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信号交叉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01248阅读:522来源:国知局
一种信号交叉口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城市道路交通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信号交叉口。



背景技术:

许多大城市对交通量大、拥堵严重的多相位信号交叉口实施禁左交通管理,取消左转专用相位,将左转专用车道改为直行车道,这种交通组织形式既保持了多相位无交叉冲突的优点,又克服了多相位绿信比小、转换相位损失时间多、车辆通行效率低的缺点,还把左转交通压力转移给下游路段,理论和实践都证明,禁左交通组织能把交叉口的通行能力比多相位信号控制提高一倍,这足以使严重拥堵的交叉口变畅通,并且是一种成本很低、见效最快的技术治堵手段。

然而以现有的技术实施禁左要受到交叉口周边路网的交通状况和道路条件的限制:下游的交通不能处于饱和状态,否则承受上游转移的交通压力将造成新的拥堵;下游的道路条件必须能解决左转车辆的交通需求问题,否则左转车辆受到的弊将大于直行车辆获得的利。目前在满足左转车辆的交通需求方面使用较多的一种组织左转车流的方式是“远引左转”,即行驶到禁左交叉口的左转车辆先以直行或右转通过,然后往下游行驶一段距离至回转处作u形转弯掉头,返回原交叉口再右转或直行即完成左转。这种组织左转车流的方式存在以下缺点:

1、车辆直接左转只需十多秒,而远引左转通常需绕行数分钟,这既是很大的时间延误,又占用了有限的道路时空资源,增加了下游路段的交通压力;

2、左转车辆在绕行过程中要多次变更车道,在多条车道上与其它车辆交织,发生多次合流与分流,这必然会相互干扰影响双方安全顺畅通行;

3、早晚高峰期禁左能缓解拥堵,高峰期过后仍禁左就得不偿失,为了应对潮汐般变化的交通量,一些交叉口采取分时段禁左的办法,如此一天多次地变换通行方式使驾驶员很不适应,管理者也很麻烦;

4、要求左转交通量小,量大就不宜实行禁左,还要求相交的其中一条必须是干路,以便让左转车辆在干路上的中央分隔带开口处转弯掉头,满足左转车辆的交通需求,否则就不能采用这种组织左转车流的方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信号交叉口,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车辆左转绕行距离远、延误时间长,在左转过程中与其它车流交织发生合流分流冲突等现有技术存在的各种问题。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信号交叉口,包括十字通行道和四个车行道,四个所述车行道分别与十字通行道的四个道口连接;

每一个所述车行道均包括进口道和出口道,所述进口道与出口道相邻并列;每一个所述车行道的进口道均与其相邻车行道的出口道通过转弯道连通,所述转弯道处于所述十字通行道的一侧;每一个所述车行道内的进口道靠近该车行道内的出口道的一侧均设置有左转口;每一个所述进口道靠近十字通行道的一侧均设置有左转车待驶区,且所述左转车待驶区靠近出口道;所述左转车待驶区远离所述十字通行道的一侧与所述左转口连通。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车辆在交叉口范围内完成左转,无需作远距离绕行,不增加下游路段的交通压力,实施禁左也就不受周边路网的交通状况限制;有多条车道的出口道比中央分隔带要宽许多,能提供较大的转弯半径给左转车辆掉头,实施禁左也就不受下游道路条件限制;左转交通量大不影响实施,可根据左转交通量大小设计左转车待驶区的长度;左转延误时间少,不必为应对潮汐般变化的交通量而频繁变换通行方式;尤为重要的是车辆在左转过程中不与其它任何车辆发生交叉、交织冲突,通行安全、顺畅。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做了如下改进:

进一步,每一个所述进口道靠近所述转弯道的一侧设置有转车道,所述转车道与所述转弯道连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设置转车道是便于左转车辆在转车道上排队等候。

进一步,所述转车道靠近所述十字通行道的一侧设置有左转车停止线。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停止线禁止左转车辆在相位红灯时通行以免与其它车辆发生冲突。

进一步,每一个所述进口道内均设置有直行车待驶区,所述直行车待驶区处于所述左转车待驶区远离所述十字通行道的一侧。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专为直行车辆提供停车排队等候之处,不与左转车辆混停,以使左转车辆和直行车辆有序地通行。

