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抗震支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35022阅读:49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领域,尤其是一种桥梁抗震支座。



背景技术:

桥梁支座是连接桥梁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的重要结构部件。它能将桥梁上部结构的反力和变形(位移和转角)可靠的传递给桥梁下部结构,从而使结构的实际受力情况与计算的理论图式相符合。传统的常用桥梁支座有:垫层支座、平板支座、弧形支座、摇轴支座、铰式固定支座以及铰式辊轴支座等。为了保证桥梁的使用寿命,现有的桥梁支座大多采用抗震支座,如申请号为201620069362.0的实用新型专利,提供了一种抗震桥梁支座,其组成包括:上层钢板,所述的上层钢板连接一组隔震缓冲片,所述的一组隔震缓冲片连接下层钢板,所述的一组隔震缓冲片包括橡胶缓冲板、夹层钢板,所述的一组隔震缓冲片在所述的上层钢板和所述的下层钢板之间,所述的一组隔震缓冲片的两侧分别固定有硅钢板,所述的硅钢板的另一侧分别连接励磁线圈,所述的励磁线圈上部分别安装有橡胶固定块,所述的上层钢板外部具有上保护涂层,所述的下层钢板、所述的励磁线圈的外部分别具有下保护涂层。又如申请号为201320856470.9的实用新型专利,提供了一种桥梁抗震支座,包括桥梁、桥墩、基座及托块,桥墩固定设置在基座上表面,桥梁安装于桥墩顶部,在桥梁下表面设置有矩形托块,托块与桥梁一体成型,托块内侧表面紧贴桥墩,桥墩顶部为拱形,沿桥墩底部至桥墩拱顶设置有若干个截面为半圆形的减震槽,桥梁下表面与桥墩连接处设置有凹槽,凹槽内腔结构与桥墩顶部外部轮廓相同。上述桥梁支座都是成对安装,具有一定的抗震效果,但抗震效果较差,地震时容易脱离桥梁,造成桥梁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震性能更好的桥梁抗震支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桥梁抗震支座,包括混凝土浇筑的基座,所述基座包括左基座和右基座,所述左基座和右基座的上表面均设置有上凹槽,所述上凹槽的内部设置有橡胶块,所述橡胶块与上凹槽过盈配合且橡胶块的顶部伸出上凹槽,所述橡胶块的上表面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的下表面设置有下凹槽,所述橡胶块的顶部与下凹槽过盈配合,且盖板的下表面与左基座和右基座之间设置有多个弹簧;所述左基座和右基座之间通过下橡胶棒连接,所述左基座的盖板和右基座的盖板之间通过上橡胶棒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左基座和右基座均为正方体形,所述左基座与其盖板的侧面通过连接筋相连,所述右基座与其盖板的侧面也通过连接筋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筋包括上杆和下杆,所述上杆与下杆铰接。

进一步地,所述盖板的边缘设置有挡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将左基座和右基座之间通过下橡胶棒连接为一体,安装于桥梁的两侧,当地震时,某一侧的基座不稳时,不仅自身的橡胶块起到减震的作用,还能够将作用力传递至另一侧的基座,两侧的基座共同分担作用力,稳定性得到提高,具有更好的抗震能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桥梁抗震支座,包括混凝土浇筑的基座,所述基座包括左基座1和右基座2,所述左基座1和右基座2的上表面均设置有上凹槽,所述上凹槽的内部设置有橡胶块3,所述橡胶块3与上凹槽过盈配合且橡胶块3的顶部伸出上凹槽,所述橡胶块3的上表面设置有盖板4,所述盖板4的下表面设置有下凹槽,所述橡胶块3的顶部与下凹槽过盈配合,且盖板4的下表面与左基座1和右基座2之间设置有多个弹簧5;所述左基座1和右基座2之间通过下橡胶棒6连接,所述左基座1的盖板4和右基座2的盖板4之间通过上橡胶棒7连接。

下橡胶棒6与左基座1和右基座2一体浇筑成型,上橡胶棒7与左基座1的盖板4、右基座2的盖板4一体浇筑成型,再安装橡胶块3。本支座,利用橡胶块3、弹簧5、下橡胶棒6和上橡胶棒7共同减震,减震效果好。将左基座1和右基座2之间通过下橡胶棒6连接为一体,安装于桥梁的两侧,当地震时,某一侧的基座不稳时,不仅自身的橡胶块3与弹簧5起到减震的作用,还能够将作用力传递至另一侧的基座,两侧的基座共同分担作用力,稳定性得到提高,具有更好的抗震能力。

为了增强基座与盖板4的连接强度,所述左基座1和右基座2均为正方体形,所述左基座1与其盖板4的侧面通过连接筋8相连,所述右基座2与其盖板4的侧面也通过连接筋8相连。优选的,所述连接筋8包括上杆和下杆,所述上杆与下杆铰接。

为了很稳定地支撑桥梁,优选的,所述盖板4的边缘设置有挡板9。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