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索塔吊装用的吊具拆除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979201阅读:813来源:国知局
钢索塔吊装用的吊具拆除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桥梁施工设备中吊具拆除技术,尤其是钢索塔吊装用的吊具拆除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港珠澳大桥江海直达船道桥为中央平行单索面三塔钢箱斜拉桥,其钢索塔的外观为“海豚”形,高达105米,吊装总重量约3100吨,在施工过程中,由于钢索塔重量大,受施工海域水深条件限制,钢索塔已超过单一起重船的预定起重能力。

根据钢索塔的高度以及浮吊吊高的限制,在将吊具拆除时,吊具与钢索塔之间的最小间距只有13cm,且吊具为变截面构件,构件重心较难控制,且吊具拆除是高空作业,传统的直接用浮吊对吊具进行拆除。本项目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热带气旋具有强度大、频率高等特性,受气象水文条件影响,采用浮吊进行拆除将存在吊具与钢索塔之间发生碰撞的风险,很有可能直接对钢塔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且存在操作上的巨大安全性隐患。因此,如何解决上述的问题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钢索塔吊装用的吊具拆除施工方法。本发明能够克服现有技术中碰到的难题,大大提高吊具拆除过程的稳定性,避免在拆除过程中因各因素的影响而使吊具钢索塔之间发生碰撞。

为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采用的钢索塔吊装用的吊具拆除施工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在钢索塔的吊具下方搭设有钢管支架,钢管支架的顶部设置有操作平台,在操作平台上设有可移动的滑板,在滑板上固定有四个三维千斤顶,在滑板与三维千斤顶之间设有多个临时垫块堆积使三维千斤顶的顶托分布与吊具两侧端的底部相抵;

第二步:起重三维千斤顶,顶升吊具,直到吊具与钢索塔之间的连接销轴所受到的力完全由三维千斤顶来承受,然后拆除吊具与钢索塔之间的连接销轴;

第三步:三维千斤顶逐步下放吊具,逐层减少临时垫块以调整三维千斤顶的高度配合吊具下放,与此同时通过驱动滑块带动三维千斤顶移动以侧移吊具,此过程分为多个步距来完成,在每一个步距完成后,调整好三维千斤顶的侧移位置和高度再进行下一步距,直至吊具的吊点移出钢索塔;而随着吊具下方,吊具与钢索塔之间的间距逐渐增大,所以相应的步距也逐步增大以提高拆除吊具的效率。

临时垫块的作用主要是配合吊具移动,因为吊具在拆除过程中,平面位置需要挪动,高度也要需要挪动,且平面位置与高度必须协调挪动,所以提前在三维千斤顶与滑板之间设多个临时垫块以弥补三维千斤顶高度限制,当三维千斤顶下放吊具一定距离后,就去掉一个临时垫块以调整三维千斤顶的高度,以确保拆除过程的顺利、稳定。

第四步:起重船的钢丝绳挂钩连接吊具,由起重船起钩使吊具脱离,然后起重船缓慢绞锚后移,至吊具完全脱离钢索塔后下放吊具,完成吊具拆除。

上述的钢索塔吊装用的吊具拆除施工方法,在吊具的底部通过固定垫块垫平,三维千斤顶的顶托通过固定垫块与吊具的底部相抵。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上述的钢索塔吊装用的吊具拆除施工方法,驱动滑板在操作平台上移动的是手拉葫芦,该手拉葫芦的一端连接三维千斤顶,另外一头通过吊耳固定在操作平台上。当然不排除采用其他驱动设置能够驱动滑板在操作平台上移动。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钢管支架为两个对称分布在钢索塔左右两侧的左、右钢管支架,左、右钢管支架通过分配梁支撑在钢箱梁上,左、右钢管支架通过平联管相互连接,并分别与钢索塔固定,在每个钢管支架的操作平台上都设可移动的滑板,两个滑板上固定有四台三维千斤顶分别在吊具两侧端两两分布设置。

