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驼峰线下顶进箱体的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129695阅读:390来源:国知局
一种驼峰线下顶进箱体的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铁路设施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驼峰线下顶进箱体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城镇建设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城市道路需要下穿既有铁路线路,目前常用的方法是顶进法。这种方法是先将受顶进影响区域的既有铁路线路进行加固,然后利用千斤顶作为顶进设备,将构成框架桥的多节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箱体从既有铁路线路一侧的基坑中边挖土边顶进到既有铁路线路下方的预设位置处。当待设置的框架桥恰好位于铁路枢纽编组场的咽喉区且需要下穿一条驼峰线时,由于该处铁路股线、道岔均较多,而且驼峰线的两侧具有高差,同时封闭时间较短,在此期间还必须将箱体全部顶进就位并且完成既有铁路线路恢复,由此可见这种工程的时间短难度大,因此如何在保证安全并且缩短施工时间,并保证在封闭时间内完成施工作业成为摆在本领域技术人员面前的难题。

在铁路行业中,驼峰线一般为铁路枢纽编组站内用于列车解体、编组等调车作业的设施,其是在地面修筑的犹如骆驼峰背形状的小山丘,具有适当的坡度,两侧部位分别设有一道由片石堆砌而成的挡墙,上面铺设铁路,因其高出普通站场面,形似驼峰,故得名。在利用驼峰线进行调车作业时,先由调车机将列车从一侧推向驼峰线,当最前面的车组或车辆接近峰顶时,松开车钩,这时就可以利用列车自身的重力,顺坡从另一侧自动溜放到调车场的预定线路上,从而可以大大提高调车作业的效率。但由于驼峰线的两侧均设有挡墙,而驼峰线又不允许长时间封闭,因此若在较短的封闭时间内既完成箱体的顶进,又要将顶进处的片石挡墙堆砌好,现有的顶进施工方法则无法完成这种的工程。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驼峰线下顶进箱体的施工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驼峰线下顶进箱体的施工方法包括按顺序进行的下列步骤:

1)首先采用由3-5-3吊轨及工字钢纵横梁构成的线路加固体系对驼峰线上受顶进影响区域的既有铁路线路进行加固,并且拆除该区域内的片石挡墙;

2)在位于上述既有铁路线路一侧的基坑中预制多节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箱体2,预制过程中在箱体顶板上对应挡墙的位置预留用于连接挡墙预制块的钢筋;

3)与此同时,在场外预制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挡墙预制块,并且在挡墙预制块上预埋用于连接箱体上预留钢筋的底部钢筋;

4)采用传统的顶进方法,利用千斤顶作为顶进设备,将构成框架桥的多节箱体从基坑中边挖土边顶进到既有铁路线路下方的预设位置处;

5)将挡墙预制块上的底部钢筋与箱体顶板上的预留钢筋焊接在一起,多块挡墙预制块以首尾相接的方式设置,相邻挡墙预制块间利用设置在挡墙预制块端部内外侧面上的钢筋或钢板焊接而相互连接而制成预制挡墙,然后将预制挡墙的两端与受顶进影响区域外侧边缘处的原片石挡墙相互连接成整体;

6)拆除纵横梁加固体系和353扣轨,然后在受顶进影响区域的既有铁路线路下方填充道砟,最后恢复既有铁路线路的运营,由此完成整个施工过程。

所述的挡墙预制块的宽度与原片石挡墙宽度相同,长度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

本发明提供的驼峰线下顶进箱体的施工方法包括按顺序进行的下列步骤:

1)首先采用由3-5-3吊轨及工字钢纵横梁构成的线路加固体系对驼峰线上受顶进影响区域的既有铁路线路进行加固,并且拆除该区域内的片石挡墙;

2)在位于上述既有铁路线路一侧的基坑中预制多节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箱体,预制过程中在箱体顶板上对应挡墙的位置预留钢筋;

3)待箱体中的混凝土达到预定强度要求后,在上述预留钢筋处制作预制驼峰挡墙的钢筋笼,并在钢筋笼外侧支设预制驼峰挡墙的模板;

4)在上述预制驼峰挡墙的模板内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凝固后制成预制驼峰挡墙;

5)采用传统的顶进方法,利用千斤顶作为顶进设备,将构成框架桥的多节箱体从基坑中边挖土边顶进到既有铁路线路下方的预设位置处,此时预制驼峰挡墙与原片石挡墙位于同一平面;

