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T梁模板活动块的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32203阅读:46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T梁模板活动块的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铁路上的T梁结构一般是通过两块侧模和一块底模活动块形成一个倒T型结构的凹槽,再向凹槽内浇筑混凝土,底模活动块的位置是可以上下移动的,其主要做法是通过千斤顶来支撑,一片T梁至少需使用四个千斤顶,每端活动板处设置两个千斤顶,而千斤顶在顶升过程中没有牢固的支撑点,混凝土会从底模活动块出滑出底模,形成漏浆现象;同时千斤顶的顶升高度不易统一,容易使底模活动块倾斜,造成移梁支撑处不平整,移梁安全风险较大,且造成T梁的烂根和蜂窝现象,不利于保证预制T梁的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T梁模板活动块的支撑装置,该支撑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安全性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包括对称设置的两块侧模以及位于两块侧模之间的底模活动块,所述两块侧模的底部固定有用于支撑底模活动块的槽钢,所述的槽钢沿底模活动块的长度方向设置两根,且槽钢的两端分别悬伸于侧模外侧。

所述的槽钢为160mm厚的槽钢,所述槽钢的两端分别悬伸于两块侧模外端200mm。

所述槽钢的底部槽口内设有水平管。

所述槽钢的两端分别通过高强螺栓、垫板和螺母固定在两块侧模的底端。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通过使用槽钢来对底模活动块实现支撑加固,有效地保证了T梁混凝土施工中,底模活动块不会因外界冲力导致底模活动板脱落或产生漏浆的现象;同时该支撑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的一种T梁模板活动块的支撑装置,包括对称设置的两块侧模1以及位于两块侧模1之间的底模活动块2,两块侧模1的底部固定有用于支撑底模活动块2的槽钢3,槽钢3沿底模活动块2的长度方向设置两根,以确保底模活动块的整体稳定性;且槽钢3的两端分别悬伸于侧模1外侧。

槽钢3为160mm厚的槽钢,槽钢3的两端分别悬伸于两块侧模1外端200mm。

槽钢3的底部槽口内设有水平管。

槽钢3的两端分别通过高强螺栓4、垫板5和螺母固定在两块侧模1的底端。

本实用新型的槽钢在安装前,先对侧模底部进行开孔,槽钢与侧模完全重合后,采用高强螺栓配合垫块、螺母进行加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1)整个支撑装置结构简单、加工方便、安全性高;2)相对于使用千斤顶来说,节约了生产成本,且施工过程中出现问题时可以及时发现;3)槽钢可以方便地保持底部的平衡,从而使底模活动块水平美观;4)水平管可以保持底模活动块的水平;5)采用高强螺栓固定,安装方便,采用国标定期更换,成本较小;6)槽钢对底模活动块还起到加固的作用,并使底模活动块与侧模之间的封闭性较好,不会产生漏浆、跑模现象。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