢板之间通过第二角钢相互连接,所述第二角钢的第一端面连接于所述第二矩形钢板,所述第二角钢的第二端面连接于所述第三矩形钢板;

所述第三矩形钢板与所述第四矩形钢板之间通过第三角钢相互连接,所述第三角钢的第一端面连接于所述第三矩形钢板,所述第三角钢的第二端面连接于所述第四矩形钢板;

所述第四矩形钢板与所述第一矩形钢板之间通过第四角钢相互连接,所述第四角钢的第一端面连接于所述第四矩形钢板,所述第四角钢的第二端面连接于所述第一矩形钢板。

本实用新型用于箱梁负弯矩处的钢筋齿板模板的进一步改进在于:

所述第一角钢的第一端面焊接于所述第一矩形钢板,所述第一角钢的第二端面与所述第二矩形钢板上开设有相对应的第一螺孔,所述第一角钢的第二端面与所述第二矩形钢板之间通过第一螺栓穿过所述第一螺孔而可拆卸地连接;

所述第二角钢的第一端面焊接于所述第二矩形钢板,所述第二角钢的第二端面与所述第三矩形钢板上开设有相对应的第二螺孔,所述第二角钢的第二端面与所述第三矩形钢板之间通过第二螺栓穿过所述第二螺孔而可拆卸地连接;

所述第三角钢的第一端面焊接于所述第三矩形钢板,所述第三角钢的第二端面与所述第四矩形钢板上开设有相对应的第三螺孔,所述第三角钢的第二端面与所述第四矩形钢板之间通过第三螺栓穿过所述第三螺孔而可拆卸地连接;

所述第四角钢的第一端面焊接于所述第四矩形钢板,所述第四角钢的第二端面与所述第一矩形钢板上开设有相对应的第四螺孔,所述第四角钢的第二端面与所述第一矩形钢板之间通过第四螺栓穿过所述第四螺孔而可拆卸地连接。

本实用新型用于箱梁负弯矩处的钢筋齿板模板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定位槽、所述第二定位槽、所述第三定位槽以及所述第四定位槽均为矩形槽。

本实用新型用于箱梁负弯矩处的钢筋齿板模板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矩形钢板、所述第二矩形钢板、所述第三矩形钢板以及所述第四矩形钢板的厚度均为10mm。

本实用新型用于箱梁负弯矩处的钢筋齿板模板的进一步改进在于:

所述第一矩形钢板与所述第三矩形钢板的顶部分别设有相互对应的提拉部;或

所述第二矩形钢板与所述第四矩形钢板的顶部分别设有相互对应的提拉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用于箱梁负弯矩处的钢筋齿板模板的第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用于箱梁负弯矩处的钢筋齿板模板的第一实施例的使用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用于箱梁负弯矩处的钢筋齿板模板的第二实施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与图2所述,图1是本实用新型用于箱梁负弯矩处的钢筋齿板模板的第一实施例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用于箱梁负弯矩处的钢筋齿板模板的第一实施例的使用示意图。在该第一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用于箱梁负弯矩处的钢筋齿板模板,包括:

矩形模板框体1,由第一矩形钢板10、第二矩形钢板20、第三矩形钢板30以及第四矩形钢板40围合而成;

第一矩形钢板10和第三矩形钢板30相对设置,且第一矩形钢板10和第三矩形钢板30上相互对应地开设有用于定位箱梁负弯矩处的第一水平钢筋510的第一定位槽110和第三定位槽310,第一矩形钢板10上还开设有用于定位箱梁负弯矩处的预应力钢绞线的定位通孔120,所述预应力钢绞线设置于波纹管60内,其中,第一水平钢筋510在图2中所示沿横向设置;

第二矩形钢板20和第四矩形钢板40相对设置,且第二矩形钢板20和第四矩形钢板40上相互对应地开设有用于定位箱梁负弯矩处的第二水平钢筋520的第二定位槽210和第四定位槽410,第二水平钢筋520,其中,第二水平钢筋520在图2中所示沿纵向设置。

优选地,第一矩形钢板10、第二矩形钢板20、第三矩形钢板30以及第四矩形钢板40的厚度均为10mm,因而可以很好的将第一水平钢筋510、第二水平钢筋520以及波纹管60进行定位。更优选地,第一定位槽110、第二定位槽210、第三定位槽310以及第四定位槽410均为矩形槽。

