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压式多向变位桥梁伸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35023阅读:405来源:国知局
一种预压式多向变位桥梁伸缩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预压式多向变位桥梁伸缩装置,具体为一种采用预压式弹性组件的多向变位波形板桥梁伸缩装置,属桥梁工程建筑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桥梁伸缩装置是公路、铁路桥梁梁端之间的重要连接部件,该装置的质量和性能将直接影响整座桥梁的耐久性。由于桥梁伸缩装置设置在梁端桥面薄弱部分,又一直承受着各种自然环境浸蚀影响,使用过程中因出现冷热伸缩、纵向摇摆翘动、横向摇摆相对扭动等多向变位(亦即三向位移、伸缩和转动)等问题。因此,对该伸缩装置的总体要求包括:防水性能好、伸缩自如且装置中的各构件耐久性好,特别是伸缩装置的整体结构及安装精度需达到设计要求,以利车辆驶时噪音低、震动小,从而实现伸缩装置整体运行良好,使用寿命长且维护方便。实用新型专利《一种桥梁伸缩装置》(2015202145397)包括:防水密封条、梁体、防尘钢盖板和型钢,所述两个形状相同对称设置的梁体内侧相对设置有型钢,两个型钢内开设有为上大下小的弧形镶嵌槽,镶嵌槽内卡接有防水密封条,镶嵌槽内的防水密封条内侧面上卡设有弯曲成弧形的卡接件,所述防水密封条末端通过锚固螺钉固定在对应的型钢上,型钢上边缘对称设置有防护体,所述防护体顶部设置有滑槽,滑槽内设置有防尘钢盖板,所述一种桥梁伸缩装置,通过卡接件和锚固螺钉有效实现对防水密封条夹持,保证结构的防水性能,防尘钢盖板能防止雨水和垃圾泥土渗阻塞,养护更方便,且防护体可以对防水密封条起到防护的效果,避免老化,延长使用寿命。由于该结构所采用的防护体顶部设置有滑槽,滑槽内设置有防尘钢盖板,该防尘钢盖板没有伸缩富裕量,在桥梁伸缩时容易下沉或向下绕弯,防尘功能容易失效,因此,有必要针对该方面问题进行积极改进,从而实现桥梁伸缩装置的长效、稳固、安全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背景技术所述问题,设计一种预压式多向变位桥梁伸缩装置,包括二块伸缩面板、各伸缩面板下部焊接有与材质相同的竖支撑板及锚固件筋板,还有预压式弹性组件用于弹性支撑位于伸缩面板下表面相互搭接的防尘水平滑板,有利于始终保持两块防尘水平滑板之间、防尘水平滑板与伸缩面板之间紧密接触,增加了防尘效果;所述竖支撑板是不等边角钢,所述角钢作为竖向支撑组件,增强了伸缩装置的抗拔强度;使用锚固钢板作为伸缩面板与桥台预埋筋固连的锚固组件,增强了伸缩装置的抗剪强度,高效稳固,使用寿命长。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预压式多向变位桥梁伸缩装置;包括:二块伸缩面板、锚固筋板、二根竖支撑板、疏水组件、二块防尘水平滑板;所述伸缩面板是波形板或梳齿状板或三角形板,二块伸缩面板之间依形状相向布置,各伸缩面板下方焊接有竖支撑板和锚固筋板;所述防尘水平滑板分列在伸缩面板下表面,两块防尘水平滑板之间相互搭接;所述疏水组件对接在竖支撑板的下方;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预压式弹性组件;

所述竖支撑板是L型不等边角钢或等边角钢, 所述锚固筋板是鱼尾形钢板,锚固筋板上开有孔洞;锚固筋板的前沿与所述不等边角钢立面焊接、锚固筋板的上沿焊接在伸缩面板的下表面;

所述不等边角钢的上沿均匀开有槽口,所述水平滑板的一边呈梳齿状扣合并焊接在所述不等边角钢槽口的两侧,不等边角钢的上沿再与面板下表面焊接;

所述预压式弹性组件包括:顶杆、压力弹簧、壳体、悬臂支架、支座、螺帽;所述支座固连在不等边角钢上,所述悬臂支架固连在支座上,所述壳体呈圆筒状,壳体下部固连在悬臂支架上,壳体的底部开有圆孔,所述顶杆上部支撑在水平滑板下方,顶杆下部穿过弹簧再插入壳体底部圆孔中,并通过螺帽锁紧。

如上所述一种预压式多向变位桥梁伸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水平滑板下表面的弹簧组件,或者是板状弹片,或者是内置弹簧的活塞式组件,或者是弹性橡胶体组件。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是:

⑴采用预压弹簧组件支撑防尘水平滑板,压力弹簧始终保持受压状态,有利于始终保持两块水平滑板之间、水平滑板与面板之间紧密接触。当车轮碾压面板后迅速离开时,弹簧在迅速弹起水平滑板时,可将落入伸缩缝中的颗粒状垃圾弹出伸缩缝外;

⑵支撑板采用不等边角钢,有利于提高桥梁伸缩装置与现场浇筑的钢丝砼基体之间结合力,增加了支撑板与锚固筋板之间结合力,因此增强了桥梁伸缩装置的抗拔能力;