进一步,所述直行车待驶区靠近所述左转车待驶区的一侧设置停车让行标志,且所述停车让行标志处于左转口处。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禁止直行车辆在左转车辆驶入前方的左转车待驶区时向前行驶以免发生冲突,确保安全。

进一步,每一个出口道上均设置有左转导向线,所述左转导向线与所述左转口连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引导左转车辆沿左转导向线作u形转弯从左转口驶入左转车待驶区。

进一步,每一个所述转弯道与所述十字通行道之间均设置有导流岛。

进一步,所述十字通行道的每一个道口处均设置有前待驶区,每一个所述前待驶区对应靠近一进口道。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设置前待驶区是充分利用交叉口的空间资源,一次容纳更多的左转车辆和直行车辆,提高通行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信号交叉口的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十字通行道和车行道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十字通行道,110、导流岛,120、前待驶区;

2、车行道;

210、进口道,211、左转口,212、左转车待驶区,213、转车道,214、左转车停止线,215、直行车待驶区,216、停车让行标志;

220、出口道,221、左转导向线;

3、转弯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信号交叉口,包括十字通行道1和四个车行道2,四个所述车行道2分别与十字通行道1的四个道口连接;

每一个所述车行道2均包括进口道210和出口道220,所述进口道210与出口道220相邻并列;每一个所述车行道2的进口道210均与其相邻车行道2的出口道220通过转弯道3连通,所述转弯道3处于所述十字通行道1的一侧;每一个所述车行道2内的进口道210靠近该车行道2内的出口道220的一侧均设置有左转口211;每一个所述进口道210靠近十字通行道1的一侧均设置有左转车待驶区212,且所述左转车待驶区212靠近出口道220;所述左转车待驶区212远离所述十字通行道1的一侧与所述左转口211连通。

当一车行道2的相位绿灯启亮时,停在前待驶区120、左转车待驶区212和直行车待驶区215的车辆就依次直行通过交叉口,停在转车道213的左转车辆先经转弯道3驶入与该车行道2相邻的另一车行道2的出口道220,再沿左转导向线221作u形转弯从左转口211驶入另一车行道2中的左转车待驶区212及前待驶区120,待另一车行道2的相位绿灯启亮时就直行通过交叉口完成左转;左转车辆在横过出口道220作u形转弯掉头时另一车行道2上的直行车辆禁行,所以不会发生交叉冲突,通行安全、顺畅;左转车待驶区212设置在进口道210前端,使左转车辆能优先通行,延误时间少。

上述实施例中,每一个所述进口道210靠近所述转弯道3的一侧设置有转车道213,所述转车道213与所述转弯道3连接。

设置转车道213能便于左转车辆在转车道213上排队等候。

上述实施例中,所述转车道213靠近所述十字通行道1的一侧设置有左转车停止线214。

左转车停止线214禁止左转车辆在相位红灯时通行以免与其它车辆发生冲突。

上述实施例中,每一个所述进口道210内均设置有直行车待驶区215,所述直行车待驶区215处于所述左转车待驶区212远离所述十字通行道1的一侧。

直行车待驶区215专为直行车辆提供停车排队等候之处,不与左转车辆混停,使左转车辆和直行车辆有序地通行。

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直行车待驶区215靠近所述左转车待驶区212的一侧设置停车让行标志216,且所述停车让行标志216处于左转口211处。

停车让行标志216禁止直行车辆在左转车辆驶入前方的左转车待驶区212时向前行驶以免发生冲突,确保安全。

上述实施例中,每一个出口道220上均设置有左转导向线221,所述左转导向线221与所述左转口211连接。

左转导向线221引导左转车辆沿左转导向线221作u形转弯从左转口211驶入左转车待驶区212。

上述实施例中,每一个所述转弯道3与所述十字通行道1之间均设置有导流岛110。

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十字通行道1的每一个道口处均设置有前待驶区120,每一个所述前待驶区120对应靠近一进口道210。

设置前待驶区120是充分利用交叉口的空间资源,容纳更多的左转车辆和直行车辆,提高通行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