本实用新型用于箱梁负弯矩处的钢筋齿板模板,由于采用钢板,因此支撑性能好,且可以重复使用,避免了传统采用木模板只能使用一次且定位效果不佳的弊端,最重要的是解决了传统模板对负弯矩张拉区钢筋的不利影响,从而有利于箱梁施工的顺利进行。通过定位槽和定位通孔,可以很好的将箱梁负弯矩处的预应力钢绞线和钢筋进行定位。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第一矩形钢板10与第二矩形钢板20之间通过第一角钢相互连接,所述第一角钢的第一端面连接于第一矩形钢板10,所述第一角钢的第二端面连接于第二矩形钢板20;第二矩形钢板20与第三矩形钢板30之间通过第二角钢相互连接,所述第二角钢的第一端面连接于第二矩形钢板20,所述第二角钢的第二端面连接于第三矩形钢板30;第三矩形钢板30与第四矩形钢板40之间通过第三角钢相互连接,所述第三角钢的第一端面连接于第三矩形钢板30,所述第三角钢的第二端面连接于第四矩形钢板40;第四矩形钢板40与第一矩形钢板10之间通过第四角钢相互连接,所述第四角钢的第一端面连接于第四矩形钢板40,所述第四角钢的第二端面连接于第一矩形钢板10。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角钢的第一端面焊接于第一矩形钢板10,所述第一角钢的第二端面与第二矩形钢板20上开设有相对应的第一螺孔,所述第一角钢的第二端面与第二矩形钢板20之间通过第一螺栓穿过所述第一螺孔而可拆卸地连接;所述第二角钢的第一端面焊接于第二矩形钢板20,所述第二角钢的第二端面与第三矩形钢板30上开设有相对应的第二螺孔,所述第二角钢的第二端面与第三矩形钢板30之间通过第二螺栓穿过所述第二螺孔而可拆卸地连接;所述第三角钢的第一端面焊接于第三矩形钢板30,所述第三角钢的第二端面与第四矩形钢板40上开设有相对应的第三螺孔,所述第三角钢的第二端面与第四矩形钢板40之间通过第三螺栓穿过所述第三螺孔而可拆卸地连接;所述第四角钢的第一端面焊接于第四矩形钢板40,所述第四角钢的第二端面与第一矩形钢板10上开设有相对应的第四螺孔,所述第四角钢的第二端面与第一矩形钢板10之间通过第四螺栓穿过所述第四螺孔而可拆卸地连接。第一矩形钢板10、第二矩形钢板20、第三矩形钢板30以及第四矩形钢板40可以进行拆卸,更加便于脱模时将本实用新型用于箱梁负弯矩处的钢筋齿板模板取出。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较佳实施例中,第一矩形钢板10与第三矩形钢板30的顶部分别设有相互对应的提拉部70;或第二矩形钢板20与第四矩形钢板40的顶部分别设有相互对应的提拉部70。在图中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矩形钢板10与第三矩形钢板30的顶部分别设有相互对应的提拉部70。可以在脱模时直接提起提拉部70,将本实用新型用于箱梁负弯矩处的钢筋齿板模板进行脱模。

进一步地,第一定位槽110的底部贯穿第一矩形钢板10的底部边缘;第二定位槽210的底部贯穿第二矩形钢板20的底部边缘;第三定位槽310的底部贯穿第三矩形钢板30的底部边缘;第四定位槽410的底部贯穿第四矩形钢板40的底部边缘。便于在脱模时,使本实用新型用于箱梁负弯矩处的钢筋齿板模板与第一水平钢筋510和第二水平钢筋520更容易分开。

参见图3所示,图3是本实用新型用于箱梁负弯矩处的钢筋齿板模板的第二实施例示意图。在该第二实施例中,定位通孔120的底部贯穿第一矩形钢板10的底部边缘。便于在脱模时,使本实用新型用于箱梁负弯矩处的钢筋齿板模板与波纹管60更容易分开。

本实用新型用于箱梁负弯矩处的钢筋齿板模板可以提前加工制作第一矩形钢板10、第二矩形钢板20、第三矩形钢板30以及第四矩形钢板40,然后通过第一角钢、第二角钢、第三角钢以及第四角钢将第一矩形钢板10、第二矩形钢板20、第三矩形钢板30以及第四矩形钢板40组装好。

在实际施工时,先将实用新型用于箱梁负弯矩处的钢筋齿板模板设置在箱梁负弯矩处待浇筑的位置,然后将第一水平钢筋510穿过第一定位槽110和第三定位槽310进行定位,将第二水平钢筋520穿过第二定位槽210和第四定位槽410进行定位,再将套设在预应力钢绞线外部的波纹管60穿过定位通孔120进行定位;第一水平钢筋510、第二水平钢筋520以及波纹管60均定位完成后,进行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浇筑完成并达到设计强度后,直接提起提拉部70,将本实用新型用于箱梁负弯矩处的钢筋齿板模板进行脱模,从而完成箱梁负弯矩处的混凝土施工。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