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适应润滑体系桥梁支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79190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适应润滑体系桥梁支座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桥梁改进技术。



背景技术:

桥梁支座对适应桥梁的伸缩变形、满足桥梁温度位移具有重要作用。该功能主要由不锈钢板与高分子滑板材料组成的滑动副实现,滑动面需采用硅脂进行润滑,以满足滑动及摩擦系数要求。一般支座滑动面除在出厂时涂抹硅脂外,使用过程中受梁底空间和支座自身构造特点限制难以补充硅脂。硅脂在支座使用过程中会逐渐损耗,当硅脂不足时,滑动面的摩擦系数会增大,增加滑板的磨耗,影响支座的使用寿命,不利于桥梁的受力。故需在桥梁的使用过程中对支座硅脂进行补充,以保证支座的正常使用。另外,常规支座设计使用寿命一般15~25年左右。

下面列举一种实现支座的自润滑的现有技术。它主要是在主体结构中的环形凹槽内预存硅脂,通过圆孔通道与凹曲面聚四氟乙烯板间隙连通。当曲面聚四氟乙烯板与钢衬板之间的硅脂随支座转动流失、磨耗减少时,预存在环形凹槽内的硅脂便会在重力作用下分别通过各个连通孔道渗流到曲面四氟板上,使钢衬板与曲面聚四氟乙烯板间之间的硅脂润滑剂始终处于饱和状态,从而起到长久持效、高质量的润滑效果。在上述实现支座的自润滑的技术中,自润滑主要针对凸曲面上衬板与凹曲面滑板之间的曲面滑动面进行润滑。而支座滑动频率高、滑动距离长,硅脂损耗较严重的滑动面为平面滑动面,主要通过重力进行自润滑,该自润滑方式不能实现对平面滑动面的润滑。由于硅脂流动性差,需对硅脂施加一定的外力才能进入滑动面内,而在支座上通过重力使其自动补偿,会出现硅脂将连接孔通道堵塞,不能实现自润滑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适应润滑体系桥梁支座,以解决通过外部施加外力的方式,将硅脂填充至曲面滑动面、平面滑动面内,可实现对平面滑动面的润滑,也同样适用于曲面滑动面,并且避免硅脂将连接孔通道堵塞,而不能实现自润滑的现象发生等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自适应润滑体系桥梁支座,主要包括支座本体1、连接装置2、自适应注硅脂装置3、阀门4、软管5和油杯6;支座本体1与自适应注硅脂装置3之间通过连接装置2固结在一起;阀门4连接在自适应注硅脂装置3的硅脂出口与软管5一端之间,软管5的另一端与油杯6连接,油杯6与支座本体1中注硅脂孔连接;该自适应润滑体系为密闭加压的工作环境,通过自适应注硅脂装置3、阀门4、软管5、油杯6和支座本体1之间的逐步串联,组成自适应润滑体系,实现硅脂由自适应注硅脂装置3到支座本体1间的自适应方式的灌注。

所述自适应注硅脂装置3包括壳体内的存储一定量硅脂的储硅脂区域、壳体上的硅脂出口及注入口,壳体内还置有气囊,该气囊的充气口位于壳体上。

本发明的积极效果如下:

本发明通过外部施加外力的方式,将硅脂填充至曲面滑动面、平面滑动面内,可实现对平面滑动面的润滑,也同样适用于曲面滑动面。常规支座设计使用寿命一般15~25年左右,如果采用本发明所述的自适应润滑体系支座,可以大幅提高支座设计使用寿命,对于球型钢支座理论上可以达到桥梁设计使用寿命一百年,从而降低全寿命周期桥梁建设成本,同时也减少了支座更换带来的施工风险、交通影响和成本增加。该装置在支座领域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支柱本体中的注硅脂孔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自适应注硅脂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具体结构参见图1所示。一种自适应润滑体系桥梁支座,主要由支座本体1、连接装置2、自适应注硅脂装置3、阀门4、软管5和油杯6组成。支座本体1与自适应注硅脂装置3之间通过连接装置2固结在一起;阀门4与自适应注硅脂装置3连接;阀门4与软管5连接;软管5与油杯6连接;油杯6与支座本体1中注硅脂孔7连接,参见图2所示。通过自适应注硅脂装置3、阀门4、软管5、油杯6、支座本体1之间的逐步串联,组成自适应润滑体系,实现硅脂由自适应注硅脂装置3到支座本体1间的自适应方式的灌注。

在支座运营的过程中,硅脂损耗后导致支座本体1内压力减小,与自适应注硅脂装置3之间的会产生压差,自适应注硅脂装置3会自动进行灌注硅脂直至支座本体1与注自适应注硅脂装置3之间压力一致,可保证支座本体1滑动面内随时充满硅脂。

参见图3所示,自适应注硅脂装置3的一种结构形式,所述自适应注硅脂装置3包括壳体12内的存储一定量硅脂的储硅脂区域10、壳体12上的硅脂出口及注入口11,壳体12内还置有气囊9,该气囊的充气口8位于壳体12上。在装置安装前,在气囊9内通过充气口8对气囊9冲一定的压力,并在储硅脂区域10存储一定量的硅脂,当支座内部硅脂发生消耗,储硅脂一端压力降低,气囊9会产生膨胀,将高强度壳体12内部的硅脂从进出硅脂口挤压至软管5,再补充至支座滑动面内。本实施例的自适应注硅脂装置3的结构只是个各种方式中的一种,还可以采用其他结构的自动加压的形式。

补充硅脂也可通过人工进行调节,在一定时间后,通过开闭阀门4对支座进行补充硅脂。无需其他的注硅脂设备,方便可靠。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适应润滑体系桥梁支座,主要包括支座本体、连接装置、自适应注硅脂装置、阀门、软管和油杯;支座本体与自适应注硅脂装置之间通过连接装置固结在一起;阀门连接在自适应注硅脂装置的硅脂出口与软管一端之间,软管的另一端与油杯连接,油杯与支座本体中注硅脂孔连接;该自适应润滑体系为密闭加压的工作环境,通过自适应注硅脂装置、阀门、软管、油杯和支座本体之间的逐步串联,组成自适应润滑体系。本发明可以解决通过外部施加外力的方式,将硅脂填充至曲面滑动面、平面滑动面内,可实现对平面滑动面的润滑,也同样适用于曲面滑动面,并且避免硅脂将连接孔通道堵塞,而不能实现自润滑的现象发生等技术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秦大航;张为;杨冰;刘海亮;陈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成都市新筑路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0.30
技术公布日:2018.03.2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