本发明的方法取代传统的直接利用浮吊拆除的技术,有效的避免导致吊具与钢索塔之间发生碰撞,大大提高吊具拆装的稳定性,不仅缩短施工工期、节约施工成本,更能保证施工安全,本发明尤其适用于针对钢索塔的高度过大的情形。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中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

图1为本发明拆除施工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在拆除过程中的施工布置图;

图3为图2中a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第一步为准备:在钢索塔的吊具下方的钢箱梁(桥面)上搭设有两个钢管支架,两个钢管支架为对称分布在钢索塔左右两侧的左、右钢管支架左、右钢管支架通过分配梁支撑在钢箱梁上,左、右钢管支架通过平联管相互连接,并分别与钢索塔固定,在左、右支架的操作平台上分别设有可移动的滑板,两个滑板上固定有四个三维千斤顶分别在吊具两侧端两两分布设置,在滑板与各个三维千斤顶之间设有多个临时垫块堆积使三维千斤顶的顶托与吊具的底部相抵;为保证吊具底部的平整,在吊具底部还设有临时找平块,而三维千斤顶的顶托与临时找平块相抵;

第二步为拆除:启动四台三维千斤顶以同步向上顶升吊具,至四台三维千斤顶顶升合力为250t(吊具为300t,除去两侧端梁只剩下250t)时,这时吊具与钢索塔之间的连接销轴所受到的力完全由三维千斤顶来承受,以便于拆除吊具与钢索塔之间的连接销轴。

第三步为脱离:拆除完吊具与钢索塔之间的连接销轴,三维千斤顶开始逐步下放吊具,逐层减少临时垫块以调整三维千斤顶的高度配合吊具下放,与此同时通过驱动滑块带动三维千斤顶移动以侧移吊具,此过程分为多个步距来完成,在每一个步距完成后,调整好三维千斤顶的侧移位置和高度再进行下一步距,如此循环,直至吊具的吊点移出钢索塔;而随着吊具下方,吊具与钢索塔之间的间距逐渐增大,所以相应的步距也逐步增大以提高拆除吊具的效率。

第四步为:采用的起重船是双臂架起重船,额定起重能力为3200t,允许吊装工作角度范围为40°~67°;通过双臂架起重船的钢丝绳挂钩连接吊具,由起重船起钩使吊具脱离钢索塔,然后双臂架起重船缓慢绞锚后移,至吊具完全脱离钢索塔后下放吊具,完成吊具拆除。

综上所述,本发明已如说明书及图示内容,完成港珠澳大桥江海直达船道桥上钢索塔的吊具拆装且经多次使用,从使用的效果看,可证明本发明能达到其所预期之目的,实用性价值乃无庸置疑。以上所举实施例仅用来方便举例说明本发明,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若在不脱离本发明所提技术特征的范围内,利用本发明所揭示技术内容所作出局部更动或修饰的等效实施例,并且未脱离本发明的技术特征内容,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特征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钢索塔吊装用的吊具拆除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首先将三维千斤顶的顶托与吊具的底部相抵,通过三维千斤顶的作用拆除吊具与钢索塔之间的连接,然后通过三维千斤顶下放、平移吊具,在过程中逐步调整三维千斤顶的位置和高度,直至吊具的吊点移出钢索塔。现有技术中主要受限于钢索塔的高度过大,吊具与钢索塔之间的间隙小,直接使用浮吊进行拆除易受气象水文条件影响,存在吊具与钢索塔之间碰撞的风险,而本发明的方法取代现有技术中的浮吊技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难题,尤其适用于针对钢索塔的高度过大的情形,大大提高吊具拆装的稳定性,不仅缩短施工工期、节约施工成本,更能保证施工安全。

技术研发人员:刘刚亮;王中文;陈儒发;李志生;荣国城;刘宏波;余立志;李斌;彭小亮;杨富发;胡振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省长大公路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0.10
技术公布日:2018.03.2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