6)将预制驼峰挡墙的两端与受顶进影响区域外侧边缘处的原片石挡墙相互连接成整体;

7)拆除纵横梁加固体系和353扣轨,然后在受顶进影响区域的既有铁路线路下方填充道砟,最后恢复既有铁路线路的运营,由此完成整个施工过程。

所述的预制驼峰挡墙的宽度与原片石挡墙宽度相同,顶部标高距离既有铁路线路的枕木底0.2米。

本发明提供的驼峰线下顶进箱体的施工方法所需的时间短,因此能够将对铁路运营的影响减至最小,并且预制挡墙能够与原片石挡墙迅速连接成整体,因此可以保证挡墙不会出现因溜车而造成向外扩张的现象。另外,本施工方法设计合理、施工成本低且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驼峰线下顶进箱体的施工方法施工过程俯视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驼峰线下顶进箱体的施工方法施工过程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驼峰线下顶进箱体的施工方法进行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驼峰线下顶进箱体的施工方法包括按顺序进行的下列步骤:

1)首先采用传统的由3-5-3吊轨及工字钢纵横梁构成的线路加固体系对驼峰线上受顶进影响区域的既有铁路线路1进行加固,并且拆除该区域内的片石挡墙;

2)在位于上述既有铁路线路1一侧的基坑中预制多节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箱体2,预制过程中在箱体2顶板上对应挡墙的位置预留用于连接挡墙预制块的钢筋;

3)与此同时,在场外预制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挡墙预制块,挡墙预制块的宽度与原片石挡墙宽度相同,长度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并且在挡墙预制块上预埋用于连接箱体2上预留钢筋的底部钢筋;

4)采用传统的顶进方法,利用千斤顶作为顶进设备,将构成框架桥的多节箱体2从基坑中边挖土边顶进到既有铁路线路1下方的预设位置处;

5)将挡墙预制块上的底部钢筋与箱体2顶板上的预留钢筋焊接在一起,多块挡墙预制块以首尾相接的方式设置,相邻挡墙预制块间利用设置在挡墙预制块端部内外侧面上的钢筋或钢板焊接而相互连接而制成预制挡墙3,然后将预制挡墙3的两端与受顶进影响区域外侧边缘处的原片石挡墙相互连接成整体;

6)拆除纵横梁加固体系和353扣轨,然后在受顶进影响区域的既有铁路线路1下方填充道砟,最后恢复既有铁路线路1的运营,由此完成整个施工过程。

实施例2: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驼峰线下顶进箱体的施工方法包括按顺序进行的下列步骤:

1)首先采用传统的由3-5-3吊轨及工字钢纵横梁构成的线路加固体系对驼峰线上受顶进影响区域的既有铁路线路1进行加固,并且拆除该区域内的片石挡墙;

2)在位于上述既有铁路线路1一侧的基坑中预制多节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箱体2,预制过程中在箱体2顶板上对应挡墙的位置预留钢筋;

3)待箱体2中的混凝土达到预定强度要求后,在上述预留钢筋处制作预制驼峰挡墙4的钢筋笼,并在钢筋笼外侧支设预制驼峰挡墙4的模板;

4)在上述预制驼峰挡墙4的模板内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凝固后制成预制驼峰挡墙4,预制驼峰挡墙4的宽度与原片石挡墙宽度相同,顶部标高距离既有铁路线路1的枕木底0.2米;

5)采用传统的顶进方法,利用千斤顶作为顶进设备,将构成框架桥的多节箱体2从基坑中边挖土边顶进到既有铁路线路1下方的预设位置处,此时预制驼峰挡墙4与原片石挡墙位于同一平面;

6)将预制驼峰挡墙4的两端与受顶进影响区域外侧边缘处的原片石挡墙相互连接成整体;

7)拆除纵横梁加固体系和353扣轨,然后在受顶进影响区域的既有铁路线路1下方填充道砟,最后恢复既有铁路线路1的运营,由此完成整个施工过程。

某顶进箱体工程需要下穿驼峰线,封闭时间仅为72小时,而且不能拆除受顶进影响区域的既有铁路线路,本发明人采用上述施工方法进行施工,并按期完成了施工任务。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