⑶锚固筋采用与面板及支撑板相同材质的钢板加工件,并焊接在面板与支撑板之间,增加了焊接强度,大大提高了锚固筋板的抗剪切能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预压式多向变位桥梁伸缩装置实施例一轴侧示意图;

图2是图1侧视图;

图3是防尘水平滑板轴侧图;

图4是竖支撑板轴侧图;

图5是预压式弹性组件轴侧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预压式多向变位桥梁伸缩装置实施例二轴侧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预压式多向变位桥梁伸缩装置安装在桥梁伸缩缝中示意图。

图中标记说明:

图1~5中:1—伸缩面板,2—锚固筋板,3—竖支撑板,4—疏水组件,5—预压式弹性组件,5.1—顶杆、5.2—压力弹簧、5.3—壳体、5.4—悬臂支架、5.5—螺帽、5.6—支座,6—防尘水平滑板,6.1—外梳齿,6.2—内梳齿,7—板状弹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本技术方案中未详细述及的,均为公知技术。

如图1~5所示,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预压式多向变位桥梁伸缩装置实施例之一,是波型板桥梁伸缩缝的应用实施例。由图1可知,所述装置包括:左右二块波形伸缩面板1,每一块波形伸缩面板1下连接一根横向竖支撑板3,如图4,所述竖支撑板3是不等边角钢,不等边角钢的上沿均匀开有槽口,所述槽口与图3所示带梳齿状折弯(包括内梳齿6.2和外梳齿6.1)的防尘水平滑板6相匹配,使得该折弯嵌入不等边角钢的槽口两侧,并在嵌入边沿加焊牢固。不等边角钢的上边沿未开槽口部分再与波形伸缩面板1下表面焊接。由于防尘水平滑板6分列在两块面板1下表面,两防尘水平滑板6中非折弯的一侧相互搭接,如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位于右侧防尘水平滑板6搭接在左侧防尘水平滑板的下方。

由图1、图2可知,疏水组件4对接在竖支撑板3的下方,用于承接来自面板1流下的污水或泥沙并向两端排出。

由图1、图2可知,所述锚固筋板2是鱼尾形钢板,锚固筋板2上开有三个孔洞,所述孔洞用于现场安装时固连各横向加强钢筋;锚固筋板2的前沿与不等边角钢立面焊接、锚固筋板2的上沿焊接在波形伸缩面板1的下表面。

参考图1、图5,预压式弹性组件5包括:顶杆5.1、压力弹簧5.2、壳体5.3、悬臂支架5.4、支座5.6、螺帽5.5;所述支座5.6固连在右侧不等边角钢的外立面上,所述悬臂支架5.4固连在支座5.6上,所述壳体5.3呈圆筒状,壳体5.3下部固连在悬臂支架5.4上,壳体5.3的底部开有圆孔,所述顶杆5.1上部支撑水平滑板6下表面,顶杆5.1下部穿过弹簧5.2再插入壳体5.3底部圆孔中,并通过螺帽5.5定位。

图1中,所述预压式弹性组件5有多个,各预压式弹性组件5呈一字型分布在防尘水平滑板6下侧,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设定每间隔200mm设置一组预压式弹性组件5。各预压式弹性组件5中的顶杆5.1在压力弹簧5.2弹性力作用下,在壳体5.3中上下滑动。有利于始终保持两块防尘水平滑板之间、以及防尘水平滑板与伸缩面板之间紧密接触。

参见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图中所述支撑在防尘水平滑板6下方的预压式弹性组件,是类似于汽车弹簧钢板的板状弹片7,所述板状弹片的一端顶住防尘水平滑板6、另一端固连在支撑板3立面上。同理,可设定有多个板状弹片7,相邻两块板状弹片7之间间隔小于或等于200mm,具体以桥梁伸缩缝最大值及板状弹片7的弹力大小灵活设定。

优选的,预压式弹性组件或者是采用公知的内置弹簧的活塞式组件,或者是弹性橡胶体组件。

优选的,所述竖支撑板3或者是二根等边角钢,所述等边角钢上沿均匀开有槽口,在槽口两侧再固连防尘水平滑板。

优选的,构成竖支撑板3的二根不等边角钢或等边角钢的上沿不开设槽口,由此,各不等边角钢或等边角钢的上沿与伸缩面板1的下表面满焊固连,所述防尘水平滑板只折一道90度弯后,按上下搭接方式,错位固连在所述不等边角钢或等边角钢的立面上。

本实用新型一种预压式多向变位桥梁伸缩装置,采用预压式弹性组件支撑防尘水平滑板,有利于始终保持两块防尘水平滑板之间、防尘水平滑板与伸缩面板之间紧密接触。当车轮碾压面板后迅速离开时,弹簧在迅速弹起水平滑板时,可将落入伸缩缝中的颗粒状垃圾弹出伸缩缝外;竖支撑板采用不等边角钢,有利于提高桥梁伸缩装置与现场浇筑的钢丝砼基体之间结合力,增加了支撑板与锚固筋板之间结合力,因此增强了桥梁伸缩装置的抗拔能力;锚固筋板采用与面板及支撑板相同材质的钢板加工件,并焊接在面板与支撑板之间,增加了焊接强度,大大提高了锚固筋的抗剪切能力。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